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文静:唐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刘文静:唐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80 更新时间:2023/12/7 14:16:58

刘文静,字肇仁,唐朝时期宰相、开国功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出身彭城刘氏。刘文静英俊魁伟,才干突出。隋朝时期,授仪同三司、晋阳县令。面对天下大乱,联络裴寂与李世民,支持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奉命联络突厥。随军南下,击败虎牙郎将桑显和、河东通守屈突通。唐朝建立后,出任纳言,成为宰相。跟随李世民平定西秦薛仁杲,历任户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受封鲁国公。武德二年(619年),刘文静与司空裴寂产生隔阂,酒后狂言,遭到小妾告发,以“谋反罪”处死。唐太宗贞观年间,恢复官爵,配享唐高祖庙庭。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刘文静,字肇仁,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早年因父亲刘韶战死,袭任父职,授为仪同三司。他姿仪俊伟,才干突出,生性倜傥而有权谋。隋朝末年时担任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与时任晋阳宫监的裴寂结为好友。

筹谋反隋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刘文静看出李渊胸怀大志,便与其结交。他对李渊次子李世民非常赞赏,常对裴寂道:“李世民绝非庸碌之辈。他豁达大度,神武雄豪,是汉高帝、魏太祖一流的人物,年纪虽轻,却是天纵之才。”但裴寂对此并不认同。

后来,刘文静后因与瓦岗李密有姻亲关系,被关进太原郡狱。李世民认为刘文静可以共谋大事,便去狱中探望,并向他询问对时局的看法。刘文静认为天下大乱,只有商汤、周武、汉高、光武之才方能平定。他道:“如今李密围攻洛阳,皇帝远在淮南,各地义军数以万计,跨州连郡、阻碍山泽。如能顺天应人,高举义旗,则天下不难平定。而今避乱的百姓都来到太原城中,一旦聚集起来,可得十万之众,令尊所领之兵也有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到时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到半年,帝业可成。”

此后,李世民部署宾客,暗中筹划起义,准备待机而起,但却担心李渊不同意。刘文静知道李渊与裴寂交好,便将裴寂介绍给李世民,三人一同谋划。这时,太原副留守高君雅被突厥击败,李渊也因此获罪。李世民便让刘文静与裴寂去劝说李渊:“如今天下大乱,您身处嫌疑之地,又立不赏之功,恐怕难以保全。如今部将兵败,您因罪被拘,事情确实急迫,应当拿出办法来。晋阳之地,兵强马壮,宫监之中,府库盈积,以此举事,可立大功。关中天府之地,代王年纪幼小,权贵豪强并起,不知所从。希望您发兵西向,以图大事。

当时,李世民暗中结纳死士,并与刘文静等人约定起兵日期,恰遇李渊获释,此事遂中止。李世民又让刘文静伪造隋炀帝敕命,称要征发太原、西河等郡百姓去远征辽东。太原等地民心恐慌,都欲作乱。刘文静趁机对裴寂道:“您难道没听说过‘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吗?应劝说唐公即刻起义,怎能如此迟延。况且,你身为晋阳宫监,却让宫人侍奉唐公,你死也就罢了,为何要连累唐公呢?”裴寂大为恐惧,便常常督促李渊早日发兵。”

太原起兵

此时,马邑刘武周杀死太守王仁恭,自称天子,并勾结突厥,准备进犯太原。李世民命刘文静与长孙顺德等人以讨伐刘武周为名,各自召募士兵,又让刘文静与裴寂伪造敕命文书,调出宫监库物以为发兵之用。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对此产生疑忌之心,准备在晋祠大会时谋害李渊。李世民得到晋阳乡长刘世龙的告密,打算先发制人,便让刘文静与刘政会到留守府告发王威、高君雅谋反。

当日,李渊与王威、高君雅一同在府中议事,刘文静上前报告道:“有密状告发谋反之人。”李渊让王威取状观看。刘政会不肯,道:“告的就是副留守,只有唐公可以观看。”李渊装出惊讶的样子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他看罢密状,对王威、高君雅道:“此人告发你们谋反,应该怎么办?”高君雅大骂道:“这是谋反的人要杀我!”刘文静命人绑缚王威、高君雅,囚于别室。李渊遂起兵反隋。

