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宰相进言唐玄宗到华山挖金,李林甫怒谏:龙脉所在,请诛献计之人

宰相进言唐玄宗到华山挖金,李林甫怒谏:龙脉所在,请诛献计之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俊慧文史书院 访问量:2294 更新时间:2024/1/25 15:49:04

公元746年,李林甫密会宰相李适之:“华山有金,开采国必富。”李适之听后,立即上奏唐玄宗准备开采。没成想就是这句话,让大唐宰相万劫不复!

“华山乃是龙脉所在,请陛下诛进言之人!”唐玄宗找李林甫商议此事时,他尽显“忠臣”风范。

为何说华山是唐玄宗的根基呢?原来,唐玄宗乙酉年出生,利在西方,五行又属金。

华山自古称为“西岳”,有人到此挖金,这不是要掘了皇帝的龙脉吗?在古代,只要是巧合凑在一起,那就是箴言,让人不得不信!

李林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大臣,他趁机在旁添油加醋地给李适之使坏,大唐宰相果然遭到了皇帝的训斥!

加之李适之身份特殊,他是唐太宗曾孙,废太子李承乾一脉。此后,唐玄宗的话里话外,让他感觉到了巨大的杀机,整日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不久之后,李适之罢相被贬,落得个服毒自尽的下场。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在任时间最长的宰相,19年里,他欺瞒君上、权倾朝野,唐朝由盛转衰其罪责难逃。

《智囊》记载:“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公卿不由其门而入,必被罪徙。”

简单来说,李林甫是个阴险小人,而且嫉贤妒能。

唐玄宗准备广开言路,选拔人才补充朝堂。李林甫担心有人会对自己的相位产生威胁,于是他向皇帝进言:“下面郡县卧虎藏龙,应该由地方官筛选推荐。”

唐玄宗觉得有理,就让他负责此事。没想到的是,最终却没有一人符合要求!

唐玄宗正要发怒,李林甫却谄媚道:“陛下是圣君啊,这天下已经没有遗漏的人才了!”

唐玄宗年老昏庸,根本不知好坏真伪,竟然喜出望外,还对贤相李林甫大加赏赐。

有人会问,李林甫祸乱朝堂,唐玄宗李隆基真的一点都没发觉吗?其实不然!

李隆基年轻时励精图治,可后半生贪图享受,他需要李林甫这样一个精明且阴险之人替他震慑宵小。

比如:节度使安禄山,虽深受唐玄宗和杨贵妃宠信,甚至连太子都瞧不上,可唯独对李林甫十分敬畏。

史书记载,两人聊天时,安禄山不经意间看了李林甫一眼,就会不自觉地胆战心惊。

安禄山离开长安返回驻地,也要派人盯着李林甫的一言一行。每次使者回来禀报,只要李林甫说了他的好话,安禄山就会手舞足蹈;反之,安禄山惶恐之极,连呼:“完了,我死定了!”

李林甫坏事做尽,惹得天怒人怨。儿子李岫劝他上书告老,李林甫叹气道:“骑虎难下,不得不为之。”

公元735年,李林甫病逝。杨国忠掌权后,开始清算,李氏最终家破人亡……

《智囊》中有一句话,概括了李林甫的处事风格,“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人有所惧,以惧迫之无不纳。”

李林甫做事分寸拿捏得好,上级喜欢他,小人害怕他。抓住这两点,他做事总能达到目的。

大奸大恶之人必定拥有大智慧,李林甫把大唐玩弄于股掌之间10余年,却能得以善终,现在看来确实是个高人!

现代社会,很多人抱怨没有机会成功,其实是不懂得自己创造机会。世事洞明皆学问,有时多向古人学习,难处或可迎刃而解!

标签: 李林甫

更多文章

  • 造成安史之乱的是谁之过?是唐玄宗李隆基吗?李林甫?还是杨国忠

    历史人物编辑:咔咔奇摩标签:李林甫

    题记唐玄宗是大唐传奇人物,不仅开创了比唐太宗“贞观之治”更牛的“开元之治”,也在其任内出现“安史之乱”,差点使大唐灭国!那么,造成安史之乱的原因出自唐玄宗自身?还是出自李林甫、杨国忠?小编以为,首要是唐玄宗的不作为,他负领导责任;其次,宰相李林甫、杨国忠也是难逃其咎,李林甫建议重用安禄山,间接促使安

  • 唐朝“奸才”李林甫为相19年,曾经辉煌无限的盛唐因他而衰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历史标签:李林甫

