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推翻唐朝的“奇葩”皇帝朱温,做过哪些人神共愤的事?

历史上推翻唐朝的“奇葩”皇帝朱温,做过哪些人神共愤的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颜小四煮娱 访问量:2915 更新时间:2024/1/17 2:01:50

朱温这个人,的确算是中国古代皇帝里的一个“奇葩”,比之安禄山都还要让人目瞪口呆。

要说古代的草根皇帝,朱温绝对算是一个,但和刘邦、朱元璋相比,朱温却是“上不了台”,因为他一生中的经历以及做过的事情太让人觉得没有下限,而且在五代这一个乱世中,朱温几近丧失了基本的“伦理道德”。

在唐朝末年,纷乱的藩镇环境让民间的盐商逐渐壮大起来,因为节度使制度的原因,唐朝中央无法高度控制盐的“官办”,从而下沉到民间经营,而王仙芝黄巢,这两人正是“盐商”的背景,最终一步步成为了起义军首领。

当时在安徽,也有一名青年从事着买卖私盐的工作,他的名字叫朱温。

朱温的家世不算差,但是父亲早逝导致家道中落,母亲就带着他和他的兄弟们到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家里务工为生。

不过朱温这人年轻的时候也不老实,史书对他的记载是,平时并不做什么什么勤劳的生产,反而是结交好友。

这个“记载”顾名思义,就是朱温年轻时等同于一个“游手好闲”的社会地痞,被同乡人十分厌恶,而又委婉地将其形容成:广交豪侠。

基于唐朝末期的社会溃烂,政权分裂,像朱温这样的人,却是有着大量的机会崛起。

毕竟老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

唐僖宗早期,山东地区百姓积贫不堪,人们一边遵守着道德准则,在内心里鄙夷朱温这样的人,另一边则是为了生存的本能,加入了朱温这一个“雏形”显现的队伍。

这个队伍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农民军”,唐朝不救他们,他们自救,于是乎朱温也成为了一个小头领,在北方顺应王仙芝点燃反唐的星火。

同在山东的还有黄巢,作为富商之子,加上黄巢的文化底蕴极强,追随者甚蕃。

朱温这一支小队伍,听到了黄巢的名气,于是投奔了黄巢,就此,朱温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黄巢的队伍中,朱温屡建奇功,朱温兄长朱存之死,让朱家几兄弟有了军功,也是这些早期的军功,为朱温带来了出头的机会,他逐渐成为黄巢手下的重要将领。

可在中和二年这个时间节点,朱温和黄巢却走上了人生的分叉路。

公元882年,朱温奉黄巢之命攻打及守卫同州,这个时候,朱温屡次击败的老对手王重荣“盯上”了朱温,想要一次性报之前的兵败之耻。

知道朱温冲击同州后,王重荣巧妙地联合了其他藩镇的力量来攻打朱温,在兵力上,朱温有着极大的劣势,面对王重荣下了血本的“几万精甲”,朱温抵挡不了。

他只能向黄巢求援,而黄巢身边的左军使却次次拦截朱温的求援,导致朱温决定“降唐”。

走投无路,朱温走上了“跳槽”的道路。

被王重荣招降,认王重荣为“舅父”,朱温的投降让唐僖宗兴奋无比。

因为朱温的名气很大,战争能力很强,唐僖宗自觉收获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才,于是他立即重用朱温,让朱温在北方和“老同事”们对垒,一时之间,朱温压制了农民军。

第二年,朱温还领命“攻打”黄巢,这个时候开始,朱温的“名声”已经很臭了,他干脆也自暴自弃,玩了命地追杀黄巢。

整一个黄巢起义被平复,靠的就是他和李克用,两个人都不要命,他是为了心安理得,李克用则是为了钱。

击败了黄巢,朱温和李克用成为了大唐的红人,但问题是,这两个人也“闹翻”了。

朱温想要“杀害”不给他面子的李克用,于是发动了“上源驿谋杀”,但朱温没杀成李克用,被他逃了,这件事成为了大唐最终溃败的基础,二人的矛盾,最终形成的是“五代”分裂的开端。

