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宣宗李忱,一生装“傻子”,继位之后却成为了一位贤臣

唐宣宗李忱,一生装“傻子”,继位之后却成为了一位贤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吴秀红 访问量:305 更新时间:2024/2/1 4:44:37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朝代,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历史时期。盛唐与中晚唐的分水岭在于安史之乱,我们所知道的大唐盛世是在唐代初期和盛唐,在安史之乱之后,大唐依然屹立不倒,但遗憾的是,这150年里,大唐已经没有了盛唐的辉煌。

唐朝末年,全国动荡不安,藩镇纷争,大唐的国运动荡。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太监统治时期,即便是大唐的皇帝,在太监的威望下也要退避三舍。在唐朝,太监们废除皇帝的皇位,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唐朝没落,各大派系争斗不休的时候,有一个“傻子”皇帝登基了,他力挽狂澜,拯救了大唐的江山,即将没落的大唐,就在他的手里起死回生了,这个“傻子”皇帝就是唐宣宗——李忱。

“痴傻皇子”

公元810年,唐宪宗李纯,第十二任皇帝,生下了第十三子——李忱。不过,李忱的出生并没有引起唐宪宗李纯的欢心,因为他的生母身份卑微,又得不到唐宪宗的欢心,所以李忱才会被李纯看不起。李忱因为母亲出身卑贱,他从小在皇宫里被人欺凌,渐渐的便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宫里都说他是个“不慧”的人。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李纯驾崩,他的第三个儿子李恒继位,也就是唐穆宗,那年李忱十岁。李忱十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而且病情越来越重,有一天,一道亮光突然落在他的脸上,他一骨碌爬了起来,站直了身子,双手抱拳,一副恭敬的模样。这一幕被唐穆宗李恒发现了,李恒不但没有责怪李忱,还慈爱地拍了拍他的脑袋,说:“这是我们家的好苗子。”

然后,还赏了李忱玉如意、马、金带等物品,还让郭太后的表哥郭鏶当李忱的师父。唐穆宗李恒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别人都以为李忱是个傻子,可他却觉得李忱是个人才。但唐穆宗只在位了五年,就去世了,他最疼爱的李忱,也因为这件事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三次劫后余生

唐穆宗过世后,十六岁的太子李湛继位。唐敬宗李湛登基之后,对文武百官不闻不问,游手好闲,醉心于足球和捕猎,对政治一窍不通,就连太监王守澄与大臣李逢吉狼狈为奸,败坏律法,他也不在乎。如果说他是个贪玩的人,那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他还会仗势欺人,把不入眼的官员贬为庶人,他还经常狠狠地训斥身边的太监,让他身边的人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怨恨。

当有一次,唐敬宗喝得醉醺醺的时候,预谋已久的太监刘克明和苏佐明等人乘虚而入,将唐敬宗杀死。两日后,太监王守澄和梁守谦率人进宫刺杀刘克明,又拥护唐穆宗李恒的次子、唐敬宗李湛的二哥李昂为皇帝,称唐文宗

唐文宗对太监的独裁行为深恶痛绝,却也忌惮宦官的力量,不敢与宦官们正面抗衡,只能静观其变。李忱虽是唐文宗的亲舅舅,可是唐文宗却对他不屑一顾,时常拿他开玩笑打趣。

有一次,唐文宗在十六府设宴,广王李忱也作为受邀者之一。宴席之上,所有人都畅饮甚欢,只有李忱一言不发,唐文宗指着他道:“诸位若是能让李忱说句话,本王必有重谢。”众人一听,也是来了兴致,纷纷出言嘲讽李忱。

只是任凭他们如何调笑,李忱就如一块木桩,一言不发,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惹来了一群王爷和大臣们的哄堂大笑。这一幕被躲在墙角的颍王李炎看到了,他对李忱起了疑心。

