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政治家叶适简介: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

南宋政治家叶适简介: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632 更新时间:2024/1/16 5:05:50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叶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

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但在韩侂胄谋划北伐时提出异议,被改授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为北伐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采纳。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节制江北诸州。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累迁至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韩侂胄被诛后,叶适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夺职奉祠长达十三年。

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 ),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

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人物生平

家境贫寒

叶适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五月初九(5月26日)出生在温州瑞安县城南门望江桥一带,叶氏祖籍处州(今浙江丽水地区)龙泉县,在叶适的曾祖叶公济时方徙居瑞安。

叶适的少年时代,家境贫困。“自处州龙泉徙于瑞安,贫蒉三世矣”。其父叶光祖,字显之,性情开朗,有大志而未入仕途,以教书为业。母亲杜氏嫁到叶家的那一年,正逢水灾,家中器物被大水冲尽,自此更为艰难,居无定址,先后迁过二十一处,“穷居如是二十余年”。杜氏生于瑞安,勤劳贤慧,善于教子,她对童年时代的叶适影响很大。

少年求学

绍兴三十年(1160年),11岁时,叶适师从名儒陈傅良,据他自己的回忆,叶适此后受教于陈傅良达40年之久 。后又在永嘉楠溪从刘愈学习,并与当时名流戴溪、王楠、陈武、刘凤、刘朔等结识交游、问学。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13岁时,叶适随父从瑞安迁到永嘉(今浙江温州),时浙南水灾频发,叶家遭灾。少年叶适无定居,飘泊于瑞安。

隆兴二年(1164年),15岁时,叶适学诗及时文,这些对他一生学术深有影响。

乾道元年(1165年),16岁时,叶适在温州乐清白石北山小学讲舍讲习,为稻粱谋,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到乾道三年(1167年)。其间从学与结交的师友,除陈傅良外,还有王十朋的门人叶士宁与林鼐、林鼒兄弟等。乾道五年(1169年),叶适于金华拜访薛季宣,向其问学,此后书信往来频繁 。

从19岁开始,一直到28岁的十年间,叶适主要活动是在婺州地区游学,曾从学于郑伯熊,因家贫无以为养,于乾道九年(1173年)奉母命赴临安(今杭州)谋生,就学于太学 。

志存恢复

淳熙元年(1174年),叶适上书签书枢密院事叶衡,在《上西府院书》中,他纵论天下大势,指出天下之患在于“朝廷之上,陋儒生之论,轻仁义之学,则相与摈贤者而不使自守以高世”。因此他望宰执能够酌古今之变,权利害之实,以先定国是于天下。具体地说,一是政治上的有为:收召废弃有名之士,斥去大言无验之臣,辟和同之论,息朋党之说。重台谏而任刺史,崇馆阁以亲讲读。二是经济上的措施:据岁入之常以制国用,罢太甚之求,以纾民力。三是军事上的广武举之路,委诸路以择材,鼓舞士卒之勇气,不用增兵而加紧训练,屯田耕种以代军输。四分上流之地,积极准备北伐。

叶适提出中兴的“大略”,进一步指出关键在于为政要“诚”、“赏”与“罚”。诚,是指发号出令,必思生民之大计,而不徇乎一身之喜怒。赏,是指爱人之功,求人之善,举之公卿之上而忘其疏贱之丑。罚,是惩人之过,明人之恶,加之窜殛之戮而遗其贵近之厚。但他的这次上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响。以后,叶适多次上书朝廷,其要点多是这些内容。

淳熙二年(1175年),叶适赴武义招明山访吕祖谦,与陈亮、吕祖谦相聚,其后又结识了周必大

淳熙三年(1176年) ,叶适教诸生于乐清。

踏入仕途

淳熙四年(1177年),叶适娶永嘉人高子莫之女为妻 。同年,叶适得周必大的保荐,漕试合格,中举人。

淳熙五年(1178年)春,中进士第二名(榜眼)。叶适在廷对中,对孝宗和宰执提出了批评。虽然孝宗也力图精实求治,但十多年过去了,却没有尺寸之效。王业偏安于一隅,庶政积废于今日。他提出不可因循守旧,要革去弊政,收复失地。同年,授文林郎、平江府(今苏州)观察推官。闰六月二十三日,母杜氏病逝,丁母忧家居。

