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体型与汉族人是有区别的,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忽必烈画像,也只感受到壮,而非肥胖。
一开始征战之时,正是开疆拓土之时,忽必烈的身材必然不能肥胖,他要是顶着一个大肚子去征战,怎么能打得过强悍的敌人呢?
前期的忽必烈忙于征战,无法享受这世间的美好东西,比如美食、美女等等,直到后期天下初定,忽必烈不再忙于征战,自然也就不会那么辛苦了,他有的是时间去享受这些打下的成果,闲下来的忽必烈暴饮暴食,体型也自然不比之前了。
忽必烈逝世时已经八十高龄,不说其他的,有几个八十岁的老人不是为老年病所困扰的?
痛失爱妻与儿子
忽必烈的晚年,首先失去了爱妻,一个他深爱着的女人,他的妻子察必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在他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涯中,她常伴左右。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察必对忽必烈的影响可以说贯穿了他整个政治生涯。
一个品质良好的妻子,会让丈夫无法忘怀,无论身边有多少佳人姝丽,都让人无法对曾经的“白月光”释怀。
苏轼在妻子王弗去世多年后,仍然写下《江城子》,用以祭奠早亡的爱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字字句句都透露着曾经的深情厚谊。
尽管忽必烈那样宠爱察必,却无法逃脱世事无常,妻子还是先他离去。
妻子去世已经让忽必烈备受打击了,1285年,这种打击开始翻倍,因为忽必烈重点培养的未来国家继承人真金不幸早逝,无奈之下,忽必烈只好把王位传给真金的儿子。
连续两次失去最爱的亲人,给忽必烈的内心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这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让他彻底放飞了自我。
在无常的世事面前,这位驰骋疆场的大英雄也无能为力,唯有酒肉穿肠过,才能寥解心头之痛。
抑郁的情绪,生活的打击,忽必烈把这些痛楚都转化为食欲,大家知道,有一种肥胖不仅仅是营养过剩,可能还来自于无处安放的情绪。
饮食造成的健康问题
蒙古人的饮食本就以肉食为主,加上有好酒的习惯,健康是极其容易出现问题的。
特别是在妻子儿子相继去世的情况下,忽必烈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暴饮暴食、酗酒等饮食的不良习惯纷纷找上了他。
众所周知,高热量、高脂肪的东西吃得过多,对身体造成的负担是无法消除的。
晚年的忽必烈不用再上沙场征战,也喜食高热量的食物,这都不算最致命的,他还喜欢酗酒,高热量食物加上酒的催化,就成了慢性自杀。
忽必烈曾经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晚年没有这些烦恼了,人就闲了下来,整天除了吃喝,好像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在养尊处优之中,消磨了斗志,也消磨了健康。
那些吃进肚腹的食物积淀在身体内,也不经常运动,时间一长,身体就自然发胖,各种疾病也就找上了他。
现代饮食要求人们“管住嘴,迈开腿”就是基于健康提出的理念。
忽必烈有痛风的毛病,这就与和高尿酸血症有密切关系,我们吃的动物内脏、海鲜等含有高嘌呤,大量的嘌呤在体内分解生成大量的尿酸,而肾脏排泄尿酸过少,就会让体内出现高尿酸状态。
而持续的高尿酸,最终会形成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慢慢会沉积在关节、肾脏等器官里,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老年人的综合病症
忽必烈去世时已经八十高龄,大多数老人在这个阶段,身体机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试想一个八十高龄的老人会有多好的身体?如果不是年轻时,打下的身体基础,可能他还活不到这个岁数。
曹操活了66岁,都被痛风之病折磨了半生,更可况是一个八十岁的老人了。
当然忽必烈如果遵循正确的养生知识,可能会多活一些岁月,可当时的社会并没有如今这样关注养生,他也不会清楚自己的身体的状态到底处于什么阶段,毕竟那时候还没有放射类技术。
医学发展落后,再加上自身原因,忽必烈的晚年就在这双重重压下走向了衰亡。
综合忽必烈的情况,不难得出一个推断,晚年的忽必烈,在连续失去妻子儿子的情况下,心情郁闷,再加上饮食习惯不健康,医学技术不够先进,导致了他被疾病所折磨,最后痛苦离去。图片皆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除,逆风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