公元840年,唐文宗李昂在甘露之乱中病逝,享年三十一岁,太监仇士良、于洪志等人拥护颍王李炎为太子,李炎登基为唐武宗。唐武宗继位之后,就想试探看看李忱这个皇帝的舅舅到底是不是真的蠢,如果他真的蠢,他也就算了,如果他不是真的蠢货,那么他能在皇宫里装傻十多年而不被发现,这家伙的手段一定很可怕。

唐武宗曾经数次试探过李忱,他先是将李忱拖到了马上,又故意将李忱从马上摔了下去,目的就是为了观察李忱能不能避开战马的攻击。但李忱却没有闪避,反而被马一脚踹飞了出去。武宗派人把李忱灌了酒,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丢到了宫外,李忱却是硬着头皮走了过来。经历了数次生死危机,李炎武宗相信李忱只是在装傻。

唐武宗决定铲草除根,他让人将李忱绑在厕所里,然后让太监仇公武去刺死李忱。但李忱的表现令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白痴,仇公武也觉得没有必要为难一个傻子。于是仇公武欺骗唐武宗说自己已经杀死了李忱,实际上他将李忱偷偷地从皇宫里赶了出去。

公元846年,因长期服食大量的灵丹,导致唐武宗中毒身亡。太监马元贽等人觉得李忱痴蠢,易于掌控,便将李忱推上了皇位。李忱忍辱负重,在漫长的等待中,最终登上了宝座,也就是大唐的第十七代帝王——唐宣宗。

鼎鼎有名的“大中之治”

李忱登基之后,脸上的木讷之色一扫而空,露出了一张充满智慧和决绝的面孔。太监们都呆若木鸡,这哪里是在利用李忱,分明就是李忱在算计他们啊。

李忱执政时,勤于政务,严惩贪官,约束宗室与太监,并将因“甘露之乱”而亡的官员,除了郑注和李训,都被他平反了,并且提拔了宪宗的旧部。李忱还将六品以下的官员名单,还有郡县的详细资料,都背得滚瓜烂熟,绝对是朝中的楷模。唐代内部经过李忱的改革,重新焕发生机,国家实力大为提升。

李忱处理了国内事务之后,便将注意力放在了边疆,李忱在公元851年的时候,夺回了河西,之后又平定了安南、塞北,曾经声名赫赫的节度使和官员也在李忱的统治下逊色不少,原本摇摇欲坠的大唐变得更加强大。

结语:经过李忱的统治,混乱了许多年的大唐,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富足,出现了中兴的景象,这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中之治”。直到唐代覆灭,人们仍然对李忱赞不绝口,尊他为“小太宗”。

标签: 唐宣宗

更多文章

  • 唐宣宗,继位前装傻充愣三十六年,唐朝后期小太宗,可惜难挽颓势

    历史人物编辑:小志爱风景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生,长庆元年封光王。至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即皇帝位,时年三十六。元和十五年,宪宗被杀,他才十岁。穆宗是他的哥哥,敬宗、文宗、武宗,都是他的侄儿。“幼时,宫中以为不慧,····历太和、会昌朝,愈自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

  • 他是花间派创始人!一首《菩萨蛮》打动唐宣宗,最终却被埋没!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唐宣宗

    提起温庭筠,作者心中又是百感交集。他是大唐第一才子,却因时代格局而没有功名;他是花间诗派创始人,他的“填词”名动天下,为皇上青睐,却又不得见;他出身没落贵族,没有享受到“官二代”的风光,终究是饱受打压,郁郁不得志;他因长得丑,在那个“郎才女貌”的大唐盛世,终究没埋没…他像唐伯虎、金圣叹等很多文人一样

  • 唐宣宗,史称小太宗,却为大唐王朝埋下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唐宣宗

    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所有封建王朝中相当兴盛的一个大一统王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占很重要的一部分,唐朝共经历了二十一任皇帝,存在了二百八十九年的时间。唐朝是隋朝之后的王朝,隋朝末年帝王昏庸无能,各地战乱四起,当时的唐国公李渊也借着这个势头顺势起兵。在各地势力云集的隋末,最终脱颖而出的还是李渊带领的李唐势

