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夜里,玄宗想念梅妃,悄悄将梅妃接到翠华宫,和梅妃一夜风雨声

夜里,玄宗想念梅妃,悄悄将梅妃接到翠华宫,和梅妃一夜风雨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范翌英 访问量:4320 更新时间:2024/1/19 22:33:39

一天夜里,玄宗非常想念梅妃,秘密派人去往上阳东宫,命他用马,不准掌灯,悄悄地将梅妃接到翠华宫。唐玄宗和梅妃一夜风雨声,梅妃高兴得珠泪满面,总算和玄宗在一起渡过一宵。次日,日上三竿,两个人仍然熟睡未醒。自惠妃在世时起,玄宗宠爱的妃嫔之中,有个叫梅妃的女子,是高力士引荐来的。她同丰腴浓艳的武惠妃恰相对照,生的清秀典雅。玄宗为其独特的风韵所迷,遂宠爱梅妃。梅妃进入后宫之时,武惠妃作为玄宗最心爱的宠妃,在后宫中已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所以,武惠妃对梅妃,并没有燃起嫉妒的怒火,而梅妃也并不是那种想自己一人独占玄宗之宠的女人。梅妃尊重武惠妃,每当玄宗要专宠自己时,她总是设法把玄宗的宠爱转向武惠妃。因而,武惠妃与梅妃之间,从未发生过争风夺宠,互相倾轧的事情。梅妃善长诗文,酷爱梅花。初进后宫时,原名叫江妃,玄宗见江妃十分喜爱梅花,江妃的美又宛如梅花般的清秀淡雅,玄宗说她好似梅花之精,便戏称梅妃。此后,梅妃便成了江妃的通称。

玄宗虽然喜欢牡丹花,但对牡丹的浓艳色香感到厌倦时,便移情于梅花高洁典雅的美。在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玄宗,武惠妃和梅妃,就是两种情趣迥异的花朵。武惠妃死后,梅妃自然地成为后宫唯一的宠妃。但是,玄宗仍然感到闷闷不乐,这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仍在寻觅一株牡丹花。杨贵妃好就是他找到的这株牡丹。可是玄宗沉缅于新得到的这株牡丹,却把梅花忘在脑后了。曾像对待姐姐那样亲切地尊重武惠妃的梅妃,对于这个刚一出现就夺去了玄宗之宠的贵妃,内心感到强烈的嫉妒,燃起了一股无名怒火。杨贵妃,对于直到昨天还是后宫唯一宠妃的梅妃,也怀有戒心,惟恐她早晚复夺去玄宗之宠。为了消除这种隐患,杨贵妃已暗下决心,要把梅妃赶出后宫。杨贵妃对一切都积极主动,相反,梅妃则万事淡泊,在争宠中,当然她难操胜券。不久,玄宗听信杨贵妃的谗言,将梅妃从后宫迁往上阳东宫。

玄宗当时虽然那样做了,过后,却又旧情难忘,怀念梅妃。几次想要再次召幸,但又知杨贵妃嫉妒,不敢将已远迁的梅妃再次召回。这样,几个月过去了。但是,昨天夜里玄宗实在忍不住了,悄悄地将梅妃接到翠华宫一夜风雨声。翌日清晨。“皇上,不好了!贵妃娘娘驾到。”听到侍女惊慌呼唤的声音,玄宗急忙起来,把梅妃藏到帐后。杨贵妃一进翠华宫,就向玄宗问道:“梅精在哪里?”“不是一直在上阳东宫吗?”“那么,请皇上马上召来。今天,妾娶同梅妃娘娘一同去洗温泉。”“不是你让朕把她赶去上阳东宫的吗?现在又何必召她。”

