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看西游第1591期)
文/牵着蜗牛散步
一
在西游中,二郎神与传说中有几点相同,几点不同。
不同的是,全书从来就没说他有三只眼,原著只说他相貌堂堂长得很帅。也没说他会七十二变,只提到他与孙悟空斗变化,最后比猴子略胜一筹。
相同的是,原著也提到了他与玉帝的恩怨,是因为母亲下嫁杨君的关系,杨君是凡人,二郎神母亲违反了天规,所以玉帝要惩罚她。但二郎神却不管这些,坚持要救母亲,最后与玉帝关系闹僵,只听调不听宣。
在传说中,还有一个伤感的故事,二郎神把母亲救出来之后,她全身湿漉漉的,于是他就将母亲放在山头晒太阳。哪知天上一下出来了十个太阳,把母亲直接晒焦了,二郎神大怒,拔箭射下了九个太阳。
但不管怎么说,二郎神听调不听宣,却是很多个版本包括西游记的共识。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既然二郎神听调不听宣,那观音为何要向玉帝推荐他去打孙悟空?
玉帝为何又没有犹豫地直接写圣旨?
二郎神接到圣旨后,为何没有半点推脱,很快就来到了花果山。
二郎神在太上老君的协助下,把孙悟空打败,可为何玉帝为何不遵守诺言,只给他奖赏,而不提升呢?
二
要弄清以上问题,先得搞明白“听调不听宣”是什么意思。
宣,是皇帝召见臣子,是日常政务,二郎神不得参与。调,是调兵,出现紧急情况时,二郎神要听。这是二郎神自避嫌疑,向玉帝主动提出来的。意思是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你才可以叫我,一般政务、家事,就不要叫我了,叫我也不会来。
二郎神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和他出身有关。
在原著第六回,孙悟空与他一见面,就揭了他的老底: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嫁给了杨君,生一男子,违反了天条,被玉帝关在了桃山,儿子长大后刀斧劈桃山救出母亲。这儿子就是你么?
正因为有这渊源,所以二郎神不想把玉帝当亲戚,更不愿参加家事之争,因此听调不听宣。对玉帝而言,这也是他的家丑,他也不想提,偏偏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观音提出二郎神,让玉帝十分尴尬。
但是在这种紧急情况下,玉帝只得采纳观音建议,其实也不得不给观音一个面子。不过,他的内心是对二郎神相当顾忌的。为何?他怕二郎神功高震主,当年居然敢违抗他的命令,斧劈桃山救母,因此对他一直有怨恨,万一有一天哪件事不高兴了,不听招呼做出更严重的事,怎么办?
因此,这次二郎神立了功,他只赏了东西,提升的事是提也没提,更不可能把他调回天庭,其实还是有很严重的提防之心。
三
吴承恩这样写,也是有原因的。
中国的每一个王朝,都要在内部闹出点乱子来,闹乱子的原因无非是争权、争位,参与者往往是皇亲国戚或者屡建奇功的勋臣,所以历代帝王对这一类人都防范特别严,处理的办法无非两种,杀和防。防的做法就是调离权力中心。
朱元璋建议王朝后,按规矩把皇位传给了孙子建文帝,但却没给他清除障碍,最后被叔叔朱棣夺取了皇位。朱棣就位后,从自己的成功悟出这是一个最大的漏洞,于是除太子外,其它儿子全部远远的封到外地为王,一是不准养兵,二是没有命令绝不允许回京。因此,在他死后,皇位之争并没有出现。
了解了这些,就明白了玉帝为何不想提升二郎神,也在他建功之后宁愿请西天佛祖也不再调用他,主要原因就怕二郎神功高震主尾大不掉,赖在天宫不走,那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