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初攻城略地最多的将领-李孝恭

唐初攻城略地最多的将领-李孝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赤子情怀 访问量:3606 更新时间:2023/12/22 14:55:06

如果问大唐的江山是谁打下来的,许多人会说是李世民,其实建唐之初,攻城略地最多的人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李孝恭,甚至说是李孝恭打下了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李孝恭是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李安是李渊的堂兄,他们的爷爷就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李虎家族就是由此繁衍壮大,到了孙子辈时,已繁衍成为世家大族,有多人在朝中任高官。

617年(大业十三年)五月,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起兵造反,成了压垮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进入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群雄争霸的时期。李渊争霸天下,整个家族全部响应,李渊大军南下,势如破竹,仅用半年时间攻下长安,占据了关中,成为争霸群雄中的佼佼者。

隋末群雄

一、崭露头角

618年,李渊任命李孝恭为山南道招慰大使,给予招降授官之权,出兵巴蜀。李孝恭号称儒将,深通大局,一路恩威并重,连下三十余州,占据川渝,使得西南成为了李唐的大后方。

619年,李孝恭奉命经略淮北,当时迦楼罗王朱粲占据终南山南部一带的郡县,与李唐南部边界为邻。李孝恭进击朱粲,大破其阵,俘获其众,诸将都说:“朱粲之徒杀食活人,是凶恶之贼,请将他们坑杀。”

李孝恭道:“不能这样,如今列城尽在寇境,如获敌则杀,以后还有谁归降呢?”

李孝恭将俘获将士尽皆免罪,加以释放。由此缘故,李孝恭兵锋所至之处,相继归附,朱粲势窘,上表归降。唐皇李渊闻之大喜,此时李渊正在筹划进攻洛阳王世充,为稳定其心,下诏封朱粲为楚王,让其保有冠军(今河南邓州)的地盘,听凭其自设官属。

李孝恭大军沿着淮河以北继续东进,直逼强豪杜伏威的地盘。杜伏威审时度势,李唐一统天下已然势不可挡,也上表归降。李渊照方抓药,封杜伏威为吴王,赐姓李氏,加授东南道行台尚书令。至此,唐朝疆土已经实现了对洛阳南面的封堵,为大军攻灭王世充再添筹码。

李孝恭

此时,江南最大的割据政权是梁王萧铣,大有江北归李唐、江南归萧铣,重现南北朝的趋势。李孝恭上书李渊,进献平萧铣之策,其大意为:长江上游的巴蜀地区盛产树木,可在夔州(今四川奉节)设置基地,秘密打造舰船,待到时机成熟,顺江而下,直取萧铣都城江陵。

李渊完全同意了李孝恭的计策,任命其为夔州总管,进爵为王,拨钱给人,让其广造大船,教习士兵水战。 李孝恭也不负上望,尽召巴蜀地区首领子弟收录任用,对外表示引荐擢用,而内心是将他们作为人质,迫使巴蜀贵族出钱出力,使得李唐在西南的实力迅速增强。

620年李渊派遣李世民发动了灭亡王世充之战,至621年上半年,李世民剿灭王世充、活捉窦建德,使得唐朝一统北方。李渊终于腾出手来,筹划灭梁之战。

李靖出身贵族,三十年前被隋朝太尉杨素誉为顶梁之才,然而如今年近五旬,屈身于秦王李世民的幕府内任幕僚,秦王府内多是锐意进取的年轻人,秦王与他们打成一片,李靖性格沉寂,一直没能脱颖而出。但李靖胸藏锦绣,一直关注大唐的走向,跟随李世民剿灭王世充后,立刻认识到下一步就是决战萧铣、收复江南了,李靖上书皇上,进献《灭萧铣十策》。

是金子总是会闪光的,李渊看了李靖上书,不禁击节叫好,正是刚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立刻任命李靖为夔州特使,筹备战事。

二、平定江南

621年七月,李渊再次发动大会战,诏令调发巴蜀兵士,集结于夔州为西路军,自夔州顺流东进;又任命李瑗(李渊的堂侄)为荆郢道行军元帅,出襄州道,为北路军;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为南路军;黄州总管周法明出夏口道,为东路军,四路大军分头并进,进攻萧铣,以灭国为目标。任命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统辖这四路大军,全权指挥江南会战。

唐军四路攻萧铣

李孝恭对李靖的《灭萧铣十策》极为欣赏,李孝恭当初进献的灭萧铣之策是战略策划,而李靖的献策就具体到战术运用了,正好是对前篇的后续。李孝恭亲赴夔州与李靖会合,破格提拔任命李靖为行军司马(总参谋长),二人一个擅长掌控大局,一个擅长具体作战,珠联璧合,开新的辉煌。

夔州是四路围剿萧铣的大军中,最为偏远的一支,李孝恭为何不坐镇最近的北路,与李瑗一同出兵襄州呢?

