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溪口三隐潭,梅尧臣有诗曰: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溪口三隐潭,梅尧臣有诗曰: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梁启星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3/12/31 1:55:42

所谓三层瀑,写的就是三隐潭。

三隐潭在原来的东岙、班溪两乡交界处,现在都合并归溪口镇了,距离闻名遐迩的雪窦寺不过咫尺之遥的2公里左右。这里双崖陡削,峻岩怪石,或露或匿,四周藤萝绵密,窅冥迷幻,涧水下泻,或隐或沉,三叠而成瀑布。在同一条峡谷中连绵数里,分别由上、中、下三个风姿迥异、奇幻幽深的瀑布组成的阶梯式瀑布,也是比较罕见的。

即便如此,我一样下去上来走了一遍的小蒯老师就我们仅仅走过的三潭映像,依然感觉悠美之至。不妨借用一下贾樟柯电影《24城》结尾时他对成都诗人万夏的篡改:“成都,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与其追究瀑布的形成是雨水的原因,不如追溯亿万年前造山运动留下的高山峡谷断岩地貌。三隐潭,自唐起一直是四明山脉中的一处游观胜地。三是数字,溪水从山崖到山下,形成了三级瀑布,三瀑之下各自成潭;隐是形容,匿于山中幽谷深壑,不到近前难觅其迹,故其名之。

因此三隐潭之旅,并不轻松逍遥:不仅需要全程徒步走下去,而且还要原路返回走上来;由于山路曲里磨拐崎岖坎坷,真还得观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的小心翼翼才是。

从崖上通深潭,走石梯200多级,陡壁深壑,青苔斑斑,苍松挺立石隙。溪水从东岙村流入崖口,折为第一瀑,瀑布循崖倾落,高约40米,瀑下之潭,谓为上隐潭,碧水见底,广约半亩,天梯之下,以幽险见长。潭北崖原有龙庙,供奉着三尊龙王,相传1049年至1054年的北宋皇祐间,朝廷遣使至此投金龙玉简于潭中,祈雨抗旱。

从上隐潭下约五百米,可至中隐潭,浓荫覆涧,涧有巨石横卧,富有溪谷野趣,以清秀取胜,侧有寒玉亭,亭名即取自梅诗中“落落鸣寒玉”句。

再沿小径一路向下约500米处,有巨石成堆,交叉相叠,其中有个石笋峰,高达20多米,石笋峰在潭上,深潭在峰底,显露各半,潭水中出两个崖口,构成两个天然瀑布,当地人称为“鸳鸯瀑”,儿女情长的意思,凌空飞舞,缠绵难分,优美无比。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此等集峰、洞、潭、涧于一境,风景独秀,清幽空灵的自然胜景之处,当然就是自古以来传说中的“真龙宅焉”,怎么可能少得了神神道道的民间传说的粉墨登场呢:隐于上隐潭的是能呼风唤雨的青龙,是求雨之地;中隐潭出没的是黄龙,为求财之地;下隐潭盘踞的是赤龙,乃求官之地。

稍后的南宋诗人陈著晚年隐居剡溪,也写了《隐潭》:“神擎破陇头岩,尽束溪流下碧潭。潭底有龙能变化,好将霖雨活东南。”则明显有了庶民的底层期盼。

标签: 梅尧臣

更多文章

  • 欧阳修与梅尧臣: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梅尧臣

    作为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可谓名满天下,他不仅诗文功夫一流,而且好交朋友。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就是欧阳修的一位至交好友,在古代朋友间的联络并不像今天这样容易,当好朋友之间不能朝夕朝夕相处的时候,遥寄锦书边成为了表达思念的方式。欧阳修十分注重书信,认为书信是互通近况,传递思念的使者。在欧阳修所写的

  • 最为激烈的高考:欧阳修,梅尧臣是主考官,大文豪苏轼只排第4!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梅尧臣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这个日子了,说起今天这个日子,也是有些隆重的。今天可是高考,是所有父母对孩子期望最大的一天,也是孩子们拥有美好未来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数百万学子寒窗苦读十几年,就为了今天的高考一战。在高考这一场能够影响你人生命运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所有人都会努力地做好每一道题,因为一分的差距就能淘

  • 菩萨的说话之道-苏东坡:我看你是大便佛印禅师:我看你是佛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佛印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积极的语言会帮你开拓出一个美好的人生,消极的语言会助你把建立的美好打碎。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嘴上说的人生就是你的运势。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不少“去死吧”、“你是猪”等等诸如此类不文明的语言,也许口出其言的人,本性仍旧是善良的,只是一时心情不佳。但这最起码看得出,你对

  • 苏小妹上联:“面对面吃面”,佛印随口下联,小妹害羞脸红!

    历史人物编辑:冷颜生活标签:佛印

    苏小妹上联:”面对面吃面“,佛印随口下联,小妹害羞脸红!对联这种东西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它的历史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详,因为就算是在现代对联并没有古代使用的那么频繁。但是每到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还是会张贴对联以此来祈祷来年的期盼。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对联的故事。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相信大家对此感

  • 大和尚佛印自称:吾有两妻,苏东坡大为错愕,细究之下,恍然大悟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佛印

    香港大导演李翰祥执导的风月系列里有一部《竹夫人》,讲述的是一个瓷器店老板与妻子之间的故事,很精彩,其中出现有一个今人很少知道的道具——“竹夫人”。“竹夫人”的制作很简单——用竹篾编成圆柱型,中间通空,四周开洞,夏天睡觉,搂着它睡在床上,可搁臂憩膝,怀中如抱中空,通风又凉快,可不是避暑神器?这件神器发

  • 苏轼逗趣:狗啃河上骨,佛印对出绝对,苏轼听后羞愧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佛印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为北宋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之一。苏轼出生在眉州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为苏洵,后来苏轼还有了一个弟弟苏澈。由于家庭家庭的熏陶,小时候的苏轼就展现了自己非同一般的天资。稍年长时苏轼和弟弟苏澈已经在当地小有才气,大家都知道苏家有两个才子。成年后,父亲苏洵

  • 苏东坡与佛印的无言对联,和尚骨对东坡尸,让人不得不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绮梦说历史标签:佛印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现代是比较被人熟知的著名诗人。苏东坡才华横溢,一首《水调歌头》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另外,苏东坡好美食,在他被贬到湖北黄冈时,发明闻名至今的东坡肉。苏轼因在官场失利,被贬至黄州,在此结识佛印和尚,两人时常来往,游山玩水、谈经论道。再有一次的傍晚,苏东坡与佛印两人泛

  • 苏轼进寺庙后,对着佛印大喊“秃驴何在”,和尚是如何反击的?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佛印

    提起北宋文人苏轼,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不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千古名句?或者“东坡肉”的滋味?亦或者“河东狮吼”的趣事?提及苏大才子我们总是想起他的豁达和乐观,想到他的智慧和从容,想到他与佛印和尚的故事,这样的人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丝趣味,增添一缕哲思。今天,咱们就走进苏轼的生活,体味一下他与

  • 苏轼赠诗一首,被佛印大骂“放屁”!越常怼你的朋友,越值得珍惜

    历史人物编辑:时愿历史标签:佛印

    宋代文人苏轼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颗闪耀的明星,诗词文赋样样精通,书画美食件件不误。而且,苏轼性格生来旷达,永远给人一种清风明月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一生中就结交了很多相知相惜的朋友,比如僧人佛印。《东坡志林》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苏轼平时也喜欢参参禅悟悟道,有一天觉得灵感迸发,当即写下了一首偈诗:'稽首

  • 苏轼妹妹出上联羞辱佛印,和尚对出下联,其寓意让苏小妹无地自容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佛印

    苏轼是历史上出名的大文豪,这是众所周知的。他还有一个妹妹苏小妹也是文采过人。苏轼和一个和尚佛印交好,两人经常你来我往在诗词上较量,水平也是不相上下。对于哥哥的才华,苏小妹是早已了然于胸,但是对能让哥哥如此青眼有加的佛印却很是不服气。几次三番想打击下这和尚的气焰。整好有一次佛印来苏轼家拜访,恰巧苏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