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夏侯惇“拔矢啖睛”,关羽“刮骨疗毒”,谁更狠

夏侯惇“拔矢啖睛”,关羽“刮骨疗毒”,谁更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坤说历史 访问量:991 更新时间:2024/1/24 9:24:49

首先要明白夏侯惇的“拔矢啖睛”和关云长的“刮骨疗毒”是怎么回事,两人各自经历了怎样的痛苦?

“拔矢啖睛”从字面上的解释就是:拔出箭矢、吃掉眼睛。说的是吕布率军攻打驻扎在小沛的刘备,刘备派人向曹操求援,曹操派出夏侯惇率军救援刘备,夏侯惇率军出战时正好遇到吕布手下大将高顺

夏侯惇与高顺交战四五十回合,击退了高顺,高顺逃走,夏侯惇就追赶,结果高顺这边的曹性看到夏侯惇追高顺,于是拈弓射箭向夏侯惇射去,一箭正好射中了夏侯惇的左眼,夏侯惇大叫一声,急忙将箭拔出,没想到箭直接把夏侯惇的左眼带了出来,夏侯惇毫不犹豫地将左眼放进嘴里吃掉了。

之后,夏侯惇朝曹性冲去,曹性差不多就是猝不提防,被夏侯惇一枪刺穿了脸面,死于马下。

“刮骨疗毒”从字面上的解释就是:用刀刮着骨头来疗毒伤。说的是关羽襄樊之战时,被曹仁手下的弓弩手射中了右臂,中箭的时候,关羽还被射落马下,被部下救回,然后请医生来治疗伤情,结果发现箭上有毒,而且关羽的右臂肿大,不能正常运动,更别说上战场了。

于是手下四处遍访名医来治疗毒伤,三国演义中说的是名医华佗给关羽治疗毒伤,关羽一边与人下棋、喝茶,而把中箭的手臂交给华佗治疗,手臂下面放了一个盆子用来装血,华佗用尖刀一刀一刀割开关羽手臂上中毒的地方,直到看见骨头。

然后华佗用尖刀在骨头上来回刮毒,直到把毒刮干净,然后再敷上药,用线缝合伤口,就算结束,整个过程中,关羽一边喝茶下棋,一边让华佗治疗,手臂的上鲜血顺着流下来,整整流了一大盆,关羽从头到尾都是谈笑风生,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如果一定要比较夏侯惇的“拔矢啖睛”和关云长的“刮骨疗毒”谁承受的痛苦更大?个人认为应该是夏侯惇的“拔矢啖睛”。

古人有一种观念叫“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就是身体上的每个部位都是来自父亲的恩赐,不敢随便毁坏,这就是孝道的开始,所以古人从来不理发,身体上如果少了一个零件,都会认为是耻辱。

夏侯渊的眼睛中了箭,按道理来说,中箭不能马上拔出来,否则就会血流不止,就会有生命危险,古代又没有特殊好的止血方法,敢拔出箭,本身就是一种勇气,没有想到的是夏侯惇拔箭的行为把自己的眼睛也带了出来,说明夏侯惇拔箭的力气非常大。

眼睛是人身体上的重要器官,而且眼睛上布满了神经系统,对疼痛的感觉非常敏感,一箭能拔出眼睛,说明箭已经射穿了眼睛,严重伤害了头部的血管系统,眼角膜原本是没有血管的,但是头颅里有,将眼睛拔出这种疼痛感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

而将拔出的眼睛就这么生吞下去的行为,整个三国演义中,也就是夏侯惇一人而已,这已经不仅仅是勇气这么简单了,在现在看来是非常残忍的行为,而且还是吃掉自己的眼睛,这和远古时期的菇毛饮血没什么区别,光是夏侯惇的这一行为,在已经进入文明的社会的东汉末看来看,就没有一个人敢这么做的。

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夏侯惇在拔出眼睛并且吃掉的一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与敌方战争的状态,关羽的“刮骨疗毒”虽然也有很大的疼痛感,但毕竟至始至终都有神医华佗在旁边相助,这种比较的反差,就能明显看出夏侯惇更狠。

再说了,夏侯惇“拔矢啖睛”之后,还冲向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之一的曹性,一枪刺死了曹性,夏侯惇拔出眼睛后,明显眼框中不断有鲜血流出,如果只是普通人的话,早就吓昏倒了,在不断有鲜血流出,不断忍受疼痛的过程中,夏侯惇还在战场上杀敌,与坐在家中静静地伸出一只手臂让神医华佗治疗的关云长来说,夏侯惇显然条件更艰苦,疼痛更强烈,心理承受压力更大,这不是关羽能比的。

关羽的“刮骨疗毒”确实也很痛,时间也较长,从常理上分析,至少也需要一个小时,但给关羽治疗的可是神医华佗,虽然关羽没有被打麻醉药减轻疼痛,虽然关羽长时间的忍受疼痛,但是有华佗在,是绝对不会让关羽出现其他危险,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他肯定会为关羽减轻疼痛,这比受了伤,拔出眼睛,仍在战场上厮杀的夏侯惇来说,各方面条件都优越得多。

论勇猛,两人不相上下,论忍耐力,两人相差不多,但夏侯惇之所以看起来比关羽更狠的原因就在于两人的环境不同,夏侯惇在“拔矢啖睛”的这一过程前后,都是战场上继续作战的,没有得到任何治疗,而关羽在“刮骨疗毒”是在非常好的医疗条件下,完全没有任何外来的威胁存在,光是这一点,夏侯惇就比关羽狠。

