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郦食其之死:罪锅该由谁来背?韩信?刘邦?齐王?还是郦生自己?

郦食其之死:罪锅该由谁来背?韩信?刘邦?齐王?还是郦生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茹雪 访问量:702 更新时间:2024/1/16 5:15:03

公元前203年十月,韩信打败了齐国的历下守军,随后直打到齐国的都城临淄。

齐王田广听说汉兵已到,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对郦食其说:“如果你能阻止汉军进攻的话,我让你活着,若不然的话,我就要烹杀了你!”

郦食其说:“干大事业的人不拘小节,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别人责备。你老子不会替你再去游说韩信!”

这样,齐王便烹杀了郦食其,带兵向东逃跑而去。

齐王田广煮死郦食其以后,一边率军向东逃往高密,一边派使者到楚国去请求救援。

丞相田横逃奔博阳,守相田光逃奔城阳,将军田既驻扎在胶东。

郦食其剧照

我认为,对付齐国,刘邦是采用两种策略一起进行的方针,一方面他安排了韩信用军事打击的手段迫使齐国归降;

另一方面,他也派了毛遂自荐的郦食其去齐国劝降。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如果齐国就是不投降,再用军事打击的手段迫使它投降也不晚。

这些手段怎么运用,刘邦有数,郦食其有数,韩信也有数!

当韩信领兵向齐国进发,想用军事打击的手段制伏齐国的时候,半路上他听说郦食其已经劝服齐王归降了,他就想停兵。

这说明这个时候韩信知道应该以汉国的大局为重,他跟郦食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个人的工作都是为了壮大汉国的实力。

韩信剧照

但是辩士蒯彻对韩信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韩信应该立即发兵攻打齐国,不能让郦食其这小子抢了咱们的功劳!

蒯彻的这个想法,就好像足球场上一个足球队的队员,甲队员控球以后,他就是不传给乙队员,虽然乙队员的球技更好,现在所处的位置很适合射门,甲队员为了自己夺得头功,他宁可瞎了这个球,也不让别人抢了他的风头。

甲队员太自私了!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从本质上已经从团队中脱离出来了,因为他没有以大局为重!

蒯彻的建议,韩信听不出什么意思来吗?当然听得出来!

他否决了蒯彻的意见了吗?没有。

为什么呢?他一直想立功封王的想法早就被这个人精蒯彻看在眼里了!

蒯彻只是说出了韩信自己敢想不敢说的想法而已!

自从韩信拜大将军以来,平定三秦之地、灭魏、灭赵、降服燕国,样样都是大功!可是自己连寸土之地的封赏都没有!

三秦之地和魏地被刘邦占有,赵地封给了张耳,燕地还是臧荼在那里管理着,我韩信功劳很大,但哪块地是我的呢?我的机会也只有这个齐国了啊!

现在郦食其竟然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把齐国给说服了,那收服齐国的功劳还是算不到咱头上啊!

韩信剧照

其实,韩信的这个想要裂土封王的想法早被刘邦看透了!

我想刘邦派郦食其去齐国作游说的工作有三个原因:

郦食其毛遂自荐。他也是立功心切,齐国是一块肥肉,谁不想吃!要是成功说服齐国归降,功劳大大的!但是风险肯定也不小,也有可能一去不回,干什么没有风险呢?

齐国的实力很强。项羽因为战略失策又不得人心,在那里好久都拔不出腿来。刘邦对于能不能打下齐国来,心里没数。现在他想,当务之急,我只要劝服齐国归顺我就行,先让田氏兄弟们在那里替我扛着大旗;

刘邦对韩信始终有很强的提防心。

郦食其如果成功劝降齐国,这个功劳是郦食其的,郦食其一个文人,掀不起大风浪,好控制。

如果韩信打下齐国来,他的功劳太大,很难封赏,更难控制。

刘邦就是想让郦食其抢了韩信的功,但是代价也很大,很可能赔上郦食其的命。

如果郦食其没能够成功说服齐王,像他没能够成功说服魏豹一样的话,那就发兵攻打齐国。

但对刘邦来讲,这是下策,无奈之举。

所以,刘邦对韩信和郦食其两方面的部署,既是为了确保齐国顺利地归降,也是为了制衡韩信。

让刘邦头疼的事儿还是来了!

