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铁血震异族 大唐一名将远胜薛仁贵 威震西域收复大片国土

铁血震异族 大唐一名将远胜薛仁贵 威震西域收复大片国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北方寻历史 访问量:3815 更新时间:2024/3/6 4:55:52

唐朝,一直是中华历史中最为璀璨绚丽的一个朝代,也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大唐盛世的开创让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一朝,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制度,堪称当时的世界中心。

唐朝疆域

从中国历史的角度上说,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就和少数民族摩擦频频,其中既有汉唐卓越的对外对外战绩,也有宋朝的的保守和退让,更有元清两代的少数民族建立王朝,而且频繁的战争也让边关成为了军人们的天堂,自古边疆多猛将,秦的蒙恬蒙毅,赵的李牧,汉朝霍去病卫青,到了唐朝有薛仁贵哥舒翰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并不是典型的悍将,但是却对唐朝乃至中国有着非常大的贡献,这个人就是张议潮

张议潮又作义潮或义朝,汉族,沙州敦煌(今属甘肃)人。唐朝节度使,民族英雄。张氏世为州将,父张谦逸官至工部尚书。公元799年,张议潮出生于河西沦丧后的沙州(注:即今敦煌)。张氏世代是沙州豪门首富,其实就是当地实力派豪强。但是张议潮出生的时候瓜州已经陷落到了吐蕃手中,吐蕃人擅长打仗却不擅长管理,河西走廊各大城市在吐蕃的手里,城市管理出现了巨大退步,百姓饿殍遍野,城市荒无人烟,经济萧条,一片凋敝。

西域古城遗址

吐蕃不仅不善管理,对于唐朝子民更是残暴无度,在吐蕃人严重当时陷落地区的居民与奴隶无异,经常被强征来做苦力,甚至随时的处死,这样的情况让陷落地区的居民苦不堪言,期间反抗的争斗也从未停息。会昌年间(公元841年—846年),吐蕃灾荒连年,“人饥疫,死者相枕藉”。吐蕃内部尚婢婢和论恐热为了争权夺利,相互厮杀,一时大乱,吐蕃势力衰落。大中(公元847年—859年)初年,唐朝乘机收复了陷于吐蕃的三州(原州、乐州、秦州)和七关(石门、驿藏、木峡、特胜、六盘、石峡和萧关)。极大地鼓舞了河西各族人民反抗吐蕃统治的斗争。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张议潮见时机成熟,就率部发动起义,一时间群情激奋,大家全部来帮助张议潮的军队,张议潮等率众驱逐了吐蕃守将,光复了沙州,即派遣使者,赴京师告捷。当时,凉州等地仍控制在吐蕃手中,东道受阻,张议潮的使者,不得不迂道东北的天德城,直到大中四年正月,才传到朝内。接着,张议潮又先后收复了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州。大中五年(公元849年)八月,复派其兄张议潭和州人李明达、李明振,押衙吴安正等二十九人入朝告捷,并献瓜、沙等十一州图籍。至此,除凉州而外,陷于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区复归唐朝。

张议潮行军壁画

张议潮的行为也获得了高度的评价,他被称赞为:“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四方犷悍,却通好而求和;八表来宾,列阶前而拜舞。北方猃狁,款少骏之蹄,南土蕃浑,献昆岗之白璧。”堪称英雄盖世之功。除了征战西域稳定边疆外,张义潮的另一个主要活动就是经营河西地区。

内政方面主要是全面恢复唐制,废部落制,重建唐前期在这里实行过的“州-县-乡-里”制,在重新登记人口和土地的基础上,张义潮还制定了新的赋税制度。与此同时,张义潮还在河西地区大力传播汉族的先进文化:“河西创复,尤杂蕃浑,言音不同,羌龙瑥末,雷威摄伏,训以华风,咸会训良,规俗一变”。另外还恢复唐朝服装,推行汉化。很快就使敦煌“人物风华,一同内地”。同时,在吐蕃时期被废弛的各项水利设施也被重新运作起来,张义潮在河西诸州开挖沟渠,并设立专职水利管理人员,使得河西的农业得到了大发展,河西走廊也慢慢回复到了往日的繁荣景象,堪称真正的功在千秋。

辉煌的敦煌壁画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张义潮在长安留为人质的兄长张义潭去世,已经69岁高龄的张义潮离开沙洲,前往长安为质。这是张义潮兄弟为了表示自己对大唐的忠诚而作出的决定,“先身入质,表为国之输忠;葵心向阳,俾上帝之诚信”。张义潮入朝后,唐朝授义潮为右神武统军,晋官司徒,职列金吾,并赐给田地宅第,给了他很高的礼遇。

张义潮入京后,他的河西职务交给了他兄长张义潭之子张淮深。

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八月张义潮卒于长安,享年74岁,从而结束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然而这样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却在历史的尘埃中被掩盖,在如今一些虚拟的历史人物都能盖过他的名声,而一些电视剧的演绎更是让张议潮被一张张脸谱化的演义人物所掩盖,着实令人叹息。

