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1986年,程咬金墓出土,16个字揭秘真实的程咬金

1986年,程咬金墓出土,16个字揭秘真实的程咬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耿金涛 访问量:4970 更新时间:2024/1/21 8:58:21

导语:“此路是我开,此花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这句家喻户晓的浑话正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程大国公的“名言”。作为影视剧中颇为著名的混世魔王,程咬金真的是一个头脑简单、有勇无谋且做事莽撞的粗人吗?今天我们就通过程咬金墓来了解一下电视上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在许多影视剧里面,程咬金的形象一直都是胸无点墨,大字不识,但是在战场上却是勇猛无比,同时也是唯有忠义二字可以评价其为人。并且还被演绎成一个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剧里一般是这样来塑造这个人物的:

首先是一个早早落草为寇的莽汉,接着遇到贵人,脱去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土匪出身。而这个贵人就是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然后成了李世民的一把利刃,随着李世民在战场上奋勇厮杀,立下无数战功,最后助李世民登基为帝,成为了开国名将。

在剧里,程咬金总是会在上朝的时候对其他官员出言不逊,毫不给人留余地,心直口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算是对皇上也是操着一口粗言粗语,毫无讲究。但是每次面对别人的刁难也能扳回一局,皇上对他也是宽容得很,从不治他大不敬的罪名。

在战场上也是一副横冲直撞的莽撞样子,从不顾忌什么,只知道简单的厮杀。但是每次面对困难险境,都能逢凶化吉,甚至是借机获利。不仅不会被责怪扰乱战场,有时候还会被嘉奖。

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在剧里程咬金除了莽汉的形象塑造,还侧重表达了他匹敌“气运之子”的运气。在剧里就连他的绝学“三板斧”都是仿若猛然打通任督二脉般,突然就会了。

这里面他的一生是许多人都遥不可及的,更是无法复刻的,最后更是在尔我诈的官场平安活到了一百多岁。那么他这个幸运的“莽汉”形象究竟起源于何处呢?并且在历史上是否是真实的呢?

据小编了解到,这都是起源于封神演义这本小说,然后经由各大影视改编,最后就有了这个固有形象。我们发现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几乎每个涉及到这个人物的影视剧小说都会很突出的表现程咬金的这个形象。

可是在我们都以为程咬金就是一个粗鲁的人的时候,陕西澧县在1986年出土的一块程咬金的墓志铭却让当时的专家傻眼了。上面所描写的程咬金与我们在影视剧中所看到的几乎完全不同。

也正是因为有鉴于墓志铭是人死后刻在墓碑上记录此人生平的文字,一般都是十分客观的,所以这碑上内容的真实性不容置疑。所以在研究完上面的内容之后,得出的结果令人大为震惊。

墓碑上详细描述了程咬金的一生,包括他的出身以及这一辈子所有的丰功伟绩。上面说程咬金出生于一个家世清白的官宦世家,不仅不是大字不识,反而是一个能文能武的才子。

程咬金的曾祖父是司马,祖父是黄州司马,父亲更是济州大中正。程咬金年少的时候就骁勇善战了,并且在盗贼猖獗的时候组织武装队伍,保护众人的安全。后来在李密的手底下做事,李密和王世充交战战败后,又为王世充所用,二人都是极为看重他。

后来王世充对阵唐军,程咬金知道王世充善猜忌,不是可终身效力之人,于是劝服秦叔宝一起投靠了唐军。李渊将他们交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早闻其名,十分欣赏他们,一直很重用他们,并且在效力唐军期间因为有勇有谋,不畏敌军,立功无数被封为宿国公。

在参与了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以后,被封为了大将军。所以真实历史上的程咬金并不是一个颇有气运的糙人,而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得到李世民的青睐有加的有才之人。墓志铭是这样写的“敏识韶亮,逸韵高绝”、“智兼三略,艺总六钧”。

除此之外上面还写到程咬金只活到了77岁就郁郁而终了,而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就是一场败仗。在他作为主帅西征突厥的时候没有顺利地击退敌人,反而吃了败仗,最后被李世民的儿子罢官治罪。

总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完全脱离现实哦。虽然文学是经过作者精心修饰出来的艺术品,有时候会与现实有出入,甚至是完全不同,但是也希望我们的读者能理性看待两者。

标签: 程咬金

更多文章

  • 程咬金的再婚对象不是“人”,那是什么东西?

