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才女李清照与朱淑真婚姻失败,是因为生理原因?

才女李清照与朱淑真婚姻失败,是因为生理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浩爱历史 访问量:137 更新时间:2024/1/22 3:36:20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美丽动人的女性总能吸引更多男人的目光。女性之美对于男性的视觉冲击力无疑是巨大的。反之亦然。“从严格的审美的立场说话,我们不能不承认男子的体态之美至少不在女子之下。”“男子爱女子,是因为女子美,而美的印象是从视觉传达给意识的;而女子爱男子,是因为男子有力,而有力的印象,虽属于更基本的触觉的范围,却也需先假道于视觉以达于意识。”说明在两性选择上并不只有男性被女性的美貌所吸引,女性同样注重男性的外表美,长相英俊、体格健壮的男子更容易勾起女性的原始欲望。下面我们从女性性心理的角度,探讨一下李朱两位才女的婚姻价值取向。

李清照虽出身于名门望族,却对挥金如土的纨绔子弟毫无兴趣,她意在外有气度、内有才学的翩翩公子。赵明诚就是这样一位。他出身名门,气度不凡,才华横溢,使得一代才女一见倾心,结为连理。先来看一首李清照的早期作品《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极具画面感,描画了一位少女刚荡完秋千,薄汗未干,见到一个翩翩美少年感到害羞,欲溜走却又想多看几眼的动人情景,将闺中少女春心萌动又妩媚娇羞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人詹安泰《读词偶记》有云:“女儿情态,曲曲绘出,非易安不能为此。求之宋人,未见其匹,耆卿、美成尚隔一尘。”

另有一首《减字木兰花》,为李清照新婚时作: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词人将自己与花作比,要夫君评说人与花孰更美,在夫君面前尽显娇态。

又如《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词人从女性思维的角度,将自己内心对爱情的渴望进行更加深入的描写。

再看《丑奴儿》: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浪淘沙》:

素约小腰身,不奈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娉娉何样似?一缕轻云。歌巧动朱唇,字字娇嗔。桃花深径一通津。怅望瑶台清月夜,还送归轮。

如果说《点绛唇》《浣溪沙》描写少女的春心荡漾,还显得较为含蓄的话,那么,《丑奴儿》《浪淘沙》就是近乎直白的性爱描写了。在封建礼教严格的宋代,这样的诗词出自女性词人之手,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令人咋舌。

上述作品说明,在李清照心里,夫妻生活在婚姻生活中居于不亚于传宗接代的重要地位。诗词相和固然高雅,但床笫之事也是夫妻人伦所需,肉体和灵魂的交融同样重要。

与李清照不同的是,朱淑真的心里早有一个钟情的对象,是一位曾寄住在她家赶考的少年。此人面如冠玉,仪表堂堂,学富五车,举手投足都散发出儒雅的气质。由于父母嫌贫爱富,朱淑真未能与之终成眷属,不得已嫁给了一个不学无术,一心投机取巧,还常常在外沾花惹草、狎妓嫖娼的俗吏。

所谓相由心生,这样一个俗吏,外形自然不可能是高大威武,甚至可能是尖嘴猴腮,毫无气度可言。朱淑真对其只有失望和厌恶,激不起任何性的欲望。她不得不把婚姻生活中本属正常的欲望掩压在心底。婚姻的不幸激起她对初恋情人强烈的思念与渴望之情。因此,朱淑真的欲念之作多与这位情人有关。

少女时期的朱淑真,曾作有一首《探梅》:“温温天气似春和,试探寒梅已满坡。笑折一枝插云鬓,问人潇洒似谁么。”与前述李清照的《减字木兰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将花与自己作比,询问情郎人与花孰更美,展示的都是一种古代封建礼教束缚下少有的开放女性形象。

