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忽必烈为何不能阻止蒙古帝国的分裂,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忽必烈为何不能阻止蒙古帝国的分裂,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道史说雅 访问量:4434 更新时间:2024/1/19 19:08:10

文/四季文史

如题,忽必烈一世枭雄,却未能阻止蒙古分裂,很显然,不是他不阻止,某种程度上说,反而是他加速了蒙古帝国的分裂。

一、忽必烈的野心

公元1259年,蒙古帝国正是分裂为元帝国(蒙古本土)和其它四大汗国(金帐汗国,伊尔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

在分裂前,蒙古国大汗蒙哥让忽必烈分管漠南,因为他看到忽必烈的雄才大略,为的是让弟弟进一步南攻南宋做准备。

忽必烈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就在琢磨如何以最快的速速攻下南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先后找来姚枢、刘秉忠、廉希宪等人商议,这些人是在金国的汉人,他们熟悉汉人的心理及风俗习惯,占地先攻心,必须“汉化”才是最快的占领。忽必烈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就在汉化措施上花了一番功夫,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不得不说忽必烈很有远见卓识。

二、忽必烈与大汗之间的利益冲突

然而,忽必烈此举在蒙古国本部却引起不小波澜。他们对于忽必烈这种一个国家多套制度的政治举措尤为怀疑和不满,也不支持忽必烈这么做,甚至一度怀疑他要降宋,因此这些大臣纷纷在蒙哥面前谗言诬告。

蒙哥作为一国之君,在听到有人反映忽必烈的做法以后,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查,必须好好查查忽必烈。不查不要紧,一查忽必烈更说不清了。最后,蒙哥革了忽必烈的职,把他闲置起来。自此以后,忽必烈与中央也算针尖对麦芒,与帐下一些王公大臣怒眼横对。

三、忽必烈“促成”蒙古分裂

在南下进攻南宋的几次战役中,蒙哥接连失利,这种情形下,蒙哥不得不重新起用弟弟忽必烈,毕竟忽必烈跟汉人打交道时间比较久,熟悉汉人的打法。

对战沙场之中,蒙哥突然去世。此时蒙古上下一团乱麻。中央政权一直在为重新立汗而大伤脑筋。按理说,让弟弟忽必烈当大汗比较合适,要功有功,要手段有手段,要势力他也是独大一支,但大家一致不同意。原因是忽必烈不受大家待见,再者,按照蒙古的传统,“幼子守灶”来说,应该让蒙哥最小的弟弟阿里不哥来主政,而且他也一直恪守蒙古传统,不像忽必烈搞汉化政策。最终,在大家的一致拥戴下,阿里不哥当上大汗。忽必烈与大汗之位失之交臂。

对此,忽必烈怒由心生。抽调攻打南宋的军队转而掉头,攻打自己的小弟,攻打蒙古中央政权。就这样忽必烈在分裂蒙古的道路上,不由自主地越走越远。忽必烈轻而易举地占领蒙古本部(建元),但始终得不到其他四大汗国的拥护。自此,蒙古国正式分裂。

读史以明志,鉴古方知今。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了解历史从一本好书开始。一套《讲给孩子听的中国历史故事》(全8册)用2000多幅精美图片、500多个精彩故事,不知不觉唤起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全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先秦至清朝两千多年的历史。这套丛书不是野史,而是一套极其严谨的历史读物;它不是冗长连篇的之乎者也,而是极简易的图文并茂的精彩呈现。书中对蒙古帝国分裂前后的历史事件,包括忽必烈的一生,都有客观的记载评述。这套丛书是广大青少年优质的课外读物。目前这套《讲给孩子听的中国历史故事》官方价格只要128元(平均16元/本),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入手一套,点击下方链接,购买正版图书。

(元朝,一直演绎着很多传奇故事,对于忽必烈的一生,您有何看法呢,欢迎关注@四季文史,欢迎点评。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蒙古四大汗国为何反目成仇?成吉思汗埋下祸根,忽必烈催熟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忽必烈

    元朝皇帝忽必烈算不算蒙古帝国的皇帝?蒙元四大汗国为何反目成仇、自相残杀?估计,这是很多不熟悉13世纪蒙元历史的朋友心中最大的疑惑了。由于很多历史事件发生在元朝的境外,没有被编入元史,导致很多记载以讹传讹。要想解开上述谜团,不仅涉及到元史、宋史,还应了解中世纪的中西亚、欧洲及俄罗斯等国历史,下面就正本

