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之死-唐末第一猛将李存孝

名将之死-唐末第一猛将李存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醉轻弦V 访问量:3897 更新时间:2023/12/4 13:56:11

许多震烁古今、名留后世的杰出将领,在乱世中所向披靡、征战四方,成就“了却君王天下事,成就生前身后名”的美名。然而许多人辉煌灿烂的人生,却在中途戛然而止,将星突然陨落。据统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春秋时期到清朝末年,共发生3756次战争,期间战死的将军不可胜数。唐朝末年,晋王李克用麾下头号猛将李存孝,兵败被杀时年仅三十六岁,就属于典型“生的伟大,死的憋屈”。

唐末猛将李存孝

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状况严重,地方军阀尾大不掉,经过前期安史之乱的浩劫,以及后来黄巢起义的动荡,曾经辉煌一时,万国来朝的帝国,已是日薄西山,暮气沉沉。各地豪强在剿灭黄巢、秦宗权的战争中,纷纷借机扩充自己的实力。宣武军节度使、梁王朱温,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是势力最大的两个地方军阀。

唐末军阀割据形势

朱温原来是黄巢手下的得力干将,后来转投唐朝对付黄巢,以河南为中心逐步扩张地盘,挟持皇帝、称霸中原。朱温少年时偷卖东家铁锅,率军作战时临阵倒戈,滥杀部属和俘虏,中年以后荒淫乱伦,在后世的名声并不太好。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

李克用为沙陀族首领,从小就一目失明,却精于骑射、箭法超绝,也是一个杀伐决断的狠人。在平定黄巢之乱中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途经汴州上原驿险被朱温谋刺。李克用与朱温由此结怨,梁晋对峙争战数十年。

后唐太祖李克用

我们今天谈论的主角李存孝,本名安敬思,幼年时被李克用收为养子。《新唐书》记载,李克用共收了九个义子。后人再加上李克用的亲儿子李存勖,麾下名将李存审、史敬思康君立,演绎为唐末“十三太保”。

这十三太保“皆一时雄杰虣武之士”,都是响当当的大咖级人物。三太保李存勖、大太保李嗣源先后成为后唐的皇帝,二太保李嗣昭、九太保李存审、十一太保史敬思等都是战功赫赫的武将。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最为骁勇善战,被后人称为唐末第一猛将。

唐末猛将李存孝

来看看这位爷,到底如何强横彪悍吧。李存孝经常作为晋军的先锋出战,身披重铠、手持重槊,冲锋陷阵,锐不可当。跟随的骑兵受到鼓舞,跟着一起呐喊冲杀。敌军很快就被杀得心惊胆战、阵型溃乱,纷纷四散而逃。

由于李存孝身体强壮,铠甲也非常厚重,加上随身携带的各种武器,以至于战马都不堪重负。因此李存孝临阵作战时,带着两匹战马轮换骑乘,时刻保持战马的速度和体力。

公元889年,李存孝率军攻打昭义军节度使孟方立,先后攻破洺州(今河北永年)、磁州(今河北磁县),兵至邢州(今河北邢台)城下,孟方立被迫自杀。

洺州、磁州,邢州地图

公元890年,李存孝攻占邢州。随后潞州兵变,归附朝廷。朝廷命京兆尹孙揆为昭义节度使,李存孝率三百骑兵伏击生擒孙揆。朱温遣将入据潞州后,又派兵攻打泽州。李存孝驰援泽州,赶跑朱温的守军,旋即回兵攻占潞州,一时风头无两。

同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将一样,李存孝在军事上是个天才,却在政治的漩涡中倒下。李存孝连战连捷,大杀四方,深得晋王李克用器重,同时也引起了身边一些同僚的嫉妒。四太保李存信机敏而多智,善于察言观色、通晓多种语言。因为都想在晋王李克用面前争功,李存信和李存孝关系很差、势同水火。

不知道是因为李存信的建议,还是李克用对李存孝原本就不放心,收复潞州之后,功劳最大的李存孝被任命为汾州刺史,任命老资格将领康君立为昭义留后。李存孝一番辛苦拼杀,眼看到嘴的鸭子却没了,自然非常不满。而康君立与李存信的关系很亲近,不断挑动李存信与李存孝交恶。

