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无忌被诬告谋反,李治除了落下几滴眼泪,还做了什么?

长孙无忌被诬告谋反,李治除了落下几滴眼泪,还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泽源 访问量:544 更新时间:2024/2/9 17:02:41

公元659年初,大唐科举大考正式动,出身寒门的英才纷至沓来,旬日后成绩公布,20名幸运儿高中进士。其中,张昌宗兄弟二人俊美超群、才华横溢,殿试表现十分抢眼。

李治回到后宫后仍对兄弟二人赞不绝口,还勾起了武媚娘的好奇心。

科举考试刚结束,李治就收到褚遂良病死的消息。回想起褚遂良也曾做过很多好事,李治有点感伤,想追谥他一个封号,却被武媚娘阻拦了。

武媚娘说:“陛下,褚公有立储之功,也有治国之能,臣妾听闻他去世,亦心有凄然。然则,若陛下追谥褚公,关陇贵族作何想法?忠心陛下的李勣、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作何想法?”

李治闻言就放弃了。

褚遂良去世,关陇一脉如丧考妣,纷纷洒水净街,遥祭褚遂良。

客观地说,褚遂良于太宗一朝功劳显著,经常直言不讳、劝李世民躬省自身,并主张“先华夏而后夷狄”的政策,其功显著。

但在李治登基后,他却附从长孙无忌,先同意武照入宫、后阻碍废王立武,前后不一,史评较差。

关陇一脉大张旗鼓地悼念褚遂良,顿时引起不满。

为此,武媚娘指示人诬告一向老实的关陇弟子———太子洗马韦季方,指证他勾结监察御史李巢、国舅长孙无忌谋反。

韦季方被屈打成招,签字画押后就屈死狱中,可他留下的供状白纸黑字,触目惊心。

“罪臣本系韦氏子弟,交通长孙无忌久矣,每谋朝政大权归关陇,构陷忠良、党同伐异。罪臣自知无颜觐见,今临表涕零,愿供出主谋长孙无忌......"

这份捏造的供状送到李治的案头后,许敬宗试探道:“陛下,此案元谋者似乎真是元舅?”

灯影下,李治半天不声不响,终于用凄楚的声音说:“舅父不满应该是有的,但何至于谋反?一定是被小人所害!许爱卿,可还有其他佐证?”

许敬宗回道:“有,李巢也已审完,供述内容与韦季方一般无二。”

另一份供状也摆在了案头,李治似乎被震撼到了,呆呆地愣了半天神,身体瑟瑟发抖。终于,他摆弄了一下供状,看也没看,哽咽道:“这可让朕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许敬宗摸不清李治的态度,只能低头不语。

默默垂泪了一会,李治终于平复了心境,道:“可叹我皇家多不幸,亲人屡有异志,前有太子哥哥造反,后有高阳谋逆,现在舅舅又萌生异志,这让朕有何面目见父皇?”

许敬宗一愣:

皇帝这供状还没看完,就给他舅舅打下了“萌生异志”的标签,还把他和李承乾、高阳公主的谋反并列,这是定下了处置无忌的基调啊......

果然如武后娘娘所说,皇帝早已容不下无忌,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全天下人都能接受的理由!

天家无骨肉亲情,自古皆然啊!

既然李治已经有了定论,下面的事就好办了!,只要把“韦季方谋反案”做成铁案,长孙无忌就无处可逃,最后还不是任由处置。

不过,做戏要做全套,许敬宗也陪着李治挤出几滴眼泪,哽咽道:

“陛下生性纯良宽厚,屡次宽恕关陇一脉,惜乎国舅自恃顾命大臣,执迷不悟。微臣昔日曾见宇文化及作乱江都,隋炀帝待其何其宽也?竟被他一剑......”

李治似乎被惊吓到了,抽泣的声音更响了。

“前事不远,无忌一案,臣请陛下速速决断,准臣按律处置谋逆!”演完戏,许敬宗言归正传。

靠在椅背上,李治有气无力地回道:“准奏!”

