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花蕊夫人是什么?这几位都被称为花蕊夫人,她的结局最令人惋惜

花蕊夫人是什么?这几位都被称为花蕊夫人,她的结局最令人惋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关成龙 访问量:3799 更新时间:2024/1/15 20:12:59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能诗善赋,多才多艺。有关她们的事迹,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因其所处时代相同,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她们的身份、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

五代十国间,被称为花蕊夫人者,一共有三人。其一为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约883~926),成都人,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因其姐也为王建妃,故亦称小徐妃,姐妹皆受宠幸。其姐子王衍(世称后主)登基后封其为翊圣皇太妃。花蕊夫人与其姐交结幸臣,纳贿干政,导引后主荒戏失政,后与王衍皆被后唐庄宗所杀。

其二为后蜀主孟昶的妃子,也姓徐(一说姓费),封为慧妃,青城(今四川灌县)人,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她可能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

其三是在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出现的,说这位花蕊夫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宫人,闽人之女,雅好赋诗。她于南唐亡后,被俘入宋宫,后为晋王所杀。人称小花蕊。

花蕊夫人是形容女子生很美,“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花蕊夫人得名于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妃子徐氏。

今天说的就是蜀主孟昶的妃子,传说叫费花蕊

费花蕊是蜀地青城人,天生丽质,美丽动人。费花蕊自小就以秀美闻名乡里,后才、色并重,选入后蜀深宫。孟昶见费氏有惊艳姿色,才艺出众,大加宠幸,称她为花蕊夫人。孟昶日夜陶醉在花蕊夫人的美色之中,纵情享乐,不能自拔。费花蕊博学多才,最长于写宫词。后蜀宫中宫词盛行。孟昶在费花蕊的艳歌丽赋、脂粉香阵中神魂颠倒。后蜀陷入繁荣和奢靡之中。孟昶过着放荡的生活,连便壶也要用七宝装饰

不过宋太祖贪恋费花蕊的才情美色,不能自拔,政务懈怠。这事让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忧心忡忡,多次进谏都没有用。于是晋王决定除掉费花蕊。有一天,晋王随太祖到后苑骑猎,费花蕊侍驾随行。晋王引矢瞄准走兽,突然回弓引满而射,费花蕊一声惨叫,当场毙命。费花蕊是一代才女,曾仿王建文风,写宫词九十余首,现存约有三十余百。

标签: 花蕊夫人

更多文章

  • 宋朝灭蜀之后,花蕊夫人的结局如何,历史的真相很残酷

    历史人物编辑:黄豆讲历史标签:花蕊夫人

    自从和赵普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政策之后,宋朝的对外战争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摊开地图,赵匡胤把目光瞄准了后蜀这片神奇的土地。李白有名篇《蜀道难》,感慨蜀道的艰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四川盆地地理位置特殊,相对比较封闭,出入蜀地的道路非常凶险,易守难攻,每每中原有大乱的时候,这个地方就很

  • 花蕊夫人深受两位皇帝的宠爱,为何一生跌宕起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观贺标签:花蕊夫人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那她是谁呢?那就是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著名女诗人,青城(今四川灌县)人,因貌美如花蕊而称为“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是倾城倾国的绝代佳人,苏轼曾用“花不足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这样的诗句来称赞她的美貌。可想而知,这位花蕊夫人是多么的美丽。花蕊夫人,

  • 成都为何叫“蓉城”?是因为一千年前的花蕊夫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睿智古今历史标签:花蕊夫人

    成都,四川省辖地级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那成都为何叫“蓉城”呢?在“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两位传奇人物,一个是南唐后主李煜,另一个是后蜀的花蕊夫人。那,就是因为这位美人花蕊夫人,成都有了一个浪漫的别称——蓉城。那成都叫“蓉城”真的是因为这位美人花蕊夫人吗?成都之所以被称为“蓉

  • 倾倒了两个帝王的花蕊夫人,她是怎么死的?最后一个原因最靠谱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花蕊夫人

    公元907—97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在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奇葩的皇帝,还出现了所谓的“红颜祸水”—花蕊夫人,其实花蕊并非本名,而是因为她们的容貌长得像花蕊一般鲜艳夺目,所以美称为“花蕊夫人”。细心的朋友可能会看到我前面用到的是“她们”,没错,历史上的称呼花蕊夫人的并非只有一人,有前

  • 张丽华10岁入宫,16岁被皇帝宠幸,23岁封贵妃,30岁却惨遭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张丽华

    自古以来,昏聩的君王不是沉溺于纵情歌舞,就是醉倒在美人的温柔乡之中。所谓温柔乡即英雄冢,这话倒是没错的,多少君主因为沉迷美色而无心朝政,一生都没有什么作为。若是因为沉溺美色庸碌无为的,定会招来唾骂,但如果是还因为美色干出一些破格的事的,更是会在历史上臭名昭著,受到无数子孙的鄙夷。昔日南子因阻挠孔子和

  • 张丽华:10岁入宫,16岁被皇帝临幸,育下两子,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张丽华

    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已经成为一句俗话,也是真理。无论多霸气十足的英雄人物,身边始终会出现令他一生魂牵梦绕的美人。秦末汉初的大英雄、力能举鼎威武霸气的项羽,因为虞姬而落入韩信的困局中无法走出,最后更因为虞姬的自刎而心灰意冷,不肯渡过乌江东山再起。三国时期的霸主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天下,为了貂

  • 张丽华:10岁入宫23岁成贵妃,因容貌倾城怕祸主,被杨广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张丽华

    在史书上,国家的灭亡总会被归结到女子身上,史官们不敢把矛头指向君王,他们只会在史书上写妖女如何误国,对君王只字不提。于是褒姒媚上,亡了周朝,妲己祸主,亡了商朝。可一国一朝的得失,只凭这些柔弱的女子如何影响,在文官的口诛笔伐之下,她们也只能做了王朝的陪葬,永远地埋藏于历史之中。历史上有这样一名女子却是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陈后主和张丽华秘史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张丽华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1月-604年11月),字元秀,小名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陈朝也是南朝最后一位皇帝(582~589年在位),陈宣帝陈顼嫡长子,母为皇后柳敬言。说到陈后主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恐怕还是他后宫秘史,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张丽华出身兵家,家境贫寒,她的父亲和哥哥以

  • 张丽华:10岁进宫,16岁被宠幸,23岁晋贵妃,30岁却遭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张丽华

    古语有云:“临妆媚脸映朝霞,称得佳人字丽华。”虽佳人凭独特外貌傲立于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然乱世动荡年代中,红颜美貌终成祸水,其命运亦难得以善终。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许多被称为红颜祸水的女子,她们大多有着倾国之姿,终成为帝王推卸责任的工具。从表面上看,若无此类女子出现,国家统治者并不会沉溺

  • 张丽华:因长相太美,十岁被临幸,皇帝上朝都让她坐在膝上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张丽华

    元朝高明曾在《金络索挂梧桐·咏别》中吟道:“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确实,在绚烂的历史长河里,那些面容姣好的女子几乎都不长命。相传由狐狸变得的苏妲己,就是极为貌美的,有诗曾这样形容她:“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足以形容其艳丽和美貌。就是凭借这样的美貌,她毫不费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