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时,曹丕为何没有联合蜀汉灭掉东吴?

夷陵之战时,曹丕为何没有联合蜀汉灭掉东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19 更新时间:2023/12/26 10:32:07

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刘备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夷陵之战。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之后,刘备为夺回荆州,于221年率兵向东吴进军,夷陵之战爆发。值此之时,刘晔建议曹丕趁机攻打建业,和蜀汉瓜分东吴,但曹丕并未采纳。看起来,曹丕似乎错失了一次良机,实际上并非如此,曹丕之所以没有采纳这个建议,是由于当时情况太过复杂,对于曹魏来说并非出兵之良机。

刘晔提出建议的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趁关羽与曹魏在襄樊交战自己,派兵袭取荆州,关羽被擒杀。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于该年正月病逝,其子曹丕即位魏王。同年十月,曹丕迫使汉献帝禅位,曹丕篡汉称帝,是为魏文帝,汉朝至此灭亡。

魏皇初二年(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属地传言汉献帝已经去世,于是刘备为汉献帝举行丧礼,尊谥汉献帝为孝愍皇帝。同年七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数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得知刘备来攻,于是遣使求和,但被刘备拒绝。同年,刘备攻破东吴巫口和姊归两地。

黄初三年(222年)正月,孙权给曹丕上书,表示自己将出兵迎敌,并向曹魏称臣,侍中刘晔认为孙权并没有臣服之心,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称臣,因而建议曹丕趁机领兵攻灭东吴,以绝后患。但这个建议被曹丕拒绝。

曹丕为何不趁机进攻东吴

对于曹丕拒绝刘晔的建议,大部分人认为曹丕乃是错失良机,不过我认为,曹丕可能是综合考虑多方面原因之后,才放弃了出兵的计划。以当时的情况来讲,对于曹魏出兵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帝并存,曹丕不太可能和刘备联手。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此时的天下相当于拥有两个皇帝,而且双方都称呼对方为反贼,曹丕由于禅位应为正统,但刘备却拥有汉室宗亲的身份,而且以汉室继承人的身份自居,如果没记错,这种现象在三国之前是从未出现过的。这种情况下,曹丕根本不太可能与刘备联手进攻东吴。

孙权已经主动臣服

2、东吴主动臣服,曹魏无出兵理由。早在曹操尚在时,孙权便已经向曹操称臣,曹丕继位之后孙权依然主动称臣。在两帝并存的情况,孙权的态度本就很重要,孙权能够主动称臣,曹丕自然是极为高兴的,这种情况下,在敌人进攻自己臣子的时候,自己不去帮忙,反倒进攻臣子,非但于理不合,且师出无名。

曹丕深知“攘外先安内”

3、曹魏内部不稳,曹丕不敢贸然出兵。曹丕刚刚篡汉不久,内部本就不稳,而他在军方又素无威望,要他贸然出兵,显然不太可能。曹魏内部矛盾本就比较严重,在曹操刚刚去世之后,许多矛盾便迅速冒出水面,正如《晋书宣帝纪》所载“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臧霸所部和青州兵擅自离去便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直到将军内主要骨干全部替换成曹仁曹休、曹真、夏侯尚,曹丕这才等于坐稳了位置。

军队调动并不容易

4、军力调动困难,应对时间有限。从建安十六年(211年)开始,曹军主力便来回折返于孙权和马超两线,尤其是汉中之战后,曹魏主力便一直驻扎在陈仓、长安一线,曹操发丧之后夏侯尚又带着中原之兵护送曹操灵柩返回邺城安葬,曹丕就算想要进攻孙权,“西兵东调、北师南来”,短时间内抽调大军也并不容易,贸然兴兵伐吴显然不太理智。

综上所述,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曹丕贸然出兵伐吴很有可能会将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况中,按兵不动或许会措施一次良机,但坐山观虎斗,寻找最佳时机,却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只是他或许没有料到,夷陵之战会结束的如此之快。