早在李靖写给李渊的《攻灭萧铣十策》中已经将此次围剿方略说的明白:荆州地区多山,陆路进攻易守难攻。然而长江水道穿过萧铣的都城江陵,夔州地处长江上游,乘船顺流而下,能直达江陵。攻打萧铣,应派遣东南西北四路大军合围,东、南、北三路走陆路,先行进攻,吸引萧铣主力,但西路才是唐军致命一击的奇兵。

萧铣果然中计,派出大军北上抵抗唐朝兵马,江陵兵力空虚。同年九月,李孝恭、李靖率领千艘战舰顺江而下,突袭江陵。在清江口打破文士弘率领的梁朝水军,继续顺江而下,包围江陵。为了迷惑外地的梁军将领,使之不来救援,李孝恭采纳李靖之计,将缴获了大批舟舰散弃江中,顺流漂下。众将不解,询问李靖,李靖答道:“萧铣的地盘,南出岭表,东距洞庭,我们孤军深入,如果攻城未拔,对方的援军四集,我们将里外受敌,进退失据。”

“如今放弃舟舰,使塞江下,援兵见到了,一定以为江陵已经被攻破,不敢轻易进兵,必派人侦察,往返拖延要一个月。有此时间我们可以从容攻城。”

李靖的疑兵之计果然奏效,长江下游的萧铣援兵见江中到处都是遗弃散落的舟船,以为江陵已破,都疑惧不前。

李孝恭派人劝降,若肯开门投降,绝不枉杀一人,也绝不抢掠百姓财物,若待强攻破城,则玉石俱焚。萧铣坐困城中,不见援军前来,万念俱灰,率领百官开门投降。

李孝恭从出兵到灭国,仅用二个月。

唐平萧铣之战

李孝恭也兑现诺言,严令部下进城之后不得抢掠。部将们为了发财,提出萧铣的将帅抗拒官军,罪大恶极,应籍没其家财产,用以犒赏官军将士。李孝恭不同意,并告诫道:“我们是王者之师,是前来恢复秩序的。主人养的狗自然会对外人吠叫,为萧铣而战的人,是为其主,不能与叛逆者同等看待,这就是蒯通之所以在汉高祖刘邦面前被免除死罪的原因啊。

“现在刚平定江陵,应当采取宽大的政策,来抚慰远近的民心,投降了我们而还要没收他们的家产,恐怕不是救焚拯溺的道义。若是如此,只怕从此其他城镇的敌将,拼死抵抗都坚守不降,这不是好的决策。”

李孝恭又对部将们说:“你们的灭国之功,我已经上报给了朝廷,皇上必然都有重赏,不可再贪图眼前私利!”

李孝恭的宽容政策使得唐军新占领的地区迅速得以安定。李孝恭又派出李靖、陆一鸣等干员,分道招抚,所到之处,皆望风归降,远赴岭南,直达南部尽头的海岸线。番禺、新州(今广州、新兴一带)的大首领冯盎,始安郡(今广西桂林)的李袭志,钦州(今广西钦州)宁长真等皆派遣子弟求见,表示归顺。李孝恭都承认他们原来占有的地盘,并授以相应的官爵,于是连下九十六州,所得民户六十余万。自此,‘岭南悉平’。

三、良弓深藏

624年,李孝恭以摧枯拉朽之势,剿灭了江淮辅公祏的叛乱,官拜扬州大都督,江淮及岭南诸州都归其所统摄。

626年初,唐皇李渊以有人告发李孝恭谋反为由,将其召回京师,并派近臣武士彟代之。李渊任命李孝恭为宗正卿(掌管皇亲宗族之事的属官,身份崇高),将其羁留在京。作为补偿,赐予实封一千二百户,并赏赐一座豪宅。

李孝恭与李世民年龄相当,此时不到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从此足不出京,再无建树,过上了醉生梦死的生活,家养歌姬舞女百余人,经常宴请宾客,奢侈豪爽。李孝恭待人接物宽恕谦让,从不骄矜自傲,无论是先皇李渊还是继位后的李世民,都对李孝恭的品格大加称赞,赏赐的财物堆积如山。

640年,李孝恭四十一岁,多年来沉迷酒色掏空了身体,一场大醉之后,溘然长逝。李孝恭曾对子女说过:“我死后不会将这座豪宅留给你们,你们蒙荫入仕已经足够生活,若是有出息,不需要它,若是没有出息,也保不住它,反生祸端。”

李孝恭一生豁达,看得透彻,善始善终。

(注:推荐本人在息壤中文网发布的小说《隋末府兵雄起》)

标签: 李孝恭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命高士廉修《氏族志》,不只抬高皇族地位,也瓦解门阀集团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高士廉