  • 吃货皇帝唐宣宗都闹出过什么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加科技范标签:唐宣宗

    有许多的国家都有这生物入侵的现象而生物入侵在中国却没有泛滥,那是因为只要你将这个未知生物做的美味就会有许多的吃货来吃,最后这也未知生物只能走上人工养殖的道路,使中国美食千变万化,而今天我要说的是唐宣宗,他不仅自己爱吃还会赏赐大臣很多的食物来吃,可是唐宣宗自己爱吃但是大臣们可能不爱吃,当时唐宣宗还因这

  • 唐宣宗李忱:唐朝最厉害的皇帝之一,“小太宗”名副其实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历史标签:唐宣宗

    史书记载的唐宣宗李忱可是号称小太宗,他任职内吏治清明,打击宦官,文治武功都彪炳史册,中后期中也就唐宪宗能一较长短了,大中之治就是其一手开创的成果。唐宣宗很传奇,继位之前的他以痴傻而韬光养晦,最终天命所归,河湟十一州的收复更是被大书特书。有唐一朝,唐宣宗算是名气不小了,他是第十六位皇帝,而仅仅五十年之

  • 戏精本精唐宣宗:装疯卖傻伪装自己,成功逆袭君临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刘规说娱乐标签:唐宣宗

    上次说到唐穆宗三个儿子轮番当皇帝,不知道是不是就没有这个天潢贵胄的福分,都早早的驾崩了。接下来谁来坐这个位子呢?那时候最有权势的当属官宦头子马元贽,他一拍大腿想到最适合的人选——光王李忱。李忱是唐武宗的叔叔,马元贽把他接进来封了皇太叔,便是立为皇储的意思。大家说这很好呀,老李家的江山没有易主,还是自

  • 唐宣宗李忱,如何艰难继承皇位,治理国家实现“大中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奇人奇史奇闻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也是唐穆宗的弟弟。在唐武宗去世之后,他就在宦官的拥护之下登基为帝。在他统治期间,他兢兢业业地处理国家政事,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国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整顿吏治,严格限制宗族以及宦官手中的权力,并将在甘露之变中被污蔑的官员全部平冤昭雪。而在对外关系方面,他

  • 唐宣宗李忱生平是怎样的,他有什么故事?唐宣宗李忱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唐宣宗

    宣宗李忱(公元810~公元859年)在位时间:公元846~公元859年曾用年号:大中谥号:无庙号:宣宗安葬地:贞陵公元810年,唐宪宗李纯之子李忱出生,原名李忱。公元846年,宦官马元贽等人矫诏拥立李怡即位,是为唐宣宗。公元848年,李党领袖李德裕被罢黜后,流放至崖州而死。公元859年,唐宣宗李忱因

  • 唐宣宗李忱为什么要装疯卖傻?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的儿子,唐武宗的叔叔。他原名李怡,做皇帝后才改名为李忱。唐宣宗在位期间勤俭治国,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体贴百姓,人民生活日渐富裕,使腐败的唐朝基理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唐宣宗在位期间曾经烧过三把火,一把火使“权豪敛迹”,二把火使“奸臣畏法”,三把火使“寺蒈气”,遂被称为“小太宗

  • 郭太后以死来威胁唐宣宗,结果正中唐宣宗下怀,丢了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工人小光哥标签:唐宣宗

    848年6月,太监火急火燎地报告唐宣宗,说:“大事不好了,太后要跳楼!”唐宣宗气得怒吼:“让她跳!她欺负我们母子多年,如今竟然还想以死胁迫,给我扣上不孝的帽子!”那天,郭太后在宫女的陪同下登上勤政楼,忽然她间神情悲伤不已,抬腿就要跳楼。宫女和侍卫都被吓住了,连忙拦在太后身前,并让人去报告唐宣宗。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