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阉人”冯元一改名“力士”,来到武则天面前,武则天:留下伺候朕

“阉人”冯元一改名“力士”,来到武则天面前,武则天:留下伺候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辛秋兰 访问量:1621 更新时间:2023/12/11 3:14:46

公元698年,14岁的“阉人”冯元一改名为“力士”,同“金刚”一起来到武则天面前。武则天看了一眼后说:“力士美貌机敏,留下伺候朕!”不料,没多久,他就因犯错而被鞭打出宫。神奇的是,一年后,他突然被召回,还升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冯元一出生于公元684年,是潘州刺史冯君衡的儿子。

公元693年,冯家卷入了岭南流人谋反案,被抄了家。落魄之下,5岁的冯元一沦为了阉人。

武则天称帝后,十分推崇佛教。因此,岭南讨机使特意选了两个长相俊美的太监,起名为“金刚”和“力士”,献给了武则天。

看到俩孩子后,武则天一眼相中了“力士”。从此,他留下侍奉武则天。

这孩子年纪虽小,办事却妥帖,深得武则天的喜爱。

但他有一次,犯了个小错误,便被鞭打,逐出宫外。

出宫后,力士无处落脚。幸运的是,宦官高延福将其收为义子,改名为高力士,带在了身边。

关于这件事,《旧唐书》是这样记载的:

高力士,潘州人,本姓冯。年幼被阉割,与同类金刚二人,于圣历元年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奉入宫。则天嘉赏其聪慧机敏,年幼仪美,让他在身边供奉。后因小过,被鞭打赶出。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

高延福与武三思亲厚,因此,高力士也经常跟着他出入武三思府。一来二去,大家关系越来越好,武三思便帮他去求武则天。

武则天说:“那孩子聪慧过人,也无大错。不如,再把他带回来给朕看看吧!”

第二次见面,15岁的高力士长成了六尺五寸的小伙子,武则天看了十分欢喜。

于是,她下令将高力士召回宫中,隶属司宫台。

当时,武李之争十分激烈,很多人都选择了站队。有的支持武三思,有的支持李显、李旦。但高力士,很早就看出临淄王李隆基乃人中之龙,秘密与之交好。

神龙政变后,唐中宗李显复位。但高力士依旧一心侍奉李隆基。李隆基对他也是恩宠相待。这俩人年龄相仿,互为知己,此后一生都没有分开。

公元710年,高力士在唐隆政变中跟随李隆基一起,平定了韦后之乱,助力李旦登基。

因此,李隆基成为太子后,高力士当上了太子太保。之后,李隆基奏请高力士入太子内坊局,二人朝夕相伴。

再之后,高力士被提拔为朝散大夫、内给事。

先天政变中,高力士再次追随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党羽。

政变成功后,李隆基当上了名副其实的皇帝,高力士也被破格授官银青光禄大夫,任内侍省同正员。

开元初年,高力士还兼任右监门卫将军,执掌内侍省事务。

渐渐的,高力士成为了权倾朝野的大人物。

据《旧唐书》记载:“每有四方进呈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然后进奉御前,小事便自行裁决。”可见高力士权力之大。

当时,李林甫李适之杨国忠安禄山高仙芝等人为将为相,都是通过高力士提拔。

毫不夸张的说,流水的将相,铁打的高力士。

在宫里,王子公主管高力士叫“阿翁”,驸马称其为“爷”,就连唐肃宗当太子时,也要叫高力士一声“二兄”。可见,他的地位不仅在朝堂上很高,在皇族中也很高。很显然,李隆基一直将其视为自己人。

高力士发达后,也不忘报答父母之恩。他将生母找到,与养父母一同供养,让他们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作为一个知恩图报的人,高力士对唐玄宗也忠诚了一辈子。

公元755年,唐玄宗设立内侍省,有内侍监两名,由力士、思艺担任。

然而,安史之乱爆发,思艺很快就背叛皇帝,投奔了安禄山。只有高力士,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马嵬驿之变中,六军不出,要求斩杀杨国忠,赐死贵妃。也是高力士,亲自出手,帮李隆基料理了杨贵妃。

李亨即位后,李隆基被迎回长安。高力士因护驾有功,被加官开府,仪同三司。

然而,没有了李隆基的庇护,高力士的风光仅仅是一时的。

上元元年,高力士遭李辅国诬陷,流放黔中道。

两年后,高力士遇大赦而归。行至中途,听说了李隆基去世的消息。他嚎啕大哭,吐血而亡!

唐代宗李豫登基后,为高力士的忠诚感到十分感动。又因他是长辈,护先帝有功,李豫追赠其为扬州大都督,陪葬于泰陵。从此,君臣二人再也没有分开!