如果郦食其没有顺利地说服齐王归降,韩信再发兵,这也是按照刘邦的大部署办事。

但是韩信在郦食其已经成功地说服了齐王归降以后,又发兵攻打齐国,就不仗义了!

这个时候的韩信,名义上是汉国的大将军,实际上他已经是要割据一方的军阀了!

田齐变成韩齐,这是刘邦最不能容忍的!

在郦食其成功说服齐王以后,汉国的战略预期已经达到了!

韩信如果顺命的话,他应该按兵不动,等待刘邦的指示。

但韩信的功利心占了上风,他要打下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来。

后期我会跟大家讲到,韩信这人,还是志大才疏,不是他的军事才能不够,而是他做王的才分不够:在军事领域,韩信是妥妥的帅才;但是在政治领域,他只是将才,不是帅才。韩信的眼光、用人、驾驭人、果敢等各方面的素质都跟刘邦差一大截,韩信后来的失败是必然。

刘邦剧照

当齐王天天跟郦食其在一起纵酒享乐的时候,他听到了汉国大将军韩信突袭齐国的消息!

一种被人涮了的感觉油然而生!

他就质问郦食其,你劝我投降,那边又发奇兵打我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去说服韩信,让他停兵,我就留你的性命,不然煮死你这个老骗子!

这个危急关头,郦食其的人格素质凸显出来了!

他说,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有大德行的人也不怕别人责备,你老子我是不会去说服韩信退兵的!

在生死面前,郦食其大义凛然,严词拒绝齐王让他劝韩信退兵的要求。

为什么呢?郦食其认为韩信做得没错。

不管这个军事行动是刘邦的诏令,还是韩信自己的想法,郦食其都觉得正确。

他认为自己的使命达到了,即便是把生命搭上,也是值得的。

可见,郦食其这个顶级说客,不是贪生怕死、贪名好利之辈,他对刘邦的忠心那是深入骨髓的。

郦食其剧照

从郦食其在死亡面前的从容,就可以看出,刘邦是真的得了他的心!

那么郦食其所说的“做大事不拘小节”、“有大德不怕责备”是什么意思呢?

他说的是谁呢?是韩信?是刘邦?还是他自己?我认为都是。

他们都在干大事,要谋天下。

要图大事就要舍小节,能干成大事才能成就大德,就不怕小节上被人责备。

这个小节就是指他的性命吧!

刘邦要成就大事,损失我一个郦食其算什么!

韩信,你趁着这个机会灭了齐国,我死得值!

当初他刚刚投奔刘邦的时候,没有成功地说服好友陈留县令反秦,就在午夜里趁机会砍下好友陈留县令的脑袋,也是出于这种观念吧!

陈留县令虽然跟他关系不错,但他为了成就刘邦的事业大德,就不怕被人指责为背叛朋友。

现在同属一个阵线的韩信不管自己的死活,郦食其也没有说什么,而是慷慨赴死。

韩信剧照

郦食其的死,是他的观念使然,也是杀死好友陈留县令的报应!

他坑了好友的性命,他的同僚韩信也坑了他的性命。

不过,坑他的韩信将来还不如他,郦食其的大德成就了他的家人。

儿子郦疥多次带兵打仗,但是功劳还达不到封侯的地步,刘邦看在郦食其的份上,封郦疥为高粱侯。

弟弟郦商一直为刘邦所倚重,后来被封为曲周侯,食邑4800户,官拜右丞相,在诛灭诸吕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劳。

相比之下,韩信仅作了一年的齐王、一年的楚王,就被贬为淮阴侯,再过五年,韩信被吕后擒拿,屠灭三族!

二十多年黑暗中的摸索,伯乐难寻!

四年的大帅生涯,不世出将星荣光璀璨!

仅仅两年的诸侯王生涯,最后身死族灭,韩信的结局更值得后人反思!

