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忘却三矢之志,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忘却三矢之志,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祥子说历史 访问量:4010 更新时间:2024/2/3 0:55:17

人的一生起起伏伏,蕴含着太多的悲欢离合。历史上很多人均是前半生坎坷多难,后半生扬名立万、光耀门楣,此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有这么一位君主,他前半生骁武凭陵,秉承其父之遗志,开创不拔之基业;后半生却宠信优伶,消磨意志,以致身死国灭,为天下人耻笑。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25中评价他,“……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李存勖,小字亚子,沙陀人,后唐开国皇帝,李克用之子。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史称梁太祖。但长期割据河东(今山西北部一带)的晋王李克用拒不承认后梁政权,仍沿用唐朝天祐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第二年,李克用病死,李存勖继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时年二十四岁,从此开始了其劈荆斩棘,开创雄图霸业的前半生。宋薛居正在《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八中称赞他,“以雄图而起河、汾,以力战而平汴、洛。家仇即血,国祚中兴,虽少康之嗣夏配天、光武之膺图受命亦无加也。”将他比作夏朝的姒少康,东汉的光武帝一样的中兴之主。就连对手后梁太祖朱温就曾说过: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称帝,国号为大唐,史称后唐,定都洛阳。同年,他挥师攻克开封,消灭了仇敌后梁政权,此刻终于大仇得报了。

可以说,若李存勖始终如一的持有这种英雄气概和雄心伟略,那么假以时日肯定会肈造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以后的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只得就此埋没于史书一隅而终生默默无闻了。据说,其父李克用临终传他三矢,让他一矢灭刘仁恭,一矢击契丹,一矢灭朱温。李存勖就这样怀着家仇国恨“以雄图而起河、汾,以力战而平汴、洛”。当时天下十分,李存勖一人手握七分,眼看天下已如囊中之物,李存勖却身死国灭了。

李存勖平生喜欢唱曲演戏。灭掉仇敌之后,他自以为国家奠鼎、天下太平,可以安享富贵了。据说,当上皇帝后的李存勖常常不理朝政,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一次上台演戏,他四顾而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一个伶人上去扇了他个耳光,周围人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李存勖问为什么打他,伶人阿谀地说:“‘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听了不仅没有责罚,反而予以赏赐。由此可见,李存勖昏庸堕化到了何等地步!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同光四年(926年),后唐东北部发生了戍卒哗变,李存勖本欲亲征,被群臣劝阻,只得起用李嗣源(后唐明宗,李克用养子),让其率侍卫亲军北上平叛。李嗣源在魏州城下遇到亲军哗变,被劫持入城,与叛军合势。他本无反意,但迫于内外形势,又无以自明,只得率变兵南下。随后,李存勖亲自率军东征,欲坐镇汴州指挥平叛。但李嗣源已抢先占据汴州,得到大批唐军将领拥戴。李存勖知道局势已不可挽回,便下令回师,仓皇返回洛阳。他再三抚慰士卒,许以厚赏,但已为时太晚,士卒均不感皇帝恩德,沿途都逃散了。有天,李存勖正在内殿进食,部将郭从谦突然发动叛乱。李存勖亲率士卒出战,杀死数百名乱军,最终被流矢射中而死,伶人将乐器覆盖在尸体上付之一炬,时年四十三岁。

标签: 李存勖

更多文章

  • 李存勖赏赐官员一座大府邸,官员刚进门就人头落地,全家都被处斩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李存勖

    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为了自身利益,毫无原则的人。论见风使舵的本事,吕奉先可以说是独孤求败。然而呢本文的主人公也不逞多让。他就是纵横唐末五代,百姓的“干儿子”朱友谦了。下面各位看官随我认识认识此人。朱友谦呢,原名叫朱简,这厮从小就抢劫斗殴,无恶不作,当兵呢也混成了逃兵。时值唐末动乱,朱简纠集了一批地痞无

  •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是谁把唐庄宗李存勖从天堂推到了地狱?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李存勖

    公元907年,随着朱温迫使唐哀帝李柷“禅位”,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乱世给各路枭雄提供了在历史舞台上表演的机会,短短五十三年内,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几个北方政权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朱温篡唐后,以大唐忠臣自居的沙陀人李克用对他并不服气,于是“晋王″李克用就和朱温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李

