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她能成为李世民的武才人,你知道吗?其实是长孙皇后在推动

她能成为李世民的武才人,你知道吗?其实是长孙皇后在推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旅游随手记 访问量:2275 更新时间:2024/1/19 19:05:16

武则天十四岁成为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驾崩后一番筹谋成为李治的皇后。李治驾崩后,她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手腕登基为帝,走向人生巅峰,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可是,你知道吗?武则天入宫,既不是选秀选入宫中,也不是皇帝看中纳入宫中,更不是因为家族显赫凭阴封入宫,而是长孙皇后一力推动,她才能从山西并州一步跃入宫中。

01

长孙皇后身为一国之母,深受李世民的敬爱,自己本身贤良淑德,弟弟长孙无忌又是李世民的心腹爱将,她自己又生有三个儿子,地位可说是坚若磐石。

可是,她为什么要给李世民选一个貌美如花的年轻女子,她真的大度到一点不计较自己深爱的丈夫去亲近别的女子?

世界上不会有女人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爱的男人送给其他女人,长孙皇后也不例外,她既然费尽心机选一个美人给李世民,自有她的道理。

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因为帮助父亲东征西战,军功累累,声名赫赫,在李渊登基为帝时,自然不甘心拱手把太子之位让给并没有什么军功的哥哥李建成,于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从而登基为帝。

李世门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其中的谨慎筹谋,不能致消息外泄,细细谋划,以及紧张、害怕、担心、心惊肉跳等各种情绪,没有经历过的人,恐怕永远也体会不到那个过程中的煎熬。

虽然说建功立业是男人的事情,可是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的妻子,这个过程她承受的痛苦、煎熬,要操的心,要做的事情恐怕并不比李世民少,所以身体一直不好。

特别是李渊被囚禁的十年中,作为儿媳要晨昏定醒的请安,生病更是要榻前侍候。

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儿媳孝顺公公那是天经以义的事情,可是有了这一遭,在面对公公时,贤良淑德的长孙皇后该是多么的尴尬,该是多么的痛苦,该是多么的无奈,可是无论如何,作为一国之母的表率,她要时时面对这样的境况。

身体上的痛苦,吃药打针或许可以减轻,可以消除。可是心灵上的枷锁,一旦套上,那才是最最折磨人的,这种精神的折磨比肉体的疼痛更可怕。

所以,在李渊去世的时候,长孙皇后生了一场大病,半年之后才稍稍好转。可是作为一国之母,仅仅后宫之事就一堆一堆的,既繁锁又费神,一年之后,长孙皇后渐渐精力不支,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02

一个女人,在生命垂危之际,最担心的,最放心不下的,恐怕就是自己的孩子了。

长孙皇后育有三个儿子,长子李承乾,被封为太子。次子李泰,而幺子李治只有八九岁,还正是需要娘亲的时候,这是她最最放心不下的小儿子。

可是大儿子和次子同样不能让她放心,李承乾虽然是太子,但是很平庸,而李泰文采飞扬,聪明伶俐,很得圣心,因此暗中觊觎皇位,与自己的太子哥哥是明争暗斗。

长孙皇后看着自己两个斗来斗去的儿子,好象又看到了当年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仿佛玄武门之变就在眼前,这让她想起来就心惊肉跳,实在放心不下。

如果仅仅是自己的儿子争斗,她虽然担心,但是只要找到合适的人引导,倒也能化解兄弟阋墙,怕就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03

李恪,在所有皇子中,唯一一个与皇上李世民相貌最相似的皇子。而且性格开郎酷爱游猎,与李世民年轻时的性格颇为相似。

有这样一个与自己容貌性格皆相似的皇子在眼前晃悠,难免就要多疼一点。皇宫的人,都是看皇上眼色行事的,看到李恪受皇上的喜欢,那些想要飞黄腾达,从龙之功的人就开始跃跃欲试。

李恪的生母,是后宫中四妃之一的杨淑妃,隋炀帝之女,相貌端庄举止温婉,妥妥的名门闺秀。入宫后,公忠体国自居卑微,贤良淑惠温婉聪慧,性格内敛,沉稳,超级有耐心。

杨淑妃不仅在为人处世上与长孙皇后一模一样,就连说话的语气和神态也与长孙皇后极其相似。

甄嬛与纯元皇后只是眉眼有几分相似,就让雍正陷入情网,宠爱有加,明明知道甄嬛与果郡王有私情,还舍不得惩罚甄嬛,而是把恨加到果郡王身上。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移情,就是把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人的情感投射到其他人的身上,雍正对甄嬛就是一种移情。

而对于李世民来说,当对妻子的情感浓烈的不可自拔时,身边有一个无论是行事还是语气神态都和爱妻非常相像的女人,他能不移情吗?

到时,他会把所有的感情倾注到杨淑妃身上,像对待长孙皇后一样对待杨淑妃,把她扶正为皇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母以子贵,子以母贵。

杨淑妃成为皇后,李恪就不再是庶子,而成为嫡子。

李世民本来就对李恪和其他皇子不同,当他真正成为嫡子,有与李承乾抗争的身份时,平庸的李承乾会是他的对手吗?何况李恪还有一个酷似长孙皇后、深受皇上宠爱的亲娘。

到那个时候,自己几个孩子的下场,可想而知,这让长孙皇后想想就不寒而栗。

04

她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她要找一个能与杨淑妃抗衡的女人,来分杨淑妃的宠,不能让她一人独大。