标签: 郦食其

更多文章

  • 说客郦食其,刘邦得力助手,一生战果累累,最后却窝囊死去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郦食其

    说起我国帝制时期的乱世,大众脑中浮现的第一个画面必然是战场厮杀,这也很正常,因为乱世之中,谁兵强马壮,谁就可以当皇帝。关于这个结论,《旧五代史·后晋·列传十三》中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到位: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说白了就是谁拳头硬谁就是皇帝。这样的说法在大的方向上是没有错的,乱世之中,自然谁拳

  • 郦食其,给自己下个生死之套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郦食其

    郦食其、审食其、赵食其、司马食其,古人为何偏爱“食其”?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系列之二)今天接着看郦食其在结束生命前的最后疯狂。也整个小标题——指点迷津,主动请缨在郦食其出使齐国,说服齐王田广离楚归汉之前,这一章主要讲述郦食其之所以作出如此决定的时局背景。那是在公元前204年的秋天,郦食其进入刘邦阵

  • 郦食其,用下油锅烹出人生忠义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郦食其

    郦食其、审食其、赵食其、司马食其,古人为何偏爱“食其”?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系列之三)郦食其如期到达齐国。彼此没有太多寒暄,大概双方都明白各自心中的算盘。郦食其便直入本题,与齐王田广进行了一番有趣的历史性对话。郦食其:“大王您知道如今天下人心的归向吗?”田广:“我还真不知道。请您赐教!”郦食其:“

  • 李守礼因父牵连被幽禁,却修成“预知晴雨”的异术,原因令人动容

    历史人物编辑:古诗新说标签:李守

    唐邠王李守礼是唐高宗李治的孙子,章怀太子李贤的儿子,根正苗红的皇室宗亲。但是在早期的时候,这个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荣耀和实惠,反而成为祸柄。李贤早先并不是太子,李忠被废黜,李弘暴死,这才轮到李贤上位。事实证明,太子一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在刀尖上跳舞。武则天和李贤的关系不好,对他横条眉毛竖挑眼。明崇

  • 伍被明知刘安造反不会成功,为何还帮他出谋划策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记录时间标签:刘安

    汉武帝刘彻下达推恩令后,有效地解决了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削弱了他们抵抗朝廷的力量。然而这并没有彻底解决诸侯王的问题,仍然有诸侯王抱着侥幸心理,谋求通过起兵造反登上皇位。淮南王刘安便是其中之一,他成为汉武帝时期充满野心的诸侯王的典型代表。实际上从刘安父子密谋造反开始,他们的谋士伍被就提出了造反不可能

  • 2020年,大四女生刘安,天门山翼装飞行时遇难,极限运动值得吗?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刘安

    翼装飞行2020年,大四女生刘安,从距离地面2500米的直升机上一跃而下,消失在天门山的云雾间。6天后,人们才在山林间找到她早已冰冷的遗体。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翼装飞行女神”,刘安身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时运不济,还是另有蹊跷?如此极限的翼装飞行运动,真的值得赌上性命吗?魂断天门山2020年5月12

  • 2020年女大学生刘安:翼装飞行时遇难,为了运动牺牲性命值得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刘安

    从2500米高空坠落到山崖密林,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泥地里,任凭风吹、雨淋、虫爬。整整六天六夜之后,她才被人发现。但那个时候已然没了任何生命体征。这场意外发生的时候,刘安还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在触及地面的那一刻,刘安的意识是否是清醒的?她是否曾经尝试过自救?临死之前又到底经历了一番怎样的心路历程?这些问

  • 淮南王刘安是谁?为什么李世民一听他的名字,就下手杀了十个侄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刘安

    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大唐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正像往常一样入宫觐见父皇李渊,结果途经玄武门时,被早已埋伏在此的秦王李世民和他的部下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所杀。李世民名尉迟敬德拿着太子、齐王的头去像父皇李渊逼宫,不久正式登基称帝,这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让秦王李世民成为了大唐的新主

  • 2023年,大四女生刘安在天门山翼装飞行时遇难,极限运动值得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喜喜标签:刘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2023年3月12日,在距离张家界天门山景区2500米高的上空,一架轻型直升机在此盘旋多时。过了许久,两名翼装飞行员先后从直升机跳出,急速下坠,享受着自由飞行带来的快感。顷刻之间,其中一名翼装飞行

  • 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山上炼仙丹,意外发明一种食物,既能吃也能入药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刘安

    公元前164年,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上炼仙丹,不经意间,将豆浆洒入炼丹炉中,一块白嫩豆腐就这样第一次面世了!原来,炼丹炉中经常会放入山上采来的矿物质,道家认为长生不老药应取自大自然,而其中就有石膏。当豆浆洒入含有石膏的水中,就自然完成了点卤过程,而且当时丹炉中的水是山中流出的山泉,不仅适宜饮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