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玉兔精裸战孙悟空,乌巢禅师授多心经目的何在?

玉兔精裸战孙悟空,乌巢禅师授多心经目的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影子生活 访问量:1339 更新时间:2024/1/21 2:13:03

起念断然有爱,留情必定生灾。灵明何事辨三台?行满自归元海。不论成仙成佛,须从个里安排。清清净净绝尘埃,果正飞升上界。此为《西游记》原著第九十三回开篇诗。此中提及起念有爱,留情生灾,清净飞升等等。本人拙见,诗中提及三件事,一是心动既成灾,二、成正果依悟性,三、成正果必清净。对于修仙修道的必有大益。

一、

话说这日,西游四人组,已经行至天竺国佛教净地。这一日,唐宝宝,突然见到前面山岭峻峭。有些忧心特别提及让徒弟们小心。

悟空提及乌巢禅师《心经》一事。原文是这样说的:“行者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声。旁边笑倒一个八戒,喜坏一个沙僧,说道:"嘴脸!替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里禅和子,听过讲经,那里应佛僧,也曾见过说法?弄虚头,找架子,说甚么晓得,解得!怎么就不作声?听讲!请解!"沙僧说:"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长话,哄师父走路。他晓得弄棒罢了,他那里晓得讲经!"三藏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虽然短短一文,我们不难看出,西游一路的成长,除了唐宝宝,三个徒弟都是“妖精出身”,可是八戒,沙僧却只当西游一路是任务,走一遍,完成极好。似乎只是为了保护唐僧,却不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乌巢禅师自唐宝宝收八戒之后,随口颂的《多心经》,等于是当着唐宝宝,悟空,八戒三人当面传的。

其实,我觉得乌巢禅师相传的人还是八戒,因为原文中第十九回有云”八戒道:"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多心经》传颂至今,此乃修真之总结,作佛之会门也。可惜,八戒不解不悟,这也许和天性有关。

话说,悟空为何记得乌巢禅师的《心经》?原文第十九回:”那禅师传了经文,踏云光,要上乌巢而去,被三藏又扯住奉告,定要问个西去的路程端的。那禅师笑云: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也许是,乌巢禅师字字道破西游一路之妖魔鬼怪,才令悟空起了敬佩之心,随记背着《多心经》此后悟佛成大道。至于沙僧,压根也不知道这件事无缘消受吧!因为,书中未曾提及唐宝宝给徒弟三人开会念经讲经。

二、

却说,四人来到布金禅寺,唐宝宝在老院主引领下知道了天竺国公主一事。文中有话:我将他锁在一间敝空房里,将那房砌作个监房模样,门上止留一小孔,仅递得碗过。当日与众僧传道,是个妖邪,被我捆了,但我僧家乃慈悲之人,不肯伤他性命。每日与他两顿粗茶粗饭,吃着度命。那女子也聪明,即解吾意,恐为众僧点污,就装风作怪,尿里眠,屎里卧。白日家说胡话,呆呆邓邓的;到夜静处,却思量父母啼哭。我几番家进城乞化打探公主之事,全然无损。故此坚收紧锁,更不放出。今幸老师来国,万望到了国中,广施法力,辨明辨明,一则救拔良善,二则昭显神通也。为什么要停顿呢?我不过想和观音寺里的老和尚做个比较。一个守着观音道场贪得无厌,一个秘密行踪只为救人布施恩德。一个在南赡部洲,多贪多杀,一个在西天神州知因果识善恶。

却说师徒四人游历万里,看过一路风土人情。唐宝宝是步步逢灾,处处遇难。赶上鱼儿上钩,正钓驸马唐僧。那正是妖女下套,欲招唐宝宝为偶,采元阳真气,已成太乙上仙。话说妖女为何人。书中有文交代:”太阴道:"与你对敌的这个妖邪,是我广寒宫捣玄霜仙药之玉兔也。他私自偷开玉关金锁走出宫来,经今一载。我算他目下有伤命之灾,特来救他性命,望大圣看老身饶他罢。”“太阴君信其言,用手指定妖邪,喝道:"那孽畜还不归正同来!"玉兔儿打个滚,现了原身。真个是:缺唇尖齿,长耳稀须。团身一块毛如玉,展足千山蹄若飞。直鼻垂酥,果赛霜华填粉腻;双睛红映,犹欺雪上点胭脂。伏在地,白穰穰一堆素练;伸开腰,白铎铎一架银丝。几番家吸残清露瑶天晓,捣药长生玉杵奇。”此是后话,有趣的是玉兔与悟空大战的回合。

原文是这样的:“却说那妖精见事不谐,挣脱了手,解剥了衣裳,捽捽头摇落了钗环首饰,即跑到御花园土地庙里,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急转身来乱打行者。行者随即跟来,使铁棒劈面相迎。他两个吆吆喝喝,就在花园斗起,后却大显神通,各驾云雾,杀在空中。这一场:

金箍铁棒有名声,碓嘴短棍无人识。一个因取真经到此方,一个为爱奇花来住迹。那怪久知唐圣僧,要求配合元精液。旧年摄去真公主,变作人身钦爱惜。今逢大圣认妖氛,救援活命分虚实。短棍行凶着顶丢,铁棒施威迎面击。喧喧嚷嚷两相持,云雾满天遮白日。

