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篡周时,周世宗安排的三个托孤大臣干嘛去了?

赵匡胤篡周时,周世宗安排的三个托孤大臣干嘛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生活要笑 访问量:1258 更新时间:2024/1/13 17:49:39

壮志未酬柴世宗

每一个朝代的皇帝,都在吸取前朝皇帝成功和失败的教训。

唐朝晚年的藩镇割据,直接导致五代十国几十年的大分裂,可谓教训深刻。作为这一时期最有为的君主,周世宗柴荣已经意识到防备武将和地方势力坐大的重要性。

所以在周世宗当政时期,就已经开始打压武将势力,重用文臣,只是周世宗去世的实在太早太突然,没有来得及制定一个全面的计划,来彻底解决问题,就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周世宗生前打压张永德,李重进等人,只是解决了人,而没有解决了事情,反而在打击张李之后,让赵匡胤捡了一个大便宜,代替张永德出任殿前都检点,客观上帮助了赵匡胤篡周。

周世宗的精密安排

但周世宗作为成熟的政治家,即使在重用赵匡胤之后,其实也还是留了后手的。

禁军有两大势力,除了殿前司,还有侍卫司,交给了一向和赵匡胤不对付的韩通统领,这样韩通就和赵匡胤互相制约,互相看着,皇帝就安全了。

周世宗还有更深的算计,在地方有符彦卿,张永德等大将势力,与两大禁军互相制衡。

除此之外,周世宗的三位托孤之臣----范质王溥魏仁浦,全部都是文臣,辅佐小皇帝处理内外政事军事,让没有野心的文臣们,去约束骄兵悍将。

以上安排,可以看出周世宗高超的执政才能和娴熟的用人韬略。

人走茶凉

但所有的人事安排,都是围绕人而进行的,一旦人不在了,茶就会凉,人心就会变。柴荣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那样精密的安排,竟然那样不堪一击,连一年都没有撑下来,就让野心家赵匡胤得逞,篡夺了大周江山。

那么,制约赵匡胤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在赵匡胤逼宫的时候,都死到哪儿去了呢?

几乎所有武将,都在陈桥兵变后不久,很快承认了赵匡胤的老大地位,原因很简单----惯性,五代十国时期,这样改朝换代的场面大家都见得多了,只是换一个老大而已,大家该当官的继续当官,该发财的继续发财,新老大为了收买人心,甚至会许给大家更多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张永德,符彦卿等后周主要大将,都摇身一变,成了大宋重臣。一夜之间,周世宗提拔起来的那一群后周宿将,都成了赵匡胤的部属。

韩通和李重进倒是有心为后周靖难,无奈势单力薄,很快就成了赵匡胤的刀下之鬼。

三个托孤大臣

如果说周世宗曾经防备武将,导致和一些主要武将之间有隔阂的话,那对三大托孤重臣,周世宗可自始至终都是信任有加,一直都将他们当成贴心人。

只是这三个贴心人,在赵匡胤篡周的过程之中,第一没有防备其作乱,第二没有觉察其阴谋,第三也没有和赵匡胤进行有力抗争,第四还没有为后周殉节。

范质在赵匡胤的乱兵冲进城的时候,以首辅之尊,率领王溥,魏仁浦前往拜见。在乱兵的刀枪面前,范质的表现还算有些勇气,他当面质问赵匡胤,叱责赵匡胤对不起周世宗,令赵匡胤无地自容。

赵匡胤答应了,范质也就没说的了,由后周宰相变成了宋朝宰相。

王溥更是个没有骨头的人,一见范质投降了,跟在范质后面,纳头便拜,向赵家称臣。

只有魏仁浦,还算是条汉子,在首辅和次辅都投降的情况下,偷偷溜了出去,组织家臣,要和赵匡胤决一死战。但是魏仁浦手里没有兵权,他的反抗也非常无力,很快便被镇压下去。

961年,宋太祖赵匡胤联合范王魏三大文臣,向武将势力发难,杯酒释兵权,一举将所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当皇帝的武将全部处理,让他们回家养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三大文臣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才最终确保赵匡胤能用一杯酒解决问题。

但964年,也就是宋朝建立第5年,赵匡胤的江山已经坐稳之后,周世宗这三个托孤大臣也没用了,一天之内就被全部罢相。

一朝天子一朝臣,还好赵匡胤不是朱元璋,没有杀功臣的爱好,要不然这些人就不是罢不罢官的问题,能不能保住脑袋都难说了。

参考资料:《宋史》《周书.世宗本纪》

标签: 周世宗

更多文章

  • 宋太宗登极敕为何与周世宗登极敕高度雷同?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周世宗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癸丑)深夜,宋太祖暴毙。十月二十一日(甲寅),宋太宗即位。众所周知,宋太宗的继位一直备受怀疑。同样的,他的登极敕也充满了谜团。宋太宗现存的宋太宗登极敕书,有四个版本,基本分属于两个文献系统。一个系统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及《太平治迹统类》,可称为“长编系统”。另一个系统是《宋大诏令

