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问李靖自己兵败高句丽原因,李靖说了5个字,让他恍然大悟

李世民问李靖自己兵败高句丽原因,李靖说了5个字,让他恍然大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上的皇宫 访问量:1030 更新时间:2023/12/11 1:13:50

唐太宗李世民戎马一生,征战无数,胜利更是无数,然而在他人生最后一战却兵败高句丽。事后,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解其中的原因,最后大唐战神李靖说了5个字,让唐太宗李世民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那么,李靖到底说了哪5个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亲征高句丽

在隋唐时期,邻国的高句丽一直非常不老实,在边境作乱,为害一方。历史上的隋炀帝杨广就感觉高句丽有点太作了,就三征高句丽,由于天灾人祸,最后兵败而归,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隋朝直接亡国了。

随后,唐朝建立了,直接接盘了隋朝的政治遗产。当时,趁着战乱,周边的小国都不老实,特别是北边的突厥和东边的高句丽最为猖獗,其中突厥对唐朝的威胁最大,一度曾差一点就搞掉了唐朝。因此,在唐朝初年,突厥成了唐朝的心腹大患。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经过多年的征战,将突厥给灭了。

随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着手收拾东边的高句丽。据史料记载,在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御驾亲征高句丽。作为马上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领兵打仗,是非常牛的,在前期唐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占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歼灭了大量的唐军。

然而,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将高句丽给灭了,最终因为当地天气变冷,人马匮乏,粮食将尽,不得不班师回朝。这场战争在外人看来,唐军以较小的代价,重创敌军,是一场大胜仗才对。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看来自己没有一举灭掉高句丽,最后灰溜溜地撤军,就是失败,心有不甘。

李靖的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班师回朝后,对于这次兵败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有李靖、李勣李道宗等大将,士兵也很英勇,自己的指挥也没有问题,最后为何就失败了呢?对于这个问题,唐太宗李世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询问大唐战神李靖,李靖轻叹一声,只说了五个字:“此道宗所解!”这5个字的意思就是李道宗曾经为您解决过,其潜台词是你没有听从李道宗的建议。

唐太宗李世民一听愣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找来了李道宗,询问其中的缘由,李道宗回答说:“我曾建议直接派兵奇袭高句丽的都城,擒贼先擒王。当时,陛下由于太忙,并没有在意。”李世民一听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后悔没有听取李道宗的建议。

唐军在敌军面前是非常强大,敌军根本不是对手。唐军想一鼓作气,速战速决,但是敌军却避而不战,跟唐军打起了持久战,最后拉长了唐军的战线,后勤成了大难题,再加上天气变冷,唐军就无力再战,只能退兵。

结语

实际上,唐太宗李世民这次亲征高句丽犯了当年隋炀帝杨广一样的错误,只是幸运的是李世民见好就收,及时退兵,没有被拖垮。

随后,唐太宗李世民吸取了这次的教训,改变了策略,不再派大军征讨,而是派精兵不断地骚扰高句丽,消耗高句丽的资源,削弱高句丽的实力,一步步将其蚕食。亲征高句丽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后一战,他没有看到消灭高句丽的一天,在遗憾中逝去。最后,在唐高宗时期,唐军一举灭掉了高句丽,终于完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遗愿了。

标签: 李靖

更多文章

  • 李白成天“不务正业”,他哪里来的钱到处游山玩水?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李白

    李白成天“不务正业”,他哪里来的钱到处游山玩水?现在的人们都开始讲究生活质量了,一些家庭一年规定出去旅游几次,有的家庭是出国有的是出省,不过这肯定是要和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而言了,那些家庭一般的也就在省内的一些景点逛逛了。这旅游的花销还是很大的,先不说机票什么的,光是住宿费就不少的钱,尤其是那些比较出