  •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一代战神,竟被手无缚鸡之力的戏子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李存勖

    五代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不仅是谋略家、战神,而且是典型的励志成功人士。他凭借“晋王三矢”、怀着老爸的寄托,满腔热血的打下江山,在位仅短短的三年时间,便堕落到被手无缚鸡之力的戏子杀死。这奇葩的主人翁,小沟里翻大船,是有其原因的。李存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世为沙陀酋长。祖父朱邪赤心因镇压庞勋兵

  • 浅析残唐朱温霸占张全义妻女,为何他阻止李存勖掘朱温坟

    历史人物编辑:灵纹谈娱乐标签:李存勖

    后梁太祖朱温是开启五代十国乱世的第一个皇帝,也是唐朝灭亡的掘墓人。历史上朱温的名声并不好,以贪婪暴虐闻名,是有名的暴君。他在民间留下的故事中大多都是极为罪恶的形象,历代帝王中的反面教材。在很多故事中,让人比较耐人寻味的是朱温霸占张全义妻女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矛盾指出不在朱温做了什么,而在于张全义面对妻

  • 李存勖灭梁后不可一世,某人却从一个微小举动,看出他败亡的征兆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李存勖

    文/格瓦拉同志中国有句成语叫做“见微知著”,意思是看到某种现象微小的苗头,便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个成语常用于对家国兴衰的分析当中,成功的案例为数不少,其中后唐庄宗李存勖的败亡征兆,便是某人从其一个微小的举动中发觉的。后唐庄宗李存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自幼便跟随其父李克用征战南北,建功极多、名

  • 魏州之战,晋王李存勖如何击败后梁军队,重创其主力?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李存勖

    魏州之战又称后梁魏州之战,是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晋王李存勖趁后梁魏州(今河北邯郸大名东北)兵变之机出援节度使贺德伦并击败镇南节度使刘鄩军的作战。战役背景乾化五年(915年)三月,后梁天雄节度使杨师厚病死,后梁末帝朱友贞以魏博(治魏州)地广兵强,难以控制,乘机实行分割治理,

  • 「五代十国」皇后吝啬贪财、构陷名将,这才是李存勖败亡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沉的经远标签:李存勖

    古人常言,国家之兴亡,虽然和当时之君主或明德或荒暴有关,但是也和后妃有很大的关系。夏朝因涂山氏女而兴,又以妹嬉而亡;商朝因简狄而兴,又以妲己而亡;西周因姜嫄而兴,又以褒姒而亡。历史上有很多后宫妇人乱政致国家倾颓的例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败亡也是因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富贵之后,竟然嫌弃生父出身

  • 他是前蜀的皇帝,怎么把江山和性命,都给了战神李存勖?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李存勖

    五朝十国时期,南北大乱,但也有少数例外。上面提到的吴越国就是其中之一,那在当时也算是一片净土。还有一些地方,虽然没有发生战乱,但是百姓的负担还是比较重的。上面说的南唐算一个,今天要说的前蜀政权也算一个。南唐之所以没有战乱,就是因为它有江南霸主的气势,附近的小国也没有敢摸虎须的。前蜀政权之所以能做到这

  • 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潞州之战李存勖到底凭何种战法取胜?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李存勖

    李存勖被后人称为乱世战神,虽然他的死备受争议但是他在军事方面的贡献却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死后,整个晋国都交到了李存勖手中,也正是从他接手晋国开始,晋军就从被动挨打变成了主动攻击,整个晋国也大有把后梁取而代之的架势,而这一切都要从李存勖打赢潞州之战开始说起。潞州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

  • 进击的年轻人,靠什么势不可挡?一代霸主李存勖靠这四种能耐!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李存勖

    无论什么时代,总有这一类人存在,他们年轻却势不可挡,面对一个个强敌,他们总能做到摧枯拉朽。每当这样的人物出现在历史中,我们总是赞叹他们是天才,总是仰望他们的天下驰骋!这样的人究竟是先天而成的奇迹,还是后天锤炼的英雄,平凡如你我的大多数很难窥见其中真谛。有人说,天才不可学,因为这样的人根本无法学;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