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耽误的“诗人”李煜:如果我不做皇帝,我会成为流芳百世的才子

被耽误的“诗人”李煜:如果我不做皇帝,我会成为流芳百世的才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二猛 访问量:2177 更新时间:2023/12/7 23:32:51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文章真乃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多少人因为这一句圈粉后主李煜,爱的不离不弃,更因为传奇的人生经历成为文青皇帝中的代表人物。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络上流传这样一个说法,裹小脚的陋习正是在李煜的恩宠下,成为了中国古代畸形审美的代表,这么一说这位风流天子难道是个心理变态吗?

李煜原名李从嘉是李璟的第六子,传说与舜一样生有重瞳,被认为是圣人之像,年纪轻轻便展露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巧的是李璟也是个作词高手,文学造诣相当深厚,十分赏识自己的这个儿子。

但也因此受到了太子的猜忌,好在李煜无心朝政,选择避祸离宫,游历山水,表示自己无意争夺太子之位。

但没多久,太子离世,李煜成为了李璟诸子中最年长的皇子,成为太子的第一人选。

此时,又有大臣谏言,认为李煜无人君之德,应该立李煜的弟弟为太子,没想到李璟听后大怒,认为有人密谋拥立新君,弄巧成拙直接促成李煜被李璟立为太子。

机缘巧合之下,李煜成为了南唐的继承人,善于填词作曲的他却被推上了一国之君的位置。命运同他开了个玩笑,从天而降的皇位对他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太大帮助,反而限制了他的发展。

而他对治理国家更是一窍不通,整日在后宫之中流连忘返,荒废朝政,为南唐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李煜虽然对政治没有什么兴趣,却也看得清时局,北宋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南唐存亡也就在朝夕之间,这种情况下,李煜延续了父亲的做法向北宋称臣。

北宋使者来访时他就以臣子的身份接待来使,以图北宋宽宥,换得后唐一线生机。在处理内政时,由于李煜自幼信佛,对待国内百姓十分宽容,轻徭薄赋,经常赦免有罪之人,甚至因为释放罪犯过多,到了官员劝诫的地步。

但是为政宽厚并不能改变亡国的命运,在李煜几度请降不成后,北宋正式出兵攻打南唐,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宋军如摧枯拉朽一般席卷南唐半壁江山,兵临金陵城下。

李煜企图用钱财换取北宋退兵,但被宋太祖拒绝,李煜放眼朝中已无可御敌之将,只能出城请降被押送到开封。公元975年,南唐灭亡。

李煜在政治上花的心思远比不上在填词作曲上的多,虽然轻徭薄赋,善待百姓,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并没有提振国力的举动。

虽然自降身份换得了一时苟活,却不是长久之计,在一味地妥协下逐渐丧失了主动出击的机会,甚至因为惧怕北宋,不能阻止有效抵抗,导致国家倾覆。

公元975年,南唐灭亡,李煜被圈禁在开封。公元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开封,时年四十二岁。

李煜在开封的短短几年间,词风大变,一改当年奢靡之风,言辞真切,深刻反映了李煜内心深处的亡国之痛,感人至深,相传宋太宗正是读了李煜《虞美人》中“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觉得李煜有复国的念头,杀心骤起,赐牵机药毒杀李煜。

李煜如果没有生在帝王之家,或许可以逍遥一生,成为名噪一时的风流才子。他的一时极富浪漫传奇,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但人们也许永远也不能读懂他诗词背后的亡国之痛。

缠足是封建礼教下对女性迫害的体现,更是一种畸形审美的产物,但就是这样的糟粕竟然堂而皇之的流行了千年之久,那么缠足起源于何时?又是从何人而起呢?

网络上一度认为,这是李煜的锅,甚至还找到了“证据”。相传李煜后宫之中有一位后妃,名为窅娘,擅长采莲舞,体态轻盈,摇曳动人,能在莲花上面起舞,李煜认为这般绝美,上行下效,于是缠足开始流行于民间。

这个传说因为贴合李煜的人设,人们也不加质疑的选择相信,毕竟“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种事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放在李煜身上更是“合情合理”了。

但是,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更何况如此香艳的传说明显要比掉书袋的论证吸引人。可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还是要为李煜正名。

首先,窅娘是否真有其人尚不能定论,目前存在的说法中都有详略失当的问题;其次,关于采莲舞的记载,同赵飞燕掌上舞的记载类似,不排除借鉴改写的可能;最后,关于其中缠足的描写似是而非,和传统认知中的缠足有明显区别。

其实,关于缠足起源的争论从未停止,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缠足起源不早于北宋初期,因为从当时的记载来看,当时的人并没有这种奇怪的“癖好”,甚至有类似“癖好”的人会被当成嘲讽的对象。

李煜一个亡国之君,就算有这方面的爱好也只会被人当成方面典型,成为文人之间贬责的对象,就像陈后主一样成为千古笑谈,又有谁会争相效仿,特别是古人在大部分时间内都视名节如生命,对亡国之举避犹不及,怎么会公开宣传。

