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王勃: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却都是咎由自取

历史上真实的王勃: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却都是咎由自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海君平叔 访问量:3891 更新时间:2024/2/25 4:28:41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初唐文人中,最为光芒瞩目的莫过于王勃。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即使杨炯如何叫嚣“耻居王后”,也改变不了世人将王勃推为四杰之首的事实。

一篇《滕王阁序》写在骈文没落的时代,却成为骈文史上的顶峰之作,被誉为最美骈文。单单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足以盖压万世。

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堪称初唐最杰出的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足称绝唱。

除此之外,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有王勃的神童之名、未冠出仕、腹稿成文、英年早逝的故事。连唐高宗都曾捧王勃文章大呼“大唐奇才”,近代伟人也称赞他为“英俊天才”!

然而世人多赞天才王勃的绝佳文品,却少有人提及王勃的人品如何。其实历史上的王勃人品是很差的。且来看看这位天才的人品:

少年出仕,浮躁狂妄

王勃成名极早,六岁就以能诗闻名远近,九岁时就曾作文学批评著作《指瑕》十卷,十六岁时尚未及冠就参加幽素科应试,并且及第后被授予朝散郎的官阶,在唐高宗的第六子沛王李贤武则天次子)府中任修撰之职,正式出仕。

少年出仕自是才高,但未经磨练却是难免心浮气躁。当时的权贵圈中流行斗鸡,诸多皇子也参与其中。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高宗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后来的唐中宗)便热衷斗鸡。

此时的王勃身为沛王修撰试读,也参与二王之争,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来讨伐英王的斗鸡,文中极尽戏谑诙谐之言,一时间传得长安无人不知,可谓荒唐。

这篇《檄英王鸡》传到唐高宗耳中,惹得龙颜大怒,高宗既怒皇子玩物丧志,也恨王勃文人无行,以军国檄文的文体写斗鸡戏谑之事,何其无聊荒唐。高宗一怒之下将王勃贬官为民,逐出长安。

私德有亏、杀人入狱

要说浮躁狂妄还只是少年性格上的不足,因此被贬官,倒是让人心生同情。但私德上的恶性却是王勃一生都难以洗清的污点。

第一次被贬,王勃返巴蜀游历三年后重回长安参加科举,及第后前往虢州求得一个虢州参军之职。在虢州参军任上,王勃犯了一件既鲁莽又愚蠢的事。

当时一个官奴犯了死罪,王勃不知出于豪侠仗义还是什么心态,头脑发热就将这个官奴藏匿。但不久冷静下来后,他又后悔了,想将罪犯交给官府,又怕自己担上窝藏之罪。

于是王勃一不做二不休,果断杀死了这个官奴。杀人灭口,诗人凶残起来也是很可怕的。但此事还是传出去了,王勃因此获罪入狱,其父亲也被牵连,贬官至交趾(今越南)。

按理说,王勃刚开始能藏匿这个官奴,相必二人是有些交情。但后来却杀人灭口以掩自己窝藏之罪,这不是私德有亏是什么?初时善心救人,后又杀之,其善亦伪!

恃才陵籍、人尽远之

王勃的才华足以力压一代,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恃才傲物、欺压同僚。在虢州参军任上,王勃自恃才华,从不将同僚放在眼里,甚至多有欺压戏谑同僚之举,被虢州同僚所共恶,人尽远之。

这一点,在新旧《唐书》和《唐才子传》等诸多史料都一致写道“僚吏疾之”。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王勃的人品实在是不怎么样!

总的来说,王勃还是太年轻,少年浮躁狂妄、处事鲁莽杀人犯罪、恃才狂放不通人情。王勃人品之差,大致如此。

人品虽差,但其孝心却是至善。王勃最是孝顺父亲,他第二次入仕选择去虢州求职,便是因为虢州多产药草,他费尽心思从很多医者手中学得诸多秘方,又千方百计求得虢州参军,就是为了日后能侍奉父亲。

后来杀人入狱,其父被贬交趾,王勃逢大赦出狱,朝廷本恢复了他的官职,他却拒辞不任,而是心怀愧疚前往交趾探望父亲。也正是在探亲归来途中,坠海而亡。

在他坠海的前一年,写下了《滕王阁序》这篇千古第一骈文,成为万世之绝唱。文中他这样为自己的命运感慨:“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殊不知,他这一生倒霉的经历、多舛的命运,唯有坠海英年早逝是无辜,其余都是自己的人品差种下的恶果!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王勃