“既然如此,不召也好。那么,桌上杯盘狼藉,床下又有女人穿得漂亮的凤鞋,昨夜是谁侍候皇上了?”玄宗无言以对。“不知是哪个妖精迷住了皇上,就为这个女人,睡至日头老高还不起来,连朝也不上了,这未免太过了吧!请皇上赶快去上朝,妾在这里一直等到陛下回宫。”玄宗无可奈何地说:“朕今日身体不佳,不能上朝。”玄宗说着又蒙被睡下,脸朝着屏风,她无论说什么,玄宗也不理睬,杨贵妃毫无办法,冲着侍女们发了一通脾气,回宫而去。杨贵妃回去之后,玄宗想安慰一下梅妃,掀开帐子一看,梅妃已经不在了。在玄宗与杨贵妃争执时,宦官已把她送回上阳宫。玄宗闻听,怒不可遏,当即将宦官处死。又把梅妃遗下的风鞋加赠翡翠簪,派人给梅妃送去。梅妃向使者问道:“皇上已将臣妾抛弃了吧!”“没有,决无此事。陛下眼前只是碍于贵妃,不便宣召。”梅妃听罢,凄然一笑说:“哼!那个肥婢嫉妒,将妾远迁,还不是情同抛弃吗。”以后,梅妃向初次将自己荐给玄宗的高力士送了厚礼,托他代寻一个文人,为她写一篇如同马相如的《长门赋》那样的赋。

司马相如是汉武帝时的文人,因失武帝之宠而幽居长门宫的陈皇后,把她寂寞冷落的忧思告诉了司马相如,请他写成歌以打动帝心,这就是《长门赋》的来历。梅妃也想仿效陈皇后的敞事。但是,高力士就是为讨好玄宗,将杨贵妃从寿王身边移往太真宫的人。另外,现在杨家一门权势极盛,高力士也不敢得罪杨家。高力士虽然同情梅妃,却是爱莫能助,他伪称无解赋之人,婉言拒绝了。后来,梅妃乃自撰一赋,题为《楼东赋》。赋中哀叹眼前终日无欢,寂寞度日的娈凉,又缅怀替日承恩邀宠之时的欢娱。她怨恨杨贵妃说: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结尾时说。“空长取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感情凄凉哀婉。

玄宗读罢楼东赋,心中惨然,杨贵妃更是恨之入骨,挑唆玄宗赐死梅妃。对杨贵妃的话,已经百依百顾的玄宗在这个问题上却并不答应。此后,玄宗惮于杨贵妃的妒意,再也不敢宠爱梅妃了。一次,玄宗派人将外国进贡的一斛珍珠密赐梅妃,以慰其心。梅妃不受,托使者带回七绝诗一首。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玄宗吟诵之后,心情亦为之所动,于是指命乐府谱曲,曲名《一斛珠》。

标签: 梅妃

更多文章

  • 梅竹双清,梅妃竹节壶,文气十足

    历史人物编辑:闲适斋标签:梅妃

    精品之作 梅竹双清 165CC『梅竹双清』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竹双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是常见的传统装饰题材。梅和竹为历代文人所崇拜,梅

  • 正说贞懿皇后李洪愿:从剩女次妃到尼姑皇后,只因生一个好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方家说史标签:贞懿皇后

    古人都早婚,男孩女孩十四五岁成婚都是常态,男子还好,女子要是二十多岁不结婚,妥妥的剩女一个。在金国,就有这样一位剩女,二十多岁才结婚,中年丧夫,把儿子养大后,自己出家为尼,后来儿子做了皇帝,追封她为皇后,这个传奇剩女就是金国贞懿皇后李洪愿。01,渤海世家女贞懿皇后李洪愿(1094-1161),是辽阳

  • 唐肃宗张良娣 :认清自己,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课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张良娣

    后宫中有人认不清自己的位置,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张良娣就是这样一个人。前半生的她,作为太子良娣宠冠后宫。安史之乱中,她处处身先士卒,保护太子,得到无数赞誉。后半生的她,被封皇后,却亲手为大唐培养出一个顽疾,宦官祸国。结果失败的她,被自己培养起来的宦官,直接拖出皇帝的寝宫,幽闭冷宫,最终废为庶人,凄凉