标签: 曹丕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王忠嗣为什么会被唐玄宗逼死?他不死安禄山不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忠嗣,唐朝,风云人物

    只要了解唐朝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不但使盛世大唐化作泡影,同时也直接促使唐朝日后藩镇割据局面的产生。这场长达八年已久的叛乱,彻底让大唐元气大伤,往日的辉煌再也无法重现。了解这段历史朋友无不为大唐的遭遇感到可惜,而且很多人都说,如果在当时有一位名将不死,根

  • 公孙贺:汉武帝时期丞相,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公孙贺,西汉将领,汉武帝时期丞相,封葛绎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胶东王刘彻立为太子,选为太子舍人。后元三年(前141年),汉武帝即位,迁太仆。元光元年(前134年)至元鼎六年(前111年),先后以太仆之职出任轻车将军、骑将军、左将军七次

  • 李世民一生唯一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是现实的理智选择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唐朝,风云人物

    今夏《长安十二时辰》热播,盛世大唐又一次形成热潮。如今,人们一提起唐朝,便会想起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然而大唐也不是从开始就是如此强大,在唐朝建立初期,实力较弱,突厥实力强大,所以也曾与之交好。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第一年,就发生了渭水之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让唐太宗李世民深以为耻的渭水之盟吧。隋唐

  • 曹彰是怎么得到曹操的喜欢和认可的?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彰,三国,风云人物

    曹彰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曹彰年少时,仅跟随父亲曹操上了几次战场,就确定志向了,想成为沙场宿将,笑傲草原,为国出力。一幵始,曹操是不赞同曹彰想法的,曾经批评他说:“你不向往读书 学习圣贤之道,却好骑马击剑,这都是只能对付一个人的,哪值得珍贲!” 曹操常常督促

  • 南宋资政殿大学士刘珙简介:曾修葺毁于战火的岳麓书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曹植真的暗恋着甄宓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甄宓,汉朝,风云人物

    曹植对甄宓何止是暗恋,这简直就是明恋,基本上曹植的《洛神赋》讲的是其大嫂甄宓是不争的事实了。为什么讲是不争,这里首先就要讲下曹植是否真的爱慕其大嫂甄宓。“江东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宓是当时河北的绝色美女,并且甄宓本人知书达理德才俱全,要不然怎么会让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同时欣赏。不过话说曹植口味也怪

  • 《唐律疏议》主要内容是什么?长孙无忌修定《唐律疏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唐律疏议》主要内容是什么?《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是唐高宗令人修撰法律典籍,也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律疏议》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

  • 晚清湘军名将塔齐布,出身八旗最后只活了39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塔齐布,清朝,风云人物

    曾国藩所创建的湘军,最初自于湖南湘乡一带的儒生和农民。后来,湘军逐年扩大,来源更加广泛,但是其将领几乎全是湖南人。特别是一些重要将领,曾国藩与他们不但是同乡,还有同学、师生、亲友的关系。有了乡情为纽带,湘军显得极为团结,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不是湖南人,很难融入这支队伍。不过,在这支湘军队伍里,还是有

  • 历史上的甄嬛是个怎样的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上的甄嬛是个怎样的女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电视剧《甄嬛传》着实火了一把,孙俪扮演的甄嬛这个角色也深入人心,作为一部“宫斗”剧,甄嬛就如同“心机婊”的代表词,成为了以假乱真的人物。那么,历史上的甄嬛究竟是什么样子,雍正皇帝的后宫真的这么乱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清代对于后宫管

  • 时文彬与宋江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没有上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时文彬,宋朝,风云人物

    时文彬登场亮相时,书中有一段关于他的介绍:“此人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争田夺地,辨曲直而后施行;闲殴相争,分轻重方才决断。闲暇时抚琴会客,忙迫里飞笔判词。名为县之宰官,实乃民之父母。”这样的正面描述,在《水浒传》的所有朝廷官吏当中绝无仅有,这也足以体现出这位官吏的能力和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