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没想到,宋仁宗、元顺帝、康熙可能是一家人

真没想到,宋仁宗、元顺帝、康熙可能是一家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七秋往事 访问量:2511 更新时间:2023/12/8 20:12:38

对中国历史了解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代历史后期,可以统称为唐宋元明清。唐姓李,宋姓赵,元是外来民族,明姓朱,清和元则又有着一些联系。不过,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除了李唐和朱明之外,其他几个朝代的皇室,可能是一家人!

有一个满族人叫昭连,他在《啸亭杂录》卷10《宋人后裔》中写道:“两汉以下,只有宋氏最为悠久,虽屡遭变迁,其业犹存。即使亡国后,其后裔也没有遭到酷毒。

野史说元顺帝是天水苗裔,事虽暧昧不清,但未必有来头。今日董鄂冶亭总督考自己的宗谱,乃知其先人为宋英宗越王的后裔。后为金人所迁,处居董鄂,以地为氏。数百年之后,尚有巍然兴者,何盛德之至也。”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在他的考据之下,元、清那都是宋朝皇室的后代。康熙雍正等,那都是宋朝皇室后裔!

那么,他是怎么考据的呢?

首先,有野史说元顺帝是天水苗裔。天水,就是指宋朝皇室。他们有天水赵氏之称。也就是说,在野史记录里,元顺帝是赵匡胤的后代。

据说,在南宋灭亡后,忽必烈为了团结汉人,将女儿嫁给了投降的南宋皇帝宋恭帝。他们生了个儿子,叫妥欢帖睦尔。这个名字复杂的小子被元明宗收为养子。在一番波折之后,他当了元朝的皇帝,也就是元顺帝。

如果这个说法属实,那么元朝的部分皇帝当然就是赵家的后人。

那么,清朝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个人叫董鄂冶亭,他考证了一番自己的总谱,认为自己是宋英宗的后人。在金国的管制之下,他们被发配到了一个叫董鄂的地方,他们也就以此地名为自己的姓氏。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说法的真实性不好说,但是董鄂城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他与清朝之前的都城,赫图阿拉非常近。

事实上,这个说法还有一点旁证。比如在《清史稿·铁保传》中就曾记载大名鼎鼎的董鄂妃本来就是赵宋后人,后来才改的姓。也就是说,董鄂这个姓氏,相当有可能与赵宋血脉有关。

那么,清朝皇帝跟赵宋又有什么关系呢?

清朝皇帝姓爱新觉罗,其中,觉罗是正式的姓。爱新,是定语,是修饰。有人分析,觉罗就是赵的意思。爱新则是黄金的意思,很有可能,爱新只是觉罗这个家族在发达之后给自己上的尊号而已。因此,要研究爱新觉罗姓氏的来源,要从觉罗两个字上下手。

据说,在满语中觉罗念出来就是赵的意思。也有说法说,宋徽宗曾发明一种秘语,在秘语中,觉罗还真就念做赵。

在《皇朝通志·满洲八旗姓》中就记载:伊尔根觉罗姓,其汉姓即为赵。在《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可以说,有关觉罗即为赵的说法,还真不止有一个记录。

另外,据考证,努尔哈赤祖先居住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关押宋徽宗的五国城!努尔哈赤是宋徽宗后裔的说法,又多了一个旁证!

类似的旁证还有很多。乾隆皇帝曾与大臣讨论过南宋和金国谁才是正统。我们知道,清朝理论上是金国的后人,自然要帮着说说话。乾隆自己就说:““我朝得姓曰爱新觉罗氏,国语谓金曰爱新,可为金源同脉之证。盖我朝在大金时未尝非完颜氏之服属,犹之完颜氏在今日背我朝之臣仆。”

可是自认金国后人的乾隆却说南宋才是正统,并且还说他最佩服的皇帝就是宋仁宗。顺治、康熙也曾下令让大批的满族贵族改姓赵。又比如朝鲜使者竟然曾称呼康熙皇帝为赵玄烨。种种迹象表明,清朝皇帝与赵宋的关系,绝不简单!

在满清灭亡之后,大部分清朝皇室都改姓为金。不过,留在东北的觉罗则全部改姓赵。并且,他们对管内同胞改姓为金非常气愤,他们认为姓赵才是正统。

不过,以上考据都是旁证。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曾给爱新觉罗家族做过基因检测。检测显示,他们的基因与赵宋完全不同。在复旦大学的教授看来,爱新觉罗绝不是赵宋后人。

不过,由于赵宋血脉的真实性待考。因此这一结论也不能说绝对正确。爱新觉罗与赵宋的关系,还需要后人进一步研究。

标签: 元顺帝

更多文章

  • 宋恭帝赵显:出过家,去过蒙古、西藏,被朱棣认为长得像元顺帝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元顺帝