  • 明朝灭亡后,国色天姿的懿安皇后到哪里去了?李自成找到她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懿安皇后

    明朝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有个漂亮皇后,名叫张嫣,她是河南省开封府人,其父是张国纪。明朝的皇后多选自民间,家境不好,但最少也是个秀才出身,读书人家的姑娘,张嫣当然不例外。据说她早年丧母,她亲自料理家事,照顾弟妹。天启元年(1621年),年仅十五岁的小美人张嫣,窈窕美丽,绝世无双,在初选的五千名美女脱颖而出

  • 至尊红颜第11集:唐太宗立下遗诏传位李君羡,是真心还是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妲己戏诸葛标签:李君羡

    清宫电视雍正、乾隆两位是常客,以唐朝为背景的电视剧,则多半与两个女人有关,不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就是千古第一女帝武则天。随之而来的,则是和两个女人有关的各种爱情故事或传奇人生,以及与她们最有关系的几个帝王。《至尊红颜》主要将目标锁定在了武则天身上,演绎了武则天从一个民女到一代女帝恢弘而悲壮之路,

  • 李君羡究竟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被唐太宗以“欺君压民”罪名处决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李君羡

    唐初时期,在繁荣的阴暗处,流传着一句谣言,引得当时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极为的不安,那就是“女主武王有天下”;所以终李世民一朝,所有姓武的都被打压,武媚娘虽然受李世民赏识,但是从入宫开始,到李世民驾崩,十二年都仅仅是一个才人,没能提升一步。 据说是因为当时天有异象,太白星屡现于白昼,史官占卜认为是女皇登

  • 和武则天倾心相恋?李君羡:我就是一替死鬼,全家都因她生不如死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李君羡

    一部《至尊红颜》恐怕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虽然这部电视剧把历史篡改的面目全非,把心硬如铁、刚毅果决的一代英主武则天塑造成了一个白莲花模样(说句实话,作为太宗的女人敢跟太子偷情,当了尼姑继续和李治在一起,就这份胆量和野心就不是一般女子能有),再接着给武则天在历史上的种种恶行洗地,仍不失为一部好看的电视剧

  • 李世民诛杀功臣大将李君羡,竟然因为他的小名叫“五娘”

    历史人物编辑:辰辰历史标签:李君羡

    李世民晚年宴请众武将。有人提出行酒令,谁输了就说出自己的小名。左武卫将军李君羡“五娘”的小名也因之被人得知。这为他引来了灭顶之灾。李君羡是洛州武安人。他原先是在王世充的手下为大将,后来他见王世充成不了大事,便带领手下亲信投奔了大唐。在此之后,他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时常单人匹马冲锋陷阵,战功卓著。李世民

  • 秦叔宝心腹兄弟李君羡:我小名为五娘子,众将大笑!李世民: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云集的城标签:李君羡

    由于《隋唐演义》故事的流传,人们对隋末唐初的那段历史非常了解,知道李世民之所以能够获得天下,一方面是由于他本人有着极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一方面也是由于他有瓦岗英雄秦叔宝等人的帮助。秦叔宝本来在瓦岗李密麾下任职,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李密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变得骄傲起来,以至于被王世充打败,秦叔宝也就短暂地投降

  • 明崇俨作为正谏大夫,唐高宗和天后为何对其言听计从?

    历史人物编辑:妖火说历史V标签:明崇俨

    按照常理来说,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领,所有臣子都要服从他的意志,并且只要有谁敢违背他的意志,他就可以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坑杀,然而唐代却有一个例外,唐高宗和天后对一个名叫明崇俨的正谏大夫,充满了信赖,甚至称得上对他言听计从,为什么会这样呢?明崇俨擅长法术,将自己伪装成绝世高人大家都知道,古代非常讲究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