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孟浩然:让人哭笑不得,一首诗没了官,一顿酒丢了命

孟浩然:让人哭笑不得,一首诗没了官,一顿酒丢了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七秋往事 访问量:2181 更新时间:2024/1/23 8:15:16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逐逐怀良驭,萧萧顾乐鸣。

出自孟浩然的《句》

孟浩然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就是写下这首诗那一瞬间。

在唐朝,如果想当官,有两种途径可以走。

第一就是科举,但过程比较慢,既要寒窗苦读,风险也特别大,万一不中,丢不起那个脸,尤其这些早已声名显赫的大诗人们;

第二就是干谒(拍马屁),向当朝权贵投诗问路,以便得到推荐,只要被认可,那便可一步登天。

实际上,这个风气是武则天当政时培养出来的,女皇为了平衡藩镇望族权势,刻意改革了科举制度,重新分配了科举配额,让普通的学子也能有出头之日。

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而到了李隆基这块,举荐制度已经成了招贤纳士的主要途径,所以孟浩然和李白早期选得就是这条路。并且李白和孟浩然不同,他只能选这条路,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无法参加科举。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秋,孟浩然在扬州结识了李白,一见如故,抱坛痛饮。酒后,两个人互诉衷肠,孟浩然就问李白,求官这条路不好走啊,我已经从家里出来14年了,还是没什么机会。你呢,你有何打算?

李白回答得很干脆:我结婚。

于是,次年秋李白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蓝仙拜了堂,攫取了大量政治资源。

孟浩然一合计,我没小李长得帅,这招估计不行,于是接受了李白的建议:进京赶考。

为此,达到长安后,孟浩然还作诗《长安早春》感怀,而这一年孟浩然已经39岁了。

然而,孟浩然落榜了。他竟然落榜了。

20岁就写出《过故人庄》的孟浩然,竟然没有被录取,这让孟山人感到十分愤怒。

庆幸的是,此时他遇到了27岁,在长安城如日中天的王维

王维很崇拜孟浩然,请他到府中畅饮,觥筹交错后,孟浩然胆从酒中生,晃晃悠悠地就跑到了太学,挥笔写就了这首《句》。

太学是什么地方啊,那是唐朝的最高学府,天子门生,岂能容外人在此撒野,可是太学众人围过来,读到孟浩然那两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时,又纷纷把手中的笔和砖头放下了。

服,大写的服。

很快,孟浩然在长安就出名了,不久后唐玄宗李隆基来王维家串门,刚好孟浩然也在,他还以为李隆基是来找他算账的,于是以掩耳不及盗铃之势,迅速地钻到了床底下。

王维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便使劲对李隆基夸孟浩然,希望能给孟浩然封个官做。孟浩然一听,好像不是找自己算账的,于是又爬了出来,叩谢隆恩。

李隆基有意考考孟浩然,便让他赋诗来瞧瞧,孟浩然此时也不知脑子中的哪个弦短了路,竟然献了一首《岁暮归南山》,其中两句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李隆基可是肚子里有墨水的皇帝,一听这话锋不对啊,这是怪朕不赏识,于是愠怒,呵斥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就这样,孟浩然因为一首诗,丢了最接近当官的一次机会。哪怕后来他又干谒宰相张九龄,写了那首著名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也都没有结果。

心灰意冷之下,孟浩然离开了长安,与王维赠诗互相唱别,当时王维还劝他: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言下之意就是,孟兄才高八斗,何必执着于官场呢,不如在鹿门山好好休养,饱读天下书卷,岂不逍遥。

当然,王维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他一生仕途顺遂,15岁便名满长安,当时比李白、杜甫还要红。

所以孟浩然回到襄阳故里后,仍旧对官场抱以期望,于5年后又回到长安,可是此时张九龄因受奸臣李林甫构陷,已经被贬官荆州,同时王昌龄因替张九龄抱不平,大骂李林甫搞事情,也被贬去岭南了。

而孟浩然的朋友中,能直接向朝廷推荐他的,真的没有谁了。

于是心灰意冷之下,孟浩然彻底放弃了求官的希望,被贬荆州的张九龄怕他太郁闷,召他为幕府,可孟浩然没干几个月,便称病回归襄阳了。

公元740年,王昌龄遇赦北归,念及老友,绕路襄阳,决定去看望一下孟浩然。故人相见,自是得痛饮一番,喝了多少酒不知道,但这顿酒引得孟浩然旧疾复发,直接就撒手人寰了。

为此,王昌龄愧疚了许久。孟浩然去世后,王维亲赴襄阳,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可见,王维对孟浩然的感情是很真挚的,毕竟他们俩是唐朝“田园派”诗人的泰山北斗。