许敬宗没想到他回答得如此顺利,愣了一会才道:“臣领旨!”说罢,安慰了李治几句,就退出了大殿。

大太监范云仙悄悄跟了出来,低声道:“娘娘旨意,速决之!”

许敬宗心领神会,用手悄悄指了指大殿,表示担忧李治会不会出尔反尔?范云仙低笑道:“许相公,一切有娘娘呢,您就放心吧!”

在对人性的把握上,武媚娘可谓是炉火纯青。

李治想不想彻底扳倒长孙无忌?

绝对想!否则,不会和她在九成宫密谋如何一步步剪除长孙无忌的左膀右臂,也不会在高阳公主、魏王李泰被杀后痛哭流涕,更不会当着她的面多次大呼“无忌欺人太甚!”

但是,作为从小受到“建功立业、比肩圣贤”教育的大唐皇帝,李治也有雄图伟略,也希望名留青史,更想超越那个一直认为他懦弱老实、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平薛延陀、征高丽,为雉奴打造一个铁桶江山”的父亲李世民!

正所谓,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欲越强,就越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

李治不想沿着李世民给他规划的路走,他要做自己,要和过去那个懦弱老实的雉奴割裂......所以,他必须抹掉过去,重塑心境,而长孙无忌,就是他最大的心魔!

武媚娘早就看透了这一点,只是,李治碍于自己的名声不好意思对无忌下手。如今,理由有了,证据全了,他当然乐意顺水推舟了!

公元659年,四月,长孙无忌因“韦季方谋反案”被贬出朝堂,革去三公之职,流放到黔州(今重庆彭水)。

七月,许敬宗奉命再查“韦季方谋反案”,长孙无忌被迫自缢。

在整个案子的处理过程中,从始至终,李治都没有帮长孙无忌说一句开脱的话,除了几滴眼泪。而长孙无忌呢,既没有申诉,也没有向他求情。

甥舅二人,对彼此的心思把握得如此清楚,令人唏嘘!

不过,随着长孙无忌时代的彻底结束,大唐也迎来了它的另一个“文治武功”的巅峰。李治,终究实现了他的伟大抱负!

-连载【武照天下】33-

标签: 长孙无忌

更多文章

  • 长孙无忌是如何成功的?3个原因,是如何失败的?3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小摸说历史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大唐名相,成功时风头无两,这点通过任职、封赏可以得到证明:大将军、吏部尚书、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赵国公、太尉、顾命大臣,凌烟阁功臣排行第一。但是仍旧无法避免,他结局落魄:先被诬陷,而后流放,最终自缢身亡。我们都直到,当一个人走到某个高度,他自己的荣誉和耻辱,就都和周遭环境分不开了,

  • 长孙无忌vs房玄龄,唐太宗李世民的左膀与右臂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长孙无忌

    谈唐朝的历史绕不过李世民,谈李世民绕不过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作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有太多的相同点。二人均出身名门望族,均自始辅佐李世民,均以擅长谋略闻名,均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均官居宰相,均……正因同性相斥,导致二人始终貌合神离。长孙无忌vs房玄龄二人之间虽一开始也曾较劲,但是真正开始

  • 长孙无忌带刀入宫,他的一番话,使得看门的校尉免于死罪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长孙无忌

    在古代的中国,皇权无疑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说的话就是至高无上的,不可更改的。但在唐太宗时期,却有着这样一个人。他坚持按照法规办事,甚至敢于为此挑战皇权,这个人就是贞观年间的名相戴胄。有一次,时任吏部尚书的长孙无忌被唐太宗李世民召见入宫。长孙无忌匆忙间忘记解下自己身上的佩刀,就这么进入了宫中。要知道,带

