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不仅割下李建成的头颅,还干了件大事,唐朝史书根本不敢写

李世民不仅割下李建成的头颅,还干了件大事,唐朝史书根本不敢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度历史观 访问量:302 更新时间:2024/1/14 1:51:28

唐朝,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人们谈及唐朝,总是会想到那位雄才伟略的皇帝——李世民。李世民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尤其是在他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勇气。

那时,隋炀帝杨广被突厥堵在了雁门关,形势岌岌可危,形势岌岌可危。当时,年仅16岁的李世民接到了抵御突厥的紧急命令,他毫不犹豫地率领手下的士兵奋勇前往。

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李世民并没有退缩,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迅速制定了一系列作战计划。他不仅假装有援军前来支援,而且还装扮成敌方将领,深入敌军之中,挑拨离间,最终成功吓退了突厥的攻势,救出了隋炀帝。

这一战,使得李世民名声大噪,他成为了朝廷的新秀,备受皇帝赏识。这也奠定了他后来能够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创造贞观之治的基础。

李世民年少时的这场战役,不仅展示了他的机智和勇气,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卓越的领袖的成长轨迹。这也成为了唐朝盛世的序曲,为后来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玄武门之变

唐朝建立初期,李渊成为了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军事征战。他的儿子们也开始逐渐展现自己的能力,其中李世民因为年轻英勇,成为了军中的佼佼者,被父亲封为秦王。而李建成虽然也有军功,但总体来说却略显逊色。

尽管兄弟之间应该互相支持,但人心难测。李世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虽然我是次子,但我比长兄更有能力,更应该成为继承皇位的人选。李建成则常常眼巴巴地看着李世民得到父亲的嘉奖和众人的赞扬,心里十分不满。其他的弟弟对他毕恭毕敬,只有李世民,功劳如此显著,却又不知道收敛,让他感到十分害怕。

李建成深知,自己身为长子,虽然被册封为太子,但如果将来李世民得到了群臣的支持,自己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他时常思索该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如何才能让父亲更加重视自己。

太子李建成因为担心自己会被二弟李世民取代而心生不满。为了抢占先机,他与自己的四弟李元吉密谋联手,准备在玄武门截杀李世民。

李建成精心策划了整个行动,他与李元吉布置了重重防线,同时挑选了几十个精锐士兵来实施袭击。当夜,他们埋伏在玄武门外,等待着李世民的到来。

熟不知,李世民早就得到了消息,他带着一支精锐队伍在夜色中穿过了玄武门。就在这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士兵突然杀出,向李世民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李世民临危不惧,他与身边的武将一起奋力抵抗。他的脑子转得飞快,根据战局变化不断调整战术,为自己的部队创造了机会。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士兵虽然人数众多,却被李世民的机智和勇气所压制。

最终,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败露,李世民获得了胜利。他追击逃跑的敌人,一路追到了李建成的马前。李建成已经无路可逃,他只能对李世民跪地求饶。然而,李世民并没有给他留下任何机会,他直接砍下了李建成的头颅。

两位皇子都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死去了。李渊虽然很痛心,但也无能为力。他想惩罚李世民,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场悲剧的源头在于李建成。

于是,李渊退位,李世民成为了新的皇帝。他明白,这场变乱的阴谋背后还可能隐藏着其他人的影子,所以他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谨慎,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

杀害兄弟的亲人和大臣

李世民开始了他的皇权统治历程。他知道,如果不彻底消除李建成一脉成为皇帝的机会,随时可能会发生新的危机。于是,他决定采取极端手段,彻底断绝李建成一脉的皇位机会。

他率领手下赶往东宫,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全部杀害。这一决策虽然残忍,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深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以及国家的安全和繁荣。

从此之后,李世民成为了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在统治期间一直保持着对国家的高度警惕和谨慎。他明白,权力是一种可贵而又珍重的东西,需要用心守护和维护。这场玄武门之变,虽然造成了惨痛的后果,但也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了权力的可贵和珍重。

随后,李世民又开始对李建成身边的大臣们进行清洗,一一处死。这些大臣们大多都是忠心耿耿、能力出众的人,但是却无法逃过李世民的手。

当时,许多人都不理解李世民的做法,认为他这样做是在自毁前程。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决定要成为一位伟大的皇帝。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的才华和智慧逐渐得到了认可,他终于登上了皇位。虽然他在夺位过程中做出了许多残忍的事情,但是后来的历史书却很少提及这些事情,更多的是记录了他治理国家的功绩。

对于李建成,人们很难评判他的为人,只能说他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命运。而对于李世民来说,他的过去虽然残忍,但是他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皇帝,将唐朝带入了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唐太宗对待百姓也十分关心,他知道人民的生活艰难,就下令减轻赋税,增加农田,改善水利,以及加强教育,让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百姓们都非常感激唐太宗,纷纷称颂他为“明君”。

