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抟老祖给人看相,刚进门扭头就走:算不了,这家人都不是一般人

陈抟老祖给人看相,刚进门扭头就走:算不了,这家人都不是一般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临溪柚子 访问量:504 更新时间:2023/12/8 18:38:08

在我国古代,相术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秦汉三国时期,相术也是一门很高的学问,甚至有些皇帝都会请他们来看国运。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相士,比如步子卿、许负袁天罡等。北宋时期,也有一位著名的相师,他的名字叫做陈抟

曾经,宋太宗邀请陈抟给自己的三个儿子看相,在看到第三个儿子的时候,陈抟刚进门扭头就走。宋太宗问其故,陈抟:算不了,这家人都不是一般人。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故事。

陈抟老祖与宋太祖、宋太宗

陈抟老祖是我国有名的相师,甚至于在如今的一些神话、玄幻小说中也都有提及,一生充满神秘的色彩。话说,陈抟小时候发育很缓慢,五岁了还不会说话。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位青衣老妇,喝了她的乳汁之后便开了窍。

此后,陈抟不仅能开口说话了,而且还变得异常聪明,很多人对此啧啧称奇。少年之时,陈抟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父母也希望他能够在科举上有所作为。

可惜的是,陈抟虽然学富五车,但却并不精通科举之道,屡屡在考试中落榜。后来,陈抟干脆就不考科举了,专心研究道家学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陈抟在相术上的天赋非常之高,几年后他便成为了天下间有名的相师,寄情山水、云游天下、神龙见首不见尾。

值得一提的是,在寄情山水期间,陈抟老祖还碰到了一位妇人。众所周知,五代十国期间,中原大地是非常混乱的,老百姓经常在战火中为了生存,迁徙搬家、流离在外。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抟才见到这位妇人的。当时,这位妇人挑着一个扁担,扁担两边各有一个筐,筐里面放的不是杂物,而是两个熟睡的小孩。

陈抟看到这样的情景后大惊失色,他立刻追上了那名妇人,随即对她说道:“你挑的不是两个孩子,而是两条龙啊!”妇人以为这是一个江湖骗子,便没有再理会,而后就走了。

事实证明,陈抟老祖说的是对的,这位老妇人挑的两个孩子,一个是赵匡胤,还有一个便是赵光义。妇人走后,找到了自己的丈夫,那时丈夫已经是有名的将军了。

赵匡胤、赵光义在父亲的教导下,也变成了文武双全之人,后来更是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至此陈抟的预言应验了。或许也是因为有着这一个渊源吧,陈抟多次受邀进出宫廷,成为了赵匡胤、赵光义的好友。

当时,两人也经常找陈抟来商讨一些事情,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些建议,比如北宋著名的“宋太宗请陈抟给儿子看相的事件”便是其中之一。

宋太宗为儿子看相

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从一些史料中来看,他的皇位来源似乎并不“正统”。史书上有说,赵光义是通过“斧声烛影”才获得北宋皇位的,简单来说就是他有杀赵匡胤的嫌疑。

不管事实如何,赵光义顺利登上了北宋皇帝的宝座,当然赵光义的登基之路能如此顺利,也与赵匡胤没有提前立太子有很大的关系。否则,赵光义登基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阻挠。

或许也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吧,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他便想要给自己找一个接班人。在北宋,陈抟老祖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而且他之前就与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有渊源。

就这样,赵光义便命人找来了陈抟老祖,希望他能够从自己的几个儿子中,找出谁是那一位“真命天子”,以便自己驾崩后,可以直接继承皇位。

当时,赵光义有三个儿子相对比较出色一点,他们分别是大儿子赵元佐、次子赵元僖和三儿子赵恒。大儿子赵元佐出生比较早,所以接触到的战争、战事也比较多,擅长骑射、军事能力也很强,颇有赵光义的风范,是最被看好的一个人。

