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名妓关盼盼:为亡夫守节终身,却被白居易的一首诗活活逼死?

唐代名妓关盼盼:为亡夫守节终身,却被白居易的一首诗活活逼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黄金岛 访问量:1512 更新时间:2023/12/25 23:55:57

过气花魁月翩跹淡淡叹了口气,闲闲地说:“人家就是立个牌坊,你们凑个趣儿罢了,管她真不真呢。”

关盼盼一听此言,拔出利刃,对着凝脂般的小臂就划了一刀,鲜血喷出去多远。惊得一众姑娘倒抽了一口冷气。

妈妈一巴掌打在月蹁跹落寞的脸上,霎时五道手印就印了上去。月蹁跹恨恨地瞪了关盼盼一眼扭身走了。

丽春阁的盼盼姑娘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却卖艺不卖身,故此声名大噪,艳名远播。

凭你是孙公子也好,世家豪门也罢,盼盼姑娘若是瞧不上,哪怕千两黄金光灿灿地摆着也是白搭。

想见一见盼盼姑娘,需得十两白银,若是要盼盼姑娘唱一曲,再舞上一回,至少百两纹银。饶是如此,丽春阁依旧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当时徐州守帅,节度使张愔问属下张仲素:“这盼盼姑娘难不成真的很美?”张仲素长叹:“恍若月宫仙子下凡,身价银子要千两黄金呢。”

张愔心中一震,升起强烈的渴望:如何才能见识到才貌双全的盼盼姑娘呢?

1)书香门第沦落风尘

丽春阁的关盼盼,可不是寻常女子。她自幼出生在长安城,父亲官居五品,母亲也是书香门第,所以,盼盼是名副其实的官宦千金。

盼盼姑娘五岁识字,七岁作文,十岁就能吟诗作赋,天赋颇高。她喜欢白居易,将他所有的诗作读得滚瓜烂熟。

十二岁那年,豪门宴饮,父亲带着盼盼前去赴宴,她一口气唱出《长恨歌》的全文,惊艳了整个长安城。一时间,盼盼名动京城,成了无数王孙公子的追逐对象。

谁知,父亲性情耿直,得罪了当朝权臣,一朝之间,父母被流放岭南,而盼盼被罚入了贱籍,成了一名歌姬。

骠骑大将军的公子声称,愿意为她单独置一间宅院,一生独宠。敬国公世子,连着三个月前来听盼盼姑娘抚琴,每日出手百两纹银。

但盼盼姑娘心若磐石,守身如玉,坚持卖艺不卖身,令得一众王孙公子嗟叹不已,徒呼奈何。

这一日,来了位客人,出千两白银,点了盼盼姑娘十日歌舞,他说,他叫张仲素,来自徐州。盼盼心道:又是一位乡下的财主罢了。

一连三日,张仲素只点《长恨歌》来听,盼盼不以为意,照唱便是,但陪他一起听歌的长者却引起了盼盼姑娘的注意。

他面色黧黑,行动间孔武有力,很像行伍出身。而且,此人满脸的风霜之色,年纪也不小了。但张仲素却对他很是尊敬。

但老者一开口,却令盼盼暗中惊讶:不但通诗文,还儒雅斯文。每回,盼盼高歌时,此人沉醉不已,眼中时有泪光。

听完曲子,此人客气施礼,谢过盼盼之后,默默随张仲素便走了。

盼盼心中好奇,但凡来到这丽春阁的公子王孙,哪个不是放浪形骸,丑态百出?此人斯文守礼,文雅端方,究竟是何方神圣?