在朱淑真的诸多作品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其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句更是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同是元宵之夜,去年和今年却完全不同,去年有情人相会,今年却孤身一人,对比强烈,物是人非,不禁令人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关于该词的作者是朱淑真还是欧阳修,史上一直存在争议。宋人校勘的《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乐府雅词》都把这首词归在欧阳修的名下,清人士祯、况周颐,今人唐圭璋分别在《池北偶谈》《蕙风词话》《宋词互见考》中也持此观点。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说:“今世所传女郎朱淑真《生查子》词,见《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三十一卷,不知何以讹为朱氏之作,世遂因此词疑淑真失妇德。”黄嫣梨在《朱淑真研究》中就此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论述。而最早认为这首词为朱淑真所写,是明人杨慎的《词品》。清人梁绍壬和陈廷焯也都主张系朱淑真所作。陈廷焯在《词坛丛话》中说:“余谓古人托兴言情,无端寄慨,非必实有其事。此词即为朱淑真作,亦不见是泆女,辨不辨皆可也。”笔者倾向于系朱淑真所作,该词内容女性化色彩明显,非心思非常细密的女性恐怕写不出来。

倾向于将《生查子·元夕》归在欧阳修名下者,大多认为该词有“淫词”之嫌。其实该词只不过比较直白地描写元宵节之夜男女情人幽会的情景。如果拿它与朱淑真的另一首词《清平乐·夏日游湖》相比,其大胆奔放程度恐怕只是小巫见大巫了。词曰: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此词恐怕要让那些秉持程朱理学的道学家们大跌眼镜了!词人在词中不加掩饰地描写了自己与情人游湖的欢乐情境:初夏某日,词人与情人在湖上泛舟,游兴正浓。忽然一阵梅雨袭来,词人顺势忘情地倒入情人的怀中……她与情人的欢爱过于投入,以至于告别情人之后回家都没有心思梳妆打扮了。

这说明少女时期的朱淑真,其所作所为是不受封建礼教束缚的,甚至很有些“离经叛道”的意味。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是不计后果的。哪怕是飞蛾扑火,粉身碎骨,她也会奋不顾身,在所不辞。

汉密尔顿医师曾做过一个对于婚姻生活是否满意的调查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就一般情形而言,女子对于婚姻的失望,比起男子来更要见得严重。”对此霭理士表示赞同,认为:“一样是婚姻,但对女子,它的意义比对男子要深长得多,因为既要当心丈夫,又要生育子女,又要管理家务,一身兼数役,她必然要把更大的一部分精力交付出来。因此,如果在她那方面有失望的感觉,那失望一定是更严重的。”弗洛伊德也说过,大多数婚姻的结局是精神上的失望和生理上的剥夺。

因此,生理欲望能否得到满足也是决定婚姻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李清照和朱淑真都是性情中人,也是多情的女子。李清照不加掩饰地描写自己与丈夫的欢爱场景。朱淑真更是无视封建礼教,在与丈夫不睦的情况下,与旧日情人发生婚外情,直白地表达自己对情人的迷恋之情和内心感受。在她们看来,婚姻幸福与否不取决于家庭条件如何、财富多寡,而取决于是否两情相悦、灵肉合一。

标签: 朱淑真

更多文章

  • 南宋女词人朱淑真,因“不守妇道”被没收“人约黄昏后”版权?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朱淑真

    近期,大热的《我们的婚姻》、《婚姻的两种猜想》、《相逢时节》等多部的婚恋电视剧,从不一样的角度切入现代人的婚恋状态。引发讨论最多的大概就是:婚姻能带给一个女人什么?这个话题的答案显然没有统一标准,但在朱淑真看来,无爱的婚姻,我绝不将就。朱淑真,南宋时期的一位奇女子,传说她是理学大家朱熹的侄女。才华不

  • 一首卜算子,理学大家朱熹输了,台州营妓严蕊赢了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严蕊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强化“三纲五常”,构建强大的理学体系,成为了能与孔夫子相提并论的“朱子”。他的思想在宋朝,乃至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朱学”一直是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毫不夸张的说,朱熹和他的朱学曾经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但是,在宋代,有一个女子却不仅没有被朱熹打倒,

