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包拯为何狠心斩了公孙策?

包拯为何狠心斩了公孙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利山 访问量:304 更新时间:2024/1/20 4:41:38

包拯可是宋朝有名的清官,以清廉公正而名垂千古。因为皮肤黑,也被称作“包青天”,“包黑子”,“包黑碳”,形象这一点,影视剧中我们早已领略。

说起包拯,我们马上就能联想到他的两个得力助手――展昭和公孙策。展昭也好,公孙策也罢,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是否有其人。

所以,二者其实都是学人物,出自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因为后来的翻拍等,这些人物形象逐渐被群众接受,并广为流传。

包拯和公孙策

如果说展昭是包拯的贴身保镖,得力侍卫,那公孙策就是包拯的军师了。

公孙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擅长医术,心思缜密,温文尔雅又才貌双全,在“文”这一方面,帮了包拯不少大忙。

文学作品中,公孙策本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落魄秀才,多次未能考取功名,宛如失了意的千里马,幸得遇到了伯乐包拯。

后来又被封为开封府六品主簿,多次微服出访,乔装打扮成郎中或者算命先生为包拯寻找线索。和展昭一起,成为包拯的左膀右臂。

公孙策御札三道

相传宋仁宗时,陈州遇到了旱灾,而当地官员却私吞赈灾银两,皇帝大怒,命包拯前去调查整治,并给了他御札三道的特权。

包拯一时困顿,这御札三道史无前例,让他难以参透,便愁上眉头,只好与公孙策商讨。公孙策见状,计上心来,便想到了一妙计。

公孙策想这既然是特权,便必然可以上斩无道皇室下斩恶劣平民。御札三道可不就是“御铡三刀”吗!

于是公孙策赶紧画好这龙虎狗三道铡刀的图纸。呈给包拯后,包拯欣喜不已便做好这铡刀。宋仁宗一看本意三封信成了三道铡刀,无奈之下也是批准了。

这三道铡刀堪比尚方宝剑(故事虚构),可先斩后奏,权利大着呢。

这龙头铡,可斩皇亲国戚;虎头铡可斩贪官污吏,佞臣奸臣;这最后一道狗头铡可斩恶霸无赖,违法平民。

公孙策为何犯法?

题目中,这包拯要斩公孙策,这又是为何呢?包拯一生忠义,刚正不阿,公孙策也是足智多谋,遵纪守法,究竟是何缘故呢?

众所周知,包拯一生清廉公正,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即便是手足至亲,只要触犯法律,相信包老爷也会大义灭亲的。

公孙策犯法,还得从一桩案子说起:

相传,包拯在奉旨南巡时,一日路经太湖,突然有人急匆匆赶来报案,说这太湖里有一具浮尸。

事关人命,包拯便立刻展开调查。经过数日的追踪,终于将凶手混江龙抓住。

刑讯期间,凶手招供说,杀人是为了报兄弟之仇,并供出了帮凶――他的养女孟如意。

然而,就在公孙策调查缉拿孟如意时,发现她的手镯颇为熟悉,正是自己失散多年亲生女儿的信物。

为了确认事实,公孙策便设计详细问了孟如意的身世,父女最终相认。

这时的公孙策进退两难,一边是法大于情的伯乐包拯,一边是自己生而未养的亲生女儿,难以取舍。

最终,公孙策动了私心,本着愧对女儿多年的心思,决定放她走,由自己以死抵罪。

包拯知道后,大怒不已,虽然心痛,但仍决定以包庇罪名,用虎头铡处死公孙策。

后来,公孙策之女不想陷生父于不义,逃跑途中,回来自首,在公孙策面前自尽而亡。

虽然真凶落网,可公孙策包庇之罪属实,包拯仍未放了他。

执行死刑之时,幸亏展昭从皇帝那里求来了圣旨,公孙策才免于一死,包拯也保住了一员大将。

所以啊,这包拯也不想斩,可天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何况是公孙策呢?

