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贺兰敏之比西门庆还无耻,大唐第一妖孽是如何炼成的?

为什么说贺兰敏之比西门庆还无耻,大唐第一妖孽是如何炼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家伦 访问量:3353 更新时间:2024/1/25 18:10:32

西门庆是中国有名的坏男人的代表,整天花天酒地,青楼妓院良家妇女,奴婢贱民高官遗孀,西门庆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看见美女就走不动,一定要贴上才肯罢休。

不过西门庆这个角色,是作者兰陵笑笑生编造出来的,虽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但如此放荡之人,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作者再夸大其词。

但历史上还真有一个比西门庆过之而无不及的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贺兰敏之,一个把他的事迹展示出来,连西门庆这种人都要自愧弗如的人。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的外甥,武则天非常喜欢这个外甥,这个当然是长辈对晚辈的喜欢,准备重点扶植这个外戚。

扶植这么个翩翩美少年,武则天也是多少有些无奈之举,因为她们武家,自己的两个堂哥和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小时候对武则天母女非常残暴,武则天得宠之后都把他们给收拾了,结局非常惨。

作为皇后,培养一点自己的势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看来看去还是选中了这个外甥,武则天跟姐姐的关系非常好,因此对这个外甥也是格外青睐。

普通人说的喜爱晚辈,大概也就是夸奖几句,买好一点的礼物,给与财力支持之类的事情,但武则天贵为皇后,她喜欢最实在也最根本。

直接让贺兰敏之姓了武,继承了老爹武士彟的爵位,还封了三品官,这可不是比喻意义上的继承人了,这整个就是要让他作为父亲的传承人,武家家主出现呀。

如果这个贺兰敏之不是太不像话,将来武则天还真的有可能把皇位传给他,也许是武则天吸收了他们家族所有的净化,最终的事实表明,武则天的这些外戚没有一个行的,尤其是这个贺兰敏之,净是给她惹麻烦,而且都是那种在古代非常大的麻烦,喜欢乱搞男女关系。

这普通的强抢民女什么的,就不用说了,恐怕也提不起贺兰敏之的兴趣,贺兰敏之魔抓伸向的都是大人物。

当年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当时已经长大成人,准备纳妃了,本来已经选定了杨家的女儿做太子妃,眼瞅着马上就要举行婚礼了,贺兰敏之却施展手段诱奸了杨小姐。

这把武则天气得半死,只好临时取消了婚礼,这还不算什么,霍霍完武则天的儿子,接着霍霍完武则天的女儿。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活下来的女儿,因此武则天对他非常宠爱,结果有一次太平公主去姥姥家玩,这个贺兰敏之居然就把太平公主随身宫女给强暴了。

俗话说打狗也得看主人,贺兰敏之这么做,简直就是对太平公主的大不敬,但气归气,武则天还是忍了,这倒不是说武则天有多么重视亲情,主要是贺兰敏之有个护身符,那就是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

这个杨夫人也就是贺兰敏之的外祖母,普通人都认为这是隔代亲,但最终的结果却让所有人惊掉下巴,贺兰敏之居然和杨夫人通奸,如果这话不是明明白白写在史书上,恐怕没有人敢这么写。

这样的禽兽还留着他做什么呀,尽管武则天再不舍,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接班人,武则天把他流放到雷州,并最终在半途用缰绳勒死了他。

如果贺兰敏之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或许西门庆真的会觉得自己比他干净得多,但事情其实还有另一个真相,至少上面看到的,并不是事情的全部。

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上位之路充满了艰辛,最为人诟病的,自然是杀人,李世民也为了上位也杀人,但武则天有一点特殊,她是越是亲近的人,越是杀得厉害,姓李的杀,姓武的也要杀,连妹妹的儿女都不放过。

武则天个两个堂哥和两个哥哥,因为之前对武则天母女不好,最后都被武则天弄死了,然后跟他关系比较好的姐姐武顺,被武则天弄进宫,一起服侍李治

结果这个姐姐把她的女儿也接进宫里,小女儿年轻气盛,有点想取代武则天的意思,结果武顺刚死,武则天就把她的小女儿也毒死了。

而贺兰敏之也是发现了自己妹妹被毒死的真相,从此开始疏离武则天,眼看着接班人计划泡汤,历来奉行一不做二不休原则的武则天决定除掉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可不是普通百姓,他身上的官位,还有爵位,那名义行都是国家给的,想杀他也不容易,于是武则天写了贺兰敏之的五大罪状,其中一条就是和外祖母通奸。

这个实在是有点夸张,古人都讲究家丑不外扬,武则天居然把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说出来,看来是不这样,不足以整死贺兰敏之,而巧的是,杨夫人活到92岁高龄,在贺兰敏之出事的时候,已经在前一年去世了。

这事很可能是武则天编造的,算是又一次利用了至亲的死来打击敌人,贺兰敏之在另一个版本的故事里,是个热爱文学的翩翩美少年。

历史可能并没有绝对完全的真相,但无论如何,武则天变得越来越孤独,杀了贺兰敏之,武则天离最终胜利又进了一步,但这还远远不够,成为孤家寡人,还需要更广泛的支持,下一步武则天就要为自己称帝做舆论准备了,不过她的准备有些特别,因为如从重要的工作,居然是通过她的一个男宠完成的。

