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封禅泰山,大赦天下,这本来是个普天同庆的好消息,可是对于正在流放的前宰相李义府却是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不在赦免的名单之中。悲愤,恼怒,绝望,还有强烈的不甘,可不管怎样,李义府也是无计可施,等待他的还是无期限的流放。年迈的李义府经历了这一场大起大落的折腾,一时病从心来,忧愤至死,落得个人生草草收场的结局。
李义府本是唐高宗李治的得力干将,在李治想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这件事情上可是立了汗马功劳,要不是有李义府在朝堂上冲锋陷阵,李治要抱得美人归还得再多费些时间和功夫。那么有着这样功劳的李义府,为什么最后是这个结局?
朝堂中得李义府
李义府在唐高宗李治还是东宫太子时,就已经是其东宫属官了。待李治登基后,他也只是个小小的中书舍人。有一次,李义府在办事时出了一点小问题,碰巧被长孙无忌发现了,长孙无忌本来也不喜李义府,总觉得他笑眯眯的眼神里藏着不怀好意。于是就贬他出京,但是要落实还要一夜的时间。
李义府知道消息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在家里走来走去,一直念叨着怎么办怎么办,虚汗都被自己吓出来了。不行,李义府想着得找人给出出主意,于是急匆匆的向同僚王德俭求助。
王德俭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沉思了一会说:“李兄,以我的官职是帮不了你的,但是有个法子你可以试试。现在皇上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废王皇后立武媚娘为后,对于皇上来说这是势在必行,但是现在因为长孙无忌一些老臣的阻扰,根本没人敢出声支持,你若能够上书呈请皇上,提出此事,必定会得到皇上的喜爱,说不定就不用出京了。”李义府听后思量了一番,觉得可行。回去后,连夜书写奏章,奏章写的那叫一个妙笔生花,有理有据。估计是发挥了毕生的才能。等唐高宗李治看到这篇奏章时,兴奋得拍案叫好,这篇奏章可是写在了他得心坎里,就这样李义府没有被贬出京,还因祸得福升了官获得了赏赐。
之后他坚定得站在了李治和武媚娘的一方,最后官拜宰相。可做了宰相的李义府简直小人之极,真正印证了一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他开始疯狂报复曾经看轻自己的同僚,纳自己看上的女囚为妾,买卖官职填充自己的私库。。。。。。以至于最后唐高宗忍无可忍,判其流放,即便大赦,也要让他一直流放。
入狱后的李义府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不作死就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