更多文章

  • 王氏三株树:王勃、王勮、王勔,柳氏三绝:柳三变、三复、三接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王勃

    王氏三株树:王勔、王勮、王勃一千三百四十四年前的今天,一个年仅25岁的少年在南昌都督重建滕王阁庆祝宴会上,挥洒自如地写下了一篇《滕王阁序》。滕王阁从此名声大噪,历千年而名声不减。此人就是身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王勃之所以能在二十多岁就作出让时人和后人都为之惊叹的文章,一方面离不开他的聪明才智,六岁可

  • 王勃写《滕王阁序》时为什么要提到孟学士?孟学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王勃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他因一篇滕王阁序名满天下。王勃年少成名,很小的时候就擅长写文章。王勃本有机会仕途通顺,但因为性格原因,他被许多人妒忌,加上王勃杀了官奴,不仅仅是他自己被贬官,也连累他的父亲,他父亲被贬到交趾,做交趾令。而王勃就是在去探望父亲时,路过南昌,写下了这篇闻名天下的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

  •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906期-王勃(唐)《羁春》

    历史人物编辑:叹息且自由标签:王勃

    今天内容:【书写经典】网络展第906期,王勃(唐)《羁春》。诗词原文: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词释文:客游千里追名之心早已厌倦,春天到来我一门心思要回家。北园里的情景还是那么令人伤感,我又看见花飘花落乱纷飞。诗词作者: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

  • 独占初唐四杰鳌头的王勃,开创送别诗潮流

    历史人物编辑:郑在说事儿标签:王勃

    文治大唐,迎来诗坛初生的太阳大唐立国,走过了初期的风雨,等到高宗李治即位,已经快五十年了,但依然是一个王朝的青春。太宗李世民以铁血手段为自己的儿子扫清了一切有碍王朝发展的障碍,而李治也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延续着贞观盛世的气象,这其中,文治的发展,最值得称道。新一代诗风已经得到了社会上的承认,接下来,

  • 我们只看到王勃的才华,却不知《滕王阁序》的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回忆屋标签:王勃

    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进、和谐、平等,我们同样应该独守那份恬然与空明,用每一句话没一种表情向人们昭示谅解,协同人们用谅解交往。我们都知道《滕王阁序》,也看到,可你们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

  • 杨柳:新发现的唐写本《王勃集》残卷

    历史人物编辑:逗糖娱乐标签: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为“初唐四杰”之首,是唐代文学史上的开篇人物。王勃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八岁,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妙笔华章,却亘绝千古,至今为人所称颂。杨炯在为《王子安集》所作序文中赞叹曰:“神机若助,日新其业。西南洪笔,咸出其词。每有一文,

  • 神童王勃,英年早逝,仅凭一篇《滕王阁序》即可名垂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爱视界标签:王勃

    王勃,字子安,是隋朝大儒文中子王通的孙子。“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自小就聪明好学,六岁的时候,就可以写诗作文,是名副其实的“神童”。他博学多才,九岁那年,学习颜师古所著《汉书注》的过程中,发现书中有错误,就写了十篇《指瑕》来纠错。十岁时,已经熟读六经,满腹经纶了。滕王阁王勃浮雕经过努力,成为最年轻的命

  • 王勃的这首诗虽然不显著于世,却无意间与其本人的命运惊人契合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王勃

    提及王勃,不少人想来许多第一反应就是其闻名于世的那首《藤王阁序》,诗中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让世人千古传颂不已,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王勃其实还有一首描写春花凋零的诗——《落花落》。在这首诗中,诗人描述了春花初绽,正值韶华之时,却在繁华之际辗转凋零的落寞与可惜,凄美伤感,令人叹

  • 王勃的名句,韩愈的名句,白居易的名句,全是经典,值得收藏!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王勃

    各位诗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王勃,韩愈,白居易诗词里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欢,闲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一、王勃,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2、海内存知己,天涯

  • 王勃:大唐最耀眼的天才,一篇奇文《滕王阁序》顷刻而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王勃

    吾侪普通人,大多羡慕天才们的智慧,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拥有相同的才华。这个愿望即便不能立就,也要在子女后代的身上实现,盼望着教养出一个神童来,好光耀门楣,长长脸面。但是,天才们有时也会羡慕起普通人的生活来。苏东坡曾作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