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好像凡是认得字的帝王(刘邦好像是个例外,但是也有争议……),都曾经做过文学青年的美梦。而现实是:做得了好皇帝的往往做不了好诗人;当然,就是做不了好皇帝的也不一定就能做得了好诗人。大概帝王和诗人两个程序系统有冲突,除了太祖和曹操,这两者在别人身上搭在一起不是蓝屏就是死机……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几位典型的帝王。
1、南唐后主李煜
代表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浪淘沙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果非要评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帝王,那一定是南唐后主李煜了。当然,和前面说过的一样,李煜在写词方面是一个极端,在做皇帝上他又是另一个极端。李煜前期作品以反映宫廷生活和男欢女爱为主,后期,由于沦为大宋的阶下囚,生活的巨变,故国之思,使这位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2、魏武帝曹操
代表作:《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曹阿瞒可以说就是一个bug,既有雄才大略,又会写诗,兼容性很强。曹阿瞒挟天子以令诸侯,治理国家算是个能臣,而在汉末乱世又是一个奸雄。他的诗歌和文章,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造的全盛局面。他的诗歌慷慨悲凉,梗概多气,豪迈奔放,有浓郁的抒情性,既古直苍凉,古朴自然,又具有厚重的历史使命感。他的一生和他的诗一样,以天下为己任,昂扬进取,自强不息,一生征战,志在统一神州。后世能与他相比的,就只有太祖(更胜一筹)了。正所谓溶王气于诗歌。
3、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代表作:没有。“名句”倒是有: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和前面两位相比,乾隆帝知道是不能以质取胜了,那就用数量来打败他们,毕竟好歹能瘸子里拔个将军。乾隆帝一生中一共写了43000多首诗,创作总数差不多有整部《全唐诗》这么多。一算下来平均每天可以写1-2篇,可谓高产似母猪。乾隆虽然没有什么文采,但是活跃度极高,对诗词创作抱有极大热情。他自诩为“十全老人”,就像某些人一样,自诩什么球都会,实际上确实都会,只是都会一点皮毛,只有在某些方面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