三、

第一条:诱惑悟空?美女计吗?柔柔弱弱一女子,悟空会手下留情?我看不像,“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急转身来乱打行者。”若是真的美女计诱惑悟空,不会直接拿出一短棍,急转身就乱打。什么女的会乱打的?一般都是悍妇,撒泼的才会乱打一气,并且乱打很容易无意之间打死人的,还好对方是悟空。

第二:我们后文得知,玉兔用的武器是一个捣药杵。书中提及此物:“这大圣用心力轮铁棒,仔细迎着看时,见那短棍儿一头壮,一头细,却似春碓臼的杵头模样,叱咤一声喝道:"孽畜!你拿的是甚么器械,敢与老孙抵敌!快早降伏,免得这一棒打碎你的天灵!"那妖邪咬着牙道:"你也不知我这兵器!听我道:

仙根是段羊脂玉,磨琢成形不计年。

混沌开时吾已得,洪蒙判处我当先。

源流非比凡间物,本性生来在上天。

一体金光和四相,五行瑞气合三元。

随吾久住蟾宫内,伴我常居桂殿边。

因为爱花垂世境,故来天竺假婵娟。

与君共乐无他意,欲配唐僧了宿缘。

你怎欺心破佳偶,死寻赶战逞凶顽!

这般器械名头大,在你金箍棒子前。

广寒宫里捣药杵,打人一下命归泉!"

大家注意到没,捣药杵比金箍棒牛X多了,混沌开时,玉兔就已然得到了。所以,武器上玉兔占优势。这也不是裸打的必要啊!还有一点没捣药杵是短棍。而且应该不重,更何况金箍棒重13500斤。捣药杵肯定不是重量上超过金箍棒,而是灵活度上以及材质上超过金箍棒。勉强点儿说,玉兔为了求生或者自保。使劲抡捣药杵砸悟空。她认识悟空,知道他厉害,就死命的砸吧!不知道捣药累不累。容不容易出汗。我觉得,玉兔捣药时间长了肯定有一个自己的办法能把砸悟空的频率最大化。所以,脱衣服,就是为了避免出汗太多,影响使用效果的一个手段。

第三,还是武器,我觉得玉兔,根本不会武功。所以他的招式就是砸。惯性的砸,因为书中谈及金箍棒和捣药杵相撞的字眼就是“打,迎,丢”。会武术的朋友不知道短棍会有别的使用方法吗?反正熟知的“劈、扫、撞、挑、点、撩和戳”玉兔在这里是没有体现。可能习惯成自然吧,自创打架的招数也说不定,毕竟是仙兔吗!还有一点,牛X武器一般都是随身携带,而捣药杵呢?“跑到御花园土地庙里,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她是取出来的。也许玉兔受了仙班,能变化人行,可是功夫方面差点事儿吧!

第四,可能是再叫救兵,因为纵观全文,玉兔一边打一边逃跑,上天无路,被悟空喝住守天门的挡住玉兔。甚至直到毛颖山,只有三处兔穴的山上。“所谓狡兔三窟”再说了,“”团身一块毛如玉,伸开腰,白铎铎一架银丝.”可能是在给主家发信息。我有难了,速速来救我。要不然为什么太阴众仙来的那么巧呢?

第五,书中表:“原来是国王没正经,爱花引得妖邪喜。”这里是天竺国,远离魔鬼怪的地方。此开篇诗提过:“起念断然有爱,留情必定生灾。”天竺真公主的真身原文这样说:“太阴道:"你亦不知。那国王之公主,也不是凡人,原是蟾宫中之素娥。十八年前,他曾把玉兔儿打了一掌,却就思凡下界。一灵之光,遂投胎于国王正宫皇后之腹,当时得以降生。这玉兔儿怀那一掌之仇,故于旧年走出广寒,抛素娥于荒野。”仇恨也是一种情欲,所以惹下这一段祸事。转回头, 玉兔精之所以要裸打,就是告诉国王、皇后以及天竺国万民——我是个妖邪!这里有些怪,国王引来的玉兔复仇,可是玉兔也没有给真公主弄死,只是抛弃于荒野。正迎了悟空看时“微微有些妖氛,也不甚凶恶”之象。不甚凶恶也就是没做杀人放火之类的事情吧!至于配偶唐宝宝,以求太乙上仙之言,也不过是入凡太久心生贪念吧!这也被悟空扼杀在摇篮里了。

后续有八戒调戏嫦娥一事,另外再说。

此文别附《心经》一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諦揭諦,波罗揭諦,波罗僧揭諦,菩提娑婆呵。

标签: 乌巢禅师

更多文章

  • 唐僧路上遇到的乌巢禅师是谁?他在《西游记》中为什么出现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乌巢禅师

    在《西游记》诞生之后,就引起了包括鲁迅在内许多后代文人的研究。它以浪漫主义的风格,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跟随唐僧取经的故事。然而,在这部书中,有很多情节却语焉不详,为后世增添了各种各样的解读素材。其中,乌巢禅师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他的出现非常突兀,那是在原著的第十九回,猪八戒顺利加入取经团队