朝廷以宰相张浚为招讨使进军河东,被李存孝等人击败后,退守到晋州不敢再战。李存孝认为此时不宜与朝廷直接对抗,俘虏宰相将会成为众矢之的,于是解围退兵五十里,放任张浚逃走。此举很难不被李克用所猜忌,不久调任李存孝为邠州刺史。从此李克用和李存孝再不像从前那般亲近,渐渐心生罅隙,离心离德。

公元892年初,派李存信、李存孝协同征讨成德节度使王镕、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李存信和李存孝由于互相忌恨,都逗留观望、拖延不前,李克用只好命令其他将领出战。李存信回来禀告李克用,“存孝有二心,常避赵不击。”

唐代藩镇分布

李存孝长年跟随在李克用身边,知道自己这位义父治军严苛,杀伐决断、毫不手软。心怀不满和为图自保等复杂情绪,李存孝鬼使神差地暗中联系朱温和王镕,上表朝廷以邢州、洺州、磁州三州归顺,请求会同各道军队讨伐李克用。公元893年,李克用亲率大军征讨王镕,得知李存孝与王镕私通联络,不禁勃然大怒,直接出兵讨伐李存孝。这对义父义子终于公开决裂。

王镕派出的援军被李克用打败,转身与李克用一同征讨李存孝,围困其驻守的邢州。直到894年三月,城中粮食消耗殆尽。李存孝向城下的李克用哭诉父子之情。李克用想起以往的种种经历,心中非常伤感,让夫人刘氏入城慰谕。李存孝出城磕头请罪,表示都是李存信从中作梗。

李克用作为强横的地方军阀,强有力的军事统治者,当然不会被轻易说服,需要多方考虑、权衡利弊。为震慑众将,杀一儆百,便将李存孝押回太原,以车裂之刑处死。因为李存孝平时过于嚣张,飞扬跋扈、目中无人,这时候也没有人为他求情。

李存孝死后,李克用的心情十分低落,“怅然恨诸将之不能容也,为之不视事者十余日”。经常酒后流泪想起李存孝,对从前的事情念念不忘。康君立对此并不认同,终于触怒了李克用,被赐毒酒毒死。

回看李存孝之死,既是内部政治斗争,也是本人咎由自取。李存孝无疑是个极为出色的猛将,却在处理内部关系上严重失当。在那个充满忠诚与背叛、荣耀与血腥的年代,背离君上也是不能容忍的行为。这一事件,造成了河东军事集团的重大损失,成为李克用和朱温双方实力此消彼长的转折点,李克用逐渐转为被动防守局面。

后梁建国

此后数年,朱温持续对李克用在军事和政治上施加压力。李克用麾下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反叛自立,部将李罕之叛投朱温;双方反复争夺邢州、洺州和磁州,镇州、定州依附朱温。公元901年,朱温攻下晋州、绛州、河中,多路进兵攻打李克用,次年连克汾州、慈州、隰州,一度包围太原府。

公元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府。同年冬天,李克用病重,次年正月去世。大唐帝国至此终结,中国历史进入更加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标签: 李存孝

更多文章

  • 两个都被处以极刑的人,你认为李存孝和蓝玉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李存孝

    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这两个人绝对是牛人,都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属于大师级别的人物,这两个人在一起比较谁强谁厉害?我们必须比较全面的去了解一下他们。李存孝原名安敬思,沙坨族人,年幼时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俘获,后被其收为养子,并赐予李姓,改名李存孝。李存孝在李克用众多义子中排名第十三古被称之为“十三太

  •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李存孝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学生标签:李存孝

    李存孝为什么这么厉害,可以和霸王项羽并称,看完你就知道了!喜爱历史的朋友们,可能听过这么一句溜子,叫“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里面的将不过李说的就是唐末第一猛将李存孝。项羽想必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位大英雄,只要是夸一位武将,将他们能与项羽相比较,那是一件十分自豪的事情,比如江东孙

