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陵博物馆文化讲堂:武则天时代的“梅花妆”

乾陵博物馆文化讲堂:武则天时代的“梅花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好旺传媒官方账号 访问量:4544 更新时间:2023/12/9 23:16:37

梅花妆。资料图

梅花妆又称落梅妆,乃古妇女之妆饰;指女子在额上贴一梅花形的花子妆饰。这种妆容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寿阳公主,唐朝时(武周)因上官婉儿而再度兴起。

梅花妆。资料图

据《太平御览》记载:寿阳公主自幼爱梅成痴,一日在檐下休憩,恰巧微风袭来,带来梅花瓣瓣,落于肩,落于额,因汗水渍染,拂之不去。三日后,经水洗才去之,不料留下浅淡花痕,增添娇柔妩媚之感,公主见,甚欢喜。于是乎,经常拾梅花瓣贴于额间,增添美感,其仪态精致,引得宫女纷纷效仿,故而名为“梅花妆”。此后,“梅花妆”传于民间,得众多女性喜爱和效仿。

《大明宫词》中的上官婉儿。资料图

唐代是“梅花妆”使用的鼎盛时期,女子面部的装饰也有了多种颜色和形状。形状上,增加了铜钱形、双又形、鱼状,蝴蝶状等众多类型。颜色上,也有了金黄,翠绿等多色彩点缀,颜色深浅不一。材料上,也扩展为丝绸、纸片、花片和鱼鳞等。甚至蜻蜓的翅膀,鸟类的羽毛都是天然的素材,可见古代时髦女性对美的追求已经达到了疯狂的境界。而范围上,也逐渐从额间,发展到眼角,嘴角两侧,甚至是身体的任意位置,大小变化多样。

梅花妆。资料图

“梅花妆”后来有所发展,不只是黄色,还有红色绿色;也不只是梅花形,也有动物形,比如小鸟小鱼小蝴蝶;材料也不只是金箔,还有纸片、玉片、干花片、鱼鳞片,最妙的是用蜻蜓翅膀。”“花子”就是贴花,把蜻蜓翅膀剪成花瓣形,涂上金粉,贴在额上,比金片更轻薄精致。到宋代以后,女子渐渐不贴花钿了,但后来只要形容艳妆或精致的妆容,就用“梅花妆”一词。

上官婉儿。影视剧照。

唐朝时期,梅花妆的盛行是因上官婉儿眉间被刺红梅而起。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 ”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儿。段成式之子(或其侄)段公路在《北户录》里叙述得比较详细:“天后每对宰臣,令昭容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昭容遽为乞拔刀子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 ”

曹丽芳介绍,他们的记载后来在民间演变成了一个首尾完整的故事。

上官婉儿。资料图

第一说:武则天将上官婉儿倚为心腹,甚至与张昌宗在床榻间交欢时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儿免不得被引动,加上张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地心如鹿撞。一天,婉儿与张昌宗私相调谑,被武则天看见,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儿前髻,伤及左额,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亏得张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婉儿因额有伤痕,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以遮掩,谁知却益加娇媚。宫女们皆以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红梅妆 。

乾陵无字碑。梁纪委/摄

乾陵石狮。梁纪委/摄

第二说:因上官婉儿厌恶武则天男宠对自己的调戏而关闭甬道,致使皇权象征的明堂因报复被毁,武曌大怒,下旨欲杀之。在宫内临刑前,改变主意,赐给了婉儿生存的机会,却在她额头上刻了忤旨二字。自此,婉儿一为纪念李贤,二是因为无欲无求,整日素衣打扮,再不梳妆照镜。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大明宫词》中的上官婉儿。资料图

唐代妆容。资料图

第三说:有一次,武则天粉碎了一起宫廷政变,不料在策划政变的人员名单中,竟有她最重用的上官婉儿!武则天大怒,令将婉儿黥面,她喝道:“昔日你祖父(上官仪)有罪被诛,我念你才华出众,才重用你为御前女官。不料你恩将仇报,竟欲谋杀我。真是气死我了! ”婉儿听了坦然一笑,道:“陛下可曾记得奴婢三次挡驾之事吗? ”武则天细想一下,是有几次传旨到御花园摆宴,临起驾都被婉儿劝回宫的事情,便点头说确有此事。上官婉儿道:“陛下可知那御花园中,已经危机四伏?若不是我表面参与谋反,和他们搅和在一起,如何暗中保护您呀? ”武则天似有所悟,点头称是。但皇帝是金口玉言,黥刑还是要执行的。不过,行刑时改用朱砂点额,仅刺了红梅花一朵。上官婉儿本来就面容姣好,恰在眉间刺上一朵小巧玲珑的红梅花,犹如二龙戏珠,又好似印度美女,煞是好看。以致于后来宫中的年轻女子纷纷效仿,都在额头配以花钿,一个个显得更加楚楚动人。(文献整理/梁纪委)