十日过后,张仲素却不见了,那名老者也踪影全无。不知怎的,盼盼心中有一丝淡淡的失落:每回,那老者都晾好一杯茶给盼盼润喉,又送她蜀中的枇杷果。

在这风月场所打滚了七八年,盼盼如何不晓得厉害?只可逢场作戏,断不能动了真情,否则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晚间,盼盼郁郁不乐,正在抚琴,忽然,妈妈气喘吁吁地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她:“盼盼,盼盼,有人赎你。”

当关盼盼望着那堆宝光灿烂的黄金时,她呆了,竟然真有人愿意出千两黄金赎她?众位姐妹眼睛都红红的:“盼盼,你就应了吧?只要能跳出火坑,就可以再世为人了。”

猛然,盼盼觉得一边手臂像被烈火灼烤一般,不由得转过头去,正正撞上了一对幽深的双眸,不是别人,就是跟张仲素一起来听曲的老者。

盼盼呆了:此人竟然完全明白自己的心意?

2)短暂而无憾的婚姻

原来,他叫张愔,徐州守帅,武宁军节度使。那些王孙公子一掷千金,不过仗着父亲的权势罢了。而张愔,手握兵权,镇守一方,他有足够的实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他对她一见钟情,再见倾心,花了十日时间,筹集千两黄金,只愿金屋藏娇。而那十日,他每日都来见她。

他问她:“大婚时,你想怎样?”盼盼睁大眼:“大婚?”张愔点点头:“我看你性子沉静,不喜热闹。婚礼简单一些吗?”

盼盼忽然挣开他的手,呼吸急促:“不,我喜欢热闹的婚礼,越热闹越好。”

有一天长安城的百姓们惊诧:这是哪个公主成婚?没听说呀?知情者笑称:丽春阁的头牌关盼盼从良了。

行人纷纷咋舌:这么大的排场?比人家娶个正头娘子还风光?

张愔说:“我早已娶妻,不能给你想要的名分,但我可以给你一个婚礼,一个全长安都能记住的婚礼。”盼盼笑了,笑着笑着就落泪了。

这一场婚礼,直到十多年后,还有人记得。

婚后,盼盼跟着张愔回了徐州,不料机缘巧合,遇到了当朝大诗人白居易。

当时,徐州的达官贵人,豪门商贾齐聚一堂。张愔出手疏爽,美酒佳肴、珍馐美味流水价端了上来。

酒至半酣,有人问起张愔:“听闻张将军刚刚纳了一位如夫人,色若春晓,名动长安。”

张愔转头看着白居易:“盼盼素来擅长有二,一为《长恨歌》,一为《霓裳羽衣曲》。”

话音刚落,席间便鼓噪了起来:“《霓裳羽衣曲》?那不是先贵妃娘娘杨玉环传下来的吗?”

白居易当年登金銮殿,醉卧华清池边,贵妃娘娘姿容如何,别人不知,他岂能不晓?遂淡淡一笑:“如此,那就舞一曲吧?”

众人屏息而待,只见盼盼蛮腰素手、洗尽铅华,面上仅仅遮了一片薄纱,便出场了。

一曲《霓裳羽衣曲》舞毕,席间鸦雀无声,白居易惊得当场站了起来:“还能再见此舞,风采丝毫不输于当年的贵妃娘娘。”

白居易一举酒杯,意气风发:“倒酒来”。饮完随手丢了杯子,又一伸手:“拿笔墨来!”乘着醉意,白居易挥毫写下千古名句:“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不过三日,徐州城传遍了白居易的诗和盼盼的《霓裳羽衣曲》。达官贵人纷纷设宴相邀,盼盼随着张愔,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豪奢尽欢。

世人都说,张愔和盼盼,真像当年的明皇与贵妃娘娘……

3)矢志守节,情深不移

那一日,张愔带着盼盼去了徐州的西郊,只见杨柳依依,莺歌燕舞,盼盼随口赞道:“真是人间仙境。”张愔心中一动,闲闲问了一句:“若是在这里修座小院落……”

“不好,不好。”盼盼一口否决了。张愔一愣,盼盼笑着说:“你看,这里燕子这么多,成双成对,多快活呀。”

“那依你当如何?”

“修一座小楼。夏日观燕,冬日赏雪。在高台上抚琴,清风拂面,岂不快哉?”张愔笑了:“那便建一座小楼,专门给你抚琴。”盼盼一回头:“叫燕子楼吧?”