    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时代是唐朝辉煌的开始,贞观之治在历史上名声极盛,被后世认为是帝王执政的典范。在这几十年中,李世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但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李世民通过玄武门政变上台的事实,使得他在历史上存在很多争议。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历史舆论的关注,形成了众说纷纭的故事。其中

  • 萧瑀:一代风流相,三朝皇室缘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萧瑀

    千古兴亡,楼起楼塌。自古被冠以“三朝元老”称号的人物多德高望重,这里的朝,指的是在位的皇帝。而隋唐之时,有位名臣历经三个朝代,一生风流磊落,正直不阿,载沉载浮,结缘了三朝皇家帝王,见证了天下两度动荡复一统,他便是唐朝宋国公萧瑀。萧瑀祖上是南朝梁皇室萧氏,梁武帝萧衍开创梁朝,至梁明帝萧岿。萧瑀为萧岿第

  • 武惠妃VS杨贵妃,这一对婆媳,唐玄宗最爱哪一个?结果非你所愿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武惠妃

    在多情皇帝李隆基的眼里,有两位妃子在他的生命中至关重要,一个是开元年间宠幸的武惠妃,一个是在天宝之后达到专宠的杨贵妃。很多人都会有八卦之心,常常会想到底他最爱哪一个呢?一个是前期的宠妃,另外一个是后期的宠妃,她们两个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不同阶段,至于到底是哪一位,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评判吧!武惠妃是女皇武曌

  • 50万请盗墓专家炸出盗洞,发现27吨国宝,武惠妃墓被洗劫一空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武惠妃

    陕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王公贵族的墓地。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很多人依靠挖掘古墓发家致富,不过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提倡,国家很早以前就做出相关规定,任何私自挖掘古墓的人,都要遭到相应的惩罚,没有任何侥幸可言。即便如此,盗墓的事情还是频频发生,曾经有人花50万请盗墓专家炸出盗洞,一共挖出

  • 盗墓团伙将武惠妃26吨重的石椁卖往海外,主犯如何走上盗墓不归路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武惠妃

    武惠妃(699年-737年),字落衡, 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恒安王武攸止之女,母为郑国夫人杨氏。武惠妃为玄宗生育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武惠妃死后,唐玄宗非常伤心,追封她为皇后,谥号贞顺,史称贞顺皇后,安葬在敬陵,并立庙祭祀。武惠妃是大唐王朝的一个关键节点人

  • 武惠妃有何魅力成为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她为何要陷害唐玄宗三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川妹美食标签:武惠妃

    提起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一般人都会想到杨贵妃,其实,在杨贵妃入宫之前,还有一位妃子在唐玄宗的后宫独领风骚二十年,她差一点被李隆基册封为皇后。后来的杨贵妃得宠归得宠,可李隆基却从未动过立她为后的念头,甚至有人猜,李隆基后来宠幸杨贵妃,只不过把杨贵妃当成这个妃子的的化身。她是谁呢?她就是为李隆基生

  • 唐玄宗有三大宠妃,除了杨贵妃和武惠妃,还有一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武惠妃

    现在一提起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大家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人便是杨贵妃。除了因为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还在于她与李隆基的特殊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二人的风流韵事才能代代流传。而在杨贵妃之前,唐玄宗其实还有两大宠妃。一个是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另一个便是擅长诗词歌舞的梅妃。武惠妃在杨贵妃入宫之前已逝,

  • 西安出土武惠妃之墓,稀世国宝被卖到了国外,如今终于归还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武惠妃

    我国壁画艺术历史悠久,在著名的四大名窟内可以欣赏到古人的艺术作品,其技艺之高令人羡慕。我国壁画艺术最为鼎盛的时期当属唐代,当时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壁画的创作已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不过因时代的变迁和战争的破坏,大量珍贵的壁画艺术荡然无存,这些壁画一旦被发现,将成为我国珍贵的一级文物。前段时间,警方破获一

  • 武惠妃告诉太子宫里进贼,太子入宫救父亲,唐玄宗:废为庶人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武惠妃

    《新唐书》记载了一则唐玄宗时期,因他宠爱后妃,发生的后妃专权阴谋害死太子李瑛的事情:惠妃使人诡召太子、二王,曰:“宫中有贼,请介以入。”太子从之。妃白帝曰:“太子、二王谋反,甲而来。”帝使中人视之,如言,遽召宰相林甫议,答曰:“陛下家事,非臣所宜豫。”帝意决,乃诏:“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同恶均罪,

  • 皇帝宠妃谋害太子成功后,却被太子的幽魂吓死,她就是武惠妃

    历史人物编辑:辰辰历史标签:武惠妃

    说起唐玄宗的武惠妃,倒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人物,她还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杨贵妃的婆婆,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 武惠妃跟她的儿媳杨贵妃一样有倾城美色,也象她的姑祖母武则天一样工于心计、狡猾狠毒,可是她却没有武则天的超人情商。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当太子,害死太子李瑛及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可后来她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