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能接纳秦琼尉迟恭,为何却非杀单雄信?问题出在徐茂公身上

李世民能接纳秦琼尉迟恭,为何却非杀单雄信?问题出在徐茂公身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浩看动漫 访问量:4665 更新时间:2023/12/7 14:53:48

一、单雄信被杀,后果太严重

隋唐乱世,人才喷涌。所谓环境造就人,越是复杂的环境,人物也就越复杂多样。比如李世民,一手开创到了贞观之治,直接奠定了大唐的高度。他跟魏征的君臣佳话,也是千古流传。

但同时在李世民的身上,还有“玄武门之变”、“杀弟夺妻”等标签死死贴住,撕都撕不下去。若再深究下去,很快还会发现,李世民还有一个更难以理解,且要命的操作,这就是杀单雄信!

单雄信被杀,后果相当严重。诱发了刘黑闼横空出世,差点打爆了初建的大唐。至于刘黑闼反叛的理由,《资治通鉴》等史书也写得很清楚。

一则,李渊“不讲武德”,杀掉了河北魁首窦建德。二则就是,由于大唐容不下单雄信,导致了窦建德的旧部(包括刘黑闼),都感觉没了活路——反正横竖都是死了,还不如鱼死网破。

而且更可怕之处还在于,从此这仇恨的种子就埋了下来。在唐末时期,单雄信的第11代孙:单兴、单旺、单茂、单盛揭竿而起追随黄巢,号称“黄军四杰”,直接把大唐打得差点断气……

所谓:一个单雄信,就贯穿了大唐始终。那么李世民这到底是咋回事?须知,他一贯是求贤若渴,胸襟广阔,既然能接纳尉迟恭、秦琼,为何就非杀单雄信?

二、杀单雄信的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史书上给出的,同时也是后人比较公认的——这就是单雄信反复无常,以至于还有人把单雄信,跟三国时期的吕布相提并论。

其一,两人都号称“飞将”!不过笔者却有点奇怪,李广也是号称“飞将”,却是著名的悲情英雄,可为啥却非拿着单雄信去对标吕布?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原因。

其二,单雄信最初投奔的是瓦岗寨主翟让,成为了瓦岗三巨头之一:翟让、单雄信和徐世勣(徐茂公、李绩)。这一时期单雄信是瓦岗第一大将身份。后来李密上山后,翟让把寨主之位让出。

哪料李密却杀了翟让,要杀单雄信时,他下跪求饶而活了命。从此单雄信追随了李密。

可谁知当李密跟王世充决战洛阳时,单雄信眼见李密兵败,便头也不回的投降了王世充,并又成为了王世充手下第一大将。

这一时期的单雄信,显然是最得意之时。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李世民气势汹汹的杀来,一个虎牢关之战,王世充、窦建德被活捉,单雄信又想投降李世民……吕布是三易其主,反复无常,单雄信这经历,也如吕布一样。

潜台词就是,单雄信不可信,是如吕布一样的小人一枚,因而必须杀!可惜这个理由却经不住推敲。

单雄信虽三易其主,可秦琼的经历比单雄信还要“灿烂”。秦琼最初是隋朝的将领,兵败后投奔瓦岗,然后再投王世充,最后投奔李世民……

也就是说,秦琼是四易其主,比单雄信还多一回,可为何偏偏秦琼却被李世民接纳,且还一不小心,成为了《隋唐演义》中,忠义无双的好汉?

莫非是因秦琼武功高,价值大?不否认!但单雄信却一直碾压秦琼,瓦岗寨时是第一大将。跟了王世充后还是第一大将身份。也就是说,论武功(统兵)远比秦琼更厉害,这是不是价值更大?