随着大唐更加没落,各镇节度使、势力都在为接下来的暴风雨准备着,搅动风雨的,乃是朱温和李克用。

而朱温走的路线比较直接,因为之前的名声已经坏了,朱温做事很干脆,他“挟天子”还想“令诸侯”。

虽然出身沙陀族,但要比朱温还要忠诚的李克用天天喊着要打朱温,就在这样的反复中,两人分别占据了中原两个重要的“根据地”:一个是山西,一个是河南。

因为朱温做得够绝,在知道了群臣对他的反对后,他果断制造“白马驿之祸”,杀害大量的文臣,造成唐皇室的直接削弱。

这成为了朱温登基的政治逻辑,诛杀了忠臣、控制了皇帝,朱温想不造反都很难。

而另外一边,李克用依旧保持每天“骂骂咧咧”的状态,用语言来谴责朱温,并没有付出太多的实际行动。

公元907年,唐哀帝在被朱温逼着禅让之后,又被逼着“自尽”,朱温由此模仿了曹丕登基为帝,改朝换代,立国“梁”,结束了唐朝漫长的历史。

这一次改朝换代,是五代的开端,也是暗黑时代的开端。

成为皇帝后,朱温更加荒唐,但凡是“礼法”和“道德”限制的,他都在做。

一般来说,成为皇帝之后便是立太子,而朱温一不是正统的读书人,二不是大人家出身的继承人,他的“传嗣”思维极其薄弱,除了薄弱以外,他还有些荒诞。

比如他对他的儿子们提出的要求:

“谁的媳妇儿把我照顾得更好,我就立谁为太子”。

朱温的军事能力很强,文政也并不弱,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心理却是有着问题。

在朱温长子朱友裕去世后,朱温已经对剩下的几个儿子“淡然”了,他“扭曲”的心理,其实是建立在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和自己儿子的对比中的。

李克用去世后,年轻的李存勖发挥了“超人”之姿,一系列的战术击败了后梁,朱温喊出“生子当如李亚子”。

回到了皇都后,朱温便衍生出了许多“自暴自弃”的心理,比如折磨自己的儿子们。

不过当时朱温心里真正想立的储君乃是他的样子朱友文,这件事被朱温的次子“朱友圭”知道了,朱友圭十分愤怒,在朱温召回朱友文之际,朱友圭直接“狸猫换太子”,自己和侍卫杀害了朱温,而后篡改“诏令”,赐死朱友文,立自己为皇帝。

荒唐的朱温最后没有被敌人解决,反而是死在了自己的儿子手中,而且朱友圭的“出身”本身就是十分不堪,其母亲乃是朱温在行进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军妓”。

也是这个原因,导致朱友圭有着扭曲的心态,最终弑杀他这个也不算太正常的父亲。

纵观朱温一生,从某种角度来说,可称“传奇”,因为他的确有着超越别人的能力,在唐末的战场中,他能带着农民军多次击败大唐官军以及藩镇军,足以说明他的能力。但从某种角度来说,朱温是“另类”的成功者,他是一个乱世的“漏网之鱼”。

若是放到和平的年代,朱温连崛起的机会都不会有,当他背叛黄巢时,其实已经被列入了“黑名单”,但唐僖宗出于自己的处境考虑,想要加大自己的底蕴,于是扶持了朱温崛起,为的是对抗暗流涌动的各位节度使的虎视眈眈。

谁知道朱温还趁着这个机会大肆屠杀文人、忠臣,后来还杀害皇帝,推翻大唐,自立为帝。

朱温在称帝后,将开封城巩固了多次,在政治和建设上,朱温的确有过人之处,可是混乱的出身和人生,让他处在一个混乱无道的状态。

例如让儿媳妇们侍奉他,以此为乐,看心情选择储君,又再例如准备让养子登基为帝,这些行为是朱温给自己埋下的祸根,一个不正常的他,加上更极端的儿子,最后酿成如此结果。朱温死后,后梁几乎等同于崩溃,他作死了大唐,又作死了自己。

标签: 朱温

更多文章

  • 荒淫残暴的梁太祖朱温,被张惠迷的欲火中焚烧!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朱温

    朱温从小丧父,是宗州人,家境贫苦,同两个兄弟及母亲一起为刘姓地主帮佣。朱温性情霸道,不安分,而且总爱玩枪弄棒,惹是生非,母亲也管不住。后来,朱温跟随黄巢反唐,随着军中地位不断提升,朱温恣意妄为的本住更加暴露无余,常常对部下发脾气,而且经常滥杀无辜,性情暴烈,如果说他行事还有顾忌,那就是比较听他妻子张

  • 历史上把唐朝推翻的朱温,究竟做过哪些人神共愤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玮聊娱乐标签:朱温

    朱温出身底层,但极具野心。道德与礼法根本对他不起丝毫束缚。他残忍嗜杀,荒淫乱伦,最终死于儿子手中。种种恶性,令后世瞠目结舌。一,背主求荣朱温是宋州芒砀山教书先生朱诚的第三个儿子。他没有遗传到父亲的知温文尔雅,反而性情暴躁,顽劣难驯。朱诚死后,母亲带着朱温弟兄三人到萧县地主刘崇家做佣人。朱温体壮如牛,