张愔说:“好,到时候,我们一起看燕子双宿双飞。”盼盼笑了,笑得很满足。

费时一年半,燕子楼将将完工,而张愔却病了。短短三日,他就撒手而去,临走,拉着盼盼的手问她:“盼盼,来生,来生你可愿嫁与我为妻?”盼盼笑着应了。

两年时间,张愔与盼盼一起生活了两年,就像盛放的烟花,又像灿烂的星星划破夜空。但盼盼很知足:拥有过,绚烂过,此生无悔了。

一百多个姬妾一哄而散,不过大半日便走了个干干净净。盼盼笑着说:“我去燕子楼吧。”

这一去便是十年,关盼盼再也没有弹琴、歌舞,只是安安静静地待在小院子里,每日里发呆,写诗。

只有张愔的旧部下,当年陪着他去丽春阁听曲的张仲素,每个月去看看盼盼可曾安好。

这一天,张仲素兴冲冲地来看盼盼:“夫人,我将你写的几首闺怨诗拿去给白居易了,他还应和了几首呢。”关盼盼一愣:“此话当真?”

张仲素使劲点了点头,取出几幅卷轴:“我都裱好了,特意拿来与夫人一观”。说完,张仲素叫来老仆,与自己一起,将盼盼的三首诗,与白居易应答的三首诗都挂在了堂上。

张仲素在一边瞧着,心中慨叹:十年了,夫人一张明艳的脸上从无欢容。她不哭,不闹,不怨,每日里站在小楼上,倚着栏杆,看燕子穿梭回旋,总也看不够。

看着盼盼如此沉醉,张仲素悄悄地退下了。

三日后,老仆一脸惊慌地来找张仲素:“夫人殁了”。张仲素不明所以:“可是暴病?”老仆摇摇头:“自你走后,夫人盛装卧床,不食不饮,昨晚就去了”。

【故事点评】

传言,白居易逼死了关盼盼,怎么逼死的?白居易写了一首诗: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然,此观点实在不敢苟同。

关盼盼作为一代歌姬,早在嫁给张愔之前,就艳名远播。她的艳名,不仅仅因为才华与容貌,还在于她旗帜鲜明的个性:只卖艺不卖身。

她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固然有环境的因素,然而她的个性却是根本原因。

有唐一代,思想观念开明、包容,男婚女嫁比如今这个时代还多三分奔放,关盼盼又何惧人言?

而且,那个时代,可没有程朱理学的冬烘先生、竹筒夫子,男欢女爱原是寻常事。

连唐明皇与杨玉环的不伦之恋都有人津津乐道,张愔与关盼盼实在谈不上什么惊世骇俗,一对寻常鸳鸯罢了。

盼盼寻死,不过是见惯烟花繁华,倦了。追随张愔而去,才是她真实的心意,有没有白居易,关系不大。

只不过,白居易的这首诗,的确点醒了关盼盼:快乐过,繁华过,恰如烟花绚烂,足矣。喜欢的人不在了,何苦留恋这凡尘俗世,徒增烦恼呢?

以关盼盼毅然决然的心性,说生当生,说死当死,果决坚毅,毫无留恋。

但为什么选择绝食而亡呢?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容颜依旧,她怕,他认不出她……

这闹哄哄的世间,不过都是些俗人罢了。

标签: 关盼盼

更多文章

  • “白居易用诗逼死才女关盼盼”的故事是怎么出笼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关盼盼

    白居易用诗逼死痴情才女关盼盼的故事,是南宋一个名叫计有功的人编的。当然,计有功也不是全部瞎编,他是借鉴了北宋人张君房在《丽情集》中讲述的一个关于名妓关盼盼的故事,进行了二次创作,深层次加工而成的。而张君房《丽情集》里关盼盼的故事,应该是受了唐五代人韦毂《才调集》里一首署名为盼盼的《燕子楼》诗的启发。

