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薛仁贵家也是富不过三代?薛嵩为何选择安禄山?他反唐后结局怎样

薛仁贵家也是富不过三代?薛嵩为何选择安禄山?他反唐后结局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嘉兴 访问量:4087 更新时间:2024/1/24 3:48:22

富不过三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在中国古代,无法将大量财富运送出去的情况下,富不过三代基本是个铁律。

薛仁贵一家也是一样,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北方建功颇多,因此死后追封为幽州都督,寓意为大唐镇守北方。

薛仁贵有五儿子,分别是薛讷、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以及薛楚玉。这五个儿子里,其中两个是比较有出息的,那就是老大薛讷以及老五薛楚玉。

老大薛讷做到了左羽林大将军、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平阳郡公。老五薛楚玉不遑多让,担任了范阳节度使,老薛家最大的问题也就出现在薛楚玉他们家。

薛讷满门忠烈,而薛楚玉家却出了个反唐分子。

薛仁贵这两个有出息的儿子,出息的程度还是有区别的。薛讷是真的有出息,一直为大唐建功立业,当年薛仁贵兵败吐蕃后,一直立志要击败吐蕃可惜没有机会。

他儿子薛讷完美地填补了薛仁贵的这个缺憾,多次击败吐蕃大军。在北边又击败了突厥部队,由于他治军严明,所以唐玄宗盛赞薛讷有周亚夫的风范。

薛讷有三个儿子,全都是唐朝的忠臣,长子薛徽担任左金吾将军,次子薛直担任绥州刺史,三子薛畅担任左羽林将军。

可是薛讷的五弟薛楚玉家,却出现了问题,导致老薛家身败名裂。薛楚玉是范阳节度使,也就是安禄山担任过的这个职位。

薛楚玉发达的时候,安禄山还只是个小弟,压根没有翻起什么大浪的可能。薛楚玉下台,张守珪上任,张守珪后面才轮到安禄山。老薛家在幽州一代,那是顶级豪族,从薛仁贵到薛讷、薛楚玉,全都是唐朝的顶配武将。

薛楚玉有五个儿子,算起来也都是正儿八经的官三代了,而且是顶级的官三代。可是这五个儿子当中,后来担任昭义节度使的薛嵩却成了反唐分子,这不免让人大跌眼镜。

薛嵩不仅投降了安禄山,还带着自己的兵马跟唐朝官军对着干。这下子老薛家立刻从唐朝的忠义家庭变成了叛徒。

薛嵩叛唐主要的目的,应该就是自保而已。

薛嵩的父亲薛楚玉,因为跟契丹打仗时吃了败仗,所以他就被免了官职。这件事对他们这一脉来说打击是很大的。

此后薛楚玉就没有复出了,他的那几个儿子虽然都在朝中做官,可是职权显然没有过去那么大了,范阳节度使这样的职位他们想都不要想了。

薛嵩担任了昭义节度使,其实已经是老薛家这一脉的巅峰状态了。但是他心里很不爽,他认为自己的爷爷那么英勇,家族几代人为唐朝在幽州出力,这幽州怎么能交给外人来打理呢?因此薛嵩对唐朝、对唐玄宗早就抱有不满的情绪了。

安禄山同时担任了范阳、河东、平卢三地的节度使,权势通天,唯一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唐玄宗赏识他。这让薛嵩就更加不解了。

在薛嵩看来,当年自己的祖父薛仁贵那么出色,也只有幽州这一地,可安禄山这么个货色,居然能同时担任三地的节度使,为此薛嵩对唐玄宗更加不满。

安禄山的势力范围,是完全可以覆盖薛嵩的,这让薛嵩有些心惊胆战,他这个昭义节度使,其实没那么好做。

少以门廕,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自天下兵起,束身戎伍,委质逆徒。广德元年,东都平定,时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遣仆固怀恩东收河朔。嵩为贼守相州,闻贼朝义兵溃,王师至,嵩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怀恩释之,令守旧职。---《旧唐书》