    宋恭帝赵显,又称少帝、幼帝,南宋第七位皇帝,宋度宗次子。他是南宋朝历史上一位扑朔迷离的人物,他当过皇帝、出过家,去过蒙古、西藏,甚至曾在西藏翻译过经书,成为佛门高僧和翻译家,后来又被元朝皇帝莫名其妙地赐死。这段传奇般的经历,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年幼登基,江山已风雨飘摇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宋度宗

  • 元朝末帝元顺帝的曲折命运:从沦为孤儿被流放,到成为元朝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西窗夜话标签:元顺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主导下的大一统王朝。不过这个王朝的存续时间可谓昙花一现:从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到元顺帝逃到长城北方维持北元王朝,前后一共不足百年时间。同时由于文学和教育方面对元朝的宣传题材较少,所以元朝历史一直让多数人感到陌生。其实元朝末帝元顺帝的个人命运是十分坎坷、传奇、曲折的。1

  • 徐达为什么会在北伐时,放走元顺帝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元顺帝

    徐达是朱元璋的大将,开国第一功臣,朱棣的岳父。他一生军功卓著,对明朝的建立和发展都有突出贡献,然而他在北伐,攻打元朝时,却放走了元顺帝。朱元璋并没有下令放走元顺帝,徐达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徐达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1.帮朱元璋排忧徐达放走元顺帝,朱元璋就会少一点烦恼了。元顺帝跑了,难道对朱元璋更有利吗?

  • 朱棣是元顺帝之子?《蒙古黄金史纲》中记载,朱元璋是“喜当爹”

    历史人物编辑:无怨无悔的小人生标签:元顺帝

    自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篡位登基以来。他的所作所为曾一度让天下人所不齿,方孝孺等大贤更是恨他恨到骨子里。不过,他以这种手段登上皇位虽并不光彩,但却并不能否认其明君的身份。在其即位22年中,他改革吏治、注重贤才。更在此后五征蒙古,收复安南。其所创的永乐盛世使得国富民强,百姓生活得以有序发展。更借助着郑和七

  • 徐达为何故意放走元顺帝?常遇春很生气,朱元璋却大加赞赏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元顺帝

    古人对“斩草除根”的理解深刻,尤其是作为一名帝王,毕竟侧卧之榻哪容他人肖想。如果对敌人心慈手软,那么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一如当年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的轻视,差点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今天讲得明太祖朱元璋,其对权力的看重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朱元璋天性多疑,尤其容不得他人对权力的窥伺,跟随他打下江山

  • 元顺帝撤离北京,为什么放弃据守“燕云十六州”,而退守蒙古?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元顺帝

    但凡有一点可能性,元顺帝都不会放弃燕云十六州退守蒙古,可他实在没办法了,再不跑就等着被朱元璋包饺子吧。首先,咱们来说明一下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建立了后晋,此举自然遭到了后唐的镇压,眼见兵临城下,石敬瑭为了换取契丹对自己的支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了出去,并尊称

  • 明史:元顺帝下诏讨伐王保保,徐达乘势攻克燕京

    历史人物编辑:舞者小青青标签:元顺帝

    1368年,元顺帝下诏讨伐王保保,30万元军即将进行内战,而徐达、常遇春的25万兵马已经杀向中原,明军如入无人之境。“开局一个碗,建立大明江山”,朱元璋能在元末群雄混战中笑到最后,除了拥有比刘秀、李世民更强的手腕,也跟元朝内部纷争有关。朱元璋北伐时,元顺帝还想着消灭王保保,这位元朝最后的名将与希望。

  • 元顺帝八思巴文至元通宝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元顺帝

    元顺帝,即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还是比较传奇的,作为一朝末帝,他上位之后对皇帝这份工作态度是兢兢业业的,而且遇到一位贤相脱脱,所以在位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想办法稳住元朝局面,缓和元朝统治阶层与老百姓的矛盾,只是元朝已经病入膏肓。因此光靠元顺帝治标不治本的政治举措只能延续一些时间,但是无法改变元朝

  • 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是个怎样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黄金岛标签:元顺帝

    影视剧中的元顺帝,是一种荒淫无度的形象。元顺帝在位35年,占据了元朝历史的三分之一,作为亡国之君,他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傀儡花瓶或者昏庸无能,任人摆布。延祐七年(1320年),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木儿出生。妥欢帖木儿出生时正值元仁宗驾崩之年,此后几年内,皇

  • 历史套娃?朱棣是元顺帝的儿子?元顺帝是宋恭帝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昆锅美食标签:元顺帝

    一直有谣传说,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压根就不是朱元璋的亲儿子,他亲爹其实是被朱元璋推翻政权的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蒙古人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木儿。明成祖 朱棣种种原因,八卦奇闻,说的是有鼻子有眼。元顺帝平白无故,多了一个大明皇帝的儿子,当然也乐开花。元顺帝不过,元顺帝他自己也好不了哪里去。因为江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