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得到上官婉儿和韦皇后垂青的武三思,为何还是死于非命?

得到上官婉儿和韦皇后垂青的武三思,为何还是死于非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明史专家 访问量:1655 更新时间:2024/1/16 20:56:15

公元705年2月20日,也就是神龙元年的正月二十二,在皇宫羽林卫将军李多祚等人的协助下,张柬之桓彦范等五位大臣凭借500宫廷侍卫悍然发动政变,最终迫使武则天退位,并传位于太子李显,大唐江山再次落入李姓子孙手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神龙政变”

历史上对于“神龙政变”的评价很高,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场权力的交接,更是武则天时代的落幕和李唐子孙的崛起。其实,这都有些夸张,个人认为,这次政变除了铲除张氏兄弟尚且可圈可点之外,再也没有可取之处。

恢复李唐天下算是好事吗?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并不在乎谁是皇帝,他们在乎的是谁能真正造福于民,武则天做得比谁差吗?从李渊建国到武则天下台,这是大唐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这是得到公认的,只不顾,历史上只书写了“贞观盛世”而已,这显然有些狭隘;另外,武则天倒台是好事吗?封建社会又回到了男权社会,扼杀了刚刚起步的“男女平等”,这算是进步还是退步呢?

这些仅仅是依据“神龙政变”当时所造成的影响来说,如果眼光放长远,从“神龙政变”之后大唐格局的变化来说,那“神龙政变”完全就是大唐的一场浩劫

“神龙政变”之前,朝堂有三股势力:李唐遗老、张氏兄弟、武氏一脉。政变过程中张氏兄弟被杀身亡,一股势力消失;政变之后,武则天退位,不到一年就撒手人寰,树倒猢狲散,武氏一脉也趋于平静。这么一来,只留下了李唐遗老以及被他们扶持上位的皇帝李显。一家独大,这不是好事吗?不,在稳定的背后隐藏了太多危机

众所周知,唐代最大的而特色就是开放,开放是好事,但是,过度开发就有点混乱了。在经历了武则天之后流行了两股不良风气,一股是男宠和改嫁成风,这是道德的沦丧;一股是“女皇梦”,这是女人对权力的追逐。这也是许多学者将大唐称为“脏唐”的原因所在

“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和平退位,故而,五位权臣和李显并没有对武氏一脉进行彻底清除。武氏一族并没有因此感恩,反而再次蠢蠢欲动,其带头人就是武三思,而他的崛起只用了两个女人,一个上官婉儿,一个韦皇后

上官婉儿的才能不必多说,武则天在世时的所有诏书都是由上官婉儿所写。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的风流耳染目睹,可是却久居深宫,连一个男子都见不到。情窦初开就遇到了可以自由进出宫闱、又风流成性的武三思,二人打得火热。当然,这是隐秘的

后来武则天退位,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中宗被婉儿的才华和美貌所折服,将婉儿封为妃嫔。武三思根本不把柔弱的中宗放在眼里,婉儿也没有把略显老态龙钟的中宗当回事,因此,婉儿与武三思的联系从未中断。

若仅是如此,中宗也不会顶上“帽子王”的称号,对中宗不满的女人还有一个,那就是韦皇后。在武则天时期,李显备受打压之时,韦皇后与李显同甘共苦、不离不弃,这让李显大为感动。政变之后李显登基,对韦皇后愈加放纵。李显身体不行,韦皇后在上官婉儿的唆使下,与武三思也开始有染。

中宗身边两个重要的女人都为武三思说话,武三思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他被提拔为司空,武攸暨被封为定王,而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被封为驸马(他娶得就是最为恶毒的安乐公主)。

一夜之间,武氏一族再度崛起,这引起老臣们的恐慌。与此同时,上官婉儿为了垄断权力,竭力怂恿中宗废除“诏书颁布前须由宰相商议”的规则。武三思、上官婉儿难免会与那些老臣发生冲突,结果,当年发动“神龙政变”的五位功臣纷纷被贬往各地。之后武三思又广发谣言,致使五位大臣遭到流放,除了两人病死于路上之外,其他三人悉数被杀。这种结局,恐怕是这五人当初根本想不到的吧?