  • 最无奈的“分手词”-乐婉《卜算子·答施》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乐婉

    乐婉是杭州的一位歌女,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用当时“失足妇女”严蕊的词说:“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施酒监是大宋朝派到杭州酒监官,负责杭州酒务管理。宋朝初期,对酒的管制⾮常严格,严禁私⼈酿酒,虽然后来慢慢开放,但对酒的管理仍然采取酒专卖、曲专卖和纳酒税。施酒监工作之余到“歌

  • 宋代朝史:北宋名妓聂胜琼的哀婉,即便是名动京城也不及愿做良人

    历史人物编辑:武侠百晓史标签:聂胜琼

    宋代朝史:北宋名妓聂胜琼的哀婉,即便是名动京城也不及愿做良人【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古代名妓来,估计大家对她们都没有好印象,因为她们从事职业的特殊性,所以相对来说她们的身份非常低贱,不过在北宋时期那就玩完不一样了。其实,北宋

  • 青楼女子能拥有至死不渝的爱吗?看看诗人柳永和名妓谢玉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谢玉英

    柳永,郁郁不得志的诗人,混迹于青楼的浪子。然而,即使是滥情如此,在他数不清的露水情人中,也有一个动了真情的女子,也有一个让柳永为情所伤的女子,她,便是谢玉英。宋朝,那当真是一个极妙极雅的朝代。自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后,整个宋朝便走上了对风雅与高洁的无限追捧,在这个既富有开放性又富有包容性的朝代,既崇尚

  • 溪口三隐潭,梅尧臣有诗曰: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历史人物编辑:梁启星标签:梅尧臣

    所谓三层瀑,写的就是三隐潭。三隐潭在原来的东岙、班溪两乡交界处,现在都合并归溪口镇了,距离闻名遐迩的雪窦寺不过咫尺之遥的2公里左右。这里双崖陡削,峻岩怪石,或露或匿,四周藤萝绵密,窅冥迷幻,涧水下泻,或隐或沉,三叠而成瀑布。在同一条峡谷中连绵数里,分别由上、中、下三个风姿迥异、奇幻幽深的瀑布组成的阶

  • 欧阳修与梅尧臣: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梅尧臣

    作为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可谓名满天下,他不仅诗文功夫一流,而且好交朋友。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就是欧阳修的一位至交好友,在古代朋友间的联络并不像今天这样容易,当好朋友之间不能朝夕朝夕相处的时候,遥寄锦书边成为了表达思念的方式。欧阳修十分注重书信,认为书信是互通近况,传递思念的使者。在欧阳修所写的

  • 最为激烈的高考:欧阳修,梅尧臣是主考官,大文豪苏轼只排第4!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梅尧臣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这个日子了,说起今天这个日子,也是有些隆重的。今天可是高考,是所有父母对孩子期望最大的一天,也是孩子们拥有美好未来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数百万学子寒窗苦读十几年,就为了今天的高考一战。在高考这一场能够影响你人生命运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所有人都会努力地做好每一道题,因为一分的差距就能淘

  • 菩萨的说话之道-苏东坡:我看你是大便佛印禅师:我看你是佛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佛印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积极的语言会帮你开拓出一个美好的人生,消极的语言会助你把建立的美好打碎。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嘴上说的人生就是你的运势。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不少“去死吧”、“你是猪”等等诸如此类不文明的语言,也许口出其言的人,本性仍旧是善良的,只是一时心情不佳。但这最起码看得出,你对

  • 苏小妹上联:“面对面吃面”,佛印随口下联,小妹害羞脸红!

    历史人物编辑:冷颜生活标签:佛印

    苏小妹上联:”面对面吃面“,佛印随口下联,小妹害羞脸红!对联这种东西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它的历史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详,因为就算是在现代对联并没有古代使用的那么频繁。但是每到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还是会张贴对联以此来祈祷来年的期盼。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对联的故事。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相信大家对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