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佛家说人生存在着因果报应,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其实人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圆圈,每一次错误的选择都会在未知的时候,造成巨大的伤害。封建时期的每一次王朝更迭,看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仔细分析的话每一次王朝更迭,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症状了。
隋朝末年天下纷乱,隋文帝杨坚本来他夺取天下的途径就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杨广必然做出弑父篡位的事情来。由于杨广的做法过于违反了人民的意愿,所以一时间群雄割据,天下纷乱,各路反王举起义旗想要推翻隋炀帝。
李渊本是隋朝的官员,是他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又或者是看到天下揭竿而起,他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唐王李渊一步一步的发展,最终建立了大唐王朝。每个王朝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忠臣良将以及谋臣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大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李世民绝对是中坚力量。因为李世民的所有做法都是从人民的意愿出发,所以李世民的出现深得民心,渐渐地他也为后来的登基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人们看问题的眼光以及角度不同,所以总是会出现许多利益纠葛。
李世民当年虽然深得民心,但是有一个人他一直没有降服,甚至后来的大唐王朝差一点毁在了此人的后代之中,这个人就是单雄信。《隋唐演义》电视剧中讲述了单雄信是瓦岗五虎将之一,单雄信原本是绿林好汉,他杀富济贫,原本也是忧国忧民的风云人物。
随着李世民的势力渐渐增强,所以许多的瓦岗寨将领全部都投靠到了他的旗下,但是单雄信却与李世民有世仇,纵然到了后期单雄信明白大唐王朝一统天下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但是奈何心中的仇恨并没有磨灭,所以他宁死不降。
单雄信是最早建立瓦岗寨的人员之一,他也是优秀的领导者,瓦岗寨内有一群优秀的将领,但是他们缺少管理者。当李密出现之后,由于李密的错误领导,一步一步的把瓦岗寨陷入到了危险的境地,曾经的辉煌也不见了。受形势所迫李密投降于大唐,可是当年的单雄信却跟随了王世充。
王世充此人阴险狡诈,他为了能够让单雄信忠心耿耿地跟随于他,因此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单雄信,从此之后这二人便是一家人,所以单雄信也成为了王世充手下抵挡唐军的主要力量。可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唐王朝的统一是历史必然的趋势,是非人力可以逆转的,所以纵然在单雄信的帮助之下,王世充也败下阵来。
原本李世民非常珍惜单雄信的才能,想要将其招揽至麾下,但是当年在阴差阳错之际李世民无意间杀害了单雄信的大哥,杀兄之仇不共戴天,因此单雄信怎么也不可能投降于李世民。纵然在曾经的好兄弟轮番的劝说之下单雄信也不为所动,所以李世民无可奈何地杀害了单雄信。
当年单雄信的夫人已经身怀有孕,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所以李世民原本想要将单雄信家族连根拔起,但是作为曾经的好兄弟,徐茂公他冒死求情,这才保住了单雄信后人的性命。
在徐茂公的帮助之下单雄信的后人一直被很好地照看,生活质量也并没有下降。长大之后单雄信的后人甚至还在大唐王朝做了官。可是当年的事情的真相一直在他后人心中耿耿于怀,只是奈何无能与大唐王朝对抗罢了,所以很多的时候,只能借酒浇愁。
总结:由于唐朝统治者关注民生,所以他们建立王朝之后,实行了府兵制度。府兵制度的本质就是在国家纷乱之时,将领们会带兵打仗,可是当国家太平之时将领们开荒拓土、种田。可是已经太平了近百年的大唐王朝,在这种环境下,使得将领们根本没有战斗力,因此大唐王朝末期爆发了撼动王朝根基的黄巢之乱。
而当年黄巢之乱的主力单雄信的后人赫然在列,不知道当年的徐茂公如果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的话,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做的决定。当初他们拼死保护的大唐王朝,最终却被自己好兄弟的后人撼动了。这仿佛就像是一个轮回一样,单雄信当年因为隋炀帝不顾人民意愿,所以他举起了反旗,而他的后人也走了和他一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