唐代的历史好像就是个轮回:五位大臣夺了武氏天下,到头来又被武三思谋杀;武则天杀了李隆基的母亲,后来李隆基又赐死了她的女儿!

老臣们死后,朝臣又纷纷投靠了另外一个人,谁?相王李旦。他本来不愿粘连政治,李显的太子之位都是他自动让出来的。在“神龙政变”中李旦也支持了张柬之等人,但那纯粹是为了李唐江山,过后他就再次回归平静。五大臣被杀后,朝臣们本来还有一个选择——太平公主。论出身、论谋略,太平公主都要高于李旦,但是,太平公主与武则天太过相似,这些朝臣害怕太平公主成为第二个武则天,所以,才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李旦

李旦知道在韦后和上官婉儿的背后是武三思,他觊觎的是皇位,于是,就密会中宗,让他将卫王李重俊立为太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李重俊成为太子后武三思和韦皇后大为恼火。武三思恼的是自己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韦皇后恼的是,自己的“女皇”梦破碎,册立的太子还是别人的儿子(她与李显的儿子早就被武则天害死);除了这两个人,还有一个人近乎暴走,她就是安乐公主。她从小就觉得自己应该是下一位女皇,当听说李重俊被立为太子之后,她怒不可遏找中宗哭诉,非要将自己封为“皇太女”,中宗竟然真的照大臣商议,结果,在魏远忠一句“公主封为皇太女,那驸马如何册封?皇太子吗?”敲醒了中宗,这才作罢

虽然中宗没有封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但,还是给了她“开府置官”的权力。这个特权在当时也只有太子有。因此,刁蛮成性的安乐公主根本就不把太子李重俊放在眼里,还市场骂他“奴才”。结果,血气方刚的李重俊伙同发动过“神龙政变”的李多祚造反了,他们诛杀了武三思一门,但他最想杀的安乐公主那天恰好不在府中。

由于准备不足,这次政变很快就被平息,李多祚和李重俊都被部下杀害。

本来,神龙政变之后是皇权“一家独大”,可是,逐渐竟然发展成韦后集团、武氏集团、朝廷遗老、李显皇权、李旦集团的并立。经过几次变故,遗老没有了,武氏也几乎灭族,只剩下皇权、韦后、李旦了,而韦后又凌驾于皇权之上,也就是说,对立的双方只剩下李旦集团和韦后集团了。为了打压李旦,这才有了中宗中毒身亡,有了韦后对太平公主的拉拢,太平公主也再次出现在政治舞台

这种错综复杂的对立局面,在武则天治下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这都是“神龙政变”带来的改观和影响。被人夸大的“神龙政变”究竟是不是利大于弊,我想,只有看完此文才能下结论!

标签: 武三思

更多文章

  • 上官婉儿一生有过多少男人?曾嫁两任皇帝,还私通武三思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黑科技标签:武三思

    “脏唐”是人们对唐代宫闱秘闻的戏谑总结,李世民这位明君,在玄武门之变后首先将弟弟李元吉的媳妇杨氏据为己有;李治登基后,想方设法将“庶母”武则天接入宫中;李隆基更是荒唐,直接将儿媳杨氏封为贵妃……唐朝皇帝们如此会玩也就算了,大唐的众多女汉子们同样不甘落后,太平公主不仅自己豢养面首,还将面首献给武则天享

  • 上官仪做梦都想不到,那次议事他按例表态“同意”,会丢了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郭永光标签:上官仪

    众所周知,武则天的政治成长史是从“废王立武”事件开始的。在这一重大事件中,上官仪属于支持派,而不是反对派。为武则天登上政治舞台做过贡献,且从未公开反对过武则天的上官仪,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武则天杀了?其中缘由细说起来可叹又可笑。麟德元年,唐高宗突然起了废后的念头,想要罢黜武则天的皇后之位,史称“废后风波