  • 人到中年,才知道“李白”有多苦

    历史人物编辑:布衣粗食标签:李白

    01诗人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说起唐代诗人李白,我们会想到“浪漫、才气、豪气”等词语,还会羡慕他游山玩水,广交朋友的人生。李白留下的诗歌有很多,脍炙人口。可是,当我们到了中年,认真研究诗句背后的故事,就会发现——曾经不解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多数的浪漫,不过是心性乐观而已;生

  • 李白每天“不务正业”,哪来的钱到处游山玩水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李白

    文/寂寞的红酒李白,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素有“诗仙”的美誉。李白一生放荡不羁,喜欢吃喝玩乐,大半生都游山玩水,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玩的那叫一个嗨。众所周知,李白走的是仕途,但当过最大的官也不过是六品翰林待诏,是个品级不高的闲职,那点微薄的薪水都不够他平时喝酒的。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李白官职

  • 如何才能成为像李白一样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李白

    今日偶然看到自媒体平台有网友提问:如何才能成为像李白一样的诗人?对此,六甲番人认为,要想成为李白,其实也不难,满足如下若干条件也就差不多了:一、酒:先学会喝酒吧,每次至少喝一斗以上的白酒,喝醉了就地睡在酒吧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二、舍:也要学会说走就走,所有的旅行都任由冲动,一时冲

  • 李白:一个误入官场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李白

    诗仙李白他希望自己能够造福百姓,为朝廷服务。现实是只留下被人传诵的诗篇,却没有留下为官一方的业绩。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达到李白这样的高度,这种不朽的诗篇足以留传几千年,这种不朽怎么可以与“为官”这种俗事相提并论呢?与他同时代的达官显贵能有几个达到李白的高度,又有几人能青史留名,万年传诵?用“为

  • 一位前辈看不起李白,李白回敬他一首诗,骂人不带脏字,令人叫绝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李白

    李白作为一代谪仙人,喜欢他、追捧他的“迷弟”、“迷妹”非常多。不说别的,单说李白在诗歌上取得的成就,足以让他千古留名了。很多人喜欢李白的诗风,读李白的诗,常常让人内心油然而生豪气之感,大气浪漫、潇洒飘逸是李白的特色,比如那句我们都很熟悉的诗:“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

  • 李白向一女子求欢,却惨遭拒绝!于是李白写了一首诗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李白

    李白,是国诗歌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是最为耀眼的那颗最为璀璨的那颗明星。得益于小学语文课本的普及,连小朋友都会知道:李白,著名的著名的浪漫主义、豪放派诗人,有诗仙之称。在我们的想象中,李白应该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大帅哥,那么这样的一个大帅哥是否迷倒过万千少女呢?史书并没有多少记载过李白婚姻生活和情史

  • 李白为何被称为“诗仙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李白

    前言李白(701年-762年),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具有奔放豪迈、清新淡雅、清辉灿烂的风格,被誉为“诗仙”。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本文将从李白的生平经历、创作特点、诗歌思想等方面阐述为何李白被称为诗仙。一、生平经历李白出生于陇右(今甘肃省渭源县

  • 诗仙李白快乐吗?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李白

    快乐可能真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有时候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却内心焦灼,而有时候得到一点微不足道的奖赏,却笑逐颜开,喜不自禁。想当年后主刘禅坐拥刘关张竭尽一生努力留给他的巴蜀大好江山,先有诸葛鞠躬尽瘁,后有姜维呕心沥血,然而他却毫不珍惜,直到国破家亡,被俘他乡,却因为被晋主赞赏他有真性情,刘禅竟

  • 42岁的李白突然接到唐玄宗诏书,兴奋之余,李白写下千古名篇!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李白

    李白作为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无论是他的诗歌成就还是他的历史,都值得一谈。李白的诗中有太多关于他一生的诗句。这是一颗浪漫的种子,但它渴望在现实中得到不同的对待。但当时绝大多数人都是理性的,都明白李白的这种浪漫只适合诗歌创作,对仕途几乎毫无用处。所以直到42岁,李百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