    自古起来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标准,靠的无非就是功过善恶,人人都说唐朝宰相李林甫是个奸臣,而且当时大部分人也都知道他奸,他自己知道,唐玄宗也知道,曾说他嫉贤妒能堪称世间无敌,但李林甫也确实是个能臣,否则玄宗也不可能让他做了一十九年的宰相。宰相奸才李林甫算是唐朝皇室的远亲,本身的才学略显不足,但是他却能在

  • 唐朝开科取士,0人中举,玄宗大怒,李林甫说了4个字,皇帝乐了

    历史人物编辑:念寒尘缘标签:李林甫

    唐朝是个开明的朝代,有着众多的历史成就。单单诗歌这一项就是别的王朝所不能赶上的。在开明的氛围下出现了一大批的有名的诗人,比如王勃,王维,李白,杜甫等等。今天讲的这个事儿就和杜甫有关。在唐朝经历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以后,唐朝的国力也逐渐的强大起来。国家强大了就需要更多的有为之士来辅佐君王。这也

  • 口蜜腹剑李林甫,破坏力堪比安史叛乱,有着大唐衰落不可推卸之责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683-753年)是历史上有名的奸相,司马光就曾经评价“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操纵着开元天宝年间的国家大事。事实上,李林甫的行政能力还是不错的,曾经主持大规模的法律行文的修订工作,领导编修了《格式律令事类》、《唐六典》等行政法典,使得各职官员得以明晰工作职责。又加之他对于唐玄宗

  • 安禄山和李林甫,猫捉老鼠的游戏背后的政治权谋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李林甫

    安禄山,这样一个唐朝权侵一时的节度使,会有怕的人吗?由后来安史之乱中的所作所为而论,貌似没有,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一直这样。(安禄山)《旧唐书-安禄山传》中有几段记录非常有意思。李林甫为相,朝臣莫敢抗礼,禄山承恩深,入谒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趋拜谨甚,禄山悚息,腰渐曲。这段话何意思咧!就是说,在李林甫

  • 李林甫:官场权术用得炉火纯青,精致的利己者,最终身死家灭

    历史人物编辑:王富刚标签:李林甫

    天宝十一年(752年)十月,南诏侵犯大唐边境,剑南告急。李林甫见机会来了,便奏请玄宗让挂名的剑南节度使杨国忠到剑南赴任,此前,他因为王鉷案被杨国忠狠狠地阴了一把,非说他暗中勾结王鉷,从此遭到玄宗嫌弃,如今可逮到这个机会,巴不得赶紧将杨国忠“送走”.......结果杨国忠跑到玄宗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

  • 李林甫小人之志、谋夺上位:凭借一己之力将大唐推向深渊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李林甫

    全文共1719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唐王朝的由盛转衰,离不开安史之乱,离不开唐玄宗李隆基对臣子的宠幸以及自身的放浪。当期丧失了往日励精图治的态度之后,日日享乐,无所事事,也就意味着大唐王朝的盛世要宣告结束了。李隆基,这个一首继承、缔造大唐盛世的帝王,也亲手葬送了帝国的未来。而在这期间,还又一个人同样不

  • 太平广记之奸相李林甫,据说还是一位下凡的神仙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奸相,还留下了“口蜜腹剑”的成语。但在野史中,他居然还是一位下凡的神仙。奸相李林甫李林甫是唐朝宗室之后,年少时游手好闲,不喜欢读书。整日里游猎打球,驾鹰驱狗。打马球打累了,就随地躺下休息。这一天,来了一个相貌丑陋的道士,看了李林甫正优哉游哉地躺在树

  • 安史之乱的爆发,离不开他的推波助澜,玩弄权术的奸臣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李林甫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忠臣良将的辅佐,假如把一个国家比作房子,忠臣就是房子的栋梁,支撑起了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当然与忠臣良将对立的就是奸臣,玩弄权术残害忠良,奸臣与忠臣有史以来都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他们就像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宋朝的岳飞与秦桧,清朝的和珅与纪晓岚等等,我们今天说的就是唐朝大奸臣李

  • 历史揭秘(十):解析唐朝安禄山为什么会害怕宰相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李林甫

    历史揭秘(十):解析唐朝安禄山为什么会害怕宰相李林甫李林甫,是唐代玄宗皇帝时期的宰相。是唐朝由胜转衰的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之一。李林甫这人,有几个很显著的特征。一、文化程度不高。根据记载,李林甫从小精通音律,也就是很会填词作赋。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文化水平不低。李林甫的文化水平确实比普通百姓好一点,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