  • 柏乡之战:李存勖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战,改变五代十国的历史走向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李存勖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便进入了五代十国这一空前乱世。而毫无疑问,五代前期的主旋律,便是朱温的后梁与河东(今山西)李氏集团之间的梁晋争锋。两大阵营的矛盾冲突前后持续四十多年。最终,握有绝对优势、十分天下有其七的朱梁,却被只占据河东一隅的李氏逆转。之所以出现如此逆转,其关键正是本文将要讲述的柏乡之战。可以

  • 五代战神李存勖辉煌前半生值得让人观摩,加速后唐崩盘,只做了一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李存勖

    五代战神李存勖辉煌前半生值得让人观摩,加速后唐崩盘,只做了一件事!生子当如李亚子,是后梁太祖对后唐庄宗李存勖(xù)的高度赞扬,他不仅为大军阀李克的长子,也是五代时期赫赫有名的战神。晋王去世,李存勖顺势接位。公元925年,李存勖完成了灭梁大业,统一北方,将后唐推到了全盛时期。毫无疑问,李存勖辉煌的前

  • 李存勖灭梁称帝,完成了李克用的“三箭之誓”,之后怎么样?是雄主还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李存勖

    李存勖率领唐军包围后梁都城汴梁,后梁末帝朱友贞自杀,后梁灭亡。唐军收复汴梁之后,李唐宗室经过商议,都说李存勖是晋王李克用嫡子,志气远大,英雄无敌,可继承大统。因唐室宗亲没有合适的人选,众人便推举李存勖登基为帝。李存勖称帝后,改元“同光”,继续将国号称为唐,史称“后唐”。李存

  • 异族还是正统?从李存勖杀叔平乱来看,沙陀与唐室的最后一次融合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李存勖

    引言:后梁开平二年,河东方面仍以天佑五年为号,以示唐嗣未绝,元日甫过,晋阳城之内却没有丝毫喜庆之意,晋王李克用的黯然离世,使得整个河东军府陷入了一片哀恸之中,新王李存勖虽然按照先王遗志继承了王位,然而一股不易觉察的暗流,此刻却正在河东军府之内潜流暗行,伺机准备给这个脆弱的军府一次最致命的打击。晋王李

  • 「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忘却三矢之志,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历史人物编辑:祥子说历史标签:李存勖

    人的一生起起伏伏,蕴含着太多的悲欢离合。历史上很多人均是前半生坎坷多难,后半生扬名立万、光耀门楣,此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有这么一位君主,他前半生骁武凭陵,秉承其父之遗志,开创不拔之基业;

  • 李存勖赏赐官员一座大府邸,官员刚进门就人头落地,全家都被处斩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李存勖

    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为了自身利益,毫无原则的人。论见风使舵的本事,吕奉先可以说是独孤求败。然而呢本文的主人公也不逞多让。他就是纵横唐末五代,百姓的“干儿子”朱友谦了。下面各位看官随我认识认识此人。朱友谦呢,原名叫朱简,这厮从小就抢劫斗殴,无恶不作,当兵呢也混成了逃兵。时值唐末动乱,朱简纠集了一批地痞无

  •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是谁把唐庄宗李存勖从天堂推到了地狱?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李存勖

    公元907年,随着朱温迫使唐哀帝李柷“禅位”,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乱世给各路枭雄提供了在历史舞台上表演的机会,短短五十三年内,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几个北方政权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朱温篡唐后,以大唐忠臣自居的沙陀人李克用对他并不服气,于是“晋王″李克用就和朱温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李

  •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一代战神,竟被手无缚鸡之力的戏子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李存勖

    五代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不仅是谋略家、战神,而且是典型的励志成功人士。他凭借“晋王三矢”、怀着老爸的寄托,满腔热血的打下江山,在位仅短短的三年时间,便堕落到被手无缚鸡之力的戏子杀死。这奇葩的主人翁,小沟里翻大船,是有其原因的。李存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世为沙陀酋长。祖父朱邪赤心因镇压庞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