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说说陆羽和他的茶经

说说陆羽和他的茶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郑玉佼 访问量:4944 更新时间:2023/12/7 14:50:45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苎翁,又号竟陵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开元、天宝年间号称唐朝盛世,国家富强,域内安宁。但陆羽一出生便面临着种种不幸。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龙盖寺和尚积公大师(又有称智积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

公元77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进入了一个动乱不安的时期。二十四五岁的陆羽随着流亡的难民离开故乡,流落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湖州较北方相对安宁。陆羽自幼随积公大师在寺院采茶、煮茶,对茶学早就发生浓厚兴趣。湖州又是名茶产地,陆羽在这一带搜集了不少有关茶的生产、制作的材料。

为潜心研究和写作,陆羽终于结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于上元初结庐于湖州苕溪。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也是中国第一部茶化专著——《茶经》的初稿,时年陆羽二十八岁。公元763年,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陆羽又对《茶经》作了一次修订。他还亲自设计了煮茶的风炉,把平定安史之乱的事铸在鼎上,标明“圣唐灭胡明年造”,以表明茶人以天下之乐为乐的阔大胸怀。

陆羽的《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它既是茶的自然科学著作,又是茶文化的专著。《茶经》共十章,七千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一之源,概述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侯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七之事,讲中国饮茶的历史;八之出,详细记载了当时的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记载了全国四十余州产茶情形,对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个州的产茶之地亦如实注出;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野外采薪煮茶,火炉、交床等不必讲究;临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但在正式茶宴上,“城邑之中,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

最后,陆羽还主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总之,五、六、七三章集中反映了陆羽所创造的茶艺和茶道精神。煮茶过程不仅被陆羽艺术化,而且运用“五行”说强调煮茶应注意的水质、火候。茶用名茶至嫩者,精制封存以待用,不使精华散越。火用嘉木之炭,而忌膏木、败株。水用山中乳泉,涓涓江流,离市之深井。煮茶讲究三沸,还要欣赏其波翻浪涌的美妙情景。保其华,观其色,品其味。

陆羽说:“天有万物皆有至妙”,“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食,食与酒皆精极”,也就是说,衣食住行都要表现出高尚的审美追求。

标签: 陆羽

更多文章

  • 陆羽笔下的“天下第三泉”,以茶圣之名命名,就在浙江余杭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狂魔夏夏夏标签:陆羽

    “水为茶之母”,正所谓好茶配好水,好茶叶固然重要,但是作为茶叶色、香、味、释放和形成的主要载体,同样十分重要,甚至如果是用不好的水泡茶,再好的茶也会折损,因此被称为“茶圣”的陆羽也根据情况,将天下之泉水做了一个排名,嘉靖年出版的《余杭县志》也称此泉“中冷惠泉而下”,因此这“天下第三泉”便是位于杭州余

  • 陆羽写《茶经》用心,央视拍《茶经》动情

    历史人物编辑:深度文娱标签:陆羽

    还记得周杰伦歌词中唱到的“说唐朝陆羽写茶经三卷,流传了千年”吗?陆羽著写的《茶经》究竟是一部怎样优秀的典籍,又为何流传千年经久不衰?要知道,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便有了饮茶风俗;到了唐朝时期,官民尚茶成风且乐此不疲,尤其是在陆羽著《茶经》以后,中国古代茶学得以正式确立,使后代茶学著作层出不穷。3月5日,

  • 徐茂公死前做了个预言,竟句句应验,武则天大怒:给我挖了他的坟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徐茂公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徐茂公是瓦岗寨以及唐朝最具智慧的军师,其谋略甚至足以与诸葛亮相匹敌。但在正史中,徐茂公的原型是徐世勣,字懋功。其后徐世勣被赐姓为李,为李世勣。其后,李世民登基,李世勣为避皇帝的名讳,改名为李勣。为了方便起见,本文的李勣均写作徐茂公,这样或许能防止混淆。与小说的定位不同,徐茂公乃

  • 徐茂公给罗成算命可活73年,却只活了23年,寿命怎么少了50年?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徐茂公

    罗成是隋末唐初的美男子,他在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的道路中功不可没。也因为他的美男子形象和一身好武艺,使人印象深刻。传说,罗成在瓦岗寨的时候,找他的结拜三哥徐茂公算了一卦,徐茂公是著名的道家出身,看阴阳极准,罗成也对徐茂公深信不疑,徐茂公说:你本命高寿,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可以活到73岁。徐茂公给罗成

  • 徐茂公算准罗成能活73岁,为何却死在23岁?原因是他太毒了!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徐茂公

    罗成,是《隋唐演义》里天下排名第七的一条好汉,因为长得是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人送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人物了!胯下闪电白龙驹、手中五钩神飞枪,最擅长的家传的七十二路罗家枪,绝技为回马枪。其实,罗成这个人物,基本上是作者杜撰出来的,历史上并无其人。但正因为如此,更让《隋

  • 徐茂公算出罗成寿命为73岁,为何他只活到了23岁?只因其少算五点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徐茂公

    要说谁是《隋唐演义》中最有偶像气质的人,那么大家一定回想到罗成,因为罗成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其活的却极为精彩,从小生在名门,一手“罗家枪”更是打败无数对手,再加上他永远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所以一直以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是人狠话不多。罗成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聪慧,7岁的时候就可以独自念诗,10岁时就使得

  • 罗成被徐茂公算出能活73岁,结果只活了23,剩下50年去了哪?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徐茂公

    在隋末唐初,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人物。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瓦岗寨的诸位好汉。其中有一位好汉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人称“冷面寒枪俏罗成。”罗成是隋唐小说中的人物,因为精通枪法和阵法,所以在隋唐英雄中排第七条好汉。他原本是北平王罗艺的儿子,后来与瓦岗诸将义结金兰加入了瓦岗。在瓦岗被李密搞得乌

  • 李世民能接纳秦琼尉迟恭,为何却非杀单雄信?问题出在徐茂公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看动漫标签:徐茂公

    一、单雄信被杀,后果太严重隋唐乱世,人才喷涌。所谓环境造就人,越是复杂的环境,人物也就越复杂多样。比如李世民,一手开创到了贞观之治,直接奠定了大唐的高度。他跟魏征的君臣佳话,也是千古流传。但同时在李世民的身上,还有“玄武门之变”、“杀弟夺妻”等标签死死贴住,撕都撕不下去。若再深究下去,很快还会发现,

  • 武则天封后,20年前的一次扶柩,决定了和徐茂公的特殊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徐茂公

    武则天所有的政治生涯中,封后肯定是最重要的一步,这是她从后宫走向前台的第一步,有了皇后的身份,才能让自己有了合法参与政治的机会。但武则天立后的过程却是充满了艰辛,尤其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反对派,在朝堂上形成了非常庞大的势力,一直阻挠武则天封后。但随着武则天跟长孙无忌的数次交手,终于瓦解了一部分外朝官员

  • 徐茂公死前对孙子说:因为你,会有灭门之祸,15年后被武则天掘坟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徐茂公

    徐茂公,是唐朝的三朝元老,他历经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能够经历三朝的大臣,智商情商自然都非常高,不过他离开人世15年之后,坟墓被武则天挖出来,还命人鞭尸,徐家也被灭门,徐茂公死后不能安定。造成这个结果是由于他的孙子徐敬业,他做什么事情让武则天那么痛恨他,而丝毫不顾及徐茂公的功绩呢?武则天上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