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外族入侵、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最悲惨可耻的年代,既被外国蛮族屠杀,又被本国政府屠杀,然后更被军阀交互屠杀,而汉奸卖国贼在这十年中也最盛行,很多人都以当汉奸卖国为荣。
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告终,中原王朝从此由弱转强。高平战役的规模并不大,但这次战役,却奠定了中原地区独霸的基础,传统的大一统观念,在极端混乱衰弱的谷底开始复苏。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周太祖郭威去世,他的养子柴荣继位称帝,史称周世宗。建都太原的北汉主刘崇闻讯,十分高兴,他认这正是兴兵灭周的好时机,便派遣使者与契丹通好,自称“侄皇帝”,乞求契丹派兵合攻后周。
二月,契丹与北汉联军共约10万余人大举入侵,周世宗柴荣力排众议,亲率大军北上太行迎击。两军在泽州(今晋城)的高平城以南相遇。面对这种敌众我寡的局面,周军的将士难免怀有畏惧心理,为了鼓励士气,稳定军心,周世宗自己全身披挂,跨马到阵前督战,全军将士见皇帝亲临阵前,大受鼓舞。
北汉军队首先发动攻击,主将张元徽亲自率领千余精骑冲击后周的右军,北周右军主帅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周世宗看到战事紧急,后周军濒临溃败的边缘,亲自率领左右的亲兵冒着矢石出阵督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逐渐抵挡不住。不久北汉骁将张元徽又被后周军队斩杀于阵中,这下北汉军军心大受影响,士气低落,后周军则越战越勇,猛烈进攻,杀的北汉军大败而逃。后周军一路追杀到高平城,北汉兵尸体遍布四野,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更有数千无处可逃的北汉兵投降。高平大战,后周军取得全胜。
高平大战直接关系了后周的存亡兴衰。在右军已经被击溃的危机情况下,周世宗亲自出阵,率军攻击,极大的鼓舞了周军的士气,以过人的胆识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战局。
战前不顾劝阻亲征提振士气;在阵中有将士溃逃的危急时刻逆流而上,置自身安危于不顾,一举扭转战局,几乎以一人之力改写了历史。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英才明主最多也不过如此而已。可惜,天不假年,世宗英年而逝,致使赵匡胤黄袍加身;否则,不知道历史将呈现怎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