  • 清代“魔镜”有美姬,本是朱温女人,谁看她都会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朱温

    看过《白雪公主》都知道,白雪公主的后母有一个魔镜。其实,我们也有“魔镜”,不信你看看下面的故事就知道了。安徽淮上地区,有一人叫俞逊,字仰之。成年以后,俞逊入赘南京瓜步的沈家,沈家是个富贵之家。俞逊妻子沈氏,相貌出众,容颜美丽,平时也很喜欢梳妆打扮。不过,沈氏也有野心,她想独揽家中大权,成为年轻一代的

  • 朱温:卖主求荣,弑君篡唐,屠戮皇族,最后却被儿子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胖猫读历史1标签:朱温

    公元852年,在今安徽砀山的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家庭,朱温出生了。跟历史上的大多数皇帝一样,朱温的出生,也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根据《旧五代史》记载,朱温出生的那一刻,他家的茅草屋突然红光冲天,邻居们看到后,大惊失色,纷纷以为朱温家着火了,于是都赶来灭火。可是,当他们跑近才发现,朱家好好的,根本就没有

  • 梁太祖朱温为了灭唐做了哪些骇人听闻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朱温

    在唐朝和宋朝之间有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乱世叫五代十国,中原王朝的第一个朝代就是后梁,而后梁的太祖就是朱温。灭亡唐朝的有两大毒瘤,一个是宦官专政,一个是藩镇割据,而后来的五代十国就是原来大大小小的藩镇头领建立起来的,宦官是被谁灭了的呢?就是被这个朱温所灭的。在九世纪的最后几年里,中原的朱全忠(唐僖宗赐名

  • 朱温不仅喜欢滥杀无辜,还荒淫无度,最后竟死于儿子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军史园林标签:朱温

    朱温的滥杀是历史上罕见的。其一是滥杀战俘。例如唐乾宁二年(895)十一月,朱温在钜野(今山东巨野)之南大败朱瑄部万余人,杀戮将尽,俘虏3000余人。傍晩打扫战场时,忽然狂风暴起,沙尘沸涌。朱温竟借故胡说“此乃杀人未足耳!”下令把俘虏全部杀死。又如天复三年五月,朱友宁攻青州博昌县(今博兴)月余未下,朱

  • 朱温残暴无道,却为何能够在无尽战火中脱颖而出?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朱温

    五代乱世,从藩镇割据,战火连绵,一个个杀人恶魔的降世,从秦宗权,黄巢,孙儒到朱温,无一不是双手噙满鲜血。以民为食,以妇孺为粮,烧杀淫掠甚至不足以表述其罪恶行径。但在羁縻乱世,为何朱温却能脱颖而出?抛去朱温的狠辣果决,投机钻营以外,更多的应该是站在其背后的“粮草押运官”张全义的功劳。泱泱华夏,中原定鼎

  • 朱元璋宁愿出身低微,也不愿将朱温列为祖先,此人做过多少恶事?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朱温

    朱元璋称帝之后才发现,别的帝王的出身都是很高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祖先曾是英雄。只有他是真正的布衣出身,没有身份高贵的祖先,所以朱元璋便想找一位曾经有名气,功勋显著的人做自己的祖先。有人则建议,朱温是个合适的人选,曾经也是一代枭雄,被人成为梁太祖。正好姓氏也一样,在合适不过了,但朱元璋思前想后都觉得

  • 朱温以残酷暴虐出名,却既宠爱又惧怕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邀月历史阁标签:朱温

    黄巢起义给了唐朝统治最后一击。而这个王朝真正的掘墓人,却是跟随黄巢起义的叛将朱温。而这个在历史上以残酷暴虐出名的枭雄人物,偏偏既宠爱又惧怕妻子张氏,成为当时的一大奇事。有一次,朱温与二哥朱存在郊外打猎,遇到了富家少女张氏。张氏是宋州刺史的女儿,温柔美丽。朱温对她一见倾心,慨然对二哥说:“过去,汉光武

  • 朱温篡唐称帝,为什么没有得到大唐传国玉玺?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朱温

    朱温原是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一员部将,后降唐,与李克用等唐朝将领,联合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借唐末乱世、藩镇割据之机,朱温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控制了唐王朝政权。公元907年,朱温逼令唐哀帝李柷(chù)禅位,即皇帝位,更名为晃,建立大梁,史称“后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