    历史人物编辑:舒服的猫先生标签:程咬金

    隋朝某年,山东济州“大中正”程娄的儿子程咬金结婚了。咬金出生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新婚妻子是某县县令陆儿的第三女,大约比咬金小九岁。【《大唐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上柱国卢国公程使君墓志铭并序》:前夫人孙氏,县令陆儿第三之女。】身为一个“享受五品待遇”的地方技术官佐之子,程咬金缔结这门婚姻可

  • “隋唐”系列:程咬金坑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程咬金

    在评书演义“隋唐”系列中,程咬金从隋文帝、隋炀帝,一直活到唐中宗、唐睿宗,号称长寿鲁王。程咬金表面鲁莽冲动,其实他粗中有细,谋略不在“活神仙”徐茂公之下,世人都被他憨厚可爱的外表所欺骗。程咬金一生不仅坑敌人,还坑自己的兄弟和朋友,也喜欢坑的老板。罗成是北平王世子、少保千岁,武功高强,内心充满优越感。

  • 典籍里的她:墓志的记载能否为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正名

    历史人物编辑:雷家昊少标签:上官婉儿

    前几期文章中我向大家介绍了许多唐代的才女,她们多在诗词歌赋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今天介绍的这位女子是个全才,曾经受两代帝王的信任,被委以重任,虽为女子有,却有“内相”之称,她就是武则天的秘书上官婉儿。不仅如此上官婉儿创作诗词时,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声韵之美,她以“绮错婉媚”的诗风引领了盛唐是诗词创作风

  • 没有风骨的上官婉儿,可被女皇用刑后,反而引领时尚潮流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唐代才女,不少人都读过她的诗或者知道她“巾帼宰相”的称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她曾经被武则天用过刑,而且立场十分不坚定,完全没有文人才子的风骨。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因为替唐高宗起草了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因为谋反是牵连九族的大罪,所以上官婉

  • 上官婉儿是当时的一大才女,那为什么唐玄宗还要诛杀她呢?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上官婉儿

    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女人当权集团的标签人物之:上官婉儿,往小了说,是诛杀韦后党羽,夺权;往大了说,是扳倒女人干政集团,夺男权。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的结果是:上官婉儿被诛杀,韦后党羽集团彻底倒台,唐中宗李显丢了九五大位,女人当权势力惨遭清洗。从此,大唐王朝的最高权柄,落到了唐

  • 上官婉儿不报灭门之仇的真相,有三个重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上官婉儿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唐朝有一位女官是非常知名的,而这个人就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才华卓绝,因此而得到武则天的认可,后来被提拔为女官。上官婉儿拥有一定的权势,所以也养了不少男宠,她的人生比较奇妙,不过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她的一生还是非常不错的,至少过得自由自在,而且还拥有权势与荣华富贵。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

  • 李隆基执意要杀的女子,上官婉儿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上官婉儿

    李隆基是历史上一个既有突出贡献又恶劣的罪行的皇帝,如果不是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除掉韦皇后,那么大唐很可能不会迎来鼎盛时期。上官婉儿一直都和太平公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合除掉韦皇后的时候把上官婉儿也杀了,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李隆基不得不杀一个女子呢?上官婉儿有什么过人之处吗?出身名

  • 唐玄宗掌权后,为何要果断除掉上官婉儿?专家:原因有二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上官婉儿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上官婉儿的这首《彩书怨》用词典雅,虽是写离人思妇之情,却是哀而不伤,句里行间流露出一派盛唐气象。在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里,盛唐时期是少有的一个色彩明快的年代。而上官婉儿就是那个年代诞生出的一个传奇人物,她虽是女儿之身,行事气度却不输男子。不仅文思敏捷,在文坛享有盛名,而且

  • 上官婉儿做了什么?为何非得被李隆基杀掉?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上官婉儿

    唐朝初期的女风很盛,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登基后,他的皇后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武则天开了唐帝国妇女当政的先河,在那一段时间,女性政治家层出不穷,武则天,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韦皇后,还有一个上官婉儿。在这些人中间,上官婉儿是最特殊的一位女性,然而在李隆基发动的唐隆政变中被李隆基所杀,上官婉儿到底做错

  •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为何被说成是风流成性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唐代最著名的女诗人、政治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才女。她出生名门,幼年却生活坎坷,后因卓越的才能被武则天相中,留在宫中帮助武则天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内掌诏命”,“群臣奏议及天下事皆与之”,权势日隆。她不但深得武则天信任,还与唐中宗李显交好,并被他册封为“昭容”,按《旧唐书》的说法,她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