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神童王勃,英年早逝,仅凭一篇《滕王阁序》即可名垂千古

神童王勃,英年早逝,仅凭一篇《滕王阁序》即可名垂千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思思爱视界 访问量:1770 更新时间:2024/2/27 3:38:03

王勃,字子安,是隋朝大儒文中子王通孙子。“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自小就聪明好学,六岁的时候,就可以写诗作文,是名副其实的“神童”。他博学多才,九岁那年,学习颜师古所著《汉书注》的过程中,发现书中有错误,就写了十篇《指瑕》来纠错。十岁时,已经熟读六经,满腹经纶了。

滕王阁王勃浮雕

经过努力,成为最年轻的命官

学有所成的王勃,开始寻找机会,准备踏入仕途。他先给家乡的父母官写了封自荐信《上绛州上官司马书》,文中引经据典,表达自己积极向上、报效朝廷的决心。然后又通过皇甫常伯给唐高宗献上了一篇《乾元殿颂》。唐高宗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就能写出这样歌功颂德,词美义壮的文章,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十六岁时,王勃通过幽素科试,被封为朝散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命官。

长安

因文遭祸,钦命逐出长安城

王勃当上朝散郎后,被分配到沛王府修书。当时唐朝正是太平盛世,王公贵族中比较流行“斗鸡”作为消遣,此时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都是爱玩的年纪,也有此好。有一天沛王和英王斗鸡时,为了给沛王助兴,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没想到这篇文章传到唐高宗手里。高宗看后大为恼火:“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作檄文”。两个皇子玩闹,你作为臣子,不加劝阻也就算了,竟然还写文章窜动两人争斗,这不是在挑拨离间,挑起皇子间的斗争吗? 于是,钦命将王勃逐出长安城。王勃苦心经营,刚刚凭借不世之材打通的仕途大门,就此关闭了。

杀死官奴,王勃再次被贬

离开长安后,王勃跑到四川去游山玩水,写诗作赋。几年后,巧遇正在热恋中的卢照邻,便结伴返回长安,参加“典选”。后经朋友介绍,王勃谋得了一个虢州参军的职务。在任期上,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来求王勃帮忙,王勃便将罪犯藏匿起来。可后来他怕走漏风声,就杀死曹达,想蒙混过关。没想到事情败露,王勃因此而犯了死罪。他父亲也受到牵连,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幸亏遇大赦,王勃免于一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胸中万卷,《滕王阁序》横空出世

王勃行事虽然有失偏颇,但受过多年儒学思想的浸润。父亲因自己一时鲁莽,而被贬海外,对王勃的打击非常大。出狱后,王勃在家修养了一年多。此时朝廷准备给他官复原职,但王勃考虑到官场的水太深,自己还没有适应,就没有接受。他一路向南,经水路去看望父亲。在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刚刚建好滕王阁,重阳节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去拜见,被请做一篇序。王勃没有推辞,当众大笔一挥,一气呵成,一篇《滕王阁序》诞生了! 文章引经据典,写景抒情,对仗工整,言辞美妙。文中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王勃作《滕王阁序》场景复原

接下来写的序诗,又是让人眼前一亮:“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相传唐高宗读到这首《滕王阁序》时,惊到:“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再看到下面的序诗,一扫对王勃的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还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 并问王勃在哪里, 准备召他入朝为官。可惜的是,此时的王勃已在南海罹难,年仅二十六岁。

“初唐四杰”, 个个都是“神童”,人人皆有佳作。然而仕途都不顺利,生命都很短暂。这应该和生活的时代有很大关系,但如果不是过早成名,恃才傲物,他们的人生轨迹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呢?