长孙皇后挑来拣去就选中了武则天,她是已故武士彠之女,武士彠虽有应国公的身份,却起家寒微。而且武士彟已死,哥哥武士稜又已致仕,此等家世不高不低,武则天本人长得非常漂亮,水灵灵的嫩葱一样,既可分宠又不必担心尾大不掉,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在李世民想要封杨淑妃为后的时候,长孙无忌,魏征等大臣以长孙皇后的心愿为名,既阻止李世民立杨淑妃为后,又把武则天名正言顺地推给了李世民。

看到这里的你,会不会觉得长孙皇后真的是明智呀,未卜先知,未雨绸缪,虽然李承乾和李泰后来争的你死我活,双双被废,但是皇位还是落到自己的儿子李治头上,也不亏她费尽心机的筹谋。

所以,武则天能够进宫,一步一步往上爬,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女皇,很大程度上,长孙皇后算是她的领路人了。

标签: 长孙皇后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的长孙皇后被称为一代贤后,她为何总带一包毒药在身边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身边带毒药?这事儿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到的: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资治通鉴》这是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长孙皇后在临终前,从衣服里拿出了一包毒药,拉着李世民的手说道:世民啊,本来想等着你死的时候我跟着你一起死的,可没想到我却要

  • 李世民犯了个大忌:若能听从长孙皇后的告诫,就没武则天啥事了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长孙皇后

    唐朝时期13岁时的长孙皇后就嫁给了李世民,他一直深得李世民的宠爱,李世民后来登基后,他也就顺理成章地做了皇后,李世民一直对长孙皇后十分的敬重而且宠爱有加,并且皇后也没有让李世民失望,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默默做李世民的坚强后盾。长孙皇后的家族也跟着沾光,朝堂之内以他哥哥长孙无忌为首。在后宫之中,皇后

  • 长孙皇后出殡天降大雨,李世民大怒,徐茂公说了8个字,救了300人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长孙皇后

    隋末,四海纷乱,李世民鼓动父亲起兵自立,经过长达7年的拼杀,终于赢得天下。在得到李渊的禅位之后,李世民所创造的贞观治世正式拉开帷幕。他虽然脾气不好,但是愿意广纳谏言,虽然出身显赫,却体察百姓疾苦,是个难得的帝王。然后,唐太宗后宫佳丽有30多个,唯独对长孙皇后情有独钟,长孙英年去世,出殡当天,天降大雨

  • 贞观之治背后的第一夫人“长孙皇后”,对大唐盛世都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长孙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其杰出的皇帝,“贞观之治”就是他的功绩碑,而皇后长孙氏作为唐太宗的贤内助,用她独特的人格魅力为这盛世也做出了卓越贡献,使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名垂千古的杰出皇后。知书达理贞观前期在唐太宗和众位大臣的治理之下,唐朝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蒸蒸日上,这种局面的出现和长孙皇后的努力是

  • 长孙皇后给了丈夫怎样的支持,包括下面的一些方面,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人物编辑:他的剪刀手标签:长孙皇后

    相信大家对于古代一些比较贤惠的皇后都是非常记得的,在这其中作为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其实就是长孙皇后比较贤德。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李世民在基层皇帝位置之后,随即册封自己的妻子做皇后。在这时为了不让自己的丈夫为后宫的事情继续操心,长孙皇后在管理后宫的时候

  • 如果长孙皇后能多活几年,会挽救大唐皇室很多人的生命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活到三十六岁就病逝了,如果她多活几年,能让很多惨死的人平安活下来。首先,有长孙皇后在,她会管教着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不会让他们夺斗得那么厉害,她会安慰李承乾,不让他再自卑,也不会任由唐太宗过度宠爱李泰。贞观2年,吴王李恪与魏王李泰同时受封,李恪的封地只有8个州,而李泰的封地却是整整22州,

  • 如果李世民听了长孙皇后的话,后来会有武则天的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长孙皇后

    李世民听了长孙皇后的话,唐朝也活不过300年。大唐的命运选择了武则天,并不是太宗李世民听了谁的。1个贞观十年,长孙皇后三十多年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她在临死之际完成了皇后生涯中的最后一次谏言,也是作为妻子的最后一次家庭唠叨。长孙的三个要求,一是要善待房玄龄,二是要轻安葬他,三是要轻待他的哥哥长孙无忌。第

  • 马皇后:为朱元璋怀偷烧饼,两人相濡以沫30年,贤德堪比长孙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长孙皇后

    在中国历史上,马皇后是平凡而伟大女性的独特存在,她与朱元璋相濡以沫三十年,她善良、聪颖、勤俭,在朱元璋创业时,马氏始终如一给予最大支持,成就大业后就顺理成章做了皇后。当年17岁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做了郭子兴的亲兵九夫长,也就是元帅的贴身警卫。朱元璋聪明机智、灵活处事,常常有独到见解切中要害,逐渐成为

  • 长孙皇后,贵为千古第一贤后,为何总会在腰间系一袋毒药?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长孙皇后

    贞观初年,上林苑,初春时节的桃花正开得艳,新帝李世民携结发妻子长孙皇后于上林苑内赏桃,春和景明,春光灿烂,桃花熙熙攘攘地在微风中舒展身姿,长孙皇后面若桃花,粲然一笑,于上林苑十里桃林中留下她仅存的一首诗作《春游曲》。本是一次寻常的帝后巡游,可诗作中的“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一句却引得不小争

  • 为什么李世民的嫡子嫡女都英年早逝?原因跟长孙皇后脱不开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长孙皇后

    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他们最重视的子女,只有自己正妻生下来的孩子,虽然有一些小妾生下来的孩子同样也能够得到重视,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当中,皇后生下来的才能够被称作是嫡子,其余的妃嫔,不管身份有多高贵,她们生下来的孩子也只不过是庶子。而一般只要有嫡子存在,那么庶子是没有办法出头的,也就是说一般继承皇位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