淳熙七年(1179年)秋七月,陈亮应徐谊邀请,由永康到永嘉,与叶适、陈傅良等诸子相聚论学。

滓熙八年(1181年),叶适守制已满,改任武昌军节度推官,到鄂州(今属湖北)赴任 。同年秋,获少师史浩荐,孝宗命其赴都堂审察。叶适具状申省并致书宰相赵雄,力辞不就。

淳熙十年(1182年),叶适以浙西路提刑司干办公事出任平江府。吴、越等地之士慕名前往问学者甚多。 在苏州葑门讲学授徒,培养了滕朗、周南、厉仲方、薛仲庚等一批学者,并游览许多名胜古迹,写下《虎丘》,《齐云楼》、《灵岩》、《葑门》等诗篇。

轮对荐贤

淳熙十二年(1185年),叶适被召自苏州入都(临安)。以宰相王淮、参知政事龚茂良荐, 改京官,授太学正,改太学博士。撰奏稿凡四十余篇,以应召对。

淳熙十四年(1187年),叶适上殿轮对,进《上殿札子》,在奏对中,论说国事之中有四难、五不可。四难是:国是、议论、人才与法度方面的四难;现实是:兵以多而至于弱,财以多而至于乏,不信官而信吏,不任人而任法,不用贤能而用资格。叶适向孝宗说:“此五者举天下以为不可动,岂非今之实患欤。沿习牵制,非一时矣。讲利害,明虚实,断是非,决废置,在陛下所为耳。”孝宗早年的锐意恢复的精神此时已没有了,对这一番刺耳的忠言,也无可如何,说自己的眼病很重,这样的志向已经没有了。谁能担当此任的,你就同他说去吧。叶适再次进言,孝宗“惨然久之”。 同年,除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官,上书丞相周必大,荐举陈傅良、刘清之,陆九渊、郑伯英、吕祖俭、徐谊、杨简、戴溪等三十四人。这些人“后皆召用,时称得人”。 叶适上书、荐士的举动,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反响强烈。朱熹在致陈亮的信中十分赞赏叶适。叶适在任满改官的过程中,同陈亮,朱熹都有书信往来。

淳熙十五年(1188年),林栗发起对朱熹的攻击,叶适上《辨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为朱熹伸张 ,说从郑丙、陈贾到林栗,以道学之名指斥朱熹,是没有道理的,是小人残害忠良的惯用的手法。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宗禅位,太子赵惇即位,是为光宗。叶适作为太常博士,对仪礼颇预讨论 。五月,叶适任秘书郎,仍兼实录院检讨官。作《上光宗皇帝札子》,言国家有六不善,即:今日之国势未善,今日之士未善,今日之民未善,今日之兵未善,今日之财未善,今日之法度未善。叶适说:“不先明治国之意,使此六者本伤而末坏,心蠹而枝披,支离而涣散,而臣之议论无所复用矣。”可是仍然毫无反应。后自求外调,由秘书郎出知蕲州(今湖北蕲春),六月离永嘉赴任,陈亮送至瓯江边,作词《祝英台近·六月十一日送叶正则如江陵》。到任后,朝廷又命叶适兼提举淮西铁冶司。

夺职奉祠

开禧三年(1209年)十月,礼部侍郎史弥远及杨后谋杀韩侂胄,取其首级,以向金人求和。之前谄事韩侂胄的许及之及御史中丞雷孝友弹劾叶适,罪名是“附韩侂胄用兵”,叶适因此被夺职奉祠,回到永嘉。

潜居水心

嘉定元年(1208年),叶适定居水心, 杜门家居,悉心讲学十六年,著《习学记言序目》五十卷。学生中有宰相王淮之侄王植和黄岩人柯大春等。问学者有著名人物如永嘉四灵、薛师石、曹豳,以及台州、余姚、福建等地来受业的学者。南宋学者刘宰记述叶适讲学情况,称“叶水心在永嘉,户外之履常满,盖其师友相从,亦徘徊而不忍去”。

嘉定四年(1211年),转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获祠禄,其后奉祠凡13年。 十二月,夫人高氏病逝,终年五十二岁 。

嘉定五年(1212年),叶适再提守淮之议。

嘉定八年(1215年),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

嘉定十年(1217年),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嘉定十一年(1218年),转中大夫。奉祠居家,著述讲学。