李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无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幸运。他的一生多是无奈,就像后人对他的评价“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虽然一生荣华富贵,却始终是笼中鸟、池中鱼,受困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封建社会下的人们往往没有更多的选择,有时常常是出身决定命运。有的人的安于现状,按部就班的过完一生,但有的人注定是不安于命运的安排。

李煜身为君主是尚不具备这份觉悟,只是一味地纵情声色,但当他经历过亡国之痛后,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只是这份责任最后却成为了他的催命符,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标签: 李煜

更多文章

  • 帝王和诗人两个程序有冲突?看看李煜、曹操、乾隆这三人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李煜

    历史上好像凡是认得字的帝王(刘邦好像是个例外,但是也有争议……),都曾经做过文学青年的美梦。而现实是:做得了好皇帝的往往做不了好诗人;当然,就是做不了好皇帝的也不一定就能做得了好诗人。大概帝王和诗人两个程序系统有冲突,除了太祖和曹操,这两者在别人身上搭在一起不是蓝屏就是死机……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一

  • 南唐后主李煜,一代天才,却被宋太宗一副牵机药送命,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神秘天策上将标签:李煜

    宋朝是华夏历史上非常有趣的朝代,这个朝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宋朝是从五代十国的乱世中慢慢崛起,宋太祖赵匡胤在他在位期间一步步收复了南方各区域,虽然疆域不及唐朝之大,但是也是初步统一了华夏大地。可是宋朝比其他朝代相对较弱的一点也是非常的明显。历代王朝的北部都是由长城所保护,自秦朝时期修建的这座伟

  • 李煜最风流的一首词,把那么害羞的事情写得那么美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李煜

    导语:说起南唐后主李煜,历史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之所以背负不好的评价是因为他作为一代君王,却只顾享乐,最后成了人人唾骂的亡国之君;而他之所以饱受后人称赞则是因为他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可以说李煜是历史上最多才多艺的皇帝了。李煜被后人称为“词中之帝”除了因为他在创作中注入了自己的

  •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见李煜之死,赵匡胤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李煜

    今天的五代十国成语故事见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开宝八年》,发生在宋灭南唐期间,相关人物为宋太祖赵匡胤,徐铉,南唐后主李煜。原文如下: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

  • 李煜和小姨子幽会,写下一首云雨词,句句香艳不已,不料却成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李煜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近四百多位皇帝,这些皇帝中有非常适合当皇帝的,比如说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等。但也有不适合当皇帝的,不过不适合当皇帝的皇帝中,有两个特殊的例子。他们不适合当皇帝,却十分适合当艺术大师,这两人便是徽宗与南唐后主。巧的是,两人还都是亡国之君,今天便来说说这南唐后主李煜以及他的一首词

  • 南唐后主李煜的爷爷明明姓刘为什么自称是唐朝李氏宗室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黎的静生活标签:李煜

    南唐国后主李煜的祖父李昪[biàn],江苏徐州人,出生于唐末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六岁时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四处流浪,“流寓濠、泗间”。唐将杨行密攻打濠州,发现了李昪,收为养子。杨行密的儿子们不能容忍八岁的李昪,杨行密无奈之下,把李昪交给部将徐温收养。杨行密告诉徐温:“此儿质状性识,颇异于人,吾

  • 南唐李煜,一个不想做皇帝的文人,终究是苦了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历史标签:李煜

    这几年大家都在说国漫崛起,不得不说随着00后的崛起,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对漫画有着更多需求的庞大群体。这几年也确实出现了几部很不错的国漫,比如《画江湖之不良人》就非常出色,情节人物场景都做得很不错,尤其是最后不良帅袁天罡死的时候,更是热血沸腾,看哭了无数人。而袁天罡死之前说的那句话,更是成为对整部作品

  • 李煜本无缘皇位,为何最终却继承大统?南唐最终为何葬送其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李煜

    李煜即南唐后主,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他是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历史上称他为李后主。李煜从小就与众不同,尤其是他的长相,丰额骈齿,有一目是重瞳,按照相面人的说法,他很有富贵相。李煜多才多艺,不仅文章出众,而且擅长书法和绘画,造诣也很深。加上他为人

  • 同样是亡国之君,为何李煜和宋徽宗的评价差别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李煜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君主中,有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家,善用权谋、长袖善舞,以参与政治争斗、操控帝王之术为乐趣。而有的人却明显不是这块料,让他们坐上皇位成为君主,是整个人生的错位。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在词作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另外李煜还很擅长

  • 李煜爱民如子、虚心纳谏但不适合为君,在乱世中必然被淘汰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李煜

    所谓昏君是指君主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对国家和民众犯下了许多罪行。而南唐后主显然不属于这一范畴。可为什么大家会认为他是一个昏君呢?醉心文学,不擅朝政,可为当代名士,却不适合当世雄主南唐后主即是李煜,没错,正是那个留下许多传世名篇的诗人李煜。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文采为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