  • 长孙无忌乾纲独断,皇帝李治懦弱无为,大臣气得纷纷辞职

    历史人物编辑:史风标签:长孙无忌

    公元653年,对盛世大唐来说是一个血流成河的年份,这一年,李氏皇族被国舅长孙无忌杀得人头滚滚,寒门出身的朝廷重臣被流放,更有上万家属被发配、流放、打入教坊司,失去尊严!滑天下之大稽的“高阳公主谋反案”被长孙无忌画上血淋淋的句号,似乎触怒了上苍,大唐四境连旱3个月,人人自危。可事情还不算完,大唐皇帝李

  • 长孙无忌为何位列凌烟阁之首?他有一条秘诀,仅有6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枕籍历史标签:长孙无忌

    凌烟阁是唐朝李世民为了表彰开国功臣而建立的一座象征性的建筑,虽然因战乱而毁,但凌烟阁二十四名臣的名声却流传甚远。由于李世民参与过诸多的唐朝大事件,追随过他的臣子也有许许多多,而其中,又是何人有能力担任凌烟阁之首呢?说起名字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凌烟阁的第一位就是长孙无忌,他是长孙皇后的哥哥,和李世民有亲

  • 长孙无忌的“毒舌”弟弟,论嘴上功夫,他属大唐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桃花定中生标签:长孙无忌

    文/林岩隋朝名将长孙晟儿女很多,其中的第四子(一说五子)长孙无忌、幺女长孙观音婢比较有名,长孙无忌在唐朝初年任职宰相,而长孙观音婢则嫁给了李世民,后被册立为皇后。长孙晟另外四个儿子可谓乏善可陈,长子长孙无乃曾追随隋文帝第五子杨谅谋反,兵败被杀。次子长孙恒安不见记载,三子长孙无宪嗜酒如命,行为乖张。长

  • 唐朝的长孙无忌,也曾做过一些对国有利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玉玉爱狗狗标签:长孙无忌

    唐朝的长孙无忌,也曾做过一些对国有利的事情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唐朝初期的一个宰相,小的时候被他的舅父抚养长大,少年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母亲和妹妹都被赶出了家门,可以说在小的时候也是经历过一些不好的事情了,但是他生来就比较聪明,喜欢学习,而且很有计谋,这也是他能做到宰相位置的一个重要原因了,今

  • 凌烟阁第一功臣,屹立大唐政坛三十三年,长孙无忌到底有多可怕?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长孙无忌

    唐朝对历史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后人对唐朝有强汉盛唐之说。时至今日,世界有很多国家依然有唐人街的存在。唐朝出现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皇帝,这位皇帝就是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后世之人对唐太宗肯定是不陌生的,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生活中都能够听说唐太宗。在影视作品中,唐太宗的形象依然是非常火爆的。电视剧

  • 夫妻同心:李治剪除长孙无忌的左膀右臂,武媚娘设法赶走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箫吹明月标签:长孙无忌

    宰相柳奭辞职不仅被李治爽快答应,还被李勣安上滥用民力的罪名,追悔莫及。当夜,长孙无忌派长子询问谁可以拜相,柳奭气得当场吐血,颤巍巍地说:“元舅急不可耐乎?”大唐之宰相竟如此落井下石,让柳奭顿感人走茶凉,十分恼火!但是,再恼火也要分清轻重!李治登基以来有8位宰相,其中高季辅、张行成病逝、宇文节被流放、

  • 长孙无忌大权被架空,与人密谋除掉武媚娘,不料隔墙有耳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长孙无忌

    王皇后被软禁,宰相柳奭被贬,长孙无忌还沉浸在“李治善良老实”的幻想中,褚遂良却给了他当头一击:“太尉,大事不妙,下面的官员被宫里的人收买,图谋架空我等相权!”长孙无忌眼前一昏,马上确认,确如褚遂良所言,他们的大权竟真的被架空了!原来,自从长孙无忌、褚遂良和柳奭等人多次联手驳回皇帝的诏书后,武媚娘便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