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女性、最为伟大的帝王之一,我们一般将她称为武媚娘、武则天或者武曌等,但实际上,这些称呼中究竟哪一个才是她的真实名字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本文小编要和大家讨论的就是这一问题。
武媚娘
637年,武则天十四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所以,她也被称为“武才人”。唐太宗为她赐的号是“武媚”,而所谓的“武媚娘”其实是后世的讹传而已。
武则天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显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她在临死时遗制:“去帝号”,于是谥“则天大圣皇后”,后又称“则天后”,唐玄宗尊为“则天顺圣皇后”,在历史上就称她为“武后”。
“则天”二字其实出自《论语》,“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意思就是法则于天。而早在之前,唐朝皇宫中就有一门被称为“则天门”、一楼叫“则天楼”。
所以,“则天”二字并非武则天真正的名字,而是女皇的尊号。用尊号或年号来称呼皇帝是一种惯例,比如汉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把女皇帝称为“武则天”也是后来人们叫得习惯成自然罢了。
武曌
武则天自己起的。公元689年,她正式执掌国家大权后,专门发布了一道名为“改元载初赦文”的圣旨,为自己创造了这一名字,取的是“日月凌空,光被天地"之意。
而关于这一名字的由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太宗病逝后,她在感业寺枯对青灯古佛的那三年,法号正是“明空”,喻四大皆空的佛家意象。
第三种说法则是,武则天曾下诏下天下文人征求名字,而当时少林寺有一个名叫“明空”的和尚误打误撞揭了皇榜,那和尚不得已就创造了这一个字,并说了寓意。武则天听完后大喜,不仅接受这一名字,还大大赏赐了这位和尚。
综上,其实武则天真正的本名叫什么,现在还不可考证,但是根据确证的资料显示,她本名中有一个华山的“华”字。怎么说呢?
《新唐书·地理志》中有两处记载,提到一个叫“华州”的地方,在垂拱二年避武氏讳曰太州,神龙元年改回来了;另一个叫“华阴”的地方,在垂拱元年更名仙掌,神龙元年也改回来了。
根据古代避讳帝王姓名这一礼仪,垂拱二年和神龙元年分别是武则天准备登基的日子和唐中宗复位的日子。这两个重要的日子要避讳“华”字,想必这一“华”字就是武则天名字中的字。这一观点为后世很多人所接受,小编也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