  • 唐朝初期,开“上官体”之先河的上官仪该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每天美食每一刻标签:上官仪

    唐诗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文化符号,不仅记录了唐朝时期的政治民风,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百态。唐诗传承并发展了《诗经》中的文化特色,经过艺术再创造之后,形成了一种具有唐代特色的文学样式。笔者认为如果按照唐诗发展规律来看,实际上初唐早期的大诗人们,才是唐诗出现以及发展的关键人物。虞世南、上官

  • 上官仪之死:武则天权力第一次超过李治,二圣临朝野心膨胀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上官仪

    武则天能够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女皇帝,这中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本以为坐上皇后之后,就能高枕无忧了,没想到武则天在皇后的位置上,同样遇到了非常危险的事情。武则天最初想要当上皇后,遭到了大臣们的一直反对,通过不断地分化瓦解,最终废王立武事件落下帷幕。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众老臣被清理出朝廷,换上来的都是

  • 唐朝宰相上官仪,为何惨遭武则天杀害,开创上官体影响一时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驿站V标签:上官仪

    上官仪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也是一代诗风的开创者。他还有一个身份,便是著名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在他早年时候,他曾经出家成为和尚,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堂为官,先后担任过秘书郎,弘文馆直学士等官职。他是当朝统治者的御用文人,经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公元662年,他被拜为宰相,但却由于帮助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

  • 闲聊盛唐上官仪和孙女上官婉儿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上官仪

    文:楚云婷有唐一代,文治武功,粲然可观。然千载之下,尤为今日之人仰崇神往的,莫过于那个宏伟的时代文学艺术的灿烂辉煌。爱好并精通音乐的唐玄宗虽颇招后人诟病,然在他手中所成就的盛唐之音,可谓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远远领先于当时世界各国。今日我们虽难再睹往昔盛况之一斑,但从遗留下来的典籍文字记载中,仍能

  • 武则天的手段的确高明,能借唐高祖的手除掉长孙无忌和上官仪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上官仪

    武则天有些什么手段?杀伐决断,绝不迟疑。对于政治宿敌,当断就断。善用离间计,瓦解对手实力。能用活谋臣计策,并一一实施。武则天的政治手段,很像在下围棋,不求一城一地得失,却在于全局的胜败。长孙无忌和上官仪,两位重臣和老臣,都分别倒在她的屠刀之下。最妙的是,举起屠刀的,不是她本人,而是她的老公唐高宗。唐

  • 李渊之女安定公主:为活命放弃自己的姓氏,认侄媳妇武则天为干妈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安定公主

    李渊有十九个女儿,各有特点,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平阳昭公主,有极尽孝道的高密公主,有羞与丈夫同席的丹阳公主,有与武则天结下仇怨的常乐公主,当然也有对武则天极尽巴结之能事的安定公主。安定公主是李渊十九个女儿中最为奇葩的一个,应该说在整个大唐的众多公主中,她都是很奇葩的一个。为了活命,她放弃了一个大唐公主的

  • 安定公主之死成千古谜团,武则天为权力不惜牺牲女儿?无人可解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安定公主

    武则天成为千古女帝是一个传奇,她十几岁便入宫服侍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有才又有智慧,所以李世民对其也十分宠爱,从: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就可看出,因为李世民一直没有下定决心除掉此女,显然他不舍得。李世民驾崩后,武则天只能削发为尼,但因之前与唐高宗李治有瓜葛,所以她便再次被李治接进宫中。此时的武则天已经

  • 解密——萧淑妃之女,宣城公主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欢庆时刻标签:宣城公主

    看过武则天的人都只记得她的女儿太平公主富贵、娇宠一世,谁还知道那个被武则天打败的萧淑妃,以及她的爱女宣城公主?在萧淑妃受宠的时候,宣城公主也曾是锦衣玉食。与太平公主一样,也人人敬之、人人爱之。可是,在萧淑妃死后,武则天上位,宣城的华丽公主梦算是彻底破灭了。在当时,武则天终于打败王皇后、萧淑妃开始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