其次,二儿子赵元僖虽然武功不如兄长,但是他处理政务的能力却很强,而且对长辈非常的孝顺。简单来说,大儿子与二儿子一个擅长“马上得天下”,一个擅长“马下治天下”,各有各的长处。

再来看看赵光义的小儿子,此人不仅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相反平时表现得还平淡无奇,与普通人无异,也是最不被赵光义看好的那个人。

按照正常的情况来推理,北宋的皇帝之位应该就会从大儿子、二儿子之中选择一个人了,然而事实却与之相反,甚至连赵光义自己都不相信。

陈抟老祖的预言

当时的情况是这么一回事情,陈抟老祖先去了大儿子赵元佐的家中,观察一番之后,仅仅是说了几句客套之言,并没有那种“语出惊人”的表现。

随后,他又去了二儿子赵元僖的府邸,脸色也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说了几句客套话便一带而过了,很显然陈抟老祖在他什么也没有找到答案。

当陈抟老祖来到三儿子赵恒的府邸时,他本来也不带任何的希望,面无表情地进了门。可是,刚进门不久他便出来了,赵光义对陈抟老祖的表现很诧异,急忙问“为何如此”。

陈抟老祖整理了一下语言,急忙回答到:“算不了,这家人都不是一般人,家中的奴仆都有不凡的面相,将来必有大的作为,可想而知家主更不是一般的人......”

说完了这些话,陈抟老祖便走了,只留下赵光义在原地思考。当时,赵光义虽然不相信陈抟老祖的话,毕竟相比较而言,大儿子、二儿子比三儿子更加的优秀。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抟老祖的话一一应验了!赵光义的大儿子与叔叔赵廷美的关系很好,可赵光义却对这个弟弟有了杀心,毕竟他也害怕自己的皇位被夺了去。

就这样,赵廷美最后以“造反罪”被赵光义杀了,得知这个消息时,赵元佐因接受不了,精神上出现了问题,甚至还火烧皇宫,很显然是不能继承皇位了。

大儿子失去机会后,二儿子登基的机会变大,可是他却英年早逝。公元992年,赵元僖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突然间患上了重病,最后药石无用、撒手人寰。

当年,陈抟老祖看相的三位皇子,如今只剩下了一个三皇子赵恒,而且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前两个哥哥失去了继承资格后,他就成为了“准嫡长子”,继承大统天命所归。

后来,宋太宗便将三皇子赵恒立为了太子,多年后他继承了北宋的皇位,陈抟老祖的预言也实现了。

标签: 陈抟

更多文章

  • 五步夺华山终究只是传说,原来陈抟老祖也曾想要夺取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陈抟

    陈抟是五代末期,北宋初期之人,是道教的重要人物。他得道于武当山九岩室,后又在华山云台观隐居清修,被教徒称为陈抟老祖,是继老子、张道陵之后又一位道教至尊。关于陈抟老祖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富传奇的就是他五步夺华山的故事了,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前曾经途径华山,陈抟见他有帝王之相,料定此人日后必为天下之主

  • “陈抟老祖”辟谷一睡百日,“三棋赢华山”,传说还是真实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陈抟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道教典籍传说中都有这样一位极富盛名的“活神仙”,他既是道教中的思想家、哲学家,还是道教玄学“紫微斗数”和“无极图说”的创造者,“老华山派”的开山鼻祖、辟谷之术开创者……好吧,他的名讳实在太多,总之,他就是人称“睡仙”、“希夷祖师”的“陈抟老祖”。相传“陈抟老祖”是唐末至宋初时人,古人

  • 一千多年前陈抟老祖唯一传世孤本,字字珠玑,深查人性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陈抟

    陈抟老祖,本名陈抟,道号扶摇子,生于老子故里,隐于华山云台观,五代时期最著名,最神秘的一代宗师,民间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睡仙,一生只留下一本书传世,名曰《心象篇》,字字珠玑,句句灵验,短短数百字,便能看到人生百态,世间万物。·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这一句总领全篇

  • 陈抟老祖:这三个问题是人生多厄,招惹祸患的苗头,赶快改正!