包大人的刚正不阿可是有名的,虽然另外二位未在史书出现,但包大人的事迹是永载史册。

老版的《新白娘子传奇》中,包大人归天后还成为了铁面无私的爷。

标签: 公孙策

更多文章

  • 包拯一生忠义,为何狠心含泪要斩杀公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公孙策

    文|观景说史序言:提起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包大人,那可是妇孺皆知的事,他不但在民间留下了众多的传奇故事,也给影视剧丰富了题材,电视剧《包青天》让包拯彻底红遍了大江南北。作为北宋时期的名臣,他出生在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向来以铁面无私、执法严明而著称。在电视剧《包青天》中,有包拯含泪要斩公孙策的剧情

  • 包拯为何斩首公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读史鉴己标签:公孙策

    说起包拯,应该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他是宋朝一个有名的清官,一直都以清廉著称。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

  • 包拯和公孙策情同手足,为何后来包拯却狠心要斩杀公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巷子美食标签:公孙策

    提起包拯和公孙策这对断案CP,应该没有人不知道的了,尤其是周杰和任泉那一部《少年包青天》,睿智的包拯和傲娇的公孙策,这对奇妙的组合,也是很多人追剧的一大看点呢。甚至还有知乎网友开玩笑的说,那么多红颜知己,包拯和公孙策却硬是从第一部单到了第三部,两人该不会都是在等对方开口吧。剧照虽然是开玩笑,不过也反

  • 苏轼一生中的7个重要女人之三——王闰之,同甘共苦,爱出于天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王闰之

    导语:“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每一个快乐和谐的家庭背后,肯定也有一个好女人;苏轼作为北宋时期全能巨星,坐拥千万粉丝,上至皇宫,下至黎民,放至现代也绝对顶流。这么一个受人尊敬喜爱的男人背后哪些伟大的女人来支持帮助他?今天我们了解下苏轼背后第三个重要的女性,王闰之。王闰之(1048—

  • 秦州之战:术虎高琪灵活布阵,2千金兵击败3万宋军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术虎高琪

    1206年,地点秦州,2千金兵与3万宋军对决。金国名将术虎高琪指挥得当,巧妙布阵,宋军阵亡4千余人,主将李孝义狼狈而逃。但是,术虎高琪提出“北失南补”计划,让金国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灭亡的步伐。术虎高琪,女真族,金国名将,也是完颜家族的拥戴者。1205年,南宋丞相韩侂胄上奏皇帝,给抗金名将

  • 刘过拒绝辛弃疾的邀约,竟是因为白居易、林逋、苏轼不让他走?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刘过

    你有没有遇到过答应了朋友的聚会邀请,但是临时有事不能去的尴尬情况,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化解这种尴尬局面的。公元1203年,辛弃疾到绍兴做官,他得知刘过在杭州,便邀请他来喝酒做客。这个刘过是南宋文学家,四次科举考试不中,于是流落江湖,布衣终身。他的诗词豪放激越,颇受陆游、辛弃疾等人喜欢,一句“欲

  • 安徽芜湖:吴文英,她洒向人间都是爱!

    历史人物编辑:城市头条人物录标签:吴文英

    吴文英,女,1976年5月出生,群众,家住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火龙街道白马一期3栋。 吴文英同志是芜湖市弋江区公益爱心群的创办者之一,她热心积极投身各种志愿活动,主动捐资捐物帮助困难群众。 她勤俭节约,将辛苦积攒的钱捐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热心公益,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慈善和志愿者行动中去

  • 从天眷新政的汉家少年子,到皇统乱政的暴君,双面君王之完颜亶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完颜亶

    金熙宗完颜亶留在史书中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在天眷时期,完颜亶是一副汉家少年子的明君形象,醉心儒家,制定制度;在皇统时期,完颜亶却是人见人怕的杀人狂暴君形象,酗酒骄奢,滥杀无辜。如此前后不一的矛盾形象怎么会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呢?完颜亶经历了什么?才会有如此转变呢?真的是因为走不出丧子之痛才堕落的?还是被

  • 因公款吃了一顿中秋宴,北宋第一美男苏舜钦,被开除公职永不录用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苏舜钦

    俗话说得好,“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小人什么时候在背后捅刀子,所以用这句话来警示自己不可与小人结交,更不可惹恼小人再适合不过了。在北宋年间,才子苏舜钦就因为得罪了一个小人,惨遭弹劾,原本光明的前途也因为他的酒后狂言而匆匆落幕,苏舜钦被弹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因为用

  • 《清平乐》中苏舜钦的审美确实有一套,连住宅都是家喻户晓的美景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苏舜钦

    《清平乐》中,苏舜钦的登场,让人眼前一亮。就连剧中的宋仁宗,也不得不夸赞他长相俊美。其实,在在史籍记载中,苏舜钦确实长得非常英俊。我们无需翻阅正史中的套话,只是借用欧阳修的一句评价:天下之士闻其名而慕,见其所传而喜,往揖其貌而竦。欧阳修的意思是,苏舜钦在当时的名气很大,令人仰慕,人们爱慕他的才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