  • 西游记中,为什么如来佛祖害怕乌巢禅师?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乌巢禅师

    原著西游记中,佛祖如来为什么怕乌巢禅师?原因很简单。西游记里,佛祖如来为什么怕乌巢禅师?原因很简单。唐僧和乌巢禅师见面时,乌巢禅师送给唐僧一卷佛经,简直是抢了佛祖的饭碗。唐僧路过浮屠山时,遇到了乌巢禅师,乌巢禅师是猪八戒介绍给唐僧的。乌巢禅师的前身是古佛,地位很高。他与佛祖处于同一水平。乌巢禅师赠唐

  • 西游比菩提祖师还要神秘的乌巢禅师身份终于可以确认了!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乌巢禅师

    《西游记》中,曾经在浮屠山出现一个神秘的乌巢禅师。此人神通广大,即便孙悟空挥舞金箍棒来打,也不能伤其分毫。甚至无需出手,孙悟空连他所住巢穴的藤蔓防御都破不了。乌巢禅师还曾经想要收猪八戒为徒,因八戒已经在观音菩萨那里受了戒,于是被拒绝。后来,唐僧师徒来到浮屠山,他主动传授唐僧《多心经》。之后,孙悟空、

  • 《西游记》中,神秘人物乌巢禅师,真实的身份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乌巢禅师

    乌巢禅师是《西游记》中第二位神秘人物,仅次于孙悟空的授业恩师菩提祖师。他的出场戏份不多,基本都在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之中,由于影响不是很大,所以一直未受重视。不过关于乌巢禅师的身份,大家也是众说纷纭。我们可以看看书中的几个关键点,简单的分析一下。一、欲收八戒、不识悟空据猪八戒

  • 乌巢禅师的真实身份是怎样的,唐僧听其一席话秒懂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乌巢禅师

    乌巢禅师这个人非常的神秘,他出现在取经的路上,最早的时候先认识的猪刚鬣,还想收其为徒,不过被猪八戒拒绝了,后来唐僧师徒路过他所居住的浮屠山,见到了他,他热情的接待了唐僧,还传给他心经,并且预测了取经前面所遇到的风险,大家都觉得他深不可测,那么他到底是谁呢?其实最先知道答案的是唐僧,因为乌巢禅师曾经传

  • 乌巢禅师传授唐僧的《心经》,在以前记载中,法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乌巢禅师

    收服猪八戒之后,师徒二人路过浮屠山,碰到了乌巢禅师。猪八戒淡淡地说,乌巢禅师曾想收他为徒,只不过他不想去。紧接着,乌巢禅师传授了唐僧《多心经》,骂了两句猪八戒和孙悟空。悟空大怒,但是终究伤不了乌巢禅师丝毫。许多人猜测乌巢禅师的身份,不是观音就是大佛级别的神仙。其实,就算不管乌巢禅师的身份,只看他传授

  • 乌巢禅师传授《心经》,为何唐僧没学会,反被悟空领悟了?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乌巢禅师

    清代张书绅在点评《西游记》时,曾经说过:《西游》,凡如许的妙论,始终不外一心字,是一部《西游》,即是一部《心经》。充分认识到了《心经》在西游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西游记就是在说心经之事。《心经》在西游中确实不一般,自收服猪八戒,乌巢禅师传经之后,便一直有出现,只不过效果没有乌巢禅师说的那么厉害,

  • 猪八戒被贬下凡,乌巢禅师和牛魔王为何去看他?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乌巢禅师

    猪八戒本是天庭神仙,有官职,即天蓬元帅,也有地位和权力,毕竟手底下管着八万水军呢。不过,因为一次喝醉酒,猪八戒调戏了嫦娥仙子,加上他吃了王母娘娘的灵芝草,拱倒了斗牛宫,所以玉帝判猪八戒死刑。好在,太白金星出来为八戒求了情,玉帝免八戒死罪,打他两千锤,然后贬他下界了。下界之时,由于错投猪胎,所以昔日的

  • 仅出现一次的乌巢禅师,如来十分害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乌巢禅师

    网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何如来十分恐惧只在西游中出现过一次的乌巢禅师?回答者也不少,答案五花八门,各有原因和道理。有人说,取经是佛家内部秘密,目的是让妖精出来,悟空打死妖精,扩大佛家势力,但是乌巢禅师把西天取经的情况透露给了唐僧,这等于提前泄密了,所以如来害怕了。也有人说,乌巢禅师真是身份是燃灯古佛,要

  • 猪八戒为什么不愿当乌巢禅师的徒弟?他害怕一个人!书中有暗线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乌巢禅师

    如果要说谁是西游记中最可爱的人,无论在原著书中还是86版《西游记》电视剧中,都指向了猪八戒。猪八戒这个人物最接地气,贪吃懒做,又有点好色。所谓食色性也,真丈夫!就连杨洁导演在西游记中也非让唐僧动一回凡心,感受一下男主女之情,做一回真男人。话说回来猪八戒也是这个西游记中最有慧根灵性的一个人!孙悟空和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