  • 白居易和关盼盼的恩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关盼盼

    引言:白居易的诗对后世的文学影响非常大,唐代晚期和宋朝的很多诗人都受到他的诗的启发,我们比较熟悉的有陆游,苏轼。在白居易去世之后,唐宣宗还专门写了一首《吊白居易》来悼念他:“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大唐传奇之杜秋娘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杜秋娘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在唐诗中,有一首非常脍炙人口的作品--《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极富哲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就是劝人“珍惜时光”,但是根据吟诵对象的不同,又产生非常微妙的含义。当亲朋好友之间吟诵此诗的时候,他的意思是叫人们别太看重钱财等

  • 杜秋娘:十年襄治教,一曲哭沧桑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杜秋娘

    十年襄治教,一曲哭沧桑教孙女儿背诵官方指定的儿童唐诗,里面有一首《金缕衣》,据简介说是劝人珍惜好时光,要多努力,莫辜负了少年头一类。但我总觉得从诗中读出的是另一种味道,至少有及时行乐的意思,如果加上作者歌伎的身世,那么是不是应该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那就是美人怕迟暮,劝君早宠幸,反正我从中似乎读出了满

  • 杜秋娘演唱的《金缕衣》是青春的颂歌〔188〕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典故漫话标签:杜秋娘

    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语义:花儿开放了就要抓紧去采摘,不要等到花谢时才去折那个空枝,劝勉人们要珍惜少年时光,奋发图强,努力进取,及时地去收获学业、事业、或爱情的成果,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即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杜牧塑像出处:1、唐·杜牧《杜秋娘诗》;2、清·

  •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典故漫话标签:杜秋娘

    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名句〕:1、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柳垂;2、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语义:1、囚属杜秋娘被遣送赴京,她乘船渡江时,看到落日余辉下的吴江渡口,不由得心生一种失落之感;转眼到了京郊灞桥,她看到柳丝荡漾的盎然春色、帝都气派,仿佛又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不知道等待她的,该是什么样的命运

  • 唐朝四大女诗人之薛涛诗23首: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薛涛

    1.游览巫山寺猿啼乱处游高堂,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不忘宋玉,水声犹哭项王。阳台下昼夜,因雨云,楚国灭亡。多少杨柳惆怅庙前,画眉春空长。2.送朋友水之国芦苇夜有霜,寒月万山皆灰。谁说今夜千里之外,离梦似关塞已久。3.奇普大厦坪林云鸟霸窗,强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人马,上头见人。4.蝉露珠清声远,风吹

  • 才女薛涛被贬,自称为奴讨将军欢心,分手后成了富婆玩起姐弟恋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薛涛

    她于绝境中,写诗两首,明朝大才子杨慎看后直呼:“李白见了,都要叩首,白居易见了,都该停笔。”她共事十一任节度使,五任做过宰相,个个对她赞誉有加。她以才女身份,被载入史册,众多才女中,有的自杀,有的被杖杀,有的被处死,只有她活得最长久。她就是薛涛,史上写诗最多的女子,死后葬在杜甫草堂旁边的女子。薛涛生

  • 他是除武则天外武家最高光的形象,同半老徐娘的诗人薛涛惹出绯闻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薛涛

    武元衡:峡路猿声断,桃源犬吠深在广元皇泽寺对面,沿着嘉陵江边有一条数公里长的休闲长廊,两边遍布没人深的芭茅草,类似芦苇一般,每到花开时节,远远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象是一团团银灰色的云朵,浅浅地飘浮,就着残阳铺江,远处山峦上,流云在快速地移动着,极尽美丽,依栏远眺,好一幅《秋江晚景图》。广元主城区为

  • 唐代才女薛涛的悲凉爱情,异地恋,姐弟恋,负心汉,她都遇到了

    历史人物编辑:牛大哥道历史标签:薛涛

    蜀道虽难,隔绝不断两地相思,蜀女多情,却牵回不了负心的郎汉,在现代社会当中,相爱的人们虽然没有距离和年龄的局限,然而真的勇敢地迈出那一步的话,却必然做好承担这些差距的后果。大家常说,异地恋煎熬,姐弟恋不靠谱,然而两者倘若加在一起,异地和姐弟恋,其结局是不是大家会更不看好呢?古代就有这样先例,一段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