  • 如此惨烈的夺位,元世祖忽必烈如何登上大汗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忽必烈

    蒙古诸侯为何不支持忽必烈宣汗?蒙哥死于公元1259年。此时,忽必烈仍奉命征战南宋。在蒙古国,有能力和实力接替大汗的,一个是阿里不哥,一个是忽必烈。不过,自从忽必烈奉命在漠南整编军队,准备攻打南宋后,便开始大量招募汉人俘虏。他重用了这些汉人,用汉制管理漠南。这种行为引起了很多蒙古贵族的不满。忽必烈当时

  • 为何蒙古诸位王爷集体反对,忽必烈依然还能当大汗?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忽必烈

    导读:首先忽必烈这个大汗基本上可以说是自封的,虽然《元史》对忽必烈的汗位进行了美化,但是无法改变汗位的非正统属性。传统获得蒙古可汗的的三种形式:前任大汗遗嘱、呼勒台选举制、蒙古传统幼子守灶制度忽必烈一样也不占,最后还是通过武力解决的方式迫使蒙古王公承认结果。这也造成了庞大的蒙古帝国的分裂,有的从此连

  • 南征北战,英雄一生的忽必烈,晚年为何被肥胖与痛风折磨?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忽必烈

    少数民族的体型与汉族人是有区别的,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忽必烈画像,也只感受到壮,而非肥胖。一开始征战之时,正是开疆拓土之时,忽必烈的身材必然不能肥胖,他要是顶着一个大肚子去征战,怎么能打得过强悍的敌人呢?前期的忽必烈忙于征战,无法享受这世间的美好东西,比如美食、美女

  • 元世祖忽必烈家的婚姻,是你无法想象的乱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元朝的开国皇帝。元朝在历史上似乎不太受到重视,这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于元朝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开国皇帝是忽必烈,大多数人们都知道他的儿子孛儿只斤·铁木真。铁木真是一位皇帝的名字,但是说道他的尊号就是尽人皆知的了,此人就是成吉思汗。他被称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一生征战四方

  • 张家口库伦淖尔景区,曾是忽必烈“白海行宫”所在地,好玩又神秘

    历史人物编辑:猪猪聊电影标签:忽必烈

    每年的八月暑假,是坝上草原最美的季节。当全国都被热气笼罩,酷热难耐的时候,坝上草木茂盛,微风不燥。一年四季都是观赏游玩的最佳季节。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来坝上古院。独特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回味无穷的乡土情怀,为固原增添了许多不同寻常的魅力。库仑脑尔风景区位于固原县城北6公里处。曾是忽必烈“白海行宫

  • 忽必烈如果不靠海盗,恐怕元朝初建就要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青莲简史标签:忽必烈

    一代传奇人物忽必烈英雄事迹耳熟能详,但在当初迁都北京的时候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刚刚统辖大江南北人口暴涨,吃饭成了问题。倒不是说吃不上饭,而是怎么把粮食运到北京,这是非常抓狂的事情,要知道,当时的交通并不便利,要把大量的粮食运输到北京,必须要靠水运。当时的水运只有京杭大运河,但当时的情况无法满足巨大的

  • 忽必烈最早只是个普通王爷,为何最终能脱颖而出建立元朝?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忽必烈

    机遇,运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幼子托雷的儿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王朝的开创者,在成吉思汗时代,忽必烈还只是一个少年,这时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以后的汗位能够落在自己身上,尤其是成吉思汗死后,汗位落在了他的叔父窝阔台头上,作为托雷的儿子,汗位与忽必烈更是遥远。然而命运就是这么神奇,

  • 元世祖忽必烈的海洋大国梦:可惜蒙古铁骑水土不服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忽必烈

    元朝是一个短暂而强大的朝代,以蒙古骑兵为最强之矛,元帝国的疆域无比辽阔,但这还不是忽必烈的全部目标。忽必烈一生都在谋求在南洋和海上开疆拓土,怎奈蒙古铁骑水土不服,这不是打造几艘战舰就能解决的问题。公元1282年,元朝舰队抵达占城港前,这座港口城防坚实,有一百多门回回炮防御,元朝舰队一开始计划招降,但

  • 蒙古大汗的宝座是为何能落到忽必烈手里的?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忽必烈

    准确的说,蒙古大汗的宝座不是落到忽必烈手里,而是忽必烈自立为汗。也就是说,忽必烈的蒙古大汗的位置是自封的,并没有普遍受到所有蒙古贵族的认可。忽必烈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帝国后,他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将只有草原的蒙古扩充成世界第一大帝国。在征讨西夏的过程中,成吉思汗因病去世。他的第三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