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我国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就是因为有着中华文明作为纽带,将大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当然,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不过虽然发展的过程中有过混乱,但是最终那些少数民族也都被强大的中华文明所融合,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分子。
那么在众多的少数民族当中,契丹是如何归入到中华文明的呢?对此很多人还是比较好奇的。而当年的契丹又相当于如今我国的哪个省呢?契丹本来是东胡鲜卑族的分支,常年生活在关外地域,过着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刚开始契丹也只是普通的游牧民族,并不强大。直到唐朝末期至五代十国的时代,契丹才开始逐渐壮大起来。
随后契丹的首领耶律阿保机凭借强悍的实力统一了族群,建立了属于契丹人的政权,而耶律阿保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契丹的皇帝。契丹在建立在自己的政权之后,也开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当时中原正处于五代十国的纷争中,这也使得契丹获得了不少的利益。契丹人靠着自己的骁勇善战很快便征服了蒙古草地以及关外大部分地区,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辽朝。
辽朝可以说是契丹最为鼎盛的阶段,不过辽朝存在的时间也不过短短的二百年时间。但是在辽朝与我国北宋相互并存的那段时间里,辽朝的势头一度盖过我国的北宋。由此可见契丹人确实是十分强大的,甚至在当时契丹人还有实力侵略沙俄。其实契丹之所以能够在那么长的时间里一直占据主动权,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地势。
契丹当时占据着燕云十六州,就相当于我国现如今的河北省。契丹占据这里之后,使得整个北方就没有任何天险可言,如此一来契丹的骑兵便可以随意过河迅速来到开封,这也是为何我国宋朝总是备受契丹的欺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辽国的强盛与燕云十六州有着很大的关系。也正是因为契丹占据了河北之地,从我国这里习得了先进的农耕文明技术,继而壮大了他们自身的实力。
不过辽朝实行的却是两级制,南北两地分开而治。辽朝的北部地广人稀,而且异族人居多,耶律阿保机根本无法彻底统一他们,只能依靠武力让这些异族定期向他朝贡。对于辽朝而言整个辽东与燕云十六州才是他们重要的根据地,而且契丹还靠着自己的种族优势,以及河北当地的农耕文明,形成了独特的农牧混合体制。正是因为燕云十六州对于契丹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所以即便多次与宋朝开战,也不曾放弃这块风水宝地。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都要经历一个盛极而衰的过程,契丹建立的辽朝自然也是不例外的。虽然契丹有过极其辉煌的时期,但是因为契丹一直采取高压的民族政策,所以最终因为统治者的安逸以及贪污腐败,导致整个王朝走向衰退。后来契丹治下的部落女真人开始崛起,在阿骨打的带领下举起了反辽大旗。本就衰败的辽国很快就被打得分崩离析,最终走向了灭亡。
在辽国的主要地盘都被金国占领之后,辽国一部分族人不愿意成为金国的奴隶,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最终在中亚地区建立西辽。不过西辽虽然当时躲过了金国的继续追击,但是最终还是被蒙古帝国所覆灭。契丹在灭亡之后一大部分人都成了金国的一分子,但是也有一部分在中亚与当地的民族融合了,不过主体还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