所以总结来说,孟浩然这一生,一首诗让自己丢了当官的运,一顿酒要了自己的命,后世之人每每谈起此事,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孟浩然的诗写得极好,比如《春晓》、《夏日南亭怀辛大》、《夜归鹿门山歌》,以及那首著名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END -

标签: 孟浩然

更多文章

  • 一生未曾做官的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把山水田园诗打磨成个人品牌

    历史人物编辑:初夏听花开标签:孟浩然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的这首墨梅,早已超越对梅花本身的赞美,成为清高、自重、不媚俗的代言。年届不惑的王冕,结束了自己的长途旅游,不再四处漂泊。他选择会稽九里山,建造梅花屋,自称梅花屋主。从此,被称为圣手的王冕,远离黑暗的元朝官场,变身勤劳的农夫。他每日栽

  • 大唐名人孟浩然,只因贪吃一条鱼丢了性命,事发后好友追悔莫及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孟浩然

    说起唐朝诗人孟浩然,想必大家对于他的诗词早已经耳熟能详了吧。不管是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还是让孟浩然大放异彩的《长安早春》,都展现了孟浩然作为一个大唐诗人应有的文采。在当时,就连著名的“诗仙”李白也是孟浩然的铁杆粉丝,而至于王昌龄就更不用说了,和孟浩然更是亲密无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唐名人,却因为贪吃

  •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8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历史人物编辑:清蒸糯米丸子标签:孟浩然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如何记忆?诗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广陵:即扬州。作者:李白。诗词: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向西辞别黄鹤楼。辞

  • 思政元素,孟浩然的死因~~背疽,带给我和学生的启发和思考

    历史人物编辑:影娱审判官标签:孟浩然

    今天给医学本科生的学生授课,讲授的是“外科消息”这一章节,现在的学校要求课堂中要融入相关的思政元素,思来想去,没找到合适的亮点,倒是想起了唐朝帅哥--孟浩然。孟浩然,唐代很出名的一位诗人,相当于现在的歌唱艺术家,类似于今日的华语歌坛的明星--许巍,他的诗词有种田园派的唱法,最浑然天成的诗:《春晓》,

  • 中小学诗词课堂「古芬阁」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海棠老师

    历史人物编辑:史少飞标签: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读完了,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对我们写作的启迪吧。借喻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它的特点是描摹一种相似联系,不必每个要素都出现,通常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来指称事物。下面举出几个诗句作为范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

  • 唐玄宗的愤怒:孟浩然,你科举不第是你才能不足,关公家何事?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王茜茜标签:孟浩然

    文/石中华(一)大唐诗人怪圈盛唐诗人灿若星河,但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人最为出众。但是,这个盛唐诗人朋友圈,非常的有意思。杜甫把李白当作大神,李白顶多拿杜甫当小弟,因为李白最爱的是孟浩然。李白写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个“孟夫子”指的就是孟浩然。李白和王维都是大唐玉真公主的座上宾,但是

  • 9岁作出《春晓》的孟浩然多叛逆?拒绝科举,强娶歌女,暗怼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于盛唐之际,本来才情卓著的他可以经世致用、仕途腾达,可惜,他早年间因家资丰厚而甘愿沉溺于漫游山水的隐逸天堂之中,主观上拒绝科举应试。成年后,孟浩然为娶歌女为妻甚至不惜与父亲反目相向;中年之时,无意间以一句吊古怀今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激怒了本可以提携他入仕的唐玄宗。孟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是否能做到恬淡

    历史人物编辑:佴仙媛标签:孟浩然

    老子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恬淡的人淡泊功利,行到水穷,坐看云起,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红楼梦里薛宝钗算得上比较恬淡的人,她花容月貌,却不爱打扮;家财万贯,却陈设简单;身份高贵,却不慢待下人;为人谦和,又知书达理。连一向挑剔刻薄的黛玉都说:我本以为你心里藏奸,如今想来,我竟是自误了

  • 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的意境,看王国维美学观点

    历史人物编辑:唐宋风华标签:孟浩然

    唐代诗歌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时期,诞生了无数传颂后世的好诗,让我们每每读到这些佳作时,哪怕是时隔千年也能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写豪迈之情的,仿佛置身于边塞之中,写闺阁幽怨的,似乎看得到那哀伤的眼神,写离别愁绪的,内心中已觉那写的就是自己,不同类型的唐诗总能让我们百转千回,在不同的感受之间切换

  • 才华出众的孟浩然为什么一辈子当上官?只能怪他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孟浩然

    古代的文人,一般来说都是学而优则仕。特别是唐代的诗人,由于皇帝一般都喜欢诗歌,绝大多数都当过一官半职。其中也不乏当高官甚至宰相的,比如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但是有这么一位诗人,最想当官,却一生都是布衣,他就是唐代田园诗的代表诗人孟浩然。孟浩然出生在湖北襄阳的一个书香之家,年轻时和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