尤其是在安禄山造反以后,薛嵩如果忠于唐朝,那么对不起,你就会是第一个要跟安禄山正面抗衡的人,问题是你实力够吗?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考虑再三以后,薛嵩决定还是投靠安禄山好了。一来可以发泄自己对唐玄宗的不满,二来可以保住自己的家族产业,将来还要世代传下去。

薛嵩归唐后,依旧受到厚待,可是唐朝却变了模样。

虽说投靠了安禄山,其实薛嵩在反叛唐朝的道路上并没有走多远。因为他本来就是想要发泄一下情绪,顺带着保住自己的实力罢了。

这就是典型的墙头草心理,对安禄山来说,只要不是敌人,那肯定就是朋友。所以安禄山暂时没有时间去管薛嵩的事情。

因此薛嵩在反唐的时候,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主要就是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等到安禄山败亡以后,薛嵩一眨眼功夫,又带着大队人马投靠到了唐朝爸爸的怀抱之中。

这下子唐肃宗这边也乐坏了,本来以为事情很难收场,需要个个攻克,没想到薛嵩这样的人还挺多,大家都成了墙头草。

这对没什么雄才大略的唐肃宗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如果真的跟这帮人动起手来,未必就能够打赢,还不如给他们一个面子,彼此相安无事。

因此薛嵩不仅没有受到惩罚,而且还因功被加封为平阳郡王。当年薛仁贵也只是个平阳郡公,可见唐肃宗、唐代宗这些家伙胡乱封赏到了什么程度。

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大历八年正月卒。诏遣弟知留后,累加崿太子少师。大历十年正月丁酉,昭义军兵马使裴志清盗所将兵逐,举众归田承嗣以叛。---《旧唐书》

因为对臣子封赏到了极点,再也无法赏赐了。所以皇帝在臣子眼里的地位也就下降了不少。看看唐肃宗一口气封了多少个王,就知道唐肃宗在这帮节度使眼中的地位有多低。

总结:薛刚反唐的原型就是薛嵩。

老薛家世代都是名臣,从薛仁贵的爷爷薛衍开始,其实他们家就已经兴旺发达了。所以传到薛嵩这一代的时候,即使只有一点被抛弃的感觉,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失望的。

在戏曲当中,薛刚反唐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讲的就是薛刚不小心导致老薛家被满门抄斩了,结果他对抗武则天,帮助庐陵王李显复位的故事。

其实老薛家真正有反唐事迹的,只有薛嵩这一位,而且他们家世代荣华富贵,并没有出现满门抄斩的惨况。

参考资料:《旧唐书》

标签: 薛仁贵

更多文章

  • “三箭定天山,威震异域”-屡贬屡起的大唐名将薛仁贵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薛仁贵

    自古以来,历史演义小说一直备受大众喜爱。其中《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脍炙人口,什么薛仁贵护主救驾,什么盖苏文兴妖作怪,什么樊梨花移山倒海,说得天花乱坠,其实子虚乌有,正史中薛仁贵虽立功异域,但一次废为庶人、一次贬谪象州,最后功成名立,寿终正寝。一、忠勇冠时,见知二朝。薛礼(614年——683

  • 薛仁贵的六世祖,南北朝风云人物薛安都,为何混迹于宋魏之间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薛仁贵

    唐朝名将薛仁贵大家肯定很熟悉,毕竟评书都快把这位老先生给讲烂了。薛仁贵征东,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薛仁贵妻寒窑苦守十八年等等故事,大家耳根子都听得起茧子了。那么问题来了,薛仁贵为何这么牛?这就要看看他的先辈们都是干嘛的了!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横空出世,薛仁贵祖上清一色都是官宦出身,尤其是他的六世祖薛安都

  • 历史上的薛仁贵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被称为大唐军神?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薛仁贵