因此说单雄信三易其主,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说法,明显不合理——哪怕是史书上说的,也不能全采信。

第二个理由,单雄信错过了投降窗口期!李世民之所以接纳并宠信尉迟恭,是因尉迟恭投降时,正是在李世民的“创业初期”。

还有罗士信(罗成原型),他跟秦琼一样,也是四易其主,却照样得到了李世民重用和喜爱。

而秦琼、程咬金,则是阵前投降李世民,发生在李世民跟王世充对峙之时,李世民当时急需猛将助阵。

可再看单雄信投降时,大唐最后两个强敌:王世充和窦建德,都被干掉了!只要大唐不发生重大错误,一统天下之势,已不可阻挡。也就是说,马上就要来到“飞鸟尽,弓箭藏”的时期了。单雄信在这个时间点投降,有啥作用?

留着?如何安排?让他凌驾秦琼、程咬金之上?可能吗!位居其下,单雄信会高兴?与其如此麻烦,不如杀之!

公允来言,笔者更信服这第二个理由,所谓错过了投降窗口期,就是站错了队伍。若是王世充胜了李世民,历史必然是另一套说辞,那时还有谁敢说,单雄信是如吕布一样的,反复无常的小人?

三、问题出在徐茂公身上

除了以上两个理由外,笔者认为:李世民之所以非杀单雄信,问题其实就出在李勣(徐世勣、徐茂公)身上。皆知翟让、李密死后,单雄信和李勣就自动升级为,瓦岗势力的两位带头大哥——无论他俩愿意与否!

当李世民生擒单雄信后,李勣又是找李世民,又是写奏折给李渊:请求饶恕单雄信,只要能让他活命,我不当官了都行。可惜却被否决,单雄信必须杀!(《资治通鉴》:(李勣)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

李勣无奈之下,在单雄信临死前,割下自己的一块肉给单雄信吃,表示“不负昔誓也”。

不可否认,李勣为救单雄信真玩了命。但问题是只要反向思维一下,就会发现此事有毛病。我们可以做个假设:一旦单雄信被赦免,他最感激的人是谁?必然是李勣!

尉迟恭之所以被接纳,并被李世民“宠上天”,是因尉迟老黑从始至终都是“孤臣”,李世民就是他唯一的那条大腿。因此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中,才那么豪横,连李渊都敢恐吓!

再看李勣,李世民一直对他有所忌惮。以至于临死前还要考验他一把:找了个茬就把他贬出京城,并对李治说:若一旦发现李勣有任何不服,就杀之!

如今再返回来,倘若李世民当时,赦免了单雄信,显然单雄信和李勣就“合二为一”了,这是啥状况?要清楚瓦岗寨势力,在隋唐时期是异常强大,李世民身边的许多重臣,都带着瓦岗标签,除了秦琼、程咬金、李勣外,还有魏征等人。

如今,两位瓦岗大哥“合二为一”了,你若是李世民或李渊,你会不会胆小?李世民对李勣至死都不放心,他岂能还从了李勣心愿,去赦免单雄信?

因此这才造成了,李勣越是玩命救单雄信,就越适得其反。故而才说问题发生在他身上!所以单雄信之死,不但由此就成了必然,还忽悠一下成了“谜案”。

《旧唐书》说:杀单雄信,是李渊的圣旨,跟李世民无关。但《资治通鉴》却表示,就是李世民杀掉的……

标签: 徐茂公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封后,20年前的一次扶柩,决定了和徐茂公的特殊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徐茂公

    武则天所有的政治生涯中,封后肯定是最重要的一步,这是她从后宫走向前台的第一步,有了皇后的身份,才能让自己有了合法参与政治的机会。但武则天立后的过程却是充满了艰辛,尤其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反对派,在朝堂上形成了非常庞大的势力,一直阻挠武则天封后。但随着武则天跟长孙无忌的数次交手,终于瓦解了一部分外朝官员

  • 徐茂公死前对孙子说:因为你,会有灭门之祸,15年后被武则天掘坟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徐茂公

