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热播剧
应该这么的肯定地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欣赏到精彩的《梦华录》,是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关汉卿,是他给了我们机会欣赏这样一部好剧。
出于收视的需求,《梦华录》将时代背景设置为北宋时期,而故事发生地则改到了杭州、东京(今天的开封),编导更倾向于江南特色,以及活色生香的古代都市场景。
其实,关汉卿的原著讲故事的方式更加吸引人,也更为精彩,节奏更快,悲喜剧之间的更替显得更为自然。
在《救风尘》中,周舍娶回宋引章后,先是进门打五十杀威棒,继而又朝打暮骂。宋引章根本不可能通过求助官府来保护自己,无奈之下,才向风尘女子赵盼儿求救。
谁也没有想到,“渣男”周舍的一番话显得异常残酷——“则有打死的,无有买休卖休”,则断了赵盼儿“买休”的念头,堵死了她们想通过“正当”手段逃出火坑的路径。
赵盼儿只得采用风月手段来拯救宋引章,让周舍罪有应得。
严谨的叙事结构是关汉卿的名剧《救风尘》的一大特色,全剧开头“宋引章误入虎穴”,结尾“宋引章脱离虎穴”,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头尾之间也通过铺垫、进展、高潮三个部分写出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王国维曾高度评价《救风尘》:“其布置结构,亦极意匠惨淡之致,宁较后世之传奇有优无劣也。”
之所以说原著更加精彩,更在于《救风尘》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揭露。
众所周知,元代社会将所有人分为10个等级,分别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作为仅高于乞丐等级的读书人士,当然不能与富豪商人相提并论。正如《风月紫云亭》中韩楚兰所说:“你便有七步才,无钱也不许行;六艺全,便休卖聪明。”
科举本是读书人改变自己命运的好机会,但元初三十多年并未实行科举制度,加之读书人又没有其余的本领和技能,于是他们被排挤到社会底层,沦落为和普通群众一样的地位。
所以,原著凸显了当时读书人的悲惨命运,用了较多的笔墨渲染文人安秀实的戏份:中举依然是安秀实的人生理想,但科举制的废除、无权无势等社会现实让他束手无策。这也正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歌姬宋引章产生情感共鸣,故事情节无缝衔接。
《救风尘》之所以精彩迭出,还在于刻画的女性不再是单一形象,不再是男性的附庸,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也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
原著中的女性群体——赵盼儿、林允儿等,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泼辣而又玲珑剔透,悲壮沉郁而又乐观豪迈,由大苦大难历练出了大智大勇,在众多的女性形象中熠熠生辉。
当然,我们也要感谢《梦华录》的编导、主创人员和众多明星,他们共同努力,为我们打造了一部特别有意义、耐看、好看的古装大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