嘉定十三年(1219年),请求致仕,未获准许。

嘉定十三年(1220年),《习学记言序目》大致成书。

嘉定十四年(1221年),转大中大夫,除宝谟阁直学士,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辞,未准。

嘉定十五年(1222年),转通议大夫。仍奉祠居家,著述讲学。

嘉定十六年(1223年),除敷文阁学士,提举南京鸿庆宫,乞致仕,除宝文阁学士,转正议大夫。 正月二十日 (2月21日),叶适于永嘉辞世,终年七十四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定”(一作忠定)。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怀孕时被逼回家,此皇后娘家直接开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怀孕时被逼回家,此皇后娘家直接开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当今的时代,男女是完全平等的,女性和男性的身份是一样的。但古代的封建时代,女性的所作所为都要受家族和社会的各种限制,她们的家族要服从父亲的命令,结婚要服从丈夫的命令,丈夫去世了,她们的身份也很卑贱。那个时候,顺治皇帝不过是一个手

  • 历史上颜真卿对安史之乱有什么影响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上颜真卿对安史之乱有什么影响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平原郡属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辖区,当时安禄山谋反的迹象已显露出来,颜真卿便假托阴雨不断,暗中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储备粮草。表面上每天与宾客驾船饮酒,以此麻痹安禄山

  • 兰陵王高长恭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高长恭,南北朝,风云人物

    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王朝宗室,也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悍将之一。他的祖父是北齐王朝的奠基者北齐神武帝高欢(追谥),他的父亲就是权臣高澄。按理来说,高长恭出身名门,又是皇室的血脉,他如果像普通的纨绔子弟那样度过余生,可能不会在历史上掀起什么大风大浪,可是他偏偏不甘于平庸,成就了一代名将的美名,但却也给自己带

  • 雍正是因为什么病才死的 雍正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死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雍正帝的真实死因是什么?得的什么病?清代雍正皇帝是历史上比较富有争议的一位皇帝,而争议所在之处就在于他继承大统的过程。对于清代最为惨烈的夺嫡之争“九子夺嫡”,就发生在康熙晚年,而在这次夺嫡之争中,最后的获胜者则是四阿哥胤禛,

  • 有关于陆抗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他家庭成员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吴国,风云人物

    人物评价陆凯: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脩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陈寿: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吾彦: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陆机: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贤诸葛之言而割情欲之欢,感陆公之规而除刑政之烦

  • 虞姬的身份是什么?可怕至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虞姬,战国,风云人物

    脚踏两只船的西楚霸王,而虞姬的身份更是可怕至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都知道霸王别姬的故事,说的就是项羽与虞姬的悲惨爱情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个悲情的故事,已经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经典的,让人荡

  • 伍子胥为什么要挖楚平王坟墓鞭尸?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伍子胥,春秋,风云人物

    伍子胥在吴国做的一些贡献相信大家都是很了解了,是吴王夫差身边作用很大的一个谋士,一生忠心耿耿的为吴王出谋划策,因性格比较好强多次向吴王提出建议,但是吴王昏庸无能,不相信伍子胥却相信奸臣,最后赐死了伍子胥,伍子胥死的不明不白。但是最后伍子胥的提议得到了认证,吴国没了伍子胥就被越国给灭了,如果当初吴王听

  • 她是辽朝最牛皇后,晚年却被软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她是辽朝最牛皇后,晚年却被囚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她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小名是月里朵,她因为长得非常靓丽,14岁嫁给了表哥阿保机做媳妇,并且深得宠爱,月里朵不仅有着一张漂亮的脸蛋,还有着一个有智慧的脑子,从小饱读诗书,特别是对军事非常感兴趣,因而她在丈夫称帝的道路上起了

  • 明朝内阁首辅王锡爵简介:与儿子王衡皆为殿试榜眼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颖贵妃:与令妃情如姐妹,统领大清后宫20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颖贵妃,清朝,风云人物

    ‘在清朝后宫史上,蒙古女人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说清朝初年的孝庄太后,连续抚育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可谓功不可没。虽然康熙朝之后,蒙古妃嫔在清朝后宫的数量有所下降,但她们仍然在清朝后宫发挥着余热,今天笔者要讲的是乾隆后宫的一位蒙古妃嫔,她就是颖贵妃。关于颖贵妃的出身,史料记载她是蒙古镶红旗巴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