李渊起兵后,自称大将军,以刘文静为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建议李渊改换旗帜,又请求连结突厥为援。李渊遂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刘文静游说始毕可汗道:“如今天下大乱,唐公为国家近戚,担心皇室毁灭,故此起兵。唐公希望与可汗兵马一同进入京师,到时百姓、土地归于唐公,财帛和金宝归于突厥。”始毕可汗当即命大将康鞘利率二千骑兵随刘文静南下,又献马一千匹。李渊盛赞刘文静,又让他率军前往潼关,抵御隋朝大将屈突通。

佐命开唐

义宁元年(617年)十一月,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帝,进位大丞相。刘文静改任大丞相府司马,加授光禄大夫,封鲁国公。十二月,刘文静在潼关与武牙郎将桑显和苦战,死伤数千人。他趁隋军稍怠之时,暗中派遣奇兵掩袭其后,终于大败桑显和。当时,屈突通尚有数万兵马,企图逃回东都(今河南洛阳),结果被刘文静派兵追上。最终,屈突通被俘,新安以西地区全部平定。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接受杨侑禅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刘文静被任命为纳言,成为宰相。他作为太原元谋功臣,还与秦王李世民、裴寂一同得到“恕二死”的特权。当时朝廷初建,各种制度尚处于草创阶段。唐高祖命刘文静与朝中学识渊博之人修正《开皇律》,以此作为通法。六月,西秦霸王薛举进犯泾州(今甘肃泾川)。唐高祖任命李世民为元帅,让他率军征讨薛举。李世民以刘文静为元帅府长史。

同年七月,李世民因身患疟疾,将军中事务委托给刘文静与司马殷开山,并告诫道:“薛举孤军深入,粮草不足,难以持久,你们千万不要和他交战。等我病好了,再出兵不迟。”但刘文静却听从了殷开山的建议,出军交战,结果大败而回。刘文静逃回长安,被削职除名,不久再次随李世民征讨西秦。十一月,西秦平定。刘文静因功恢复爵位、封邑,并被拜为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

蒙冤被杀

武德二年(619年),刘文静随李世民镇守长春宫(在今陕西大荔)。他自认为才能在裴寂之上,且又屡建军功,但地位却远不如裴寂,因而心中不平,常在议论朝政时与裴寂对立,凡是裴寂赞同的都要加以反对。二人之间从此矛盾颇深。

后来,刘文静与兄弟刘文起饮宴,醉后口出怨言,拔佩刀砍斫厅柱,称定要斩杀裴寂。恰巧家中几次发生妖祟之事,刘文起便召来巫师,在夜间披发衔刀,作法驱除妖孽。这时,刘文静有个失宠的小妾将此事告诉其兄,让他向皇帝告变,诬称刘文静谋反。唐高祖将刘文静交付属吏,命裴寂与萧瑀审讯。

刘文静面对审讯,直言道:“太原起兵时,我是司马,与长史裴寂地位相当。而今裴寂官居仆射,而我的官衔与赏赐却远不如他。我东征西讨,家属却无所庇护,确有不满之心。”李纲、萧瑀都认为刘文静并非谋反。李世民也极力保全刘文静,对唐高祖道:“刘文静在起兵之初,先定非常之策,事成才告知裴寂。京师平定时,二人地位和待遇却有了悬殊。他只是有不满情绪,并无谋反之心。”

但裴寂却趁机进言道:“刘文静的才能、谋略确实在众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阴险,忿不顾难,其丑言怪节已经显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若赦免刘文静,必贻后患。”唐高祖对刘文静本就有猜忌之心,又听信裴寂谗言,遂将刘文静、刘文起处斩,抄没其家产。刘文静临刑之时,抚膺长叹道:“高鸟尽,良弓藏。’此言不虚啊!”他时年五十二岁。