    历史上的薛仁贵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被称为大唐军神?薛仁贵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将领,他被誉为大唐军神,被后世传颂不衰。薛仁贵的历史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是一位极具军事才华的将领,也是一位深受士兵和百姓爱戴的领袖。他所领导的部队在许多重要的战役中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成为唐朝军队的代表人物之一。那么,薛仁贵到底有多

  • 薛仁贵一生忠心耿耿,孙子却起兵造反,失败后直接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薛仁贵

    说起我国的白袍小将,很多人都能想起薛仁贵,薛仁贵一身白衣颇有《三国演义》中赵云的风范,薛仁贵一生忠心耿耿对待唐朝,尤其是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三箭定天山的事迹家喻户晓,很多人都可能会说薛仁贵这么英勇,子孙后代也不会差,谁知道他有个孙子却起兵造反。薛嵩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嵩的父亲是范阳节度

  • 薛仁贵落魄时所住的寒窑,被作为文化遗产保留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薛仁贵

    现存的所有文化遗产,都有其独特的传世价值,尽管其中有好多遗址,看起来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地方,但是它们所承载的的文化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在山西河津有一处寒窑,乃是薛仁贵与妻子柳氏曾居住的地方,被作为“三寒文化”之一保存至今。如今的中华大地上,留存着很多富有文化底蕴的遗址,比如说同为“三寒文化”的杜甫草

  • 常胜将军薛仁贵,为何于青海遭遇失败,几经罢官终得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薛仁贵

    凌扬藻曾有言:“仁贵每战必克,名震异域,是知名将立功绝域,为敌人所畏慑,即国家之轻重系焉。”话虽如此,但战场上的胜负本来就是相对的,谁也不可能一直获得胜利,而这薛仁贵自然也不例外。由于薛仁贵的功劳实在太过突出,麾下一些将领很是嫉妒,最终与其产生纠纷,这也导致他在与吐蕃对阵的时候遭遇失败,也因此遭到贬

  • 薛仁贵战功彪炳也是渣男,却辜负了两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出身贫寒,就到大财主柳员外家做工。柳家千金银环,慧眼识珠发现薛仁贵并非如此池中物,就私自西夏终身。柳员外反对这门婚事,柳银环和薛仁贵私奔到寒窑。柳银环支持薛仁贵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让薛仁贵投军求得功名。薛仁贵一走十八年音信全无,就生下了龙凤胎薛丁山和薛金莲,并含辛茹苦把儿女抚养成人。

  • 薛平贵的原型不是名将薛仁贵,而是他,此人是中国第一大卖国贼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薛仁贵

    薛平贵是古代戏曲中的著名人物。关于他的原型有很多说法。不少人认为他的原型是唐初名将薛仁贵,毕竟两人的名字非常像。不过戏剧中的薛平贵是当了皇帝的,这一点薛仁贵明显不符。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薛平贵的原型是五代时期后晋的建立者石敬瑭。石敬瑭是何许人也?他是后唐庄宗李存勖部下的将领。在唐庄宗灭后梁的战争中

  • 薛仁贵誓死效忠李世民,他的亲孙子薛嵩,为何要投安禄山反叛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薛仁贵

    薛刚历史原型为薛仁贵之孙薛嵩,由民间演绎而出,樊梨花与薛丁山的儿子,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闻名。投安禄山叛军,累战有功,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病死。在历史上薛仁贵确有其人,一生戎马生涯,争霸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个

  • 大唐名将薛仁贵为何一生只打过这一次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薛仁贵

    唐朝初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不仅有很多著名的文臣,还有许多有名的武将,但多数武将要么只是运筹帷幄的帅才,要么就只是上阵拼杀厉害的将才,既能指挥千军万马,又能勇猛拼杀斩敌将于马下的恐怕就不多了。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的在唐初大概有这样几位:李世民、李靖、秦琼、尉迟恭、薛仁贵等。至于其他人,要么是像李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