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临死前问武则天:我走后,你咋办?武则天用8字救下自己

李世民临死前问武则天:我走后,你咋办?武则天用8字救下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彤彤爱读书 访问量:972 更新时间:2024/1/4 3:23:51

瞾”这个字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命人造出来的字,取日月凌空之意,以此为名字,体现了女皇登基是天命所归。华夏悠悠几千年历史,一个个朝代的更迭,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是女皇却有且只有武则天这一个。是女子天生就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吗,当然不是这样。

那时,女性地位低下,别说受教育权了,就是基本的生命权都难以保障,往上走谈何容易。而且,封建社会制度下对女性的蔑视也是很强烈的,就是武则天,也不免受到非议并遭遇叛乱,但都被她一一化解。

以女子的身份,在当时一步步走上那个最高的位置,武则天闯过了无数的难关,其中一次危机就出现在李世民驾崩前。那时李世民自知命不久矣,就把武则天叫到病床前,问她:“我走了,你怎么办?”这看似柔情的发问里其实暗含杀机,武则天无愧于她本人的才智,用8个字救下了自己。

年少入宫

武则天的家族也算是士族官僚家族,但不是那种世代传承的大家族,可以说是新贵。她的父亲武士彟当年从事木材买卖,积累下了丰厚的家底。武士彟是个合格的商人,看到了李渊的潜力。在他还没有举事时就多有结交,李渊反隋后,也受到了武士彟的资助。

唐朝建立后,武士彟的付出获得了回报,他被视为“元从功臣”,先后担任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并被封为了应国公。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出身贵族,武士彟发迹之后,就娶了杨氏作为续弦,以此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杨氏后来生下了武则天三姐妹,但是好景不长,武则天12岁时,武士彟去世。杨氏受到了武氏族人的慢待,就带着女儿搬回了长安。武则天就和母亲以及姐妹相依为命,她出落得越来越漂亮,她的美貌被交口称赞。

贞观11年11月,唐太宗巡幸洛阳宫,也听说了武则天的美貌,就把她召进了宫里,封为五品才人。那时武则天只有14岁,她的母亲杨氏很为女儿担心,武则天却早早显示出了果断和聪慧,她反过来安慰母亲:“我这是去侍奉天子,未必不是福气,何必哭哭啼啼的呢?”

虽然得到李世民的征召入宫,但是武则天的宫中生活并不如意,史书中也没有对当时情况进行详细的描写。根据武则天回忆,当时李世民有一匹叫狮子骢的好马,性烈难驯。武则天陪侍李世民,就对他说:“只要给我铁鞭、铁棍和匕首,我就能驯服它。先用铁鞭治它,如果不服管教的话,就接着用铁棍砸它的头,如果还是驯服不了的话,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

这种手段不可谓不狠辣,李世民也对此表示了赞赏。不过,赞赏归赞赏,李世民最喜欢的还是长孙皇后那一款温柔女子,对个性刚强的武则天不太感兴趣。武则天在宫中待了12年,始终都只是个才人。

女主武王

虽然武则天在李世民的后宫中默默无闻,但是她很小的时候就获得了“天下之主”的评价。给出这一评价的不是别人,而是著名玄学家袁天罡。当年袁天罡为武则天一家算卦,先看的是武则天的两个异母哥哥,袁天罡看了看,说这二人日后可以官至三品,但不会是显贵。

等到还在襁褓里的武则天被抱出来时,袁天罡极其震惊,赞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武则天那时被作男孩打扮,袁天罡就摇了摇头,感慨道:“可惜生作了男子,若是个女子,日后一定成为天下之主。”

这桩轶事可能是武则天登基后为自己造势而编出来的,但贞观年间,的确有着“女主武王”的传言。627年,太白金星频频在白日凌空,被视为不祥之兆。李淳风占卜后说“女主昌”。民间又有传言:“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李世民很忌讳这个流言,还为此杀了左武卫将军李君羡,因为这人小名“五娘字”,籍贯武安,封邑还是武连县。这种种巧合让李世民认为他就是流言里说的那个人,就把他杀了。后来,李世民从李淳风那里得知预言里的那个人就在他的后宫中,打算处死任何有嫌疑的人,但被李淳风以天命不可违的理由劝下了。

机智自救

不过,“女主武王”这个传言始终压在李世民心头。贞观23年,李世民病危,他把武则天叫到了自己的病榻前,问她:“我走了之后,你该怎么办呢?”这看似是关心,其实是试探和戒备,他担心武则天应验那个传言。如果武则天的回答不能让李世民放下怀疑,李世民就会下令处死她。

武则天冰雪聪明,立刻就看出了他话中的未尽之意,只回答了8个字,也是这8个字救了她的性命:“青灯古佛,了此残生。”按照当时的律例,皇帝死后,没有子嗣的妃嫔就要在感业寺当尼姑,度过一生。武则天这话,是为了向李世民表示自己没有野心,李世民也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可是,武则天真的没有野心吗?绝无此种可能。李世民不知道的是,在他病危之时,武则天就借着照顾他的机会和太子李治搭上了线,二人生出了私情。武则天是不甘把一生耗费在感业寺的,她决定赌一把,她也赌对了。

649年,武则天和其他妃嫔进入感业寺。一年之后的650年,正好是李世民的忌日,李治去感业寺上香,见到了武则天,二人旧情复燃。王皇后为了和萧淑妃抗衡,就主动向李治提出把武则天接到宫里。李治自然无不应允,在服孝旗满后,正式把武则天迎回宫里。武则天就此翻身,一步步向着皇后之位,乃至最后的皇帝之位进发。