能够忍受长时间疼痛的人,不一定敢吃下自己的眼睛,可夏侯惇敢,关羽未必敢,在这一点上,夏侯惇也比关羽狠。

标签: 夏侯惇

更多文章

  • 升官没停过,战力值一般,夏侯惇为什么独得曹操恩宠?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夏侯惇

    《曹瞒传》中是这么编撰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的关系。曹操的父亲本姓夏侯,由于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才改姓曹。而他本来还是夏侯惇的叔父,这是曹操本姓夏侯的来源。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而在《三国志》中,曹操的祖先又被认定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人。所以你会发现曹操家族的族谱还是比较乱的

  • “拔矢啖睛”的夏侯惇——曹操集团的二号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夏侯惇

    开疆展土夏侯惇,枪戟丛中敌万军。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气唤双亲。忠心力把黎民救,雪恨平将逆贼吞。孤月独明勘比伦,至今功迹照乾坤。——罗贯中《三国演义》提起曹魏阵营的武将,大家很容易想起五子良将,张辽、徐晃、乐进等等。其实曹操集团真正掌握实权的二号人物是——夏侯惇,就是《三国演义》里“拔矢啖睛”的那个

  • 夏侯惇追杀关羽,如果张辽没有来阻止,能不能分出胜负呢?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夏侯惇

    夏侯惇追杀关羽,如果张辽不来阻止的话,关羽可以战胜夏侯惇。在公元200年,衣带诏东窗事发,曹操亲自率军东征刘备。最后,刘备不敌而北投袁绍,关羽当时因为要保护刘备的家眷,是以不能走脱。在屯土山之战后,关羽和曹操约三事,最后才暂时依附在曹操麾下。曹操为了降服关羽,曾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款待关羽。此外

  • 《三国演义》中,刚烈将军夏侯惇,是否能击败蜀汉大将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夏侯惇

    魏延是《三国演义》中存在感中等的一员武将,此人在前三国时期,并没有太多的出场机会,当蜀汉的五虎上将相继去世,“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之际,魏延才熬到出头之日。不夸张地说,魏延在赵云去世之后,担当了蜀汉军队第一名将的责任与荣誉,直到诸葛亮去世。但魏延的一生,并没有太过出彩的战绩。最为耀眼的成就应当是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为何不敢杀夏侯惇?关羽有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创意者标签:夏侯惇

    小说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人人必读的经典名著,时至今日,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对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不陌生。最为人熟悉的有桃园三结义、空城计三顾茅庐等等,这些都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描写。现如今的人们对这些经典的描写肯定不陌生。空城计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诸葛亮用了空城的计策就将司马懿吓退,由此诸葛亮变得出神入化。可是

  • 夏侯渊被黄忠秒杀,如果换成他大哥夏侯惇,还会被秒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娱记小能家标签:夏侯惇

    黄忠是大家熟悉的三国人物。他最出名的两战一是长沙对关羽,两人接连战了三天各有胜负,二就是定军山之战一刀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了。这两战也让黄忠和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并列五虎上将,跻身超一流武将之列。不过这第二战黄忠能秒杀夏侯渊,主要还是用了法正之计,并非单纯靠武艺取胜。此战黄忠先是听了法正之计,夺取了

  • 夏侯惇这么出名,为什么三国之后很少听到“夏侯”这个姓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夏侯惇

    三国时期经常出现的夏侯这个姓氏,鼎盛时期是在三国时期,衰败也是在三国时期,到了三国后就很少有人能听说到这个姓氏的存在,甚至到了现代也很少有人能遇到一个姓夏侯的人。这到底是为何了?夏侯这个姓氏很少人听说,并不代表这个姓氏不存在,夏侯姓氏的人现在主要居住在江西省、山东省、安徽省以及江苏省等,其他的省份以

  • 夏侯惇大战关羽,没有张辽劝阻,这两种结局最有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茶言史话V标签:夏侯惇

    甲方:夏侯惇,字元让,早年追随曹操鞍前马后,乃是曹操手下名列前茅的猛将。大约公元198年,他为了曹操的霸业,追赶吕布部将高顺,被曹性偷袭,射中一目。他忍痛“拔矢啖睛”,将伤自己的曹性一枪挑于马下,报了一箭之仇。夏侯惇追杀不辞而别的关羽是在公元200年,此时的夏侯惇在失去一目后,实力有所减弱,很少冲锋

  • 曹操军中五大派系:代表人物分别是夏侯惇、许褚、荀彧、程昱、崔琰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夏侯惇

    曹操用人的策略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加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所以其麾下人才济济,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曹操军中同样也不例外,大体而言,曹操军中有五大派系:代表人物分别是夏侯惇、许褚、荀彧、程昱、崔琰,我们一个个来看一下。1.宗亲曹氏和夏侯氏虽然曹操本姓夏侯受到不少质疑,但曹氏和夏侯氏

  • 夏侯惇面对吕布、关羽时,为什么不害怕?因为他会“秘术”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夏侯惇

    我相信大家应该会有不少人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吧,里面的内容要有多精彩就有多精彩,特别是里面的故事情节,简直就是好看到爆了,而且每个人物的性格都非常的饱满,让人看了第一眼就想看第二眼,看了第二眼,就想将其全部的看完。而一说起这部电视剧,那么就不得不说一说这其中的猛将们,我想在这里肯定会有人提出一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