平反昭雪

贞观三年(629年),已经继位为帝的李世民为刘文静平反,追复其官爵。

天宝六载(747年),刘文静获得“配享太庙”的殊荣,灵位被放入高祖庙庭。

大中二年(848年),唐宣宗将三十七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内,刘文静也位列其中。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朱温的枭雄兴衰之路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温,五代十国,风云人物

    乱世是出身贫贱人的舞台,他们或勇猛,或谋略过人。若在盛世,他们是底层最不起眼的小民。可时机一旦成熟时他们揭竿而起,吸干衰落的王朝身上的最后一滴血,各自成为一方诸侯。朱温就是这些人当中的一员。朱温出生于一个赤贫的家庭,父亲早死且家中还有弟兄二人。母亲不得不去肖县刘崇家当佣工维持生计。在这样一个条件艰难

  • 历史上刘备为何不给刘封留条活路?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刘封,东汉末年长沙人,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东汉末年将领。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北攻樊城,从一开始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巅峰状态,到后来败走麦城,全军覆没,本人被杀,可以说,是一落千丈。而导致关羽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不发

  • 金日磾是什么人?他为何要杀死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金日磾,汉朝,风云人物

    金日磾由高高在上的贵族,沦落为养马的奴隶,是汉武帝身边的矢志不渝的忠臣。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仅金日磾本人受宠,他的两个儿子也深受汉武帝喜爱,经常被其带在身边,却不想原本乖巧的孩子,竟然因为皇帝的宠爱而变得愈发放肆,最终因与宫女嬉闹而被金日磾所杀。汉武帝宠爱弄儿,却不想孩子被宠坏《汉

  • 刘备和山中靖王相差了近三百年 三国时期为何无人怀疑刘备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中山靖王和刘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山靖王和刘备相差270多年,为何三国时期无人质疑刘备的出身?对于刘备,大多数的人的印象就是他起点比较低,是一个织席贩履之人,不过由于他是中山靖王的后人,所以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有人卖他的账,而且汉献帝还尊称他为皇叔,令人感慨。

  • 出身最卑微的帝王,缔造了最硬气的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明朝,风云人物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这也是封建时代汉人王朝最后的辉煌,而其中贡献最大的一个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如果没有朱元璋,那么中原还是在蒙古铁骑的统治之下,汉人还一直都抬不起头。朱元璋出身贫农,还做过放牛娃,甚至当过和尚,堪称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出身最卑微的一个人,但是他却能在元末起义的洪流

  • 朱元璋薄情吗?为何却对马皇后不离不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皇后,明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男子可以拥有三妻四妾,而作为一国之君,皇帝的权力更大,普天之下,只要他不计后果,所有的女子都可能成为他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才能够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人们也才会说出“自古君王多薄情”的言语。倘若说起朱元璋的话,世人都会觉得他是一个薄情之人,尤其是他对开国功臣们的态度,卸磨杀驴

  • 后世如何评价公孙弘?他的一生有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公孙弘,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汉大臣,官至丞相,封平津侯。他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为西汉后来“以丞相褒侯”开创先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孙弘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

  • 石庆:汉武帝时期丞相,他的一生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石庆,西汉大臣、汉武帝时期丞相,封为牧丘侯,西汉万石君石奋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为齐相,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元狩元年,自沛守为太子太傅,七岁迁为御史大夫。元鼎五年秋,晋为丞相,封为牧丘侯。太初二年去世,谥为恬侯。人物生平名门之子石庆是西汉有名的万石君石

  • 有哪些与李昭德有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李昭德,字昭德,唐朝时期宰相,刑部尚书李乾祐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昭德出身陇西李氏丹杨房,为人精明干练。举明经入仕,历任御史中丞,坐事贬为陵水县尉。入为夏官侍郎,负责兴建神都洛阳。武周建立后,授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延载元年(694年),迁检校内史,打击酷吏政

  • 历史上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如果不是长平之战,赵括在史料中的记载,很可能就是寥寥几笔,只言片语。但是,因为长平之战,赵括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长平之战中,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