小结:

二度入宫后,武则天目标明确,斗败了萧淑妃和王皇后,成为了新一任皇后,自己的儿子也成为了太子。但是她没有满足,依靠别人是最不可靠的,她这次要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才有了之后的二圣临朝和一代女皇。

武则天在任期间,唐朝女性地位得到了提高,女子从政也不再是痴人说梦。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优秀女性,她们以成就证明了女性能力的上限能有多高,鼓舞了无数同时代的女性。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狄仁杰当面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听后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武则天

    狄仁杰劝谏武则天戒色的故事,出自京江张氏藏《控鹤监秘记》,正史并无提及。原文如下:狄仁杰为一代名臣,虽公正不阿,而深得武后倚重,故得屹立于群小之间,得安于位。初设控鹤监时,仁杰曾以顾全圣德,撤除控鹤监,免贻千秋万世之讥为言。武后虽即改为奉宸府,而二张之宠眷,曾不稍衰,仁杰又谏曰:“臣之请撤控鹤监,不

  • 武则天入葬时大臣上了一封奏疏,如果实施,武则天下场比慈禧更惨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武则天

    提起慈禧太后,就会让人想到腐败到骨子里的大清帝国,在慈禧掌权的47年中,大清一天不如一天,虽然颇想有所作为的光绪帝试图实行变法,富国强兵,但却触动了慈禧等顽固派的利益,遭到慈禧的残酷镇压,光绪帝也在囚禁中郁郁而终。慈禧死后,被葬在清东陵,由于生前是帝国的一把手,她寝陵中的陪葬品奢华的让人瞠目结舌,据

  • 武则天跟了李世民12年,为何一直没怀孕?专家:武则天有个大缺陷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武则天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下旨广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在这样的背景下,武则天入宫了,时年14岁,受封才人。从入宫到唐太宗去世,12年间武则天的身份一直没有改变,而且还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在唐朝后宫妃嫔中,“才人”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记录妃嫔们的饮食起居和蚕桑之事,并在年终向皇帝汇报情况。据说,皇子在宠幸

  • 为什么武则天敢当皇帝,而慈禧却不敢呢?675年4月13日武则天摄政

    历史人物编辑:萨沙讲史堂标签:武则天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为什么武则天敢当皇帝,而慈禧却不敢呢?675年4月13日:唐高宗诏令武则天摄国政。原因有很多,不可否认武则天当皇帝是昏招。从古至今,皇后尤其是太后掌握国家实权的,不在少数。皇帝年龄幼小的话,如果母亲或者祖母有政治能力,出来辅佐也很正常。毕

  • 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武则天

    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武则天(624-705年),名曌。祖籍并州文水(山西省文水县),是唐代开国大将军武士的女儿,任利州(四川省广元市)的都督。唐太宗时,他十四岁就被选为宫中的秀才,太宗去世后当了尼姑。后来高宗召为昭仪,永徽六年封为皇后,逐渐参与朝政,人称“太后”,与高宗并称“二圣”。载初元年(69

  • 武则天一件文物在嵩山现世,上边的字暴露了武则天内心想法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武则天

    说起武则天,她是一个传奇,有的人骂她,有的人敬佩她,历史过去了这么多年,对于武则天一直存在着争议。也正是由于这些争议,使得大多数人都知道她,特别是历史学者,都想要研究她。关于武则天的功德,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毕竟在她手里,国家治理的还是不错的,也不是一个昏君,虽是女人,却有着君王的特质,同样的她也是一

  • “武则天四大奇案”离奇光怪,与武则天无关,狄仁杰才是主角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武则天

    高罗佩所读的清初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的书名其实叫《武则天全传》。该书共六十四回,其前面三十回写的是狄仁杰任昌平令尹时的断案经过,是全书的重点和精彩部分,所以又称《武则天四大奇案》。将书命名为《武则天四大奇案》,无非是指发生在武则天时代的四件奇案。但不明就里的人往往误以为是武则天亲自抓、亲自审、

  • “盛唐女帝”——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武则天

    史料记载:武则天,并州文水人。14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宫中,立为才人(嫔妃)。赐号“武媚”。唐太宗死后,她出宫到感业寺做尼姑。后来继位为帝的唐高宗李治又将她召入宫中,立为昭仪(嫔妃)。那么女帝武则天是怎么掌权的呢?她的权力又出自哪里呢?主要是当时高宗皇帝的身体状况欠佳,体弱多病。他作为太宗的后继者,为了

  • 刘邦、李渊、朱元璋三大集团相比,哪个实力更强?结果让人很惊诧

    历史人物编辑:刘懿凡凡标签:李渊

    既然是比较刘邦、李渊、朱元璋三大集团,那就是要带着自己的创业团队了,比较个人就没什么意义了。如果非要比较个人能力,很明显朱元璋强于刘邦,刘邦强于李渊。朱元璋不管是文治武功,都是三人中最强悍的。武,可以自己亲自上阵领兵打仗,且鲜有败绩,还以少胜多,打赢了最大的对手陈友谅。文,能治国安天下,进行改革,增

  • 李渊竟是被儿子和好友用美人计强逼着造反的,事后还恐惧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李渊

    李渊虽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是李渊本人却素来毫无雄心壮志,打天下完全是靠着大儿子李建成、小儿子李世民及堂侄李孝恭;至于李渊本人,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可能就是团结这几个儿子和堂侄吧……其实李渊本人压根没想过造反当皇帝的事情,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生活的太优越了;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