但是,唐太宗的行为并不完美,他曾经杀害了自己的兄弟,这一事情让很多人对他产生了质疑。有些人认为,唐太宗的这一行为非常残忍,毫无人性。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唐太宗杀害自己的兄弟是出于维护国家稳定的需要,这种行为虽然残酷,但也是必要的。

无论是看待人还是事物,我们都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现象,要了解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唐太宗也不例外,他既是一个好的君王,又是一个有缺陷的人。我们应该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他,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他的历史地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李建成

更多文章

  • 天策上将李世民对打天下的贡献有多大?李建成真那么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李建成

    在中国历史上,相似的朝代往往有着相同的命运。秦隋无不强横,横扫四围,开古开今。汉秦、唐隋开创盛世,史书赞颂万千,地位远超金、明、宋、元、明、清。不同的是,刘邦带着兄弟朋友打天下,而李渊带着儿子打天下。而且,唐高祖李渊的两个儿子都不是好惹的灯,哪一个得了太平盛世或者乱世建国,都是不输秦皇汉武的皇帝.出

  • 李建成下毒,李世民吐血数升,为啥这么大的吐血量还没死?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李建成

    李唐初创,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夺嫡之争从武德七年开始显山露水,到武德九年进入白热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兄弟俩肯定得死一个。支持李建成的是关陇集团,基本盘在长安;支持李世民的是山东豪杰,基本盘在洛阳。朝臣大多是支持李建成的,李世民可谓势单力孤。为了摆脱牢笼困境,李世民向李渊提出,为了避免兄弟相残,

  • 李渊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李建成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儿子李世民光环太大,很多人都忽略了李渊的存在。而李渊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毕竟要尊崇嫡长子继承制。但他却一直让李世民掌握兵权,后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抢班夺权。李渊被软禁,李建成被杀,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第二个皇帝,后世称为唐太宗。那么李渊为何让李世民掌兵权呢?我们来分析一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为何没有被毒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李建成

    这个事确实有记录,大哥李建成与兄弟李世民一起畅饮,兄弟二人喝酒过程中,李世民吐血了,估计有几升,这个危机的时刻,皇叔送他回到了天策府。《旧唐书》记录如下,建成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太宗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那个时候一升相当于现在的800毫升,所以一升也不少了,别说是更多了,所以

  •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李建成

    唐朝是一段辉煌的历史时期,但是这段光辉的历史背后隐藏着种种阴谋和政治斗争。在这个权力场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猎物或者猎人,忠良奸佞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来谋求成功。而在皇子争夺皇位的时候,政治斗争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唐朝的贞观之治、武周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历史上令人瞩目的辉煌时期。李世民的丰功伟

  • 他是李建成手下重臣,被李渊流放,却受到李世民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李建成

    公元624年,有人来到唐高祖李渊的面前,举报当时的庆州刺史杨文千将要造反。李渊听后大惊,心中也有些不安。毕竟这杨文千可是太子李建成的亲信,难不成自己的儿子想要谋权篡位?想到此处,李渊心中产生了废黜李建成的念头,但思虑再三后,还是决定将李建成召到仁智宫软禁起来。另一边,李渊又派司农卿宇文颖到庆州传召杨

  • 李建成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喝后吐血,事后,李世民对其展开了反击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李建成

    公元626年,在太子府里,李世民接过太子李建成递过来的酒,望着李建成诚恳的脸庞,想到兄弟之间终于可以和好了,就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喝完之后,李世民顿时觉得胸口一阵巨痛,将一口鲜血吐了出来,随即李世民指着太子李建成说道:大哥,你竟在酒里下毒,说完便晕了过去。原来当天夜里,太子李建成邀请李世民到府上做客

  • 李建成不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中要针对的人?李渊才是

    历史人物编辑:南风一史标签: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李世民当上了皇帝,史称唐太宗。很多人称,要是没有这场兵变,历史是否就没有太宗这个人,或者说,太宗存在,而不是李世民。对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兵变,不少人也因为唐太宗一生的功绩忘记这场事变发起的原因,无非就是李世民想除掉李建成自己成为皇位的继承人。从隋唐演义中我们知道,太子李建成因为实

  • 中国历史上六位最像穿越者的人,李淳风仅排名第五,王莽排名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李淳风

    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历史上六个最像穿越者的人。6、杨度杨度(1875年1月10日—1931年9月17日),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清末反对礼教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湖南省湘潭县姜畲石塘村人。杨度的一生几乎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最早跟王闿运学帝王之术,在日本和梁启

  • 《龙岭迷窟》龙骨天书双层加密!李淳风破解第一层,胡八一等人无解

    历史人物编辑:悬崖山的村庄标签:李淳风

    《龙岭迷窟》龙骨天书是整部剧的重要线索,这其中暗藏了关于雮尘珠的秘密,而胡八一和王胖子由于身中诅咒,为了能够解除,他们不得不去探索关于龙骨天书的秘密。这龙骨天书本来就是西周王族的“加密文件”,还是两层加密,第一层加密是“语音”加密,第二层加密是套字加密。这“语音”加密跟我们现在的说法不一样,不是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