  • 周世宗:我做了这么周密的安排,还是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周世宗

    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时期的周世宗可以说是一个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他一心想统一天下,南征北伐,然而天不假年,英雄早逝,就在北伐途中,三十九岁的周世宗因病去世。后周的政权交给了一个七岁的孩子,为了后周政权的延续,周知总临终前曾精心安排让赵匡胤等人作为托孤大臣辅佐七岁的周恭帝。第二年,赵匡胤就陈桥兵变,黄袍

  • 周世宗统一中国的战略规划,宋太祖反其道而行,致子孙遭奇耻大辱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周世宗

    如果让大家说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统一王朝?大家的回答应该是一致的:秦、汉、唐、宋、元、明、清。小编在此罗列下它们的国土面积(单位平方公里):秦340万、汉609万、唐1237万、宋280万、元1372万、明997万、清1316万。按统一王朝的历史进程来讲,后朝的国土面积应比前朝大或持平,可是宋朝国土面积

  • 五代十国的三位花蕊夫人,貌美如花,红颜薄命都是男人的玩偶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花蕊夫人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这也是对女子容貌极高的评价,那么闭月羞花容貌的花蕊夫人到底是谁呢?其实,仅仅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先后有三位花蕊夫人,她们都曾经名噪一时,成为世间那朵最娇媚的鲜花。但是,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再美的鲜花也有凋谢的那天。第一位出场的是前蜀主王建的淑妃徐氏,由于长得国色天香

  • 正史都不敢记载的花蕊夫人,和三个男人纠缠,让两个皇帝杀红了眼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花蕊夫人

    排版 丨 青黛编辑 丨 后宫冷婶儿让两个皇帝杀红了眼,这花蕊夫人到底有多绝色?在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里面,和赵匡胤一见钟情的周娥皇,最后却阴差阳错嫁给了李煜,赵匡胤伤心而归。最后周娥皇死了,赵匡胤伤心欲绝。这个时候,他碰到了和周娥皇长的一模一样的花蕊夫人。大号已去,小号也行啊~于是赵匡胤把对周娥

  • 花蕊夫人有感国亡写下一首诗,仅28字,却将天下男子指责了一遍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花蕊夫人

    引言中国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但就理性而言在古代这样一个男性占据主体地位的社会里,这样的言论属实有些以偏概全。很多女子的命运,更像是一叶浮萍,虽然她们出落得倾国倾城,甚至有的还才华横溢,但在羁縻乱世中的她们最终也只能沦为帝王的玩物,成为后人口中的“祸水”。五代时期,便是这样一个羁縻乱世,政权更迭

  • 花蕊夫人:自古红颜多薄命,两朝宠妃终成政治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花蕊夫人

    五代乱世,红颜薄命,有这样一位女子,即使是最美的芙蓉花和牡丹花也无法比拟她的美貌与才华,然而天意弄人,这样比花还美的女子最终却夭折在深宫之中。她,就是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姓徐氏(一说费氏),父亲将她献给后蜀国主孟昶为妃,花蕊夫人能诗善文,才貌双全,深得孟昶宠爱,留有《花蕊夫人宫词》一部,相传花蕊夫人

  • 赵匡胤灭蜀后,强占花蕊夫人到后宫,后竟成了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花蕊夫人

    赵匡胤灭蜀后,强占花蕊夫人到后宫,后竟成了悲剧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后建立北宋。他在灭了后蜀国后,强占后蜀皇帝孟昶的贵妃花蕊夫人,却因此害得花蕊夫人香消玉殒。花蕊夫人是”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仅《全唐诗》就收录了她的10首《宫词》。她本是歌姬出身,因才貌双绝被后蜀皇帝孟昶纳为贵妃,极尽宠

  • 花蕊夫人到底是死于何因?还原一个真实的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花蕊夫人

    在历史上有两个花蕊夫人,一位是五代时期前蜀主王建的淑妃徐氏,另一位是后蜀后主孟昶的慧妃费氏。两位花蕊夫人都长得貌美至极,“艳丽的花朵不足以比拟她的美色,粉嫩的花蕊无法比得上她的容貌。”在此要说的是花蕊夫人费氏,她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宠妃。孟昶是一个比较昏庸的君主,非常懂得享乐,他在蜀地广征当地美女来充实

  • 貌美如花的后蜀花蕊夫人,为赵光义折枝,为何还被射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花蕊夫人

    文|观景说史公元964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统一中国,派兵进攻四川的后蜀政权。虽然孟昶手下有精兵十四万,但在宋军凌厉的攻势之下节节败退,次年宋军兵锋直逼成都。孟昶眼见大势已去,只好弃城投降,后蜀灭亡。孟昶连同妃子花蕊夫人一起,被宋军押送去宋朝都城汴梁。宋太祖赵匡胤宅心仁厚,并没有杀了孟昶夫妇,可在七天