标签: 薛仁贵

更多文章

  • 薛仁贵家也是富不过三代?薛嵩为何选择安禄山?他反唐后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薛仁贵

    富不过三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在中国古代,无法将大量财富运送出去的情况下,富不过三代基本是个铁律。薛仁贵一家也是一样,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北方建功颇多,因此死后追封为幽州都督,寓意为大唐镇守北方。薛仁贵有五儿子,分别是薛讷、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以及薛楚玉

  • “三箭定天山,威震异域”-屡贬屡起的大唐名将薛仁贵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薛仁贵

    自古以来,历史演义小说一直备受大众喜爱。其中《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脍炙人口,什么薛仁贵护主救驾,什么盖苏文兴妖作怪,什么樊梨花移山倒海,说得天花乱坠,其实子虚乌有,正史中薛仁贵虽立功异域,但一次废为庶人、一次贬谪象州,最后功成名立,寿终正寝。一、忠勇冠时,见知二朝。薛礼(614年——683

  • 薛仁贵的六世祖,南北朝风云人物薛安都,为何混迹于宋魏之间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薛仁贵

    唐朝名将薛仁贵大家肯定很熟悉,毕竟评书都快把这位老先生给讲烂了。薛仁贵征东,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薛仁贵妻寒窑苦守十八年等等故事,大家耳根子都听得起茧子了。那么问题来了,薛仁贵为何这么牛?这就要看看他的先辈们都是干嘛的了!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横空出世,薛仁贵祖上清一色都是官宦出身,尤其是他的六世祖薛安都

  • 历史上的薛仁贵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被称为大唐军神?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薛仁贵

    历史上的薛仁贵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被称为大唐军神?薛仁贵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将领,他被誉为大唐军神,被后世传颂不衰。薛仁贵的历史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是一位极具军事才华的将领,也是一位深受士兵和百姓爱戴的领袖。他所领导的部队在许多重要的战役中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成为唐朝军队的代表人物之一。那么,薛仁贵到底有多

  • 薛仁贵一生忠心耿耿,孙子却起兵造反,失败后直接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薛仁贵

    说起我国的白袍小将,很多人都能想起薛仁贵,薛仁贵一身白衣颇有《三国演义》中赵云的风范,薛仁贵一生忠心耿耿对待唐朝,尤其是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三箭定天山的事迹家喻户晓,很多人都可能会说薛仁贵这么英勇,子孙后代也不会差,谁知道他有个孙子却起兵造反。薛嵩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嵩的父亲是范阳节度

  • 薛仁贵落魄时所住的寒窑,被作为文化遗产保留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薛仁贵

    现存的所有文化遗产,都有其独特的传世价值,尽管其中有好多遗址,看起来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地方,但是它们所承载的的文化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在山西河津有一处寒窑,乃是薛仁贵与妻子柳氏曾居住的地方,被作为“三寒文化”之一保存至今。如今的中华大地上,留存着很多富有文化底蕴的遗址,比如说同为“三寒文化”的杜甫草

  • 常胜将军薛仁贵,为何于青海遭遇失败,几经罢官终得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薛仁贵

    凌扬藻曾有言:“仁贵每战必克,名震异域,是知名将立功绝域,为敌人所畏慑,即国家之轻重系焉。”话虽如此,但战场上的胜负本来就是相对的,谁也不可能一直获得胜利,而这薛仁贵自然也不例外。由于薛仁贵的功劳实在太过突出,麾下一些将领很是嫉妒,最终与其产生纠纷,这也导致他在与吐蕃对阵的时候遭遇失败,也因此遭到贬

  • 薛仁贵战功彪炳也是渣男,却辜负了两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出身贫寒,就到大财主柳员外家做工。柳家千金银环,慧眼识珠发现薛仁贵并非如此池中物,就私自西夏终身。柳员外反对这门婚事,柳银环和薛仁贵私奔到寒窑。柳银环支持薛仁贵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让薛仁贵投军求得功名。薛仁贵一走十八年音信全无,就生下了龙凤胎薛丁山和薛金莲,并含辛茹苦把儿女抚养成人。

  • 薛平贵的原型不是名将薛仁贵,而是他,此人是中国第一大卖国贼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薛仁贵

    薛平贵是古代戏曲中的著名人物。关于他的原型有很多说法。不少人认为他的原型是唐初名将薛仁贵,毕竟两人的名字非常像。不过戏剧中的薛平贵是当了皇帝的,这一点薛仁贵明显不符。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薛平贵的原型是五代时期后晋的建立者石敬瑭。石敬瑭是何许人也?他是后唐庄宗李存勖部下的将领。在唐庄宗灭后梁的战争中

  • 薛仁贵誓死效忠李世民,他的亲孙子薛嵩,为何要投安禄山反叛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薛仁贵

    薛刚历史原型为薛仁贵之孙薛嵩,由民间演绎而出,樊梨花与薛丁山的儿子,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闻名。投安禄山叛军,累战有功,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病死。在历史上薛仁贵确有其人,一生戎马生涯,争霸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