高力士虽为宦官,但他自少年起追随李隆基,初心不改。不论他是王爷,还是皇帝,还是太上皇,不论他风光或落难,高力士都没有背弃过他。

他陪李隆基闯过刀山,下过火海,也同他共享过盛世繁华。

另外,高力士作为一个落难的世家子弟,一路逆袭的人生,也是值得称赞的。

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让自己的人生发光发热,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共勉!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武惟良兄弟:武则天堂兄,先被韩国夫人诬陷,后被武则天设计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武则天

    武惟良,武则天的族兄;在历史上被人诬陷两次,在第二次的时候被诛杀,也是武氏家族最倒霉的人之一。武惟良是武则天三伯父家的次子,字怀亮。因为父亲没有爵位,所以他和哥哥都没有爵位可继承,武则天父辈兄弟只有武惟良父亲没有爵位,再有武则天掌权后,为了报复早年武则天母女几个的屈辱,所以武惟良也是被报复的一个武氏

  • 宰相因“青鹅”二字被武则天斩首,众臣疑惑不解,武皇:把字拆开

    历史人物编辑:爱青鸟标签:武则天

    历史上,唐朝曾经有一个人自己创造了一个汉字,而且至今还沿用了下来,她就是唯一称帝的女性武则天。除了自己创造文字以外,武则天还曾经因为“青鹅”二字将一位大臣斩首,这个人就是当时官至宰相的裴炎。那么“青鹅”二字背后到底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能够让武则天如此紧张?裴炎当时都做了什么事情,武则天竟然会对当朝的宰

  • 武则天“曌”怎么造出来的?原来与这个男人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武则天

    提起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唐朝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在女性地位一向低下的古代,唐朝女性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解放,在唐朝,家庭情况稍微好一点的女性,一般都会去学习文化知识,参加各种活动,在这一点上,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表现觉得尤为突出。武则天的目前也算是皇亲国戚,从小就长得好看,成年后

  • 武则天的本名叫什么,为什么后来非要改名叫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武则天

    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后世的我们没搭理这个茬,没人叫他“孙齐天”,武则天群众基础好,临死的遗嘱是给自己封为“则天大圣皇帝”,她成功了,如今我们就叫她武则天。开元年间和天宝年间,唐玄宗分两次予以背书,谥号“则天大帝”正式定名,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这个称呼本身,是近代产物,唐后的各朝史书上没有这个称谓

  • 武则天之后,有哪些女人想做武则天第二却功败垂成?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武则天

    简单来说,一共有四个半——韦皇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武惠妃、杨贵妃(一半)。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历史发展韦皇后公元698年,武媚娘派人秘密召李贤回洛阳。流放湖北的李显度过了非常痛苦的14年。幸运的是,李现有一个愿意与他患难与共的妻子——韦伯斯特。早在李显被废的同年,韦伯斯特的父亲和兄弟们就已经被处

  • 萧绰为何被称作辽版武则天?在男女关系等四个方面比武则天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武则天

    萧绰,小名燕燕,也就是戏剧和评书中的萧银宗,传说中杨家将的老对手萧太后。她执掌辽国权柄长达27年,是北宋太宗、真宗朝的主要对手。萧绰在评书演义中,萧绰被描绘成暴戾、贪婪、专横而又阴险毒辣的泼妇,是给宋、辽两国人民不断制造战乱的罪魁。不过,这只是一个反面的艺术形象,倘若走近真实的萧燕燕,你会发现她是一

  • 武则天建立的“周”是唐朝历史的一部分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武则天

    前言:纵观古代历史,没有任何一个王朝可以做到万世一系,也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的发展能称得上是一路坦途。即使是强汉、盛唐这样的王朝,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有磕磕绊绊,最后也都不免走上覆亡之路。比如说汉朝,初期有诸吕之乱,后来又发生七国之乱、巫蛊之祸,最后还被王莽所建的新朝给割裂成西汉和东汉。唐朝亦是如此,开国没

  • 武则天面首只有四人?带你了解武则天的“闲暇”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武则天

    从字义上对“闲暇”一词的解释是指人的空闲时间。在《现代汉语字典》中,“闲暇”的释义是“闲空”,即没有事的时候。在理论分析上对闲暇的界定更加宽泛,“闲暇是与社会分工规定的劳动和必须承担的家庭义务相对应的概念。因此,人们在参加或完成了社会规定的劳动和一定的家务劳动之外完全由个人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就是闲

  •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铁券颁赐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武则天

    所谓“铁券”,其实就是一块铁制品,只是在古代的皇帝利用自己的权势赋予这“铁块”政治含义,因而成为大臣们的宝贝之一,也就是俗称的“免死金牌”,这个在诸多古装影视剧中可以看到,而这个东西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的产物,最早是诞生在西汉建国时期,由汉高祖刘邦首创的!之后,中国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会对大臣进行“铁券

  • 此人是武则天心腹,因为发现两个字,武则天“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武则天

    此人是武则天心腹,因为发现两个字,武则天“处死”。公元684年九月,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当时他过得很多人的支持,短短的一段时间内,竟然已经有十多万士兵了。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他,武则天当时又是怎么应对这件事情呢?其实他当时采用了安定内政的办法。要知道,要想能够成功的抗击外敌,能够更好的让内部政治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