[责任编辑:haowang001]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面对武则天登基,李唐宗室和唐朝忠臣为什么会容忍?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自从被唐高宗接回来后,与贞观年间不太一样了。她在后宫斗皇后和萧淑妃,在朝堂斗那些老臣,让自己成为了皇后。此后她又一步步掌握大权。在儿子李显登基后,竟然把皇帝给废了,最后成功登基为帝。武则天篡位,而且还是个女人,可以说反对者是居多的,很多人不能接受。尤其是李姓宗室和群臣,谁当皇帝与他们有着莫大的

  • 武则天去世1200年后,她模仿武则天建立“后宫”,“称帝”2年!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去世1200年后,她模仿武则天建“后宫”,“称帝”2年!皇帝,曾是中国两千多年里最尊贵的人,成为皇帝则是乱世中无数男人为之奋斗的终极动力,而成为女皇帝则是为数不多的女人曾经狂热的梦想。虽然中国历史上,真正在名义和实力上成为女皇帝的只有则天一人,而有实力但由于种种原因的束缚没能登基的影子女皇则不

  • 武则天,晚年荒唐史!

    历史人物编辑:画中妆生活标签:武则天

    637年,唐太宗一高兴,给他武则天改了个喜庆的名字叫“媚娘”。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像男皇帝一样,武则天也有后宫。男宠哪能自己选,那多没面子。特别有眼力见的,千金公主,得了个冯小宝巴巴给武则天送去了,也是武皇的第一个面首。为了便于约会,武则天让冯小宝去做了和尚,还换了个名字叫薛怀义。后来薛怀义当

  • 邓文迪~中国现代“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武则天

    邓文迪,1968年12月出生于江苏徐州。由于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所以邓文迪一出生就不被父母宠爱,小时候还经常受到欺负。从那个时候起,邓文迪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1984年,16岁的邓文迪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广州医学院。在大学期间认识了美国人杰瑞夫妻。邓文迪想方设法靠近他们,

  • 《武则天及其时代》:武则天从来不是没人依靠的小家族人

    历史人物编辑:王富刚标签:武则天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武则天都有一种误解,那就是武则天是出自小门小户,武则天所有的一切都是依靠李治得来,她的家族在朝中没有也不能给她任何帮助。然而,这一切都是谬误,能够出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武家从来就不是什么查无此人的小家族。事实上,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是李渊起事地晋阳的当地土著地主,是跻身于十四名太原首义

  • 他敢于当面直谏武则天,却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最后寿终正寝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武则天

    狄仁杰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官拜宰相,是武则天非常倚重的大臣。在民间盛传的是他的明察秋毫、断案如神,是一位了不起的神探,而且还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更可贵的是,狄仁杰不害怕权贵,敢于犯颜直谏。武则天可是心狠手辣的女皇帝,她手下的酷吏也时刻想抓住狄仁杰的要害。那么,敢于当面直谏武则天的狄仁杰,他最后的下场会是怎

  • 武曌、武才人、武媚娘、武昭仪、天后、女皇,武则天名字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武则天

    千古女皇雄气魄,三朝沉浮练人心!武则天尘世间过往八十二载,八十二载人心沉浮有苦亦有甜,如雾亦如电。武则天、武曌、武才人、武媚娘、武昭仪、武后、天后、女皇!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就是她一生的写照。下面我为您讲述武则天的每一个名字的由来以及他所谱写的武则天对应的状态。武则天后世人均叫女皇为武则天,但女

  • 一代女皇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关于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不仅政治上具有特殊的天赋,而且还精通史籍诗文,书法,酷爱诗歌乐舞。武则天(624-705年),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文水东)人,关于出生地有说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又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还有说生于洛阳。其父武士彟从

  • 武则天为什么信奉佛教?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武则天

    中国古代有三大思想流派,分别是儒,道,佛。儒家思想源于孔子,在西汉时期奠定了世俗政权的首要思想地位,此后一直主导着中国的思想。道教源于老子,经过演变形成,是中国本土宗教,其影响力延续至今。佛教是唯一外来宗教,于东汉时期进入中国,在后来的发展中影响力甚至超越道教,成为中国乃至东亚第一宗教信仰。不同于西

  • “阉人”冯元一改名“力士”,来到武则天面前,武则天:留下伺候朕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武则天

    公元698年,14岁的“阉人”冯元一改名为“力士”,同“金刚”一起来到武则天面前。武则天看了一眼后说:“力士美貌机敏,留下伺候朕!”不料,没多久,他就因犯错而被鞭打出宫。神奇的是,一年后,他突然被召回,还升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冯元一出生于公元684年,是潘州刺史冯君衡的儿子。公元693年,冯家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