    历史人物编辑:希平讲史标签:陈抟

    为人处世不要因为幸运而固步自封,不要因为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有水平的人,善于从顺境中发现危机,善于从逆境中找到出路。人生祸福莫怨天,怨天不如求己。鬼谷子之后一千多年,世上又现谋略大家,就是陈抟老祖。他在传世奇书《心相篇》中揭示祸福吉凶的根源,有三个问题是命运多厄,招惹祸患的苗头,应该赶快改正:1、才

  • 陈抟劝赵匡胤注意“五更头”,于是皇宫里取消五更,其实他误会了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陈抟

    赵匡胤大家都知道,他是北宋的开国皇帝。至于赵匡胤的功过小编就不妄下评论了,主要讲一件奇事。这件奇事与赵匡胤有关,与两宋有关,还与道家有名的人物陈抟有关。赵匡胤即位,他听陈抟说“只怕五更头”这样的话。这句话明显是一句谶语。赵匡胤寻思着,是不是在五更天的时候,会有歹人对自己不利啊?于是为了避讳,宋朝的皇

  • 江南七怪教了郭靖10年,为何还不如洪七公教一个月?马钰一语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马钰

    很多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对于郭靖成长之路的其中一个小风波都略有疑问——郭靖跟着江南七怪学了10年,为什么还不如洪七公教1个月?《射雕英雄传》这部作品几乎是武侠小说界的最经典作品,即便是没怎么看过原作的人,也大多看过同名的影视作品。第一个原因:教学心态不一样,马钰给足了郭靖信心。江南七怪找到郭靖之前,抱着

  • 江南七怪教郭靖 10 年,还不如洪七公指点1个月?马钰道长一言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马钰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射雕英雄传》作为《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主人公之一,郭靖是金庸所有角色里最充满正气的一个,也是当时所有江湖大侠都十分佩服的人物,无论是曾经看不上他的黄药师,还是曾有矛盾的江湖好汉,后来都对郭靖佩服不已。不过能有这样的成就,和他的一位师傅分不开,这个人就是洪七

  • 马钰和丘处机是否有隔阂,二人的分歧是否导致了全真教的衰败

    历史人物编辑:花语媛暖标签:马钰

    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夺得天下第一。但可惜的是,这是全真教唯一的一次高光时刻,王重阳一共收了七个徒弟,江湖上称其为全真七子。可惜的是,王重阳不会教徒弟,这七个徒弟没有一个成才的,这也难怪周伯通为何宁愿降两辈也要和郭靖结拜,你以为王重阳将《九阴真经》交给周伯通,而不是自己保留,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七个徒

  • 马钰在教授郭靖武功时说,你师傅是武林中顶尖的人物,为何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三读说史标签:马钰

    应该说,这是马钰的客气话,从马钰的内心深处他是瞧不起江南七怪的,作为天下第一武林高手的顶门大弟子和天下第一大门派的掌教。如何看得起这些草莽之辈,如果不是为了压师弟丘处机的风头。马钰才不会千里迢迢远赴大漠教授一个小毛孩的全真内功心法。实际上,江南七怪的武功是三流的武林人士。而郭靖就是跟随这些三流江湖高

  • 江南七怪教郭靖10年武功,结果一塌糊涂,为何马钰教2年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马钰

    喜欢金庸小说的读者一定知道,金庸笔下的郭靖可以说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一代大侠,然而郭靖跟他的师傅江南七怪学了十年武功都没有任何成就,为何在遇到马钰之后两年他便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大侠呢?其实这与他们教授郭靖武功的方式是离不开的。当年七怪从江南远赴大漠寻找郭靖,到后更是喜出望外感觉找到了一块璞玉。但他们在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