    徐茂公,是唐朝的三朝元老,他历经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能够经历三朝的大臣,智商情商自然都非常高,不过他离开人世15年之后,坟墓被武则天挖出来,还命人鞭尸,徐家也被灭门,徐茂公死后不能安定。造成这个结果是由于他的孙子徐敬业,他做什么事情让武则天那么痛恨他,而丝毫不顾及徐茂公的功绩呢?武则天上台之前,

  • 李世民杀单雄信后,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没想到给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徐茂公

    俗话说得好,“兰因絮果,现业谁深”。因果论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我们现如今所看到的历史,也是由一个个因果组成的既定事实。但是如果我们身处当时的朝代,做出的决定也许就如同蝴蝶扇动翅膀一般,对未来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古代王朝更迭的同时伴随着杀戮,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者往往会对失败者的队伍赶尽杀绝,为

  • 李世民临终前,为何要贬官徐茂公,看看李靖对李世民都说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徐茂公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帝王之心是人们最不能够想得明白的东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遗迹当中,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因为自己的内心想法,最后居然想要杀害一些忠臣。对于这样的情况、这样的人,让后人十分的不解,唐朝的皇帝李世民便是其中之一。众所周知,李渊的江山社稷,其中的一半都是自己儿子李世民打下来的。因

  • 隋唐英雄中徐茂公也有失算的时候,冷面俏将罗成少活了50年!

    历史人物编辑:胖哥说历史故事标签:徐茂公

    在隋唐英雄里面重要的人物有很多,比如比较得民心的秦琼,宁死不弯的单雄信,还有占卜算命十分准的徐茂公。徐茂公在隋唐里面的地位可是很高的。后人也说过他是诸葛孔明转世,因为他在隋唐之中扮演的角色和诸葛亮在三国之中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都是十分有名的军事家。出了名的军师!都是脑力劳动者!他们都是乱世之中出现的

  • 李世民将叛将处斩,徐茂公却偷偷照顾其妻儿,结果给唐朝埋下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徐茂公

    隋唐历史更替之时,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他们为自己的理想流血,拼命,以血肉之躯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世民协助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建立了大唐王朝,随后这个少年英雄,骁勇善战,亲自领兵打下这片江山。后通过玄武门之变上台,并封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评书隋唐演义你一定听过,里面单二

  • 徐茂公死前交代弟弟:若我后代出奸人一定要杀,不杀定会祸及全族

    历史人物编辑:爱吃的鲢鱼头标签:徐茂公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669年,徐茂公卧病在床,恐不久于人世,他将弟弟唤到身边,对其说道:贤弟,我自知自己时日无多,有一件事情要拜托于你,我的那些同僚们,如房玄龄、杜如晦、高季辅

  • 李世民杀单雄信后,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却不知给大唐种下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徐茂公

    导语:佛家说人生存在着因果报应,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其实人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圆圈,每一次错误的选择都会在未知的时候,造成巨大的伤害。封建时期的每一次王朝更迭,看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仔细分析的话每一次王朝更迭,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症状了。隋朝末年天下纷乱,隋文帝杨坚本来他夺取天下的途

  • 叛将被李世民处斩,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250年后差点毁了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徐茂公

    提到李世民这三个字,很多人都会想到类似于“明君”、“仁主”这样的字眼,后世有人评价其“比迹汤、武,庶几成、康”,历代帝王几乎无人能出其右。除此之外,李世民还以善于听取大臣意见、从谏如流闻名于世,可在李唐一族起义初期,善于纳谏的李世民却因不听徐茂公劝阻而处死过一员猛将,结果,正是因为这一个错误,二百五

  • 隋唐英雄徐茂公,扶武则天上位反被剖棺,墓中出土帽子成国宝

    历史人物编辑:青莲简史标签:徐茂公

    和佛赏花去/文提起李绩知道的人不多,但如果提起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恐怕都能说上一说,其实,李绩就是徐茂公。他原名徐世绩,字茂公,为凌烟阁功臣,一生辅佐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信任和重任。被赐国姓李。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就改名李绩。李绩墓在昭陵博物馆园区内,徐茂公死后也是享受殊荣,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