欢迎关注武则天系列。

标签: 贺兰敏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贺兰敏之和武则天有什么矛盾,为什么武则天要赐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和武则天的矛盾,在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而贺兰敏之被赐死,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的说法是:贺兰敏之和其外婆“荣国夫人”(武则天生母)通奸,这个行为触碰到了武则天的逆鳞。可问题来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于武则天和李唐皇室的形象一直是有些“抹黑”成份的,将很多捕风捉影的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这

  • 大唐第一贵公子贺兰敏之为何被处死?与二姨武则天有何恩怨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亲外甥,母亲是韩国夫人武顺,父亲是韩国公贺兰安石,妹妹是魏国夫人贺兰氏。他的二姨,母亲,妹妹先后承宠于唐高宗李治,可以说是荣耀满门。再加他本人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出身高贵,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贵公子。《资治通鉴》里称他“敏之貌美”,《旧唐书》形容他“年少色美”。这

  • 贺兰敏之做了太多荒诞事,不断让武则天丢人,因此武则天必须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李天侃娱乐标签: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做了太多难以启齿的荒诞事,不断让武则天丢人、成为笑柄,因此武则天必须杀他。公元671年,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去世。随后不久,武则天的外甥、周国公贺兰敏之被流放雷州,其在途自缢而亡。武则天为贺兰敏之追封了一大堆头衔,以表达悲哀之情。然而多年以后,武则天却推翻了此前的说法,剥夺了贺兰敏之的一切封号,

  • 母亲妹妹被害,贺兰敏之暗地复仇:让太子妃怀孕,谋篡李唐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一直怀疑母亲武顺、妹妹贺兰氏的死和姨母武则天有关,便伺机报复,并把魔爪伸向了她的后人。比如太子李弘即将迎娶过门的妃子,比如其女儿太平公主......可惜,他做得不够谨慎,竟然败露了。当贴身太监范云仙告诉武则天“贺兰敏之勾搭太子妃”时,气到发疯的武则天举起烛台就砸向了贺兰敏之!这个养不熟的白眼

  • 曝光!贺兰敏之到底干了啥,被评为“禽兽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小艳爱猫标签: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外甥,但是他的行为却让人们痛恨不已,被评为“禽兽不如”。他的故事不仅让人瞠目结舌,更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重要性。贺兰敏之在唐朝历史上的地位非常特殊,他是武则天的侄儿,曾经被封为“慈恩太子”,成为唐朝的皇室成员之一。但是,他却不满足于这种身份,而是开始追求更高的

  • 武则天为何要杀死贺兰敏之?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贺兰敏之

    毫不夸张的说,就贺兰敏之对武则天干的事儿,换谁都恨不得将他挫骨扬灰。贺兰敏之是武则天的外甥,他的母亲,是女皇武则天的亲姐姐武顺。早年间,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嫁给了二婚的武士彟,两人婚后一共生了三个女儿,即长女武顺、次女武则天,幼女名字不详。而在武士彟娶杨氏之前,曾有过一段婚姻,并育有两子,即武元庆和武元

  • 武则天为何会处死外甥贺兰敏之?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贺兰敏之

    从血缘关系来说,贺兰敏之是武则天的外甥,是武则天的亲姐姐武顺的儿子。而作为武则天的外甥,最后却为武则天所杀,这其中的原因就有些曲折,一切还要从武则天小时候说起。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自太原起兵的时候就跟随了李渊,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历任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而她的母亲杨氏则出身隋朝皇族,可以说武则

  • 贺兰敏之:武则天外甥,到底做了什么事,被后人称为禽兽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贺兰敏之

    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追求美的事物,但追求美的过程中也应有底线和原则。尽管当时男性拥有多个妻妾并不稀奇,有时甚至能达到数十人之多,但仍有一位男子背道而驰,不按常规行事。这位男子并不寻求妻妾之爱,也不追求世俗之欢。他沉溺于那些不见天日的罪恶行径,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竟是一位出身高贵的皇室成员。贺兰敏之,出

  • 武则天的亲外甥,风流才子贺兰敏之,他进宫后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贺兰敏之

    武后听说贺兰敏之与八九十岁的外祖母通奸,感觉自己的脸真是给丢尽了!而更让武后无语的是——花花公子贺兰敏之恶心人的事情还远不止此。当时太子李弘已经长大成人,高宗和武后准备为太子纳妃,挑选了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这个女孩据说长得天姿国色,所以高宗和武后都很满意。可没人会料到,就在太子即将举行大婚之前,这

  • 母亲暴毙,贺兰敏之日夜保护妹妹,却还是没防住武则天的“毒手”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做梦也不会想到,就在他的眼皮底下,姨母武则天竟然移花接木毒死他的妹妹贺兰佳若,还嫁祸给她的堂兄武惟良和武怀运,手段娴熟至极。莫非,母亲也是被她害死的?贺兰敏之对武则天的怀疑由来已久,事情要从上官仪被处死以后说起。公元664年十月,为李治出谋划策“废后”的原宰相上官仪惨遭出卖,被李治下令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