标签: 王勃

更多文章

  • 王勃的这首诗虽然不显著于世,却无意间与其本人的命运惊人契合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王勃

    提及王勃,不少人想来许多第一反应就是其闻名于世的那首《藤王阁序》,诗中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让世人千古传颂不已,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王勃其实还有一首描写春花凋零的诗——《落花落》。在这首诗中,诗人描述了春花初绽,正值韶华之时,却在繁华之际辗转凋零的落寞与可惜,凄美伤感,令人叹

  • 王勃的名句,韩愈的名句,白居易的名句,全是经典,值得收藏!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王勃

    各位诗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王勃,韩愈,白居易诗词里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欢,闲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一、王勃,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2、海内存知己,天涯

  • 王勃:大唐最耀眼的天才,一篇奇文《滕王阁序》顷刻而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王勃

    吾侪普通人,大多羡慕天才们的智慧,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拥有相同的才华。这个愿望即便不能立就,也要在子女后代的身上实现,盼望着教养出一个神童来,好光耀门楣,长长脸面。但是,天才们有时也会羡慕起普通人的生活来。苏东坡曾作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神童王勃的人生路:海内无知己,天涯有歧路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王勃

    文/赵心放(一组京剧《诗杰王勃》的图片)(一)神童王勃的才华究竟有多牛?人不是生而知之,是学而知之,但对于王勃这类智商卓尔不凡的神童,真能使人产生在娘肚子里就能开始知之的感觉!王神童六岁便能著文作诗,且构思敏捷巧妙、文笔清新典雅,父亲的好友杜易简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现代社会的九岁娃娃,是小学二三

  • 王勃古诗《山中》赏析,唐诗千古经典绝句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王勃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记得点赞←你喜欢哪些古诗词?留言说一说。你喜欢哪些古诗词?留言说一说。《山中》唐朝·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除了在描写景色中寄寓主观感情以宣泄怀抱这种手法以外,抒情短诗的一种常用技巧是直抒胸臆,也就是把心中所想,用艺术语

  • 李广难封,真实的结局远比王勃说的要残酷

    历史人物编辑:野风信子标签:王勃

    凭借着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而且无数文人墨客每当怀才不遇的时候,都会写诗文凭吊一下这位飞将军,李广也成了中国自屈原贾谊之后又一个怀才不遇时的文化符号。然而很多人只是再感慨李广难封只是为这位老英雄鸣不平,但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李广最后的结局其实更惨,李广最后是自杀的

  • 从王勃的拥被而眠说起

    历史人物编辑:铁剑帮帮主标签:王勃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个天才诗人,年少的时候就能写出不少优秀诗篇,曾经写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面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被很多人记忆和传颂。散文《滕王阁序》更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才气纵横,锋芒毕露。传说王勃创作的时候要寻找灵感,方式很特别,就是拥被而眠,得到灵感之后,马上作诗,写文

  • 唐朝3只蝉,李商隐一只,骆宾王一只,还有他一只,你喜欢的是?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标签:骆宾王

    蝉,自古以来都是诗人咏物抒怀的常用之物,有唐一代,很多诗人都写过蝉,其中被公认为最好的,是虞世南、李商隐和骆宾王所写的蝉诗。你喜欢李商隐还是骆宾王抑或是虞世南的蝉诗呢?先来看看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是虞世南的蝉诗,我们先用现代汉语理一理这首诗的意

  • 骆宾王在讨武曌檄中,把武则天骂得狗血淋头,武后为何还能容他?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骆宾王

    檄文写好了,是可以治病的。关于这一点,曹操很有发言权,当年“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的一篇《讨贼檄文》,把曹操的八辈祖宗都骂了一遍,正好曹操头风发作,躺在床上看完之后惊出一身冷汗,头随着也就不痛了。曹操本人也是个很厉害的文学家,能把曹操吓一跳,真的很不容易。在历史上,还有一篇同样著名的檄文就是宋濂所写的《

  • 写“鹅鹅鹅”的骆宾王曾怒怼武则天,最后结局却不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相信每一个读者都在儿时读过,他的作者就是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相传,骆宾王自幼聪慧,七岁的时候就写出了这首鹅鹅鹅,但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咦,好像用错了,骆宾王是个男生,反正就是这个意思吧!虽然骆宾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因他为人刚正不阿,不与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