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员好心送青菜给李世民,李世民:革职,下狱严查

官员好心送青菜给李世民,李世民:革职,下狱严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照国 访问量:1606 更新时间:2023/12/22 0:50:37

公元645年,大唐贞观十九年,世民亲率大军远征高句丽,在回军经过易州时,接到了易州司马陈元踌送来的大量青菜、水果。当时正值寒冬,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在北方能吃到新鲜的果蔬,无疑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原来这些果蔬,是陈元踌驱使当地百姓,在遮风避寒的棚屋内,烧火坑种植出来的。面对眼前的果蔬,李世民非但没有褒奖陈元踌,反而是降旨将陈元踌革职,下狱严查。

如今看来,这件事似乎是李世民有些不近人情。皇帝御驾亲征,班师回朝途中,地方官提供点新鲜果蔬,算不上多大点事。李世民不褒奖陈元踌也就算了,为还要革职,下狱严查陈元踌呢?

公元645年二月,李世民从洛阳出兵东征。三月初,唐军抵达定州,当时李世民对随行的大臣说道:朕从洛阳出发以来,只吃肉食,即使是早春时节朕也不吃蔬菜,这是因为朕担心烦扰地方百姓。这就说明,即使是唐朝早春时节,蔬菜依然如金子一般珍贵,远征的李世民不想劳民伤财。

行军途中,李世民看到士兵生病会亲自安慰对方,让随军医官给士兵医治,士兵们没有不感动的。有些人没有列入东征名册,但他们却带着私人装备前来投军,这样的人数以千计。李世民询问他们为何要这样做,这些人回答道:不求封爵赏赐,只求报效国家。体会到何为民心的李世民,却一概不允,拒绝了这些人的好意。李世民拒绝对方的目的,还是为了让百姓安于生产,安居乐业。

在辽东城下,李世民看到将士们背土填沟,他就让士兵将土放到亲卫骑兵的马背上驮着,而李世民自己则众将士一道运土。右武卫大将军李思摩在攻打白岩城时被弓箭所伤,李世民亲自给李思摩吮血,见到这一幕的将士没有不感动的。将领契宓何力,在率军攻打辽东城时身受重伤,是李世民亲自给他包扎上药。行军总管李道宗在进攻安市城时,被流矢伤了脚,是李世民亲自将其背回军营,给他包扎。唐军回军途中路过辽泽,因道路泥泞车马难行,是李世民同士兵一起,割草填道。

李世民这次东征高句丽,共阵亡两千多大唐兵将。李世民在营州,特意降诏将阵亡将士的遗骸全部集中到柳城东南,陈列牛、羊、猪三牲进行祭祀。同时,李世民还亲自书写悼念诗祭奠亡灵。阵亡将士的父母、妻儿见到吊唁的李世民悲哭不已,纷纷说道:“我儿战死沙场,能得陛下亲自哭灵,虽死无憾”。在李世民率军东征的一年时间里,李世民一直穿着一件褐色的战袍。即使这件战袍被穿烂了,李世民也不曾更换。亲卫请求李世民换下烂掉的战袍,李世民却说道:“士兵们都在穿着烂掉的衣服作战,唯独我穿着新衣亲临战场,这合适吗”?

通过这些事例可以看出,李世民爱民、爱兵、崇尚节俭、与士兵同甘共苦。而给李世民送来新鲜蔬菜的陈元踌却劳民伤财,一心想谄媚君主。冬天给皇帝送来新鲜果蔬的陈元踌,也违背了李世民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初衷。还有两点,是陈元踌惹恼了李世民的原因:一、地方官员不顾及百姓疾苦,擅自揣摩圣意。是谁告诉陈元踌,李世民长时间没有吃到新鲜果蔬的呢?这就说明李世民的身边有陈元踌的眼线,这样的陈元踌是不是在结党营私,窥测君主的一举一动呢?毫无疑问,这样做的陈元踌勾起了李世民的疑心病。

二、陈元踌驱使地方百姓在遮风避寒的棚屋内烧炭种植果蔬。耗费大量木炭却只为谄媚君主,这是不是说明陈元踌不爱惜民力,骄奢淫逸习惯了呢?换言之,这样做的陈元踌是不是有过贪赃枉法,为祸百姓之举呢?正是因为这些,李世民才降旨将陈元踌革职、下狱严查。

史书记载:李世民十分厌恶陈元踌的谄媚行为。李世民认为陈元踌的作为,助长了朝堂上的歪风邪气。为了防止这种风气在朝中蔓延,李世民这才毫不客气地将其革职,下狱严查。被罢官、严查的陈元踌一点都不冤,因为想谄媚君主的他,竟然没有搞明白自己所效忠君主的脾气秉性。大唐百废待兴,李世民需要的不是谄媚君主、窥测圣意的官员,而是需要务实为民的好官。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的英姿盖世,论及雄心壮志,不亚于秦皇汉武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李世民

    从整体来看,纵观李世民的一生,他对百姓的仁爱,对手下大将视为兄弟,猛将如云,很多事迹使人感动不已;对母亲、对妻子、儿女,都是何等的慈爱……李世民是个很让小编我惊艳的名字,济世安民。少年天子,所谓皇帝中的将星,真的一场战役一场战役打出来的,没有异议。我想表达一下,太宗皇帝英姿盖世,论及雄心壮志不亚于秦

  • 李渊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吗?那是你不知道李渊如何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李世民

    大唐是我们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相当辉煌的一页!说起唐朝,人们就会想起开创大唐盛世的李世民,李世民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的功绩是历任皇帝中最耀眼的,后来的李治和武则天也不过是为这种辉煌锦上添花而已,李世民站在权力顶端抢尽了风头,而他的父亲李渊几乎处在被遗忘的边缘。 史料有种夸张的说法,李世民的皇位,是他逼

  •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渊很会自保,李世民的善后工作很全面

    历史人物编辑:大胃王标签:李世民

    公元626年,新兴的唐帝国都城长安玄武门附近,发生了一场惊天政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秦王李世民诛杀,成为遗臭万年的失败者。秦王李世民经此一役是彻底掌握了主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先是成为太子又被唐高宗李渊禅位,成为了皇帝,开启了自己23年的帝王之路。那么玄武门之变中,不说死去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

  •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项先见之明,可以谓之“神”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李世民

    本文作者:公众号“这才是战争”读者,2018不论是太宗时期的修史者,还是后世的历史专家,都把唐太宗的统治时期叙述成一个理想的国家,李世民时代的特色是群臣之间的鱼水关系和官僚机构中良好的团结精神。只是在643年的继位之争中保持出强烈的宗派现象。这也让后世的历史学家们认为,所有官僚系统是一样的,都会出现

  • 她是李世民的弟媳,因美貌被李世民霸占,李世民一度想立她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不仅文韬武略,治民有道,在个性释放上也不乏亮点。作为一个靠政变上位的君王,李世民既有果敢狠辣的一面,也有不拘小节,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一面。在他的治理下,大唐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除此之外,李世民的个人感情生活也十分的丰富多彩,令后人充满了好奇

  • 这位藩王先后迎娶两国公主,李世民都拿他没辙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李世民

    吐藩王打一仗娶一个公主,李世民也被揍了?事情的真相是这样唐朝时期和亲的公主是数不胜数,许多公主都因为各种政治原因而被嫁到了西北地区,对唐朝皇帝们来说,这个方法成本不高并且可以维持长期的和平;对西北各部落来说,娶个大国老婆可太有面子了,而且还能跟唐朝正式友好贸易,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对这件事情是乐此不疲

  • 文化三秦|唐太宗李世民在故乡武功的逸闻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好旺传媒官方账号标签:李世民

    据史书记载,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十二月,李世民出生在武功庆善宫,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实际上关于李世民的出生地,向来有四种说法,一者说,出生在庆善宫,也就是现在的武功县大庄镇北立节村的慈德寺附近,当地老百姓说,寺前旧有卧龙石,幼年的李世民曾经在上面玩耍过。二者说,出生在杨凌区李台乡见子沟村,这

  • 唐朝的巅峰时期是哪段?是李世民时期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李世民

    唐朝的巅峰时期是在唐玄宗时期,开元盛世让唐朝达到了巅峰。李世民时期的贞观之治确实强盛,远超之前的历代王朝,算是打破纪录,更上一步,但是远不是唐朝的巅峰。他的儿子李治手里,唐朝的疆域达到了巅峰,国力也是更进一步,超过了李世民时期。等到武则天上位后,正好是李治后期世家大族冒头,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滋生的时候

  • 如果李渊李世民父子没有起兵,瓦岗寨这帮人能够取得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李世民

    瓦岗寨确实是隋末最大的势力。他们敢于和隋朝政府、王世充、宇文华等人正面对抗,但终究会失败!瓦岗寨最致命的一点是没有政治管理经验。以领袖李密为例。虽然他在宫中当过侍卫,也得到过杨素的夸奖,但他的胆略和远见,和治国是两码事!李密进入瓦岗寨后,虽然瓦岗寨连战连捷,但他治下的州县积贫积弱,军械粮草供应日益困

  • 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存在,李渊能够平定乱世,开创大唐王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老张聊史标签:李世民

    李唐开国所有的攻坚战,几乎都是李世民打的。太原一开始就被刘武周占了,李元吉没接战就跑路。要不是李世民出兵,老家都被端了。其他猛将如薛仁杲,窦建德,王世充也都是李世民平定的。李渊作为开国皇帝毫无战功,对比二儿子的战绩,他无法服众。皇帝李渊是能